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智慧枕边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犹太智慧枕边书-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种食品,并成立了“保罗—纽曼食品公司”,就这样,他又开始了从艺人到企业家的超越。最后,他被誉为美国的“食品大王”。    
    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多种能力和潜力,只是有些人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努力,把它发挥了出来;更多的人则因为懈怠让种种才能荒废掉了。


犹太人关于处世的智慧善于借助各方面的力量

    犹太人的格言说:“山峰永不相遇,而人却时时相逢。”这就是要我们重视人际关系。犹太人相信:你的专业本领往往只能给你带来一种机会,而交际本领则可以给你带来百种千种机会;专业本领只能利用自身能量,而交际本领则可使你利用外界的无限能量。    
    犹太富豪洛克菲勒经过奋斗,他的公司业绩蒸蒸日上。由于是白手起家,财力有限,在和一些对手竞争时处于劣势,这样,他梦想垄断炼油和销售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在一边。    
    经过仔细调查和慎重分析,洛克菲勒认为:“原料产地的石油公司在需要用铁路的时候就用,不需要的时候就置之不理,总是反复无常,使得铁路经常无生意可做,铁路的运费收入也就非常不稳定。这样,一旦我们与铁路公司订下一个保证日运油量的合约,对铁路方面必是如荒漠遇甘泉般的及时,那时铁路公司在给我们运输时必定会大打折扣。打折扣的秘密只有我们和铁路公司知道,这样的话,别的公司在这场运价竞争中必败无疑,那么垄断石油产业就指日可待。”之后,洛克菲勒在两大铁路巨头顾尔德和凡德毕尔特之间经过权衡,选择了贪得无厌的铁路霸主凡德毕尔特作为谈判对象,最后双方终于达成协议:洛克菲勒每天保证运输60车皮的石油,但铁路上必须打20%的折扣。    
    这样不仅挫败了铁路的垄断权,而且大大减少了石油的成本。低廉的价格为洛克菲勒赢得了广阔的市场,大大增加了竞争实力,使洛克菲勒又向控制世界石油市场的宏伟目标迈进了一步。    
    洛克菲勒在和同行业的竞争中身为弱者,他如果和对手面对面竞争,不一定能够获胜,但他最终巧妙地借助第三者铁路霸主的力量,以低廉的运输价格挤垮了同行,实现了其小鱼吃大鱼的愿望。


犹太人关于处世的智慧你可以说一声:上帝保佑

    人类自从走上文明之路时开始,便一直在寻求借势借力的办法。只有善于借助各种力量,才能在生活中左右逢源、无往不利。    
    一天,一个农夫去贝勒城。一路上,狂风大作,大雨倾盆,几乎无法行走。但是,农夫有很要紧的事,他还是顶风冒雨,奋力向前走。    
    他在路上遇见了一个老人。老人对他说:“你好!你这样匆匆忙忙到哪里去?”    
    “去贝勒。”农夫脚步不停地答道。    
    “你至少可以说一声:‘上帝保佑。’”    
    农夫停了下来,直视着老人的眼睛,接着眨了一下双眼,说:“上帝保佑,我要去贝勒。但是,即使上帝不保佑,我还是要到那里去。”    
    这个老人正巧就是上帝。“如果那样,你7年以后再去贝勒,”他说,“现在,你给我跳到这片沼泽地里去,在那里呆上7年。”    
    农夫立刻就变成一只青蛙,跳到沼泽地里去了。    
    7年过去了。农夫从沼泽地里跳出来,恢复了人形。他戴上帽子,继续往集市上走。    
    走了一小段路,他又遇见了那个老人。“你到哪里去,我的好人?”    
    “去贝勒。”    
    “你可以说一声:‘上帝保佑。’”    
    “如果上帝保佑,那很好。如果上帝不保佑,我知道会有什么结果,我不要别人帮助,自己现在就能跳到沼泽地里去。”    
    从此以后,他再也不能说话了。    
    任何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聪明的人在善于思考的同时,会积极听取别人的意见,努力借助别人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理想。


犹太人关于处世的智慧一位“网络新贵”的体验

    美国著名的《财富》期刊曾经在封面上登过一位年仅19岁的年轻人的照片。    
    他叫詹森·斯维斯彭,一位网站拥有者。他因为在投资家的资助下推出一个名叫“心想事成”的网站而一举成名,在短短数月内,网页的访问量达到了900万人次。    
    这在美国是绝无仅有的,有人惊叹:“难道他是下一个比尔·盖茨吗?”    
    詹森在网站上收益了上亿美元的资金,成为美国的一位网络新贵。    
    他陷入巨大的成功中,认为自己有非凡的能力,也能办到一切事情。在当时许多人认为这决不是狂言,因为他的年龄和成就甚至超过了当年的比尔·盖茨。有不少预言家也断定他必然会累积巨大的财富,成为类似于比尔·盖茨那样的影响全球的人物。    
    不久,美国许多金融机构主动向他提供贷款,给予巨大的财力支持,他的公司很快上市。财富的累积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原来的1亿余美元扩增到26亿美元。    
    这简直就是一个财富神话。    
    他成了美女、媒体追逐的对象,他和世界级的超级模特约会,和大量的媒体接触,甚至准备拍一部反映他的创业史的电影。他的生活也极尽奢华,他一共花去了324亿美元。    
    不久,美国股市风云突变,詹森公司的股票从原来的每股168美元狂跌到2美元,公司被宣布破产。    
    仅仅两年后,他变成了一个身无分文的普通人。那些曾经和他热恋的模特和像苍蝇一样追逐他的电影公司全都不见了。    
    詹森现正在四处筹款准备东山再起,但他发现,原来借钱竟然如此困难。没有一家公司和金融机构愿意借钱给他,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最后,他从他的叔叔那里借到了钱,又注册了一个网站,但风光不再。    
    詹森说:“经过这些事,我终于明白了,金钱只认得金钱,它不会认得人。以前我失败的原因是,我总认为金钱是认得我的。”    
    有媒体评价说:这位20岁的年轻人,以后可以成为一位哲学家。    
    人与人的关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别人对你的态度会随着你自身的条件改变而改变。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正确认识自己,是更好地发展自己的重要前提之一。


犹太人关于处世的智慧“一不留神成了亿万富翁”的人

    保罗·艾伦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同时对天文学也充满特别的兴趣,一有空不是沉浸在音乐里,就是对着天空发呆。因此,在同学之间,他被视为一个不善交际的人。    
    不过,他也不是没有朋友,比他低两个年级的一位金发男孩,就经常到班里来找他,因为他父亲是图书管理员,金发男孩要通过他借一些最新的电脑书籍。    
    在借书还书的过程中,艾伦喜欢上了那个金发男孩,于是经常跟他出入于学校的计算机房,与金发男孩一起玩编程游戏。从“三连棋”一直玩到“登月”,临毕业时,他也成为一个仅次于金发男孩的计算机高手。    
    1971年春天,艾伦考入华盛顿州立大学,学习航天;次年,那位金发男孩进入哈佛,学习法律。两人虽然不在一个学校,但经常联系,金发男孩继续跟他借书,他继续跟他探讨编程问题。    
    1974年寒假,艾伦在《流行电子》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是介绍世界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的。他兴奋异常,因为在中学时,那个金发男孩就经常在他面前抱怨,计算机太笨重了!说,要是小到家里能放下就好了。    
    艾伦拿着那本杂志去了哈佛,见到那位金发男孩,说,能放在家里的计算机造出来了。金发男孩当时正为“是继续学法律,还是搞计算机”而苦恼。当他看到《流行电子》杂志上的那台所谓的家用电脑后,说:“你不要走了,我们一起干点正经事。”    
    艾伦没有走,在哈佛所在的城市——波士顿住了下来,并且一住就是8个星期。在这8个星期里,他和金发男孩没日没夜地工作,用Basic语言编了一套程序,这套程序可以装进那台名为Altair8008的家用电脑里,并且能像汽车制造厂的大型计算机一样工作。    
    当他们带着这套程序走进那家微型计算机生产厂家时,竟然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答复,给他们3000美元的基价,以后每出一份程序拷贝,付30美元的版税。    
    艾伦和金发男孩喜出望外,再也没有回到学校。3个月后,一家名为微软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在波士顿注册,总经理是那金发男孩——比尔·盖茨,副总经理是保罗·艾伦。    
    现在微软公司已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巨无霸,总经理比尔·盖茨已成为人所共知的世界首富。艾伦在总经理的巨大光环下,虽然有些暗淡,但在《福布斯》富豪榜上也名列前5位,个人资产210亿美元。    
    前不久,有人写了一本书,称保罗·艾伦是一位“一不留神成了亿万富翁”的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犹太经典《塔木德》中有一句话:“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学会嗥叫,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你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    
    与一个注定要成为亿万富翁的人交往,自己怎么可能成为一个穷人呢?你与之交往的人就是你的未来,在生活中要主动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


犹太人关于处世的智慧用金钱、心血和精力笼络权势者

    罗斯柴尔德在实践中十分清楚地意识到,要在这个犹太人备受歧视的社会里脱颖而出,接近手握巨大权势的领主并博得其欢心是最有效的手段。    
    他借受当地领主比海姆公爵召见的机会,不但把花了很多心血和高价收集的古钱币以低得离奇的价格卖给公爵,同时还极力帮助公爵收古币,经常为他介绍一些能够使其获得数倍利润的顾客,不遗余力地帮公爵赚钱。如此一来,公爵不但从买卖中尝到了很多甜头,对古钱币的兴趣也越来越浓。罗斯柴尔德和他的关系逐渐演变为带伙伴意味的长期关系,远非只是普通的几笔买卖关系。    
    如果说一两次的“舍本大减价”一般人也可能做得到的话,罗斯柴尔德这种一直“舍本”帮助别人赚钱的做法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的。虽然他得以在宫廷出出进进,但自己在经济上仍然相当拮据。他为了实现长期战略,宁可舍弃眼前的小利。这种把金钱、心血和精力彻底投注于某个特定人物的做法,日后便成为罗斯柴尔德家庭的一种基本战略。如若遇到了诸如贵族,领主,大金融家等具有巨大潜在利益的人物,就甘愿做出巨大的牺牲与之打交道,为之提供情报,献上热忱的服务;等到双方建立起无法动摇的深厚关系之后,再从这类强权者身上获得更大的收益。    
    在罗斯柴尔德25岁那年,他获得了“宫廷御用商人”的头衔。罗斯柴尔德的策略奏效了。    
    为了得到长期的利益,必须在开始的时候让对方尝到他一辈子也忘不掉的甜头。放长线钓大鱼,舍小利获大利,这就是成功的犹太商人的生意经。


犹太人关于处世的智慧一个无聊的想象

    在苏格兰的南部,有20年没下雪了,突然有一晚下了大雪。克兰赛先生很想去滑雪,可是又苦于没有雪橇。他的妻子对他说:“你的朋友米立干不是有雪橇吗?我相信他一定会借给你的。”“真是好主意!”于是,克兰赛就去找他的好朋友米立干。    
    路上很冷,他半路走进一间酒吧,去喝一杯酒。从酒吧出来的时候,他心里想:“我希望米立干能把雪橇借给我,不过也许他会怕我把他的雪橇弄坏了。”    
    走着走着,他又想:“要是他自己不用,又舍不得借给我,那他真是一个无聊的家伙。”    
    想着想着,他心里就有点闷,好像已经被米立干拒绝了。于是他走进了另一间酒吧,渴点酒来解闷。    
    等他出来的时候,他就对自己说:“要是那个家伙真的不肯借给我,我一辈子也不跟他讲话。”    
    他到了米立干的家,已经夜深了,米立干的窗子已经没了灯光。他心里气急了,拾起一块石子,把窗玻璃打得粉碎。一会儿,米立干穿着睡衣,出现在那破了的窗口前,向街上愤怒地叫喊:“是谁把我的窗子打碎了?”    
    “是我,混蛋!”克兰赛举着拳头向米立干挥舞:“你留着你的雪橇吧,看你老子要把它打个稀烂!”    
    与人交往的时候,不要对别人胡乱想象,要本着与人为善的想法和别人交往;在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不要感到难于启齿。


犹太人关于处世的智慧一句神奇的格言

    保险推销员甘道夫年轻时,拜访过一位很有名气的书商。在他家里,甘道夫看到许多徽章及奖杯。于是,甘道夫问他:    
    “这些徽章和奖杯是如何得来的?”    
    “我曾获得过美国最佳书商的称号。”    
    “你是如何成为第一名的?”    
    “因为我知道一句神奇的格言。”    
    “什么神奇的格言?”    
    “我会向客户说‘我需要你的帮助’。当你诚心诚意地向别人求助时,没有人会说不。”    
    “你要求什么帮助?”    
    “我请他给我3个朋友的名字。”    
    甘道夫知道了这位先生当年成功的秘密,这位先生是向客户索求3个被推荐的名单,为什么是3个,而不是5个、10个呢?根据心理学家分析说,人们习惯性用“3”来思考,此外,很少人有3个以上的好朋友。    
    一句“我需要你的帮助”的确帮了甘道夫许多忙,在取得3个朋友的名字之后,甘道夫会向客户了解他的朋友的年龄、经济状况,然后在离开之前甘道夫会对客户说:    
    “你会在下周前与他们见面吗?如果会,你愿不愿意向他们提起我的名字?或者是,你会不会介意我提到你的名字呢?我会用我与你接触的方式,与他们接触。”    
    “我需要你的帮助”的确是一个好方法。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