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野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朝野史-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班宗室,人人自危。就中尚有一位公子高,亦是始皇之子。
见二世无故大行杀戮,便猜破他疑忌心事。自思:“二世此种
行径,不将兄弟杀尽不止,我现在虽然幸免,将来难保不别生
枝节,归罪吾身。不但一己性命不保,连妻、子、财产都断送。
到了其时,悔之无及!必须及早打算。为今之计,要想活在世·45·
间,惟有逃走之一法。但是我既逃走,二世闻得,定然发怒,
将我家族捕拿治罪。我虽逃得一身,反害妻、子无辜受戮,此
计实属不妥。”思来想去,无路可走。“横竖只有一死,惟须
觅个安全方法,死得干净。”
公子高沉思数日,忽得一策。心想:“必须如此如此,与
其伏诛,不如自尽。与其被诬受刑,连累妻、子,不如托词从
死,保全家族。”公子高主意既定,遂作成一书,上与二世。
二世得书,披开一阅,只见书中写道:
先帝在时,臣入则赐食,出则乘车。御府之衣,臣得服之。
中厩之马,臣得骑之。受恩深重,无以为报。及先帝驾崩,臣
不能从死,偷活至今。自念为人子不孝,为人臣不忠。不孝不
忠之人,无以立名于世。臣愿从死,气葬骊山之足,惟陛下哀
怜之。二世将书阅毕,不觉大悦,心想:“我正欲借事杀他,他
偏愿自寻一死,免我费力,可谓知趣。他既情愿如此,我自然
乐得允许。”正想下笔批准,忽转念道:“贪生怕死,人之常
情。天下岂有无帮自愿寻死之人!或者他预备作乱,先将此书
试我心事?我若允许,他便起事,也未可知?”因唤赵高近前,
将书与之看过,便问道:“此人是否急而生变?”赵高答道:
“他方惧得罪诛死,岂有工夫谋变?”二世闻言,方始放心。
将书批准,落得褒美几句,并赐钱十万,为丧葬之费。
公子高得了批准,便服毒自尽,葬在始皇墓旁。二世仍饬
将其生平祸根已绝,可以纵情肆乐。因想起:“先帝建筑阿房
宫,尚未竣工。后因先帝葬事紧急,将原有工人移向骊山修墓。
现在墓已修好,役徒无事,不如将阿房宫赶紧筑完,以便游玩。·46·
”遂下诏道:
先帝因咸阳宫廷过小,故营建阿房,以作朝宫。工程未竣,
先帝已崩。今若不继续兴修,是显帝举事之过。应令役徒,仍
旧建筑。
此诏即下,阿房宫重复起工。二世又命召集天下勇猛有力
之士,选出五万人,编成军队,屯扎咸阳,以为护卫。一面通
饬各处地方官,搜求狗马禽兽进献。从此二世便镇日游玩作乐,
国家大事尽在赵高手里。
一日,有司奏报:“咸阳一地近来增加人口、牲畜甚多,
日常供给食料顿觉不足,请旨办理。”二世道:“此有何难?
立即下诏各郡县,加征米豆藁草,遣人转运来京。所有转运之
人,勒令自备粮草。凡在咸阳三百里之内,不得买食米谷,以
免损却京师食料。”地方官奉到此旨,便任意加征,例外需索,
不管人民困苦。一般人民平日已纳重税,此时又遇加征,吏役
追呼,急如星火。稍有迟延,捉到宫里严刑责罚,说是抗旨欠
课。只得卖儿贴妇,赔补了事。直弄得地方萧索,十室九空。
富人变成贫民,贫民变成盗贼。三五成群,到处打家劫舍。地
方官隐匿不报,二世坐在宫中,何曾得知。尚要学着始皇大耀
武功,防备胡寇。但因军队都已调发,谪戌亦皆遣尽,更无人
丁可用。不得已,遂将闾左贫民充数。
原来秦时戌役,都是富人充当。如今富户已尽,故用贫民。
贫民都居巷之左边,故名为闾左之成。只因此举,遂引起首先
发难之人,动了四海干戈,断送秦朝天下。欲知如何,且听下
回分解。·47·
第十一回
言壮志陇畔辍耕误军期戍卒发难
话说秦末首先起兵者二人,一姓陈名胜,字涉,乃阳城人。
一姓吴名广,字叔,乃阳夏人。此二人虽然同时起事,但是后
来却推陈胜为主。
说起陈胜出身,本是农民,家极贫寒,自己毫无田产,不
得已向他人承种田亩过日,算是一个佃户。他平日虽未读书,
却也抱负不凡,与一班村农见解不同。一日,农忙之际,陈胜
正同诸人胼手胝足,忙个不了。众人见他忽然放下耰锄,走到
坡上去了。意中以为他是歇息一回,别无他故。谁知,陈胜别
有感慨,他想:“同是一样为人,何以富贵人家终日安坐无事,
享受快乐?我辈长年劳苦,犹然衣食不充。两相比较,岂非极
不公平!”想到此处,不免怨恨自己命薄。又转念道:“世间
富贵有出于生成者,亦有出于人为者。我现在虽然贫贱,一旦
遇有机会,或能图得一场富贵,也未可知。”
陈胜正在一人胡思乱想,因看许多同伴照旧耕作不休,一
个个面目枯黄,手足泥涂,垢汗交流。真是天下之人惟农最苦!
再看自己,也是一样。不觉同病相怜,点头叹息。心想:“同
伴中倘有一人能够发迹,定当提拔大家,同享富贵才是。”因
向众人说道:“我辈将来若能富贵,彼此不可相忘。”一班佃
户听得陈胜此言,不觉一阵大笑。中间有人应道:“汝身为佃·48·
户,有何富贵可言?”陈胜想:“此辈愚人,不可与语。”遂
长叹道:“汝等譬如燕雀一般,岂能知我鸿鹄摩天之志哉!?”
读者试想,陈胜乃一乡里小民,妄想富贵,岂非不安本分!
但就中亦自有原因。当专制时代,政令烦苛,赏罚不公。奸诈
的得了富贵,老实的老于贫贱。富贵也罢了,还要倚势欺人!
贫贱也罢了,还要受尽恶气!迫得无路可走,自然生出事来,
孔夫子道得好:“不均不和,内变以作。”一部《廿四史》,
革命风潮,皆是如此作成的。陈胜遭逢此种境遇,遂起此种思
想。果然不久,时运到来,竟演出一番掀天事业。
秦二世皇帝元年秋七月,朝廷下诏:“着当地官吏,发遣
闾在贫民九百人,充当戍卒,前往渔阳地方,防备匈奴。委派
将官二员,带领同行。”陈胜、吴广二人名字皆在册内,充为
屯长。陈胜与吴广本不相识,此次萍水相逢,彼此见面,谈论
起来,意气相投,遂成至好,随着一行人匆匆就道。不料,一
路上秋雨连绵,沿途积水,跋涉艰难,不免多费时日。一日,
行至蕲县大泽乡地方,竟为大水所阻,不能前进。二将只得发
出号令,扎住营盘,暂行歇息。
陈胜等此次行程,系照行军办理。官中立有一定期限,倘
使过期不到,依法应行斩首。陈胜屈指一算,为期已迫。似此
情形,断不能依限赶到。遂暗地与吴广商议道:“为今之计,
只有两种办法:一则各人私自逃走;二则联合大众起事。惟是
孤身逃走,最易被获。一旦捉到官里,平白地断送生命。至聚
众起兵,尚有万一希望。事成之后,可以共享富贵。纵使事败,
亦不过引颈受戮。由此观之,同是一死,与其逃走,不如起兵。
为图国事而死,也觉死得有名。但是,举事必有为首之人。其
人又须素有声望,方能号召四方豪杰,使之闻风响应。我二人
平日毫无名望,万不足以动人。即起兵,亦恐难成事。我有一·49·
计在此:现在天下人人怨恨二世。以我所闻,二世本是始皇幼
子,不应嗣位。应嗣位者,乃是公子扶苏。只因扶苏平日见始
皇作事不当,时常直言进谏,以致失爱于父,令其带兵在外。
据外间传说,扶苏已被二世设计杀害。但人民大抵称颂扶苏贤
德,尚未知其已死。又有项燕者,本是楚国将军,常立战功,
抚恤兵卒,楚人爱之。后为秦兵所败。或言其已死,或言其逃
走,传说不一。现在不如联合众人,诈称公子扶苏与项燕二人
为主,我想天下必多响应之人。”吴广闻言,甚属赞成。
陈胜、吴广二人计议已定,又念:“此事重大,不可造次,
如何下手?尚须想一妙法。若使轻举妄动,反致弄巧成拙!”
因此不免迟疑。恰好前面有一卖卜先生,二人商量同往问卦,
一卜吉凶。不多时间,走到店前。卖卜人知他二人欲来卜卦,
便先问明来意,所为何事?二人不便明言,只得含糊说个大概。
不料此位卖卜先生真是老江湖,善观气色,见二人形状,并听
他所说言语,早已看破二人心事。即依法布成一卦。子午卯酉
算了一算,便向二人道:“此卦大吉大利!足下所作之事,包
可成功。但是起手之前,尚须借重鬼神之力,显个神通。以后
办事,便不费力。”二人听得此言,顿然大悟,不觉满心欢喜,
谢了卖卜先生,回去安排计策。
读者须知,陈胜、吴广尚未着手办事,何以如此欢喜?只
因他二人此次前往问卜,不过借此决定行止,别无希望。却被
卖卜先生明白底里,极口赞成,说是非常吉利。又恐他不知下
手方法,便暗中指点,使他办事有个把握。所以他二人加倍欢
喜。
此时陈胜、吴广虽系屯长,可以管束士卒,但尚有二员将
官在他之上。现在若要起事,第一方法,除非说通将官,得他
同意方可。惟是此种将官,平日受君主深恩豢养,而且身家禄·50·
位看得最重,岂肯干此危险之事!倘他二人据实往说,便不啻
将谋反罪名自去出首,立刻推出营门,做了刀下之鬼。让一步
说,便作为将官,因失期畏罪,也愿起兵,以后办事,到底须
由将官作主,他二人不得揽权。事成既无甚好处,事败或反归
罪于他二人,说是起意谋逆。所以第一方法万不可行。至第二
方法,惟有乘机杀死二将,代领其职。但此事亦非容易办到。
因为一班士卒,平日对着将这比对着屯长格外尊敬服从。纵使
出其不意,立把将官杀死,无如众心不服。不但不能成事,反
连自己性命都保不住。所以必须预先设个方法,无形之中,收
拾人心,使大众心目中不知不觉,都畏服他,事就易办。此种
作用,除却利用人心迷信鬼神之外,更无他法。二人当商议时,
尚未想到此层。谁知卖卜先生兼作军师,一口道破二人意中之
难题目,安有不欢喜之理!
陈胜、吴广二人受了卖卜人指点,回到营中,避着众人,
秘密商议一回。暗中自去行事,外面却不动声色,一切如常。
当日,一行大众住在大泽乡地方。过了一夜,次日早起,仍是
霪雨不绝,水势觉得更大。望去前途,一片汪洋。稍低田地都
遭淹没,几成为鱼鳖世界。二将见此景况,实在不能前进,心
中虽然焦急,别无方法可想。出路由路,只好耐心守候。但是
终日坐在营中,郁郁不乐,不免饮酒解闷。一班兵卒见主将日
夜饮酒,也就学样。大家斗出钱文,买些下酒之物,欢呼痛饮。
一日,有一兵卒买得大鱼一尾,将鱼腹剖开,忽然发现一
物,心中惊异!不觉大叫一声。众人闻声,争来观看。欲知鱼
腹中取出何物,且听下回分解。·51·
第十二回
假神道鱼腹藏书收众心狐鸣篝火
话说大泽乡本是冷僻地方,客商无多,贸易不盛。因为地
近水滨居民大抵以鱼为业。平日出产鱼虾甚多,价值甚贱。此
次又值大水,江湖中水族随流泛溢而来,遍地皆是。居民家家
张网,户户攀罾,三餐下饭,无非此物,愈觉得不值钱。所以
虽然添了九百戍卒,所食鱼虾不但不至缺乏,也并不涨价。兵
士等便个个买鱼下酒。
一日,有一兵卒买得大鱼一尾,携回营中。正要烹食,不
料剖开鱼腹,肠杂之外,却又额外多了一物。那物似书信一般,
兵士心中惊异,失声大叫。众人闻声,争来观看,原来却是一
方素绸,上面朱书“陈胜王”三字。一时众人围观,尽皆错愕!
都说:“鱼腹中何来此物?必是天数如此,鬼神特来报信?”
于是一人传十,十人传百,不一刻满营皆知。彼此交头接耳,
议论纷纷,但只瞒着二将。二将终日在内饮酒,不管外事,也
无一人敢向他说。只因秦法甚严,人民偶然谈起诗书,尚应斩
首,何况说要称王,真是大逆不道!若使认真穷究,不但陈胜
犯罪,连买鱼之小卒与卖鱼之渔翁,并一班传说之人,都有干
系,谁人肯平空兴此大狱!况事属暖昧,并无一毫凭据。虽然
轰传一时,过后也无人谈论。不过,从此人人脑中都印了陈胜
称王之想象。·52·
诸位若问鱼腹中书从何而来?不消说得,就是陈胜、吴广
的诡计。他二人听了卖卜先生之言,私下商议道:“此是教我
先行造作鬼神,威吓众人之意。”陈胜便想出此法,用绸写字,
卷成一小束,带在身边。次日绝早起身,趁着众人未起,独自
走到卖鱼摊上,假作买鱼光景。拣来拣去,将一尾大鱼持在手
中,故意掂着斤两。乘渔翁不在意之际,便将绸书从鱼中内塞
人腹中,仍把鱼放在摊上,自己却另买一尾回去。一路往来,
幸未被人看见。但陈胜何以料得此鱼定是兵士买去?若被别人
得了,岂非枉费心机?此中却有个道理。只因本地居民家家有
鱼,不必向他人购买。惟有过往之人方来买食。又遇着大雨,
行人久已断绝,鱼摊生意就全仗兵营中人来做主顾。试问一行
九百余人,个个用此下饭,此鱼岂有不归兵卒手中之理?
陈胜既行此计,便留心窃听众人说话。果然都是谈论此事,
不觉暗暗欢喜,但外面仍装作不知,一似并无其事。又料到:
“此番举动,虽然引起众人注意,但尚未能使人深信不疑,必
须再设一法,令多数人亲自闻见,方可得他信服。”遂密唤吴
广到来,与他一个锦囊。吴广依计自去行事。
是夜三更时候,大家都已睡熟,吴广悄悄的一人走出营来。
见雨声稍住,天色却是阴沉得狠,便在身边取出火种,将随带
灯笼点上。此灯外面有罩,只露微光,可借此辨别路径。此都
是吴广预先备下,因夜间行走荒僻地方,道路本来崎岖,加以
久雨泥滑,昏黑中辨不出来。若无灯火,如何去得。但是此去
系欲假装鬼神,倘使众人窥见灯光,看出破绽,弄巧反拙,岂
不误事!所以想出此法,既便走路,又免被人窥破。
原来兵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