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正向战场作战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抗战正向战场作战记-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 以黄副司令长官指挥之各部,在北营、赵家坡、张河村、刘家河及孟家井、上庄一带占领既设阵地;以卫总司令(立煌)指挥之各部队,在菜水坞、青龙镇、天门关一带占领既设阵地,统归卫总司令指挥,在太原附近准备依城野战。    
    (3) 以达到黎城东阳关之汤恩伯军向榆次附近推进,俟敌攻太原时,在太原附近部队夹击而歼灭之。    
    (4) 太原近郊并城周重要工事,由新编第6旅、独立第1旅之步兵一部及骑兵连担任警戒。    
    3日,阎锡山任命卫立煌为第二战区前敌总司令。除第6集团军和第18集团军外,战区部队全归卫指挥。    
    为作战指挥便利,阎锡山将第二战区各部队的隶属关系作了如下调整:    
    “1 第3军编入第2集团军;    
    “2 第27路(第14军团)、第15军、第17军、第94师编入第14集团军;    
    “3 第22集团军所属仍旧;    
    “4 新编第2师编入第18集团军;    
    “5 晋绥军留太原之部队编入第7集团军;    
    “6 其余晋军编入第6集团军;    
    “7 骑兵军为一个单位;    
    “8 炮兵除配属各部队者外,均归炮兵副司令刘振蘅统一指挥。”    
    4日下午,阎锡山在太原召开军事会议,卫立煌、黄绍?、孙连仲等参加。阎锡山计划以忻口方面退下来的部队据守太原北郊既设工事,并派一部守汾河西岸高山的工事;以娘子关撤退的孙连仲部据守太原以东的高山既设工事;以傅作义部死守太原城,并任命傅作义为太原守备司令。第二战区长官部指挥所移驻交城。    
    


第四部分:华北作战太原陷落 2

    黄绍?在会上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忻口和娘子关两方面的部队正在败退,恐怕在还没有占领阵地的时候就被敌人压迫到太原城边来。原有的国防工事并不可靠,万一那些部队站不住脚,被敌人压迫下来,前方、后方许多人马都混杂在像锅底的太原城区,其后果不堪设想。黄还认为,太原城固然不宜轻易放弃,但也不应以野战来支持守城,而应以守城来支持野战部队的休息整顿。即使守城部队都作了牺牲,以换取大多数野战部队休息整顿的时间,也是值得的。他主张将娘子关方面的部队(能掌握的只有孙连仲部和一些续到的川军)撤至寿阳县铁路以南和榆次县以东的山地收容整理,并与第18集团军联络,从敌人侧后予以袭击;日军如向南进攻,则沿同蒲路东侧山地逐步撤向太谷、平遥。忻口方面的部队,除派一小部守北郊既设工事警戒外(必要时撤到汾河以西),其余皆撤到汾河以西的高山地区整顿,并监视敌人,必要时侧击敌军。这样布置,从忻口、娘子关撤退下来的部队既可休整,也可牵制敌人攻击太原城,太原城内部队也可支援城外部队。    
    卫立煌和孙连仲赞同黄绍?的意见。但阎锡山说,军队已经行动,无法改变。会议后,阎锡山即离开太原赴交城。    
    6日,卫立煌下达了暂避决战、固守太原、主力南撤、待机回歼日军的作战计划。其主要内容如下:    
    1 为暂避与敌决战,以一部固守太原城,主力即向太谷、交城之线整顿补充,待机回歼深入晋中之敌。    
    2 各部队行动:    
    (1) 北路军    
    ① 右兵团:第15军、第17军仍占领东城角村、吴家堡以东沿河之线,掩护主力通过后,再沿公路向交城以南转进。    
    ② 中央兵团:经古交镇向交城以北地区转移。    
    ③ 左兵团:除以第68师(即独立第8旅)、第71师、独立第7旅,由第71师郭宗汾师长区处,逐次进入太原城归傅总司令指挥外,其余部队即向交城转移,并在交城以东占领阵地,对东警戒。    
    ④ 炮兵团:即赴交城外,其余晋绥军炮兵,仍按原序列行动之。    
    ⑤ 总预备队:按第85师、独立第5旅、第177师之第529旅顺序,由第85师师长陈铁指挥,立即向交城以西地区转进。    
    (2) 东路军    
    ① 第2集团军除以第27师在小店镇附近掩护北路军主力向西南转移后与第15军同时撤退外,其余即沿徐沟向太谷转移。    
    ② 第27路军(即第14军团)附第19军,即由傅总司令核定入太原守备,由现地折东北方向,伺隙绕向太谷、交城间转移,与第2集团军联络。    
    ③ 第22集团军,俟取得联络后,另行规定。    
    这个作战计划的下达,实际上改变了阎锡山“依城野战”的作战方针,而使守卫太原城的部队成为孤军独战,极大地增加了守城的困难。    
    日军“华北方面军”于11月3日命令第5师团归第1军司令官统一指挥攻占太原。4日,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命令第5师团继续攻占太原,并以一部向汾阳附近追击;命令第20师团在昔阳支队占领榆次后,以一部全力攻占榆次西北地区,师团主力进到榆次后向介休追击;命令第109师团循昔阳支队前进路线向榆次前进。    
    (二) 作 战 经 过    
    第7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兼任太原守备司令,指挥第35军的第211旅、第218旅、独立第1旅、第213旅、新编第3团、第8团、第9团、炮兵第23团并附炮兵第21团、炮兵第22团(欠第2营及第3、第6两连)、炮兵第25团第1营、炮垒大队(统由炮22团团长刘倚衡指挥)。由忻口后撤的第71师,独立第7旅、第8旅也拨归傅作义指挥,担任防守太原的任务。当即部署城防为三道防线。第一道在城外,属前进阵地性质,利用既设永久和半永久工事坚决固守;第二道以防守城墙为主,利用永久工事,筑成复廓阵地并注意侧方火力点,编成火网,使无死角为敌利用,要求歼敌于城外;第三道防线为市区内各要点,能形成的复廓的,加筑外壕,形成无数的纵横交错的阵地,相互联系、支援,以阻止、歼灭侵入市区之敌。傅作义原早已内定为太原城防指挥官,故城防计划多采用其意见,并由其监督实施。只是由于战况发展迅速,不少工事尚未完工;且原定防守太原的部队大都增援晋北,忻口地区放弃后,在日军追击下仓促各就部署。兵力既已残缺不整,部署亦未完全就绪。    
    以第35军为主的太原守城部队先后于11月4日、5日进入城内。傅作义下令封闭城门、构筑与加强城防工事,并部署了守城兵力:以第35军第211、218旅和正太护路军1个团守备东、北两面城墙,以独立第1旅守备西城,以第213旅守备南城,将炮兵大部分配给守城各旅,将未分配守城任务的部队编为预备队;并以第35军副军长曾延毅为太原城戒严司令,负责维持城内秩序。    
    进攻太原的日军,这时从东、北两个方向紧追撤退的中国军队。东线日军先头部队于11月4日已进至太原城东南约17公里的鸣谦镇,并占领了榆次,一部向介休方向追击。北线日军也于4日越过石岭关向南追击。5日,东、北两线追击的日军已逼近太原城郊,并开始对太原守军发动进攻。在北郊派出的守军警戒部队迅速退入城内。日军第5师团所部当即占领了城东北的厚堂村、黄国梁坟和兵工厂。从城南郊攻击的日军第20师团所部在鸣李村附近与正在奉令北上的中国第22集团军第41军后续部队遭遇,发生战斗。尔后日军攻占了小店镇,与位于吴家堡一带的守军第14集团军所部隔汾河对战。日军第20师团并以一部兵力由榆次经同蒲路南进追击撤退的中国军队。此时,由忻口前线撤退下来的划归守城部队的第71师和独立第7、第8旅到达彭村、西充地区,并准备入城。因日军攻击甚烈,通路被阻,仅独立第8旅的1个营渡过汾河进入城内,其余均沿汾河西岸南撤。    
    


第四部分:华北作战太原陷落 3

    7日晨,由晋东西进的日军第109师团第31旅团的先头部队进至太原城南约15公里的小店镇,一部进抵双塔寺,与城东的第20师团会合。此刻城西汾河各桥均被敌占领,太原城遂完全陷于被包围状态。同时,东、北两面敌以步、炮联合向城垣猛扑,日机不断向城内轰炸。守军城外部队受日军压迫,战斗至黄昏后撤入城内据守。城垣炮垒队的炮位多被日军炮火制压或轰毁。20时,日军炮击更烈,市民四逃,警察、守仓库士兵以及通信机关人员多放弃职守,逃散一空。电话随修随断,消息梗阻。形势至为险恶。傅作义巡视各地,一面鼓励士气,一面策划方略,人心始稍稳定。惟守军伤亡很大,此时所剩兵力仅第35军7个营、新编第3团4个连,战斗官兵共计2000余人。    
    8日晨,担任攻城的日军第5师团将步、炮全集太原城下,在东、北两面猛烈攻击。日机13架轮流轰炸,北城楼被焚,城内东部和北部到处起火,电话逐段被毁,火焰弥漫全城。至9时,城垣东北角及西北角被炮火轰毁,东、北两面城墙亦被轰开缺口十余处,城墙各掩蔽部及弹药洞多被轰塌。日军步兵在其飞机、大炮掩护下向城内猛冲。在城墙下埋伏的炮垒队亦被击散。预定歼敌计划概失效用。但守军东、北两城步兵奋勇截击,誓死不退,一面与入城日军拼杀,一面封锁城墙各口。双方伤亡殊重。至16时,城墙各口均被守军封锁,仅东北城角一处,千余日军入城,与守军激烈巷战。黄昏后,日军又向城内增加大量步兵,利用夜色隐蔽,夹杂混战,处处突袭。守军官兵伤亡甚多,西、南两处部队及预备队被日军击散。19时,日军攻至总司令部。此时因守军兵力不敷分配,除总司令部官佐及特务连勉力抵抗外,别无部队可资应援。傅作义感到局势无法挽回,乃于21时下令撤退。守城各部队由大南门突围,经汾河桥冲至汾河西岸,向古交镇方面撤退。太原城沦陷。    
    正当日军第5师团向太原城攻击之际,由晋东向西进的日军第20师团在攻占太原以南榆次后,即沿同蒲路南下,于11月8日在太谷与第13军的1个营发生战斗;日军第5师团于8日夜攻占太原后,即以一部进出交城以北地区。    
    8日,第13军汤恩伯部第89师第265旅第529团守备太谷的某营被日军攻陷。当日,日军一部从太谷南进,与第529团对峙,其主力沿同蒲路南下。9日,日军先头部队越过祁县。同时,从太原南进的日军攻占交城。    
    其时,北路军及东路军之一部均集结于汾阳附近地区,其余部队均已取得联络。卫立煌乃于9日20时在汾阳下达命令,令所属各部队在平遥、汾阳之线以南附近地区集结,准备尔后的作战。规定各兵团的行动及任务为:    
    1 第13军,应以一部确实占领子洪镇,主力速进至子洪镇以南附近集结,并截击沿同蒲路南下敌军之侧背;    
    2 第2集团军,应即赴灵石以南仁义镇集结,其主力限于11日以前到达。    
    3 第17军(欠第21师)附第177师之第529旅,应于明日暮前接任汾阳及其附近警戒事宜,尔后如受敌压迫,不得已时向吴城镇南北山地转移,发动游击战,充分袭扰敌侧。    
    4 第14集团军附第94师,应于明日晚,由现地经汾阳、兑九峪、石口镇向汾西、霍县之线集结待命,其主力限于16日前到达,但移动时须通报邻接部队,并派有力之后卫。    
    5 第19军附第71、第68师(欠已入太原城的1个营),独立第3、第7旅及第61军,应以整编之有力部队,限于12日前确实占领兑九峪附近,拒止敌之前进,其余在隰县附近整补。    
    6 第27路军附第17师,应立即经汾阳、兑九峪、辛庄、峪口村,限于13日以前到达南关村附近集结,并限后尾部队于明日晚通过汾阳。    
    7 第47师,应即由现地驰赴兑九峪,对东北正面构筑据点工事,俟第19军到达移交后,限于15日到达汾西、霍县间待命。    
    8 第15军,应于明日黄昏前经孝义取捷径,向霍县西南区集结待命,限14日以前到达。    
    9 新编第2师及第85师,除所余战斗官兵完全编成为作战部队归本部直接指挥外,其余即赴候马、曲沃整补。    
    10 独立第5旅,应于明日将汾阳附近警备任务交由第17军接替后,即随第27路军(第14军团)经兑九峪、石口镇、隰县、蒲县,到达汾阳附近待命。    
    11 第22集团军(在黎城、长治一带)及骑兵第1、第2两军,仍服行以前任务。    
    12 炮兵第5团附第2师山炮营,应赴霍县,并先于韩侯岭选择阵地,但第2师火炮营已赴隰县待命,其余以前配属各兵团之炮兵,由原来各兵团妥为区处。    
    13 战车防御炮营,着即移驻隰县待命,原配属第61军之连,着即归建。    
    此时,第3军正沿白晋公路南撤,第22集团军的第41军正沿同蒲路向平遥撤退,第45军第127师大部已随北路军撤至赵城、洪洞一带收容,第27路军在大宁附近集结,第17军(欠第21师)及第177师第529旅由汾阳移至吴城镇,由太原城突围的第35军在中阳集结,第101师已于12日前到达东明谷附近,其余部队均于指定地区集结。第18集团军及骑兵第1、第2两军仍在敌后游击。    
    


第四部分:华北作战太原陷落 4

    日军攻占太原后,第5师团以摩托化部队向南追击至清徐后停止;第20师团向南追击,于10日占领平遥后停止;第109师团在太原东南榆次、昔阳地区集结;第108师团原在获鹿、井陉间集结,准备用于正太线(后改留平汉线方面)。11月12日,“华北方面军”令第20师团及第109师团驻屯山西,第5师团调至保定、石家庄一带休整(仍直属“华北方面军”),令关东军于15日归还建制。    
    卫立煌根据敌情,决心以一部占领子洪镇、韩侯岭、兑九峪、吴城镇之线,阻敌南进,主力于汾阳以南地区整补,遂于15日在临汾下达如下命令:〔20〕    
    1 骑兵第1军,应以一部于文水附近及汾阳东北地区活动,妨害敌由太隰公路及汾阳至离石大道进攻,其主力仍在广武镇(雁门关外)、静乐(忻县西80公里)间服行前任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