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玉缘-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笑,便劝道:〃好妹妹,你也别怄人了。他一个人就够受了,你又这么着。他那帖子上的事难道与你相干?〃贞镜道:〃你混说起来了。知道他帖儿上写的是什么混帐话,你混往人身上扯。要那么说,他帖儿上只怕倒与你相干呢。〃 贺燕还未答言,只听麒麟在床上噗哧的一声笑了,爬起来抖了抖衣裳,说:〃咱们睡觉罢,别闹了。明日我还起早念书呢。〃说着便躺下睡了。一宿无话。
  次日麒麟起来梳洗了,便往家塾里去。走出院门,忽然想起,叫福顺略等,急忙转身回来叫:〃贞镜姐姐呢?〃贞镜答应着出来问道:〃怎么又回来了?〃 麒麟道:〃今日翔儿要来了, 告诉他别在这里闹,再闹我就回老太太和老爷去了。〃贞镜答应了, 麒麟才转身去了。刚走近大门口处,只听外边一片声嚷起来。只听一个人嚷道:〃你们这些人好没规矩,这是什么地方,你们在这里混嚷。〃那人答道:〃谁叫二老爷升了官呢,怎么不叫我们来吵喜(8)呢。别人家盼着吵还不能呢。〃麒麟听了,才知道是吴智升了郎中(9)了,人来报喜的。心中自也是甚喜。连忙来到家塾中,只见吴修笑着说道:〃我才刚听见你二叔升了。是真的么?〃麒麟陪笑道:〃是。〃吴修道:〃今日不必来了,放你一天假罢。可不许回园子里顽去。你年纪不小了,虽不能办事,也当跟着你大哥他们学学才是。〃麒麟答应着回来。刚走到二门口,只见龚成走来迎着,旁边站住笑道:〃三爷来了么,奴才才要到学里请去。〃 麒麟笑道:〃谁说的?〃龚成道:〃老太太才打发人到院里去找三爷,那边的姑娘们说三爷学里去了。刚才老太太打发人出来叫奴才去给三爷告几天假,听说还要唱戏贺喜呢,三爷就来了。〃说着, 麒麟自己进去。进了二门,只见满院里丫头老婆都是笑容满面, 见他来了,笑道:〃三爷这早晚才来,还不快进去给老太太道喜去呢。〃麒麟笑着进了房门,只见茗筠挨着权太君左边坐着呢,右边是仙蓉。地下董韩倪三夫人。曼萍,茹萍,尤洁,慧兰,韩玖丽一干姐妹,都在屋里,只不见如金,如红二人。 麒麟此时喜的无话可说,忙给权太君道了喜,又给董韩倪三夫人道喜,一一见了众姐妹,便向茗筠笑道:〃妹妹身体可大好了?〃茗筠也微笑道:〃大好了。听见说三哥哥身上也欠安,好了么?〃 麒麟道:〃可不是,我那日夜里忽然心里疼起来,这几天刚好些就上学去了,也没能过去看妹妹。〃 茗筠不等他说完,早扭过头和曼萍说话去了。慧兰在地下站着笑道:〃你两个那里象天天在一处的,倒象是客一般,有这些套话,可是人说的'相敬如宾'了。〃说的大家一笑。 岳茗筠满脸飞红,又不好说,又不好不说,迟了一回儿,才说道:〃你懂得什么?〃众人越发笑了。 慧兰一时回过味来,才知道自己出言冒失, 正要拿话岔时,只见麒麟忽然向茗筠道:〃茗妹妹,你瞧翔儿这种冒失鬼。〃说了一句,方想起来,便不言语了。招的大家又都笑起来,说:〃这从那里说起。〃 茗筠也摸不着头脑,也跟着讪讪的笑。 麒麟无可搭讪,因又说道:〃可是刚才我听见有人要送戏,说是几儿?〃大家都瞅着他笑。 慧兰道:〃你在外头听见,你来告诉我们。你这会子问谁呢?〃麒麟得便说道:〃我外头再去问问去。〃权太君道:〃别跑到外头去,头一件看报喜的笑话,第二件你老子碰见你,又该生气了。〃麒麟答应了个〃是〃,才出来了。
  这里权太君因问慧兰谁说送戏的话, 慧兰道:〃说是韩舅老爷那边说,后儿日子好,送一班新出的小戏儿给老太太,老爷们,太太们贺喜。〃因又笑着说道:〃不但日子好,还是好日子呢。〃说着这话,却瞅着茗筠笑。茗筠也微笑。韩夫人因道:〃可是呢,后日还是茗丫头的好日子呢。 〃权太君想了一想,也笑道:〃可见我如今老了,什么事都糊涂了。亏了有我这兰丫头是我个'给事中'(10)。既这么着,很好,他舅舅家给他们贺喜,你姨父家就给你做生日, 岂不好呢。〃说的大家都笑起来,说道:〃老太太说句话儿都是上篇上论的,怎么怨得有这么大福气呢。〃说着, 麒麟进来,听见这些话,越发乐的手舞足蹈了。一时,大家都在权太君这边吃饭,甚热闹,自不必说。饭后,那吴智谢恩回来,到吴信院给宗祠里磕了头,便来给权太君磕头,站着说了几句话,便出去拜客去了。这里接连着亲戚族中的人来来去去,闹闹穰穰,车马填门,貂蝉(11)满座,真是:
  花到正开蜂蝶闹,月逢十足海天宽(12)。
  如此两日,已是庆贺之期。这日一早,韩立岭和几家亲戚已送过一班戏来,就在权太君正厅前搭起行台(13)。 外头爷们都穿着公服陪侍,亲戚来贺的约有十余桌酒。里面为着是新戏, 又见权太君高兴,便将琉璃戏屏(14)隔在后厦,里面也摆下酒席。上首董舅母一桌,是董夫人如红陪着,对面老太太一桌,是韩夫人倪夫人陪着,下面尚空两桌, 权太君叫他们快来, 一回儿,只见慧兰领着众丫头,都簇拥着茗筠来了。 茗筠略换了几件新鲜衣服,打扮得宛如嫦娥下界, 含羞带笑的出来见了众人。仙蓉,玖丽,尤洁都让他上首座,茗筠只是不肯。 权太君笑道:〃今日你坐了罢。〃董舅母站起来问道:〃今日岳姑娘也有喜事么?〃权太君笑道:〃是他的生日。〃董舅母道:〃咳,我倒忘了。〃走过来说道:〃恕我健忘,回来叫如红过来拜姐姐的寿。〃茗筠笑说〃不敢〃。大家坐了。那茗筠留神一看,独不见如金,便问道:〃金姐姐可好么?为什么不过来?〃董舅母道:〃他原该来的,只因无人看家,所以不来。〃 茗筠红着脸微笑道:〃舅母那里有大嫂子呢,怎么倒用金姐姐看起家来?大约是他怕人多热闹,懒待来罢。我倒怪想他的。〃董舅母笑道:〃难得你惦记他。他也常想你们姊妹们,过一天我叫他来,大家叙叙。〃说着,丫头们下来斟酒上菜,外面已开戏了。出场自然是一两出吉庆戏文,乃至第三出, 只见金童玉女,旗幡宝幢(15),引着一个霓裳羽衣(16)的小旦,头上披着一条黑帕,唱了一回儿进去了。 众皆不识,听见外面人说:〃这是新打的《蕊珠记》(17)里的《冥升》。小旦扮的是嫦娥,前因堕落人寰,几乎给人为配,幸亏观音点化,他就未嫁而逝,此时升引月宫。不听见曲里头唱的'人间只道风情好,那知道秋月春花容易抛,几乎不把广寒宫忘却了! '〃第四出是《吃糠》(18),第五出是达摩带着徒弟过江回去(19),正扮出些海市蜃楼(20),好不热闹。
  众人正在高兴时, 忽见董家的人满头汗闯进来,向董如凤说道:〃二爷快回去,并里头回明太太也请速回去,家中有要事。〃如凤道:〃什么事?〃家人道:〃家去说罢。〃如凤也不及告辞就走了。董舅母见里头丫头传进话去,更骇得面如土色,即忙起身,带着如红,别了一声,即刻上车回去了。弄得内外愕然。 权太君道:〃咱们这里打发人跟过去听听,到底是什么事,大家都关切的。〃众人答应了个〃是〃。
  不说吴府依旧唱戏,单说董舅母回去,只见有两个衙役站在二门口,几个当铺里伙计陪着,说:〃太太回来自有道理。〃正说着,董舅母已进来了。那衙役们见跟从着许多男妇簇拥着一位老太太,便知是董如虎之母。看见这个势派,也不敢怎么,只得垂手侍立,让董舅母进去了。
  那董舅母走到厅房后面,早听见有人大哭,却是丹虹。董舅母赶忙走来,只见如金迎出来,满面泪痕,见了董舅母,便道:〃妈妈听了先别着急,办事要紧。〃董舅母同着如金进了屋子,因为头里进门时已经走着听见家人说了,吓的战战兢兢的了,一面哭着,因问:〃到底是和谁?〃只见家人回道:〃太太此时且不必问那些底细,凭他是谁,打死了总是要偿命的,且商量怎么办才好。〃 董舅母哭着出来道:〃还有什么商议?〃家人道:〃依小的们的主见,今夜打点银两同着二爷赶去和大爷见了面,就在那里访一个有斟酌的刀笔先生(21),许他些银子,先把死罪撕掳开,回来再求吴府去上司衙门说情。还有外面的衙役,太太先拿出几两银子来打发了他们。我们好赶着办事。〃董舅母道:〃你们找着那家子,许他发送银子,再给他些养济(22)银子,原告不追,事情就缓了。〃如金在帘内说道:〃妈妈,使不得。这些事越给钱越闹的凶,倒是刚才小厮说的话是。〃 董舅母又哭道:〃我也不要命了,赶到那里见他一面,同他死在一处就完了。〃如金急的一面劝,一面在帘子里叫人〃快同二爷办去罢。〃丫头们搀进董舅母来。如凤才往外走,如金道:〃有什么信打发人即刻寄了来,你们只管在外头照料。〃如凤答应着去了。
  这里如金方劝董舅母,那里丹虹趁空儿抓住春莲,又和他嚷道:〃平常里只讲有钱有势有好亲戚,这时侯我看着也是唬的慌手慌脚的了。大爷明儿有个好歹儿不能回来时,你们各自干你们的去了,撂下我一个人受罪!〃说着,又大哭起来。这里董舅母听见,越发气的发昏。如金急的没法。 正闹着,只见吴府中董夫人早打发大丫头过来打听来了。如金虽心知自己是吴府的人了,一则尚未提明,二则事急之时,只得向那大丫头道:〃此时事情头尾尚未明白, 就只听见说我哥哥在外头打死了人被县里拿了去了,也不知怎么定罪呢。刚才二爷才去打听去了,一半日得了准信,赶着就给那边太太送信去。你先回去道谢太太惦记着,底下我们还有多少仰仗那边爷们的地方呢。〃那丫头答应着去了。董舅母和如金在家抓摸不着。
  过了两日,只见小厮回来,拿了一封书交给小丫头拿进来。如金拆开看时,书内写着:
  大哥人命是误伤,不是故杀。今早用凤出名补了一张呈纸进去,尚未批出。大哥前头口供甚是不好,待此纸批准后再录一堂(23),能够翻供得好,便可得生了。快向当铺内再取银五百两来使用。千万莫迟。并请太太放心。余事问小厮。
  如金看了,一一念给董舅母听了。董舅母拭着眼泪说道:〃这么看起来,竟是死活不定了。〃如金道:〃妈妈先别伤心,等着叫进小厮来问明了再说。〃一面打发小丫头把小厮叫进来。 董舅母便问小厮道:〃你把大爷的事细说与我听听。〃小厮道:〃我那一天晚上听见大爷和二爷说的,把我唬糊涂了。〃未知小厮说出什么话来,下回分解。
  ………………………………
  (1)  候谕……等候吩咐。谕,告诉,吩咐。旧时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2)  爱物儿……对人和物的戏称或轻蔑称呼,相当于〃东西〃、〃家伙〃、〃玩意儿〃。
  (3)  爱惜……疼爱;爱怜。
  (4)  巡抚……官名。清代总揽一省的军政大权的大官,是地方的最高统治者。俗称抚台。
  (5)  学政……〃提督学政〃简称,又称〃督学使者〃。清代朝廷派往各省主管生员考课升降的官员。(参看第二卷〃学差〃条)
  (6)  拟正……封建官吏代任或试任官职后被正式任命,叫拟正。
  (7)  溜溜湫湫……油腔滑调,鬼头鬼脑,不正经的样子。
  (8)  吵喜……到喜庆之家故意吵闹讨彩(赏钱、赏物),以示庆贺,叫吵喜。
  (9)  郎中……官名,始于战国,自唐到清,朝廷各部都设郎中,分管各司的事务。
  (10)  给事中……官名,亦称给谏,清代属都察院,和御史同为谏官。这里借喻协理事务、随时从旁提醒的得力助手。
  (11)  貂蝉……貂尾和金蝉。原指汉代侍从官员帽上的饬物。后用作达官贵人的代称。
  (12)  月逢十足海天宽……意思是说每到月儿最圆的时候,大海和天空都显得更加宽阔。
  (13)  行台……即戏台。
  (14)  琉璃戏屏……画有戏文图画的琉璃屏风。
  (15)  旗幡宝幢……指各种各样的旗子。幡,窄长形而下垂的旗子;幢,作为仪仗用的旗子。
  (16)  霓裳羽衣……像彩虹和鸟羽一样轻飘艳丽的衣裳。原指仙女穿的舞衣,这里指演员穿的服装。霓,红色在内,紫色在外,颜色较淡的虹,叫霓,也叫副虹。
  (17)  《蕊珠记》……未详。曹本《录鬼簿》、《今乐考证》、《曲录》录有元人庾天《秋月蕊珠宫》。贾本《录鬼簿》、《太和正音谱》、《元曲选目》作《蕊珠宫》,但剧本已失传。《蕊珠记》或据此改编。
  (18)  《吃糠》……指元代高明所作南戏《琵琶记》第二十一出《糟糠自厌》。写赵五娘甘守贫困、侍奉公婆事。
  (19)  达摩带着徒弟过江回去……明代张凤翼《祝发记》第二十四出《达摩渡江》,有达摩折苇渡江,点化徐孝克的故事。达摩:菩提达摩的简称,中国佛教禅宗的创始者,相传是南天竺(印度)人。南朝粱代来到南京,后渡江到嵩山少林寺修行。具体情节见《西来记》传奇。
  (20)  海市蜃楼……由于不同密度的大气层对于光线的折射作用,把远处景物反映在天空或地面而形成的幻景,在沿海或沙漠地带有时能看到,这叫〃蜃景〃,或〃海市蜃楼〃。古人认为是大蜃吐气,不科学。蜃,蛤蜊。
  (21)  刀笔先生……古时以刀为笔,刻字于简牍。后因称公牍文书或诉讼状文为刀笔,以代写诉讼状文为业的人谓刀笔先生。
  (22)  养济……指给受害人一点小惠。封建地主阶级企图以此逃脱罪责。
  (23)  再录一堂……即对案件的重审。堂:过堂、审讯。录:记录口供。
 


 


第 九 卷 受私贿老官翻案牍(1) 寄闲情淑女解琴书
 

   话说董舅母听了如凤的来书,因叫进小厮问道:〃你听见你大爷说,到底是怎么就把人打死了呢?〃小厮道:〃小的也没听真切。那一日大爷告诉二爷说。〃说着回头看了一看,见无人,才说道:〃大爷说自从家里闹的特利害,大爷也没心肠了,所以要到南边置货去。这日想着约一个人同行,这人在咱们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