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家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农家母-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那只是指的娘家人,冯母自己都已经嫁入冯家了,出了户,实在算不得娘家人。钟母娘家侄子也来吊孝了,倒还算得体,并没有冯母这番做派。

话说这冯母果然和钟母是亲姐妹啊!

冯玉姜寻思,今天冯母就是提出什么无理的要求,也不要硬驳着她,丧事最怕闹事,所谓死者为大、入土为安,闹起来不论谁是谁非,对主家的面子都影响不好。

可能是对钟母丧事办得还算满意,没挑出什么刺来,冯母进了灵堂就坐在棺材旁边哭丧,倒还算安生,没成想外头倒闹出了风波。

老婆婆死了,儿媳妇娘家算是顶门的至近亲戚,来吊孝关系到两头的面子。所以和睦的亲戚,儿媳妇们的娘家会互相商量,出多少礼钱,给什么丧仪,都事先商量好,弄得差不多,这样大家都好看。

孙老二是办事老道的,便主动去找钟老大家的小舅子和冯母的大女婿,意思要商量一下。他并不认识那两人,托了大教理介绍了说话。

大教理先介绍了三人的身份,无非就是说,这个是钟老大家的小孩舅,那个是冯玉姜的娘家人,介绍孙老二家说是冯玉姜认的干亲。

孙老二冲那两人笑笑打招呼,问道:“你两位看看,咱三个出多少礼钱合适?”

冯家大女婿抬眼瞟瞟他,问了一句:“你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已经介绍过了的,他这话说得就不好听了。

话说这冯家大女婿是外地人,远路的,快三十岁说不着媳妇,落得招赘到冯家,实在不是个精明利落的人,农村人讲话就是“少肝肺”。

钟老大的小孩舅掺和说:“别这样,都是娘家亲戚,咱商量商量也好。”

冯家大女婿兴许是觉着刚才在灵棚前头,孙家二嫂逆了冯母的意思吧,说话就挤兑孙老二,张口来了一句:

“干亲算哪门子娘家?他跟咱们能一样?”

孙老二当了这老些年的村干部,早已经是办事办老了的,寻思自己要是跟他争吵起来,关系冯玉姜不好看,当下也没多说,笑眯眯地就转身走了。

钟家老宅大门口设了个账桌子,专门收吊孝亲戚的火纸、礼钱。孙老二心里有气,便专门等着冯家大女婿跟钟老大小舅子先登帐出了礼钱,到账桌子一看,那两个人都是出了十五块钱。

孙老二掏出三十块钱,往账桌子上一搁,说:“登帐,孙圩子孙景盛家,奔老四。”

意思就是说自家是钟老四的亲戚。丧事登礼钱跟喜事不同,除了说清自己姓名身份,还要特别说明奔谁的。这份礼钱会照样记在账本上,办完了丧事儿子们分账,这钱要归给钟老四家。

反之,如果来客说“奔老大”,那就是老大家的亲戚,礼钱归老大;如果说“奔老家”,就是上一辈的亲戚,礼钱由儿子们平分。

孙老二登完了礼钱,也不急着走,就站在账桌子不远等着。没过多大会儿,冯家大女婿果然气哼哼地朝他来了。

“我听说你出了三十?”

孙老二点点头:“嗯哪。”

“你多出一半,你弄谁难看呢?”

孙老二一脸惊讶:“咱们有什么关系?我跟你们又不一样。”

忙事的人多少知道这里头的前情,一边暗笑,一边纷纷劝说:

“哎呀,都是亲戚,别吵吵起来。”

“就是,凡事讲个理,人家又不是没找你商量过。”

冯家大女婿一着急,嗓门就大了起来:“你成心的,成心压我一头弄我难看!我跟你没完!”说着就往孙老二跟前蹦跶。

大教理赶过来,拦住了冯家大女婿,冷着脸说:“别在这儿吵吵,亲戚道里的,伤了和气就不好了。谁要是非得闹事,惊扰了过世的人,钟家老四兄弟脾气可不好!

冯家大女婿听人这么一说,便软下来了。钟继鹏因为他妈的死,正找不着地方撒气呢,要真是在他门口闹起来,保不准钟老四拿刀出来砍人。

冯家大女婿吃了闷亏,丢了面子还短了理,在周围人的议论声中气哼哼地走了。这事情叫冯母知道了,心里来气又找不着理由发作,就拿头撞着棺材使劲地哭嚎,周围几个人只好拉着她,大热的天气,弄得浑身汗水。钟继鹏在一旁看着,脸都黑了。

“几个姨姐,你们抓紧把二姨给我弄走!她这个样子叫我妈怎么安心下地?”

就这样,冯母没等到钟母的棺材下地,就叫自家四个闺女连拉带拽地弄走了。



过晌时分,在一阵乱哄哄的哭声中,钟母的棺材被抬出了灵堂,抬到村口又停下,摆了供桌,儿女子孙们磕头拜祭之后,终于由二十几个青壮年男人抬着去了钟家坟地,跟钟父合葬在一起。

女人是不用送棺下地的,冯玉姜跟钟老大家的叫几个本家女人拉着,回到了钟家老宅。东堂屋里空荡荡的,满地的麦草。五七之内,这里还算是钟母的灵堂,除了棺床的位置找“全福人”打扫了,旁的地方是不能动的,这些麦草就堆在屋里,留给儿子们守孝打地铺。

钟老大家的进了院门,便赶在冯玉姜前头几步跑进了灵堂,一屁股坐在麦草堆里放声大哭。这也是一个风俗,棺木下了地,哪个儿媳妇先跑进灵堂哭,保佑哪个儿子家发财。

冯玉姜如今不信这个,发财不发财,跟钟母保佑不保佑有关系吗?冯玉姜一直还在琢磨,这钟母,怎么突然就死了?上辈子她明明不是这个时候死的,明明能多活年把呢!不过她多活的年把,可是给儿女造足了罪,不能走不能动,睡着拉睡着尿,差点没把冯玉姜跟终老大家的折腾死。钟老大家的还好,惯会偷滑偷懒,冯玉姜在那一年多里白黑昼夜地伺候钟母,差点没累死。

这倒是钟母解脱了?还是她解脱了?上辈子她死了,也是这样吹吹打打、闹闹哄哄地送大殡的吧?冯玉姜出了屋门,围着乱糟糟的院子转了一圈,忽然就转过身来,恶狠狠地对二丫说:

“先对你几个说,等我老了死了,叫你哥他们赶紧把我埋了了事,你们要是敢这样吹吹打打地给我送大殡,我装进棺材里我也要爬出来骂你们!”

二丫愣愣地听她说完,噗嗤一声,笑得蹲到了地上,捂着肚子闷笑。

“哎哟……我说……妈,你脑子里净想些什么奇怪的东西?”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谁还能不死?别笑,你给我记住了!”冯玉姜认真地叮嘱二丫,看她一个劲儿闷笑,不放心地说道:

“你记住了没有?”

“行了行了,记住了。妈,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幽默?”

小五领着钟大王跑过来,拉着冯玉姜问:“妈妈,你真的会死吗?”

冯玉姜蹲下来,看着小五说:“人都会死的。”

“可是我不想叫妈妈死……”小五说着嘴巴一撇,小鼻子一皱,眼看就要哭开了。

其实,四五岁的小孩知道什么呀,无非就是这两天整天看着好多人哭,哭他奶死了,在小五心里死亡就成了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旁人怎么死都没关系,他小五的妈可不能死呀!

冯玉姜看着姐弟俩一个憋笑,一个眼泪开始酝酿,一下子就从那种莫名的情绪里回来了,赶紧安抚小五。

“好啦好啦,你妈才不会死呢,你妈能活一千岁,活成老妖怪,行了吧?”

小五瘪瘪嘴,还是不太放心似的,拉着冯玉姜的手居然好一会子没乱跑。冯玉姜忍不住又有点埋怨自己,好好的说这个给小孩听干什么,真是的!

二丫说:“妈,你没发现这两天四巧光想玩失踪吗?”

冯玉姜想想,还真是。

“我打赌,四巧肯定在我奶那屋翻我奶藏的钱。”二丫说,“哪里是我奶的钱?还不都是咱家给的?妈,我也去找找,不能白白便宜了大伯家。”

冯玉姜回头看看灵堂,钟老大家的还在唱小曲一样地哭妈妈呢!

“算了,你别多事。你也不想想,要是好找,你大娘、四巧她们早找到了,要是不好找,他家人看在眼皮底下都找不着,你哪里能找到!”

“你说我奶真是水平,她能把钱藏在什么地方?”二丫嘀咕。

冯玉姜脑子里一恍惚,想起了什么,忽然就说了句:“枕芯子里头。”

二丫咦了一声,说:“要是在枕头里,四巧早找到拿走了。”

“不是枕头里,是枕芯子。你奶喜欢睡厚点硬点的枕头,她那枕芯子,都是厚厚的棉花。你不把整个枕芯拆开,找不到东西。”

“你别说,还真有可能。两间屋地方就那么大,我就不信找不着。”二丫跳起来就跑。

二丫跑进钟母住的屋子,四巧正好在屋里。二丫看看四巧,问:

“你这两天面都不怎么露头,你干嘛呢?”

“我收拾收拾。你来干什么?”

“我来看看,人家说咱奶用过的东西,最好都拿她坟上烧了,烧给那边她用着习惯。旁人再用不吉利。”二丫抿着嘴笑笑,“嗯,你说咱奶在这屋住了好几年了吧?她会不会想家了常回来看看?”

“你胡扯什么!”四巧搓搓胳膊,气呼呼地走了。二丫笑笑,眼睛就盯在了钟母的床上。整张床明显被细细翻过了,被褥松松地摊着,席子一角也卷着。二丫敢打赌,四巧肯定连老鼠洞、墙缝里头都掏过了。

床头的枕头又厚又大,外头套着蓝色小细格子的枕套,上头还搭了土黄色的枕巾,二丫拿起枕头,剥掉枕套,枕芯子是白布缝的,细密的针线,老沉,钟母肯定在里头塞了很多棉花。

二丫伸头瞅瞅,四巧叫她一吓,也不知去哪儿了,二丫小心地拆开枕芯,一层层棉花剥开,什么也没有啊?最后,在一团棉花里,二丫捏到一个硬实的小卷卷。

“妈,我奶真会藏,这一百五十块钱,你隔着棉花根本就捏不着。我猜大娘跟四巧肯定也仔细找过枕头了,就没寻思能卷在棉花里头一层层裹着。” 二丫一脸得意,说:“妈,你真聪明,这都能猜到。”

“你奶那个人,东西她就搁在头底下枕着她才放心。”冯玉姜其实想说,我不是猜的,我上辈子给她拆洗过枕头有经验啊。

二丫把钱往兜里一装说:“这钱,改名叫钟二丫了。”

“给你就给你,你带着在学校里好用。也别再说给你爸知道了。”

二丫点点头,说:“妈,我奶一个老太太,粮食青菜又不用买,这几年咱爸一个月给她二十,她应该不止攒了这个数。”

“你奶对自己舍得,该吃吃该穿穿,什么好的吃什么,她也攒不了太多。”

“嗯,也是。平时的钱她肯定带在身上,她一有病,肯定叫我大娘掏走了。老鼠不吃替猫攒了。”

冯玉姜给了二丫一个不赞成的眼神,说:“怎么说话的?人死为大,她到底是你奶,不兴说不敬的话。”



钟母下地,至近亲朋就纷纷走了,最后走的是钟母招赘出去的三儿子,钟老三既然招赘了,这回来奔丧,也算是孝子,但不用跟钟继鹏、钟老大一样出钱,跟亲戚一样的。

钟老三跟钟继鹏关在东厢房里说了老半天话,也不知说了什么,出来的时候钟继鹏脸上淡淡的,招手送走了钟老三。

“他三叔跟你说什么?”冯玉姜问。

“他能说什么?无非说咱妈已经死了,叫我放过三壮。估计受了我大哥的托请。哼,我放过他,除非他永远别回老钟家来!”

按规矩,钟继鹏跟钟老大这两个孝子,还得敞着门,给钟母守七天的灵堂,在当地叫“趴棚”,血缘近的晚辈从死者过世开始趴棚,趴到死者下地。孝子不行,送棺下地以后孝子最少要再趴七天。听说过去老规矩是要趴到五七的。

这六月初的天,当然不冷,可就是蚊子太多啊!钟继鹏叫二丫去给他买蚊香,那时候蚊香还算高级东西呢!好像也不是太管用,大敞着门,头天晚上点了蚊香,到半夜就叫蚊子咬醒了。

蚊子在努力考验钟继鹏的孝心!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农村里丧葬习俗很多的,现在回老家时看到有办丧事的,总感觉气氛好奇怪,尤其是高寿的老人,说是喜殡,当喜事办的,好不热闹,请戏班子的都有,总感觉哪里怪怪的哈。。。。。。

☆、第53章 老公鸡

钟母的殡事终于忙过去了;冯玉姜算是歇了一口气,她开始着手操办城里头新饭店开张的事情。毕竟是有了经验;这一回她就顺畅多了。

粉刷装修了房屋;冯玉姜按照之前的设想开始布置,一边贴出大红纸招收服务员和厨师。厨师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一个小赵,一个小周,都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原先在旁的饭店做了两年学徒;完全符合冯玉姜的要求。

服务员来报名的人也蛮有几个,冯玉姜要求要识字,有些文化的;从里面挑了两个看着端庄板正的先用着;虽然还没开业,收拾准备的活儿也不少。

冯玉姜打算等再有合适的,再招两个个。小饭店一家,两个厨师,四五个服务员,再加上她自己,差不多应该够了。

万事开头难,一样样的都得准备好。正当忙不开的时候,二丫放暑假了,便也留在这边帮着冯玉姜操忙。

钟传强随后就到了。其实钟母的丧事正赶在暑假头里,紧接着就放了暑假。钟传强回来时,钟继鹏首先叫他去给钟母上坟。钟传强听话的放下行李就去了,回来时捎来一个消息,刚子居然考上初中了。意外。

语数两门都考了六十几分,低空飞过。

“妈,刚子问你电视机啥时候给他兑现。”

冯玉姜说:“怎么就这个积极?我答应他了就肯定算数,不过眼下事太多,等一阵子再给他买。”

饭店准备的差不多了,冯玉姜的心思放到了菜品上头。城里不比乡下,只靠着盐豆子、鲜歪汤这样的小菜,怕是打不开场子,冯玉姜琢磨着该弄点什么新菜,饭店的菜品,还是该走有特色的路子。

钟传强跟二丫一来就成了左膀右臂,冯玉姜索性把一些杂活,包括面试服务员这样的事情交给了他两个,先叫他两个过过目,看看情况。

结果,就是这个事,差点没把冯玉姜吓坏了。

这天冯玉姜去附近的菜市场转悠,了解菜价啥的,回到饭店时,一进门就看到钟传强正站在饭店前厅,面对着两个女的说话。她估摸这肯定是报名来当服务员的,便走了过去。

钟传强看到冯玉姜进来,露出了一个斯文的笑容。那两个年轻姑娘本来是背对着冯玉姜的,这会子察觉后头来人,便转过脸来,冯玉姜猛地一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