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解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达芬奇解码-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圣山教团的名字,最迟出现在署期1116年7月19日的文件中。继而找到的还有署期1178年的教令,上面带有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玺,并确认教团所属的土地不仅在圣城,也遍及欧洲大陆。
  1956年,来自库姆兰的《铜卷书》(CopperScroll)【即1947年发现的《死海古卷》。】在曼彻斯特大学得到破译。书中揭示,“约柜”和一笔数目巨大的金砖宝藏,掩埋在所罗门圣殿下。1979年,圣卡莱尔的皮埃尔·普兰塔得——最后一位知名的郇山隐修会大师,对白金特、雷伊和林肯承认,郇山隐修会手中掌握着来自耶路撒冷古神殿的宝藏。这份宝藏于公元66年曾遭到罗马人的抢夺——那段历史场面记录在罗马的提图斯凯旋门上。西哥特人劫掠罗马时,这份宝藏又被他们抢走,可能是运到了法国南部临近莱纳堡教堂的某个地方。普兰塔得先生接着说,这份宝藏“时机一到”就会归还以色列。他没有明言那是传统意义上的财宝,还是一套文卷,或者像丹·布朗所言是一张指示圣杯藏匿处的地图。
  另有一段传奇,说是卡塔尔“异教徒”占有了这份宝藏。卡塔尔派(或称“阿尔比派”【Albi,法国城市,该教派发源地。拉丁语为Albiga。】)的总部位于现今法国的朗格多克,即莱纳堡所在的地区。1209年,该教派遭到血腥屠杀,这是一场由3万名士兵执行的种族清洗。朗格多克是当时重要的学术中心——这威胁着罗马天主教。卡塔尔派总体上对宗教的轻率不拘,尤其对罗马天主教缺乏礼敬,是引发教会当权者心中仇恨的最大原因。诸多“逾律罪行”中,包括对他们曾经施行生育控制和人工流产的指控。有些人认为,传言中他们把持的宝藏已不再是黄金,而可能指的就是圣杯或知识学问——它们能够带来无法想像的财富。 
                                  
                                 …10…
 

圣殿骑士的兴衰

  从表面上看,圣殿骑士的存在是为了保护前往耶路撒冷的朝圣者。然而事实却像《达·芬奇密码》中兰登对索菲所言,他们的真正使命是去查明所罗门圣殿殿基下的秘密,而所罗门圣殿成为骑士们在耶路撒冷的居处并非巧合。
  圣殿骑士是他们时代的英雄,王公贵族的子弟们趋之若鹜。许多骑士成为君主们最高层的政事参议,而且每个人都想在君主们映射出的神辉圣耀中一沾光彩。他们喜捐乐助、挥金
  如土,其影响急剧增长。他们拥有自己的海港,并建立过医院。他们的舰队最先使用了航海罗盘。荒唐悖理的是,每个成员都要签字画押将全部财产送归教团,并发誓保持贫苦生活。他们必须剪发,但不可剃掉胡须。在战斗中他们不可退却,要严守军责直到战死。教皇英诺森二世于1139年颁发教皇训令,指示骑士总体上独立于任何地方政权,对于骑士们来说,这就是法律。
  正是这些骑士们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银行系统。他们当时在欧洲建造美仑美奂的哥特式(Gothic)大教堂,诸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Gothic”一词,跟前文所说的哥特人(Goths)并无关联,而是出自希腊语“goetic”,其意为“富有神魔之力(的行为)”。这种含义,反映在骑士团工匠们设计这些教堂所用的神灵几何构架之中。
  到1306年,圣殿骑士财富聚敛的程度开始让法兰西王腓力四世(又被称为“美男子腓力”)坐立不安。他欠下骑士团大笔钱款,并痛苦地感觉到教团在各方面的影响都已经超过了他自己。由于有梵蒂冈的敕令,他征收赋税的权力受到限制。但这未能阻止腓力,他派人捕捉并杀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继任的教皇本尼狄克十一世也没好运,很快莫名地死去。最后,腓力的意中人选、哥特的贝尔特朗成了教皇克雷芒五世。接下来,腓力搜罗编织骑士教团的种种罪状,以至提升到“异端邪说”的高度,而这正是骑士们最致命的弱点。圣殿骑士们拒绝附和,商业活动又需要他们结交犹太人、诺斯替教徒和穆斯林教徒,甚至包括相当于圣殿骑士的、声名狼藉的暗杀十字军的穆斯林秘密团体成员。据传言,他们还崇奉名为“鲍芙默神”的邪魔,即兰登所说那留胡须的男人,他会向圣殿骑士说教,并赋予他们法力。
  腓力计划的实施日,便是史学上争议未决的最初的“十三号星期五”——1307年10月13日的那个星期五。从那时起,十三号星期五在西方文化中被当成不祥之日。腓力向他在法国各地的总督们颁发御令,要求他的管家们在同一时刻开封这御令。所有的圣殿骑士均遭逮捕,会所被占领,财产被没收。经过关押、刑讯与折磨,他们被烧死在火刑柱上。证人们提供的各类罪行中,包括降灵术、同性恋、亵渎基督圣像和魔功巫法。然而,机关用尽的腓力,还是没能达到他稳妥夺占圣殿骑士宝藏的目的。
  这场攻击也许并非全出预料。就在屠杀前夕,一支圣殿骑士教团的应急部队受命从西班牙阿拉贡省的洛西雍出发,奔赴法兰西南部的莱纳堡,在那里,他们在一座名为“贝祖”(Bzu)的山上建立了要塞。所有的圣殿骑士中,只有他们幸免于难。这也许因为教皇克雷芒五世(又称为“哥特的贝尔特朗”)的母亲是伊达·布朗舍弗尔,她和骑士团的前任大师贝尔特朗·布朗舍弗尔出自同一家族。极有可能是这种家族关联,在大搜捕发生的那天拯救了应急部队骑士们的性命。
  遍析各种迹象,当时担任圣殿骑士教团大师的雅克·莫雷可能也觉察到即将发生的险情,因为他曾安排将宝藏运离法国。据说,大多数船只驶往苏格兰,但腓力对此一无所知。他继续施行迫害,说服欧洲其他君主在他们自己的国度内搜捕圣殿骑士。他安排克雷芒五世在1312年宣布圣殿骑士教团为非法组织。最后,雅克·莫雷于1314年被处以火刑。作为临终壮举,他在烈火的煎熬中高声祈祷,预言教皇克雷芒和腓力将于一年内死去而与他重逢,在上帝的法庭里为自己的行为作出辩解。祈祷真的应验:教皇克雷芒在一个月内暴卒,而腓力在一年内也莫名死去。他们都可能是中毒身亡,而使用毒药则是骑士们的拿手好戏。
  英格兰的爱德华二世【1307…1327年在位,在与苏格兰王罗伯特一世进行的班诺克波恩战役中溃不成军。因用宠臣掌权,被王后即腓力之女伊萨贝拉引兵击败,退位后遭到谋杀。】处境尴尬。他是腓力的女婿,但并不赞同腓力对圣殿骑士教团的刻骨憎恨,也不愿意迫害他们。他违心地设立起宗教法庭,逮捕了一大批圣殿骑士。不过,他们遭受的处罚相对较轻,而且没有受到腓力在法兰西对骑士们施行的那种持续迫害。
  在苏格兰,教皇的敕令无人屑顾,圣殿骑士团得到蓬勃发展。从罗伯特一世【第一位苏格兰王,他的外甥为第一位斯图亚特家族的国王。】开始,对罗伯特一世和斯图亚特家族的每位国王来说,圣殿骑士是他与生俱来的身份。因此,腓力的命令想在此地执行,机会实为渺茫。 
                                  
                                 …11…
 

砍伐榆树

  圣殿骑士团和郇山隐修会本来共有一位大师,是同一组织的左膀右臂,直到1188年发生了吉索尔斯的“砍伐榆树”事件,这一局面才终结。这两派之间的分裂,据说起因于大师杰拉尔·里德弗尔所谓“叛国行径”。根据《秘密档案》,这背叛导致耶路撒冷陷落在萨拉森穆斯林手中。
  虽说只有“隐修会文卷”将1188年发生在吉索尔斯的“砍伐榆树”事件联系到圣殿骑士
  团或郇山隐修会身上,关于此案史书确有一段记载。它属于那种中世纪传说——听来愚陋不堪、却让人感觉其间藏有更为重大、更为严肃的真情。根据史料,在千百年来为人景仰的“圣地”上,生长着一棵寿逾800年的榆树,九个人联手都难以合抱。这块地方被用作英格兰国王和法兰西国王会面的地点。
  据某段记载,英格兰王亨利二世与法兰西王腓力二世【亨利二世即前注解中“金雀花王朝”的首位君主。腓力二世1180…1223年在位,又称“腓力·奥古斯特”,在位时国土倍增,击败他国联军而成为欧洲霸主。修建巴黎,将之确立为法兰西首都。】的矛盾升温,在一次交往中达到了顶点。可能是出自英法两国之间无法消除的敌意,亨利二世和他的随从们跑到树荫中躲避烈日,留下法国将士去承受那无情的灼烤。超乎忍耐之际,可能又遭到英方讥言诮语的侮辱,兵多势众的法国一方发起攻击,英国方面则退守吉索尔斯城。逞雄好斗的腓力令人砍倒榆树,带着满腔怒气回师巴黎,声言永远不再参演这种伐木之剧。
  另一种说法是腓力告诉亨利他要砍倒榆树。亨利闻言大怒,将铁箍装在树上来加固树体。法国人发起攻击,亨利之子——狮心王理查和他的人马保护树木,但伤亡惨重。法国人战胜后将树砍倒。
  两种陈述可能都是道听途说的故事,与实际发生全然不符。但看来就在这一历史时刻,圣山教团与圣殿骑士们开始分道扬镳。教团立志继续效忠墨洛温的后代,并从此得名“郇山隐修会”;圣殿骑士们相与联手的却是苏格兰王族血脉之一的斯图亚特家族——墨洛温家族的一个旁支。后日流亡寄居法国的斯图亚特子孙,全心投入共济会的活动并建立了“苏格兰礼圣派”,其中的等级比共济会下的其他组织都多,并致力传授苏格兰特色的玄秘学识。
  法国奥尔良收藏的史料记载,郇山隐修会的成员行为不端,各种伤风败俗的举动使教皇和法王路易十四感到恼火。时至1619年,失去耐心的当局强迫郇山隐修会从他们奥尔良圣参孙的居所中迁离。这倒说明,圣参孙是个无足轻重的据点,隐修会的主体行动正冲击着其他地域。
  路易十四一方惹怒隐修会的举动,是他给法国划定一条新的国家子午线,按天文学者卡西尼的计算,它穿过巴黎天文观测台。丹·布朗提及“玫瑰线”(应该是原始、古老的子午线)穿过圣叙尔皮斯教堂。《赤龙》与其他“隐修会文卷”坚持认为,这条南北坐标的古老子午线穿越数座法国的“玄修派”教堂,包括巴黎的圣叙尔皮斯教堂、罗德兹的玫瑰圣女大教堂、加尔卡松的圣文森特教堂和布尔日的圣斯蒂芬教堂。至关紧要的是,它还穿越莱纳堡教堂——其名字衍生于一个凯尔特部落的名称“莱蒂”,而该部落将玫瑰子午线尊为神圣。路易十四用一条世俗的新线来代替这些浪漫色彩和宗教涵义,其意图是要便利商贸活动。【记载还表明,当英国的格林威治作为国际子午线后,美国首府华盛顿的子午线也经过修改。首府街是华盛顿目前的南北坐标子午线。变动前,“0度子午线”重合于16街,该街上可以看到苏格兰礼圣派的殿宇和其他玄秘派教堂和纪念碑。——作者注】 
                                  
                                 …12…
 

与诺斯特拉达穆斯的牵连

  在16世纪,洛兰与吉斯家族多次企图夺取当时掌握在瓦卢瓦家族手中的法兰西王位。《圣血和圣杯》暗示,他们的举动得到了郇山隐修会的呼应配合。1563年,成功在即的弗朗西瓦·吉斯【洛兰家族二支公爵,身经百战面留伤疤,绰称“疤面人”。1562年参加天主教势力对新教作战,翌年遭新教徒枪击,重伤不治。】遭到暗杀。但这并没有使他们踌躇,而到那个世纪末,瓦卢瓦家族已经消失。吉斯家族也由于长期争斗而损失惨重,已经无法实现他们的抱负。
  吉斯与洛兰家族的协助者之一,被疑为是诺斯特拉达穆斯。由于他担任的法国宫廷星象司仪是向这两个家族通报有关国事的理想职位,他可能充当过他们的间谍。另外的说法是,诺斯特拉达穆斯的文章并非世人公认的先知预言,而是揭示郇山隐修会秘密计划的复杂密码。
  诺斯特拉达穆斯的某些预言,所指不是未来,而是当时的往事与状况,尤其与墨洛温家族和圣殿骑士有关。杰拉尔·塞德是一位对卡塔尔教派、圣殿骑士、墨洛温王朝、索尼埃和莱纳堡均有著述的专家,他声称诺斯特拉达穆斯曾在洛兰居住过。据说诺斯特拉达穆斯读到过一本密卷,而他的撰述都基于此书。这本书当时收藏在金谷修道院,而我们在前文中已经了解,那里是郇山隐修会的源生地。
  同是这两个家族,始终不渝地参加了16世纪的宗教动乱、17世纪名为“弗隆德”的法国内战【路易十四执政期间,巴黎议会、贵族阶层与王室间,因苛捐重税和权力分配发生的纠纷,引发的两次暴动和内战。】、18世纪的共济会谋反。他们在郇山隐修会的历史上,也有过卓越的表现。他们接继的是墨洛温家族的血脉,承传于达戈贝特二世和他的儿子斯希思贝尔二世。 
                                  
                                 …13…
 

郇山隐修会的诸位大师

  丹·布朗在《达·芬奇密码》一书中提供的大师名单,最早出现于《秘密档案》。名单中包括了那些被惯常认为是秘密组织的参加者。他们中的许多人与莱纳堡和斯特内这些地方有关联,许多人还与位高势重的洛兰家族有着多种多样的瓜葛。
  另一方面,个别人在其他领域中享有赫赫声名,但到这份名单里却显得格格不入。他们共同具备的一点是,全都具有异于正统的宗教信仰。白金特、雷伊和林肯三人得出结论说,
  郇山隐修会大师的头衔必须由墨洛温家族的血脉传承,而只有无法找到相宜人选时,才聘用族外人接替职位。这就解释了,列昂纳多·达·芬奇、艾撒克·牛顿和让·科克托会单上有名。
  有件“巧合”之事关系到科克托。1188年的“砍伐榆树”事件后,郇山隐修会的第一位大师是让·德·吉索尔。从那时起,每位郇山隐修会的男性大师都取名“让”(Jean),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