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5-最佳中考满分作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395-最佳中考满分作文-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是构思别致。文章的重点是告别老师,是写老师对自己的关爱,但作者打破常规,先写告别网吧,再写告别红灯,最后似乎才涉及老师,其实在前两片断是为最后的告别蓄势,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对自己关爱有加的班主任形象,感情真挚具表述自然,不着斧凿痕迹。    
      二是语言清新。作者用语风趣,令人忍俊不禁。如写告别红灯一节,写通过老师的帮助,我消灭了不及格现象:“万万没想到,你竟主动托我给你买南下的火车票。以前你老缠着我,在我的试卷上定居了那么长时间,怎么赶你也不肯走。如今你却主动提出要离开,我真是太……太高兴了!”考生活泼好动的个性跃然纸上,语言幽默诙谐,让人耳目一新。    
      江苏·南通卷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55分 其中含写字5分)    
      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常被身边的点点滴滴所触动。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于一滴雨水、一缕春风、一行文字、一幅画面等,于不经意间怦然拨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象,深刻的哲理,一瞬之间漾遍全身,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并且学会生活与创造。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怦然心动的感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题目自拟。    
      ③立意自定。    
      ④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⑤不少于600字。    
      ⑥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⑦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⑧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文题诠释'    
      这是南通市继2004年以后又一道人文性和情感性极强的中考作文题,完全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作文题仍是由提示语和要求两个部分所组成,其中提示语一样充满诗情画意,很富人情味,写作的要求和形式与前两年相比是在继承中有发展,解读文题,得出以下启示:    
      1、人称的稳定性。近几年来,南通市的中考作文的命题风格尽管有所变化,但是始终没有变化的就是以“我”为中心,一定要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展示自我”“完美自我”成为命题的主旋律,如果我们的考生在审题时忽视“我”这一主体形象,那么只能导致审题错误,一旦审题错误,就意味着你的失败。    
      2、选材的宽泛性。针对“怦然心动的感觉”这一话题,我们认为可供选择的话题,是相当宽泛的,再加上那一大段让我们近乎有些“目不暇接”的提示语,使得我们的考生在选材时产生了一种难以“取舍”的难度。如何克服这个问题,唯有抓住材料中的那一个个“一”去立意,从一个小的角度出发,重点写一个细节,一个情节,然后把它写深、写透,要注意捕捉那些闪光的细节,写出真切的体会和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四两拨千斤”,才能写出“怦然心动的感觉”。    
      3、语言的情感性。可以这样说,“怦然心动的感觉”这个话题,是一个重点写情感的话题,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没有情感投入,那么怎么能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呢?“心动”起于情,发于情,情感是否真实、是否丰富,决定着文章的成败。要找准寄情的载体: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事。要用心去感受,用语言去表达,使情感能够借助于语言表达得更加具体,更加深刻。    
      4、文体的自由性。话题作文的出现,使得考场作文的文体也跟着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虽然“文体不限”,但你写作的内容已经决定了所要选择的文体。审视一下提示语,我们会发现,这个话题一定不能写成说明文,至于选择其他什么文体,考生还得根据自己平时的喜好来选择确定,笔者认为针对这样的一个话题,我觉得还是首选记叙类文体比较好一些,记叙类文体写起来也更容易出彩,如果在文体的选择上大胆创新,形式上适当作些包装,定能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也一定会使阅卷老师也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    
      '佳作点评'    
      “痛”爱一生    
      南通一考生    
      我——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从打记事起,我爸曾多次对我说,农村苦,农村的孩子要比城里孩子更多一份坚强。十几年来,我就是这样一直伴着“痛”的爱长大的。    
      也不知是上帝对我的垂青,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小学毕业时,我由于成绩优异,被县城一所民办中学免费录取。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开学的那一天,爸骑着那辆跟他二十多年的老“凤凰”,为我驮着铺盖。我跟在后面,背着大包、小包,一路紧骑。一路上,父女俩没说一句话。我知道,爸还赶着去干活呢,他说过误半天工要扣十来块钱呢。    
      来到新的学校,一切的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新鲜,学校里的人多得像赶集似的。校门口停满了小轿车、面包车和各式各样的摩托车。爸把他辆破“凤凰”倚靠在一棵小树上,也没上锁,扛着铺盖卷,走过拥挤的人群。我紧跟着爸,生怕走散了。我周围都是大人,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挤了过去。爸帮我找到宿舍,挑了挨着窗户的一个床铺,爸说这儿阳光好,不潮,冬天暖和。至于其它安慰之类的话一句也没说,放下铺盖卷,转身就走。“爸!”我大声喊了一声,爸转过身来,“啥事?”我望着爸爸没吱声,只是苦笑了一下,转身又走了。我强忍着泪水,自己上收拾床铺。看着别的家长帮着孩子铺被褥,整理东西,我的泪刷地流了下来,但我马上擦干了泪水。爸说过,农村的孩子更需要坚强。    
      以后,学校每次放假,我都是自己回家,有时坐车,有时步行。回家以后,自己生火做饭,并拾掇房间,然后边看书边等着爸爸、妈妈、小弟回来,这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从未改变过。    
      光阴荏苒,一晃就是三年。今天就要中考了,早上五点钟我就起了床。妈妈昨晚去厂里干活还没回来,爸爸已早早地去干活了。我自己做熟饭,饭后,坐车去考场。就在我将要走过考场的大门时,一个熟悉的身影突然出现在我的视野中。万万没有想到,是爸爸,爸爸还是骑着他那辆破“凤凰”来了。顿时,一股怦然心动的感觉流遍我的全身,我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了,一个劲儿地在眼里直打转。“爸,你怎么也来了,误一天工十几块钱呢!”“农活再忙,你一个人考试,我不放心,快进去吧,一回儿就考试了,爸在外边等着你。”    
      写到这里,我的泪水禁不住又流了下来。爸爸,您放心吧,我一会考好的,因为有您在外边等着我,还有您多年来嘱托我的那句话永远让我产生怦然心动感觉的话语……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颇为难得的考场满分作文。文章的过人之处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选材富有个性。小作者对话有深刻的理解,独到的体会,通过日常生活中许多人视而见的平凡小事,来达到表现父爱的主题,正是在这种“特别的爱”给了“特别的我”,才塑造出了“我”自强不息,独立进取的精神;    
      二、叙事角度小巧。作者选取了“爹爹”“送女入学”和“陪女中考”这两件小事来展示伟大的父爱,小中见大,这与小作者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情感资源是密不可分的;    
      三、感情朴实自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行文的字里行间,无处不流露着作者的无限深情,这种情感,不矫糅做作,真实自然,直朴无华,令人读来不觉潸然泪下,唏嘘不已,足见小作者语言文字功底,让人品味不已,佩服不已。    
      (荐评老师:秦竞时 崔益林)    
      【失误作文】    
      瞬间的感动    
      南通一考生    
      如果说经历是贝壳的话,我就是会收藏贝壳的伯乐;如果说记忆是垃圾的话,我就是个拾荒者。    
      ——题记    
      一、感情篇    
      小时候,雨过天晴后的日子里,我总爱跟爸爸一起散步,我喜欢享受突然一滴雨滴下的感觉。刚站在一棵树下,“沙——”无数雨点不约而同地飞下来,我避让不及,惊诧莫名,转头一看原来是爸爸捣的鬼。一阵大笑之后,我提高了警惕,果然爸爸故伎重施,出于本能的反应,我一下子抱着头蹲下来,可还是被淋了一身的雨水,唉,爸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二、母爱篇    
      小的时候,每次吃鱼,妈妈总是抢先一步把鱼头拿下,然后再夹起大块的鱼段,我很纳闷,鱼头一点不好吃,可妈妈总是说最喜欢吃鱼头。每次问妈妈为什么爱吃鱼头,妈妈总说“习惯了,习惯了”。直到那次,我看见妈妈在厨房偷吃着我没有干净的鱼,而且是那么地津津有味,并喃喃自语:“真香,真香,好香啊!”我的心突然被重重一击,鼻子一酸,泪如泉涌,一瞬间我明白了母爱。    
      三、友谊篇    
      别人都说我是个“假小子”,总是疯疯颠颠,风风火火,上跑下跳,根本就不像女孩子,总是爱疯跑爱出风头出笑话,看,这不是我的身影吗?哇噻,突然,双脚撞在一起,身子一侧,“叭”的一声,人已趴在地上,这时,同伴向我伸出一只手,我笑着,在手与手接触的一瞬间,我明白了友谊。    
      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人在路上长大,在无数个瞬间,明白人生道理,并不断成熟成长。    
      '误区警示'    
      这是一篇三类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语言平谈无味。本文中,小作者叙述语言偏多且晦涩,形象性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偏少,以至语句不够生动形象,让文章含金量大打折扣;二、不能紧扣话题。如在第一个片断中,宜在写爸爸的童心未泯中,写出自己的心理活动:怦然一动,体会到父亲对子女的那种忘形的爱意,这样才能自然地扣住话题。三、第一个片断,标题为《感情篇》与下面两个片断不够协调,第一个主要是写被父爱感动的片断,宜改为《父爱篇》。建议作出如下修改:原文的形式保留,文章的形式、布局、格式还是比较好的,以片断组合的形式分写不同内容,每个片断末要有点睛之笔;从多个角度扣住话题;润色语言;将原文的大部分内容保留,但在语言上要进行深加工,使语意更丰满,语言更圆润,让文章更有感染力。(秦竟时)    
      江苏·盐城卷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齿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低,才有那满园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才有那万顷碧波/亲爱的同学,生活又何曾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    
      要求:⑴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作;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⑶字数不少于600字;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文题诠释】    
      近年来中考作文多以话题问主,而2006年盐城卷的作文为材料作文,是全卷的一大亮点,主要表现在:    
      (1)。材料作文开放性强,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材料本身不带有主题思想之类的暗示,把立意的自主权还给考生,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自由发挥,各显其才。    
      (2)立意求准。。材料作文开放性强,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材料本身不带有主题思想之类的暗示,把立意的自主权还给考生,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自由发挥,各显其才。 但立意要求准,必须牢记文章主题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仔细阅读材料可以知道,文章较好的立意角度应该是“和谐”、“团结”、“互助”等。    
      (3)。形式求新。材料作文,没有已经明确化的话题,只给出一种很宽松的范围。但是,这并不是没有导向性,它的导向在深层。要求考生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在“社会生活”与“自我”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同时,因为审题比较容易,要写出有“亮点”的文章就比较难。所以,这个话题的难易程度对一般写作水平的同学而言有利于他们正常发挥,对有优秀写作才华的考生而言也有助于他们创新并脱颖而出。材料作文有多个立意角度,考生可发表自己的见解,写出富有文采和哲理的议论文;也可以叙述自己的见闻,通过编故事来体现其中的哲理;甚至可以结合话题抒发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人生体悟。    
      '佳作点评'    
      因为和谐,所以快乐    
      盐城一考生    
      生活是一首歌,因为不同音调的和谐搭配组成了一首欢快动听的歌。    
      题记    
      班级篇    
      班长在讲台上慷慨陈词:“同学们,加油呀!还有两个星期就摸底考试了,打起精神,‘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胜利一定属于我们!”于是,课堂上,大家踊跃发言,不耻下问;课后,少了大家的嘈杂声,却多了一些研讨声。我们本着“为班争光”“班级荣誉属于大家”而奋发图强。    
      终于,我们的教室里又多了一面闪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