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中华再起3》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异时空-中华再起3-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内容。还是趁早收摊比较好。
  在此,我要感谢起点站长宝剑锋。中华杨水平实在有限,而宝剑锋却能给中华杨那么多不属于我的赞美之词,这真是让我汗颜不已。
  感谢起点。“网络七十著名写手”上海一游,让中华杨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要是百万年薪名单中再增加一个中华杨,估计我会高兴的跳黄浦江的。:)
  当然,这是说笑了。
  最后,请允许我在此感谢明杨,感谢明杨站长苏明璞。所谓明杨,明是苏明璞,杨是中华杨,有人说明杨网站完全靠《中华再起》一本书支撑,这话我不承认,但不能不说,也许对明杨来说,《中华再起》真的不是一部可有可无的小说。当我答应宝剑锋,将中华再起第二部的后续部分刊登在起点VIP时,很多明杨老人认为我这是对明杨的背叛,可苏明璞却没有如此指责我。
  说实话,当时苏明璞如果说一句“还是不要到起点更新的好”,那么这个狗尾巴是不会出来的。对苏明璞理解我,我在这里表示真诚的谢意。
  在跟宝剑锋交谈时,我曾经说过,在起点,我只刊登《中华再起之金戈铁马》。等《金戈铁马》完成了,我还是回明杨继续写我的小说。现在,我要在这里向起点所有关心我的网友说一声对不起,我要回明杨了,希望大家理解。
  明杨现在虽然卖给了幻剑。但作为明杨曾经的站长(虽然是名义上的),毕竟对明杨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感情,而且我现在是和幻剑签约写手,说过的话,不能不算数。在这里,要向大家道声再见了。
  中华杨的所有作品欢迎起点给予转载(当然,没有解锁的VIP章节除外)。
  最后,再次让我感谢起点,感谢所有在起点支持中华杨的VIP读者和普通读者。你们的支持,是我写作的动力所在!
  谢谢!
  中华杨
  2005/2/15夜
  后记
  中华再起之金戈铁马到第二十一章算是结束了。
  去年我答应宝剑锋,接着中华再起第二部再写下去,将中华再起第二部VIP版刊登在起点网站上,如此有了《中华再起之金戈铁马。
  这个坑只有二十七万字,属于不大好填那一种,可填这个坑也花费了我两个多月时间,而且老婆还在前几天突然以惊讶口吻告诉我,咱的头发白了无数。人说可怜未老头先白(鸳鸯),中华杨自然不是鸳鸯,也用不着别人可怜,但着头先白了算是怎么一回事?只能郁闷,在此好好的用尽全部我所能说的坏话,将诅咒赠送给宝剑锋,毕竟没有宝剑锋,就没有《中华再起之金戈铁马》,我的头发也不会白了那么多。
  说实话,《中华再起之金戈铁马》在我的作品中,属于让我极为不满意的作品之一(当然要比《中华再起第一部潜流》感觉好了一点。)。在写作风格上,为了迎合第二部,不得不将自己现在思路完全终止,让历史倒流,写起来也就十分郁闷了,感觉根本是狗尾续貂。
  按照原来构思,所谓金戈铁马,在写了国内部分后,应该写写新生的中国与外国的战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对一个国家而言,这在国际环境极为复杂世界上,显然属于自杀行为。而不想让自己刀枪生锈,只能每隔一段时间,打他一场战争。如美国,二战结束后先是韩战,接着是越战,完后格林纳达、巴拿马、伊拉克、南联盟、伊拉克……一战一战打下来,虽然没有每年都处在战争环境中,可十年内必然打一仗这圈子毕竟没有逃脱。既然如此,新生的中国将自己刀枪磨的更光亮一些也在所难免。
  想法好是好,可真写起来,却突然发现实在没什么写头。为什么?相信大家看了第二十一章后,应该有所了解,那就是:这样的战争实在没有可写性。战争还没打,胜负已经知道,连个波澜起伏都没有,这样的战争有什么好写的?
  明治维新刚开始的日本是什么环境?国内各藩如同一个个独立国家,幕府残存势力不可小视,国内士族势力又极为强大,加之虾夷共和国作为内患,一个外力介入,日本除了承认失败,还有什么道路好走?
  至于俄罗斯,不错,和当时的日本比起来,俄罗斯实力是强大不少,可战争不光比人力物力,进入热兵器时代的战争,某种程度上,打的是一场后勤战争。而对俄罗斯而言,在没有远东铁路之前,跟中国打大仗,下场决不会很理想。
  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非要写这两场战争不可?不管怎么想,都觉得这根本没有必要,已经是老太婆的裹脚布了,再长下去,那只能更长更臭,却没有一点内容。还是趁早收摊比较好。
  在此,我要感谢起点站长宝剑锋。中华杨水平实在有限,而宝剑锋却能给中华杨那么多不属于我的赞美之词,这真是让我汗颜不已。
  感谢起点。“网络七十著名写手”上海一游,让中华杨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要是百万年薪名单中再增加一个中华杨,估计我会高兴的跳黄浦江的。:)
  当然,这是说笑了。
  最后,请允许我在此感谢明杨,感谢明杨站长苏明璞。所谓明杨,明是苏明璞,杨是中华杨,有人说明杨网站完全靠《中华再起》一本书支撑,这话我不承认,但不能不说,也许对明杨来说,《中华再起》真的不是一部可有可无的小说。当我答应宝剑锋,将中华再起第二部的后续部分刊登在起点VIP时,很多明杨老人认为我这是对明杨的背叛,可苏明璞却没有如此指责我。
  说实话,当时苏明璞如果说一句“还是不要到起点更新的好”,那么这个狗尾巴是不会出来的。对苏明璞理解我,我在这里表示真诚的谢意。
  在跟宝剑锋交谈时,我曾经说过,在起点,我只刊登《中华再起之金戈铁马》。等《金戈铁马》完成了,我还是回明杨继续写我的小说。现在,我要在这里向起点所有关心我的网友说一声对不起,我要回明杨了,希望大家理解。
  明杨现在虽然卖给了幻剑。但作为明杨曾经的站长(虽然是名义上的),毕竟对明杨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感情,而且我现在是和幻剑签约写手,说过的话,不能不算数。在这里,要向大家道声再见了。
  中华杨的所有作品欢迎起点给予转载(当然,没有解锁的VIP章节除外)。
  最后,再次让我感谢起点,感谢所有在起点支持中华杨的VIP读者和普通读者。你们的支持,是我写作的动力所在!
  谢谢!
  中华杨
  2005/2/15夜
  第二部《铁与火之金戈铁马》 年表
  说明:
  1、括号中数字表明该事件发生于作品的哪一章节,以备查询,例如“1…18”就代表第一部第18章。特别指出,关于《金戈铁马》部分的章节,以“2。2…X”表示。同时因《一八六一》尚未完成,将暂不考虑其内容。原第二部结尾第44章内容部分采用,以“原2…44”标注。外传《异时空——间谍》相关内容以“外”表示。
  2、年表中事件排列以在作品中的发生顺序为序,至少精确至月,重大事件精确至年。作品中没有表明发生时间的,或发生在故事开始之前的,不在年表范围内。
  3、年表中仅收集围绕故事主线的事件和对故事发展有影响的重大事件,其他非主线事件不在范围内。
  不完善之处请多多指教。
  #本部分特别提示:因原作中基本没有明确的日期描写,此部分年表中只有采用以X、Y、Z标定基准日期,其他日期依次推算的办法进行排列。
  1866年
  1865年至1866年,为挽救自己的统治,清廷乘解放军与法军在南方激战之时开始变革军制,编练新军,全面借鉴西方军队和解放军体制,在俄罗斯的大量军火和人员援助下,共建立了六个师,其中四个师(第一至第四师)由直隶总督官文率领进入山西与左宗棠作战(2。2…4),另两个师驻扎于山东、直隶一带(2。2…5)。
  1866年,清廷面对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声势,在向根据地求和不成后,以割让新疆伊犁等地为代价向俄国秘密乞援,引起清廷内部和清军部分爱国官兵的极大不满(2。2…2)。同时,清廷在俄罗斯的援助下收买了甘陕一带的东干人起义军,为清军退出新疆、甘肃,俄罗斯进入占领做准备(2。2…5)。
  *8月至9月,解放军第二集团军经河南进入山东,切断了皖北李鸿章集团与黄河之间的联系,并准备向北京进攻(2。2…2)。'注:原文是切断了皖北与长江之间的联系,疑为笔误。'
  9月,杨沪生将沈葆桢、华尔等人召至南京,并向华尔宣布了将要成立中国外籍军团的决定,任命华尔出任尚未成立的、空头的外籍军团副司令,要求其在法军战俘中招募军团士兵(2。2…1)。军事情报部向杨沪生警告清廷已编练新军六个师,但忙于《权利法案》的杨沪生并没有注意(2。2…5)。
  9月初,解放军第四集团军(欠第四军)全军向东前进,准备和配属过来的山地步兵师展开芦州战役,邱明意图以瞒天过海之计,以模范军第三师隐蔽前出怀远、蚌埠一线,切断李鸿章北退淮河路线,于皖北全歼淮军集团。同期,解放军第一集团军第六军向上海挺进(2。2…2)。
  9月X…7日,模范军第三师自栗子关出发,执行切断李鸿章退路的任务(2。2…3)。
  9月X日,模范军第三师隐蔽行进至六安州,师长胡英凡擅自决定攻打驻守六安州的淮军潘鼎新部,由于轻敌而失利(2。2…3)。
  9月X+1日,模范军第三师师长胡英凡违背第四集团军总部命令,顽固坚持继续进攻六安州(2。2…3)。
  9月X+3日,接到模范军第三师报告的邱明命令改变作战计划,模范军主力前出,以六安州为中心准备围城打援,同时派出由起义团练改编的湖北独立第一、第二师增援六安州方向(2。2…3)。
  9月X+5日,模范军第三师攻击六安再次失利(2。2…4)。
  9月X+6日,林建华在收到关于两个独立师真实情况的报告后大怒,然后思考邱明的用意,考虑如何将其废物利用,来麻痹李鸿章(2。2…4)。
  9月X+7日,湖北独立第一、第二师被派往进攻六安与芦州之间的官亭,被淮军杨鼎勋部勋字营打得大败(2。2…4)。
  9月X+8日,李鸿章收到官亭战况报告,在疑惑之余因担心解放军会围城打援,对战场周边进行了严密侦察(2。2…4)。
  9月X+11日,根据侦察结果,李鸿章决定出兵救援六安州,同时派人招降王飞越、余剑,准备打击解放军模范军第三师(2。2…4)。
  9月,解放军第三集团军因长途跃进、部队疲惫而被山西团练和官文率领的新军阻挡在太原城外。在第一轮攻击受阻后,左宗棠决定改变计划,以三个师围困太原城,其余部队和骑兵军肃清山西团练,保障补给线畅通,准备进行长期作战(2。2…4)。
  9月,在解放军第二集团军攻占济南府青阳寨后,清军新军第五、第六师出发南下作战(2。2…6)。
  9月,由于解放军在新解放区推行土地改革而损失严重的各地地主,纷纷来到南昌参议会哭诉,参议会议长洪仁轩不胜其烦(2。2…5)。
  9月至10月,清军撤出新疆、甘肃,妥明和阿古柏率民族分裂势力随即控制两省,为俄罗斯的占领打前站。同时被清廷收买的马化龙等人率东干人部队出动袭击了其他的反清起义军(2。2…5)。
  10月3日,王飞越、余剑率湖北独立第一、第二师于六安前线叛变投敌,模范军第三师遭到叛军和淮军的前后夹击,损失严重。同时,在南京的杨沪生与史秉誉就新解放区土地改革问题爆发了两人之间的第二次激烈争吵(发泄压力?)。在会见了因大批地主上访而焦头烂额地逃到南京的洪仁轩后,杨沪生提出了以国家债券赎买地主土地来缓解矛盾的办法。面对参议会中反对土改之声,杨沪生一气之下秘令解放军总政治部长林海静采取措施教训一下参议会议员。而在收到有关西北分裂势力的情报后,杨沪生下决心出兵西北彻底解决边界和领土问题(2。2…5)。
  10月4 日,李鸿章救援出六安的潘鼎新部后立即撤退,在以绿营阻塞了解放军进攻道路后,坚决地放弃了芦州逃往凤阳,摆脱了解放军主力的追击。邱明不顾反对,向解放军总部请求调动第二集团军、陆战师等部协同作战,共同歼灭李鸿章集团于黄河以南(2。2…6)。同日,杨沪生抵达第四集团军指挥部,了解战况并部署下一步战斗(2。2…7)。
  10月Y日,山东的第二集团军在泰安附近遭遇南下的清军新军第五、第六师。杨沪生命令放新军南下,待其与北逃的李鸿章部会合后一同予以歼灭(2。2…7)。同日,大批贫苦农民抵达南昌参议会进行示威,将参议员围困在会场内(2。2…8)。
  10月Y+2日,参议员被继续围困,杨沪生启程返回南昌(2。2…9)。
  10月Y+5日,参议会被迫通过组织有议员参加的土改工作队,迅速解决新解放区土改问题的决议,解除了农民对参议院的围困(2。2…10)。
  10月Y+6日,杨沪生抵达南昌(2。2…10)。当晚,杨沪生与史秉誉讨论了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杨沪生提出了发动对日战争缓解国内财政压力,对英法暂时让步,等待欧洲形势变化的意见(2。2…12)。
  10月下旬,杨沪生、史秉誉等政府首脑率领参议会议员分路前往农村,对土改情况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调研(2。2…13)。
  10月Z日,解放军第二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在山东兖州府与济宁州交界处,对李鸿章所部淮军和南下的清军新军第五、第六师成功实施了合围(2。2…15)。
  10月Z+3日,解放军全歼被围清军,俘获清廷两江总督李鸿章、漕运总督吴棠(2。2…15)。同日,外交部长章德淳自香港返回南昌汇报工作(2。2…13)。杨沪生向章德淳了解了日本国内情况,并指示章德淳在现阶段与英法的谈判中可以在东南亚和南亚次大陆上全面让步,对于香港问题也可暂时搁置,只须坚持朝鲜为中国的藩属国,任何其他国家不得染指这一底限,用这些让步换取英法对中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