《21世纪的牛顿力学 作者:程稳平程实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1世纪的牛顿力学 作者:程稳平程实平-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讲到此,也许有人要说了,何博传在上述两段文字中确实尽玩了一些〃花架子〃,那后面的这段采访记述,总应该算是货真价实了吧?我的答复是:并非如此!为了让读者容易理解,我先来给大家说一个小故事:在我出生长大的家乡贵州省贵定县,有着三个人人皆知的〃活宝贝〃。他们也倒不是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痴呆者,也不残废,就是大脑神经有点毛病,经常会干出一些令人好笑的事情。这三位〃活宝贝〃分别叫做〃十八岁〃、〃郑老二〃与〃宝七妹〃。第一位〃十八岁〃从很小时开始,长大到现在都四十多岁了,都还只知道自己的年龄是十八岁。至于其它方面除了有些迟呆外,基本是一个正常人。第二位〃郑老二〃和第三位〃宝三妹〃则完全是傻里傻气,因两位在家的排行分别是老二与老七,故被大家这么称呼。需要说清的是这位〃宝七妹〃是一个小子,他也不姓〃宝〃,只因他的言行实在是一个〃活宝贝〃,故被大家叫做了〃宝七妹〃。就在我还在贵定读高中的时候,有一天下午,我与弟弟一道去贵定一中上学,在途中,我们遇到了这位〃宝七妹〃,只见他一个人站在一户人家的房子旁边,一手指着这户人家门前堆放着的一堆树根,口里振振有词的大声说道:〃那桩头,风干可以烧火。桩头风干,可以烧火,可以烧火 …… 〃就这样反反复复地讲了不知多少遍。我们参观了几分钟走后,他还一个人继续站在那里不断的重复宣讲着,好像他发现了什么〃新大陆〃,深怕别人不知道似的。后来,我们就把那些将寻常之事拿来到处宣讲的人比喻为〃宝七妹发现了新大陆〃。那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何博传究竟在干了些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吧。
  在〃何文〃的第7自然段中,何博传向大家叙述了一个发生在贵州惠水农村的一件所谓几百人到一户生了小孩的人家去吃喜酒的小事情,并借此事发挥,说出了一番似乎挺高明的时髦道理来。对于何博传作的这番议论,确实是会受到一些人的赞同的,因为国内的许多理论家都是这样进行〃研究〃工作的。可遗憾的是,这种议论根本不是在搞研究。事实上,何博传看到的情景在贵州或是国内的其它地方早已是司空见惯。何博传却像这位〃宝七妹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把这件事情拿来向人们宣讲,似乎只是他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何博传能够从这件事情中发现点新东西也倒还说得过去,可是何博传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贵州农村的人们对生育的崇拜,却仍维持着远古人类的狂热情绪。〃这就显然是满口胡言!就在今年3月7日,我回了一次家,正好遇上黔南贵定师范学校的一位老工人病故。这位老工人的家里专门为此事操办了一台140余桌的酒席。来吃酒席的人不下千计,其中有周围邻近的农民,也有县城里的亲朋好友。其中大都不是什么好友,仅仅是朋友的朋友关系。贵定师范学校里的老师、工友也几乎都来吃了饭。显然,这些人的文化程度总比乡村村民要高得多吧,这件事情如果让何博传遇上的话,何博传又将会有何感想呢?这难道又是人们对死亡的崇拜吗?
  其实,这些都只不过是中国人的民间风俗习惯罢了。或者说这只不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份。当然,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不知何博传在那本外国书籍中看到了一个〃生育崇拜〃的〃洋葫芦〃,就立即照着这个〃洋葫芦〃画起了〃瓢〃来,真正是令人感到又可气、又好笑!
  再看〃何文〃的第8自然段,给人们的感觉似乎是很有道理。而且,我也认为应该如此才有可能解决人口问题。但遗憾的是,这只是一厢情愿的希望!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中国的人口问题必须依靠素质本身就不高的人们自己来解决,这实在是一件非常要命的事情!我们暂且不谈大众人们的素质情况如何,就只要看一看像何博传这样的名人学者的素质情况,就能知道我的见解并非是在吓唬大家。凭心而论,像何博传这样的名人学者在我们国内还算是高明的。但我们已经看到,何博传的〃研究〃与其说是在搞研究,还不如说是在搞〃宣传〃。用〃议论〃、〃呼吁〃代替科学研究,乃是中国国内社科理论研究者们的通病。用这样的方式做学问,〃阿猫阿狗〃都能成为专家学者了!而何博传也就是这样的〃阿猫阿狗水平〃的素质程度,说了一大堆废话,只是好听,实际上没有任何新的独到见解,也拿不出半点可以供政府决策人选择参考的实际有效办法。如果没有实际有效的解决办法,中国人口问题就只会在不断的〃呼吁〃声中更加严重!而人们的希望也就永远只是希望!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要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并附诸实施,而不是像何博传那样,冷言冷语,先叙述几个事例,然后大呼小叫的〃呼吁〃一番了事。
  〃何文〃的第二大段评析结束,我们接着来看〃何文〃的第三大段内容。〃何文〃的第三大段标题是〃不必为'夜郎自大'翻案〃。该标题给人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有点莫明其妙!对不知真谛者来说,确实不知道何博传究竟要说些什么。故此,我必须首先告诉一下读者,何博传写的这篇文章是有针对目标的,前面一个大段的内容只不过是何博传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题施放的烟雾而已。遗憾的是何博传这么做反而弄巧成拙,彻底泄露了自己的水平底细。当然,何博传在其文章的第三大段中表演的〃可怜斑鸠〃比在前一段中的表演情况更加〃精彩〃,我们不妨再来欣赏一下何博传表演的后一个〃节目〃。
  请看〃何文〃的第9、第10自然段。何博传先在前面一个自然段中用梁燕先生的一次谈话引出了〃夜郎自大〃这个中心论题,接着在后面一个自然段中对这个成语作了一番糕论,然后就发表了两个自以为很高明的例子评论。我想,稍微懂得点辩驳常识的人都会发现,何博传的这段辩驳乃是属于〃犯规动作〃。试问:何博传究竟在同谁进行论战?同梁燕先生辩论吗?显然不是。同整个贵州人辩论吗?可是又有哪几个贵州人提出过〃不能用'夜郎自大'这个成语〃的问题来了呢?我也从来没有产生过这样的想法。那请问何博传,提出这么一个论题来进行批驳不是有点滑稽可笑了吗?自己设靶子给自己打,〃当、当、当〃一阵子弹打过后,得意洋洋的以为自己取得了胜利!旁观者不禁要问:你打中什么了?打中了你自己吧!一个人干出这样的蠢事,还洋洋自得,不是有点神经病兮兮吗。而且,何博传的〃点子〃也选得很糟糕,自己提出〃夜郎自大〃这个成语来做文章,意图就在于要刺刺贵州人的痛处。可后面写出的〃黔驴技穷〃就不妙了,〃黔驴〃并非贵州所产,它乃是好事者从外地运载到贵州来的外地货。何博传难道就不会想到自己有〃黔驴技穷〃的嫌疑吗?而《山坳》一书的主编许医农女士可就是这位〃好事者〃了。这才是想耍小聪明,可自己的能耐又这么糟糕,那就少不了要闹大笑话了。果然,何博传在后面举出的语言例子中就大大出尽了洋相。何博传说:〃例如'灵魂',我们还不承认有灵魂,又如'电流',电根本就没有流。但若现在要放弃或改变这些用语,一切文献都成疑难。〃在这段话里,何博传就至少犯了三个错误。首先,何博传仍然是在继续自设靶子给自己打靶。其次是何博传提出这样的问题本身就属于〃有毛病〃的表现。因为诸如〃灵魂〃这样的概念,我们且不谈〃灵魂〃是不是存在,就假定它不存在吧,灵魂二字也不过是只有内函、没有外延的空集概念而已,根本不存在能不能用的争议事情。再说梁燕先生要给〃夜郎自大〃的典故翻案吧,也与用不用空集概念毫不相干!可见,正是何博传自己对逻辑常识捻不清,才像〃宝七妹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提出了这么一些奇谈怪论来。如果我们用普通大学生的水平标准来要求何博传的话,何博传犯的上述两个错误也还可以蒙混过关。可是何博传犯的第三个错误就再也搪塞不过去了!何博传说:〃又如'电流',电根本就没有流。〃这就是连中学生水平都不如的标志。众所周知,〃电〃乃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物理现象 〃电现象〃的简称,因此提到〃电〃,就要同电荷、电场、电势、电流等有关电的现象联系起来考虑。如果用集合概念来进行叙述,〃电〃就是一个集合名称,而电荷、电场、电势、电流,这些具体的概念就是这个集合的元素。说〃电根本就没有流〃,也就等同于否定了电流的存在。那么电流真的不存在吗?否,电流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在固体导体里,它是电荷的定向运动。在液体导体里,电流是正、负离子的定向运动。如果电流不存在,半导体就形不成PN结,而电解电镀也就成了无稽之谈!需要说明的是,电流与河水那样的水流不一样,电流的速度是运动形式的传递速度,也即是电场的建立速度(等于光速)。很多人对此弄不清楚,以为电子的运动速度(一般小于100厘米/秒)就是电流的速度。其实不难想到,如果电子的运动速度就是电流的速度,那么以光速前进的电子还能在导线内〃安份守纪〃的沿着导线前进吗?在导线的转弯处,电子就会沿着切线方向飞射出去了!确实,物理学并不像数学那么〃好理解〃。如果自己的悟性很低,就很难吃得透、弄得通。就再说电流这个现象吧,它不是像水流那样的概念,而电流是多少多少安培说的又是电荷的搬运速率。总之,电现象与其它的物理现象不完全一样,因此不能互相照搬套用。连这些常识都弄不懂,只能说明自己的悟性太低!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就凭何博传先生这点〃三脚猫式〃的〃蛤蟆功〃,怎敢〃从井里跳出来〃哇哇叫呢?我在写给何博传的第一封信中,说〃今天的一些人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底细,就一点不脸红(〃何文〃中歪曲为〃不要脸〃)的模仿起爱因斯坦的口吻来,这句话冤枉了何博传了吗?没有。在此我要特别说明一下:这里所使用的挖苦讽刺手法,乃是我们用来对付那些专好用伟人语录吓人的伪科学研究方式的有效办法。有些〃花路子〃理论家脸皮厚得很,单纯进行正面的论证不足以使他们能〃太平〃得下来,所以在必要时就应给他们一点教训尝尝!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何文〃的第11自然段。这一小段不过是〃何文〃前面没有实际意义的议论文字的再版,而且我们显然可以看出,何博传在这一小段文字中不过是作了一番〃五十步笑一百步〃的表演而已!当然,何博传写的这段文字目的是要引出后面的〃小小例子〃来,因此我们也就不必在这一小段上多费笔墨,直接看〃何文〃的第12自然段好了。
  〃何文〃的第12自然段是何博传写这篇文章的根本用心之处。何博传在这一小段文字中,把我写给他的批评信拿来做了文章。如果何博传是一个心胸坦荡的问心无愧者,他就应该忠实的把我信中的原文整段的抄出来给读者鉴别。搞这种去头截尾、断章取义的鬼把戏,并不会给何博传自己带来任何好处。诸位读者,你们从何博传写的这一小段文字中看出了什么来了呢?除了以为何博传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外,就是会以为这写批评信的人一定是一个狂妄的〃疯子〃!我相信,年纪稍大的人们都还没有忘记在过去那些动乱的年代里,政治流氓们最拿手的看家本事就是用去头截尾、断章取义、甚至歪曲事实的无赖手段来迫害那些敢于坚持真理,批评自己错误的有识之士。如今,由于何博传在这里使出了〃偷鸡摸狗〃式的低劣技俩,也就使他几乎失尽了人们对他寄与的良好期望!就凭何博传的这种见不得人的险恶用心,我们就应该把何博传这只〃有毒的蛤蟆〃轰回〃井里〃去呆着,让他继续去练他的〃蛤蟆功〃。
  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清楚,搞辩论,可以互相比喻,互相讽刺。自己的水平较高,对手就被自己捉弄;自己水平较低,自己就被对手戏耍。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这种学术水平上的较量可以促进大家努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也即这是理论发展中的竞争与进步所具有的特征。只有那些假圣人,伪君子们才老搞互相歌颂、互相吹捧的空头文章。而在这种虚假的一团和气环境中,到处都找得到那些装模作样的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但是,搞讽刺,不能把与论题相差甚远的东西拿来作靶子,不能搞〃小人式〃的人身漫骂,更不能用耍无赖的欺诈手段来取得暂时的虚假胜利。与其这么干,还不如用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自我解脱。何博传开始是我十分敬重的一个勇士,现在由于他干出了这种极不光明磊落的愚蠢事情,就使我完全改变了对何博传的好印象。凡是有正义感的人也都会这样看待何博传的所作所为的。因此我要说:何博传的这一〃杰作〃乃是在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对于〃何文〃中的这一小段争议,我另外专门写有一篇文章〃《山坳》一书的作者真是何博传吗?〃来进行辩论。这篇文章写完后,正稿的复印件已于3月下旬用回执挂号信寄给了何博传本人去审看。本人平素最恨的就是貌似好人的伪君子,因此我的论战从来也都是明来明去。如果何博传还不服气的话,可以拿出点货真价实的东西来进行辩论,但决不可以再搞〃犯规动作〃。对于何博传在这一小段中提出的怪论,读者可以从本文的相关辩论部分知道那是根本经不起推敲的谬误。我在这里必须着重申明一下,作者写的文章是给大家看的,如果绝大多数读者都是〃那样的〃理解,那么无论作者是什么本意,都只能怪作者自己不好。何博传在《山坳》的代跋中写道:
  有不少人向笔者提出询问:解决问题的方案呢?我的答复是:这是领导决策问题,不是问题学的任务。
  何博传的这段话,我理解为何博传认为〃解决问题是领导决策者的事〃。如果没有疑意了的话,我就要说何博传的这一见解乃是一个新谬论。何博传对此不肯认帐。遗憾的是我请好几位大学生看了何博传写的这段文字后都是与我一样的理解。更有劲的是,一位替何博传打抱不平的好朋友看了〃何文〃后同我争了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