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德利夫人的秘密 [英]瑪麗.伊麗莎白.布雷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奧德利夫人的秘密 [英]瑪麗.伊麗莎白.布雷登-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女校长问道。“通克斯的记忆力远比我好。”
  “你能否告诉我,格雷厄姆小姐进你家门时,她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不十分清楚了,”文森特夫人答道。“我有个模模糊糊的印象,格雷厄姆小姐说过关于来自海滨的话;但她没有说出地方来,或者是她说了,可我忘记了。通克斯,格雷厄姆小姐告诉过你她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吗?”
  “啊,不!”通克斯小姐答道,意味深长地摇晃着她那冷峻的小脑袋。“格雷厄姆小姐什么都不告诉我。她太聪明了,不会告诉的。
  她懂得怎样保守她的秘密,尽管她作风天真烂漫,头发鬈曲,”通克斯小姐又恨恨地补充道。
  “那么,你认为她是有秘密的啦?”罗伯特迫不及待地问道。
  “我知道她有秘密,”通克斯小姐冷冰冰地斩钉截铁地说道:“各种各样的秘密。我可不愿在一个体面的学校里聘任这么一个人作低年级教师,连任何活人的一纸一字的推荐书也没有啊。”
  “那么,你并没有从格雷厄姆小姐手里拿到任何证件吗?”罗伯特对文森特夫人说道。
  “没有,”文森特夫人有点儿窘迫地答道:“我没要证件。格雷厄姆小姐没有提薪金的问题;我至少也得不提证件的问题。她告诉我,她同她的爸爸吵架了,她要找一个家,能远离她所有熟识的人士。
  她但愿使自己和这些人完全分开。她说,尽管她年轻,她却已经忍受了许多苦痛;她想摆脱她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我怎么能问她要证件呢?特别是我看到了她是一位十全十美的女士。你知道露西。格雷厄姆是个十全十美的小姐,通克斯,因此你说我没有证件就录用了她,说了那么冷酷的话,你是太不体谅人了。”
  “人们培植亲信时,往往受亲信的骗,”通克斯小姐用冷冰冰的格言式的话回答道,没有显而易见地触及讨论的焦点。
  “你这妒忌的通克斯,我可从来没培植她当亲信,”文森特夫人责备地回答道。“亲爱的,我从来没说过她跟你一样的管用。你知道我从没说过这种话。”
  “啊,没说过!”通克斯小姐答道,声调冷冰冰的。“你从来没说她管用。她只是个装饰品;一个摆出来给宾客观赏的女人,在客厅里钢琴上弹幻想曲的女人。”
  “那么,关于格雷厄姆小姐过去的历史,你们就没法儿给我提供线索了吗?”罗伯特问道,眼睛从女校长一直看到女教师。他看得明明白白:通克斯小姐对露西。格雷厄姆抱着妒忌怨恨之情──一种年深月久也没法消除的怨恨。
  “如果这个女人知道什么可以有损于爵士夫人的事情,她一定会讲出来的,”他心中想道,“她非常愿意讲出来呢。”
  但通克斯小姐显得什么也不知道;只晓得格雷厄姆小姐有时自称是个被人亏待的女人,受了男人劣根性的欺骗,在贫穷和匮乏方面做了牺牲品,吃了不该吃的苦。除此之外,通克斯小姐什么也说不上来;虽然她充分运用了她所知道的情况,罗伯特不久就探测到了她那小小情报库存的底细了。
  “我只有一个问题要问了,”最后他说道。“就是这一件事。格雷厄姆小姐离开你们学校的时候,她可曾丢下什么书籍、零星小玩意儿或随便什么东西没有?”
  “我一无所知,”文森特夫人答道。
  “有,”通克斯小姐敏锐地大声说道。“她确实丢下东西的。她丢下一个匣子。匣子就在楼上我的房间里。我把我的一只旧帽子放在匣子里了。你要瞧瞧这匣子吗?”她问罗伯特道。
  “如蒙惠允,我倒很想瞧瞧,”他答道。
  “我去拿下来,”通克斯小姐说,“匣子不太大。”
  她跑出房间去了,奥德利先生连说什么劝阻的客气话也来不及了。
  “这些女人彼此是多么无情啊,”女教员不在房间里时,他心中想道。“这一位直觉地感到:在我的问题的背后,潜伏着对于另一位的某种危险。她嗅到了行将落到她女性老同事头上的麻烦,她就幸灾乐祸,不辞辛劳地来帮我忙。这是个什么世界啊,这些女人是如此要我们的命啊。海伦。马尔东,奥德利夫人,克莱拉。托尔博伊斯,现在又冒出了一个通克斯小姐──这一切自始至终都是女人搞出来的啊!”
  年轻大律师正思索着女性的丑恶时,通克斯小姐重新走进房间里来了。她拿来一只破旧的纸盖女帽匣子,送给罗伯特去仔细审察。
  奥德利先生跪下来仔细端详那零乱地贴在匣子各处的铁道和地址的标签。匣子已经在铁道的许多路线上磕碰得损坏了,显然它走过了许多地方。许多标签已经被撕掉了,但还留着一些纸片,在一张发黄的、残缺不全的标签上,罗伯特看到了“都彐”(TURI)的字样。
  “这匣子到过意大利,”他心中想道,“这标签上印的是外国字,这两个字是‘都灵’(TURIN)的缺笔。”
  唯一没有磨损或撕掉的,是最后一个标签,这上面写着格雷厄姆小姐的名字,标明是去伦敦的旅客。奥德利先生仔细端详这个标签,发现它是贴在另一张标签上的。
  “请行个方便,给我一点儿水和一小块海绵,行吗?”他说,“我要把上面的标签揭掉。请相信我正在做的事情是正大光明的。”
  通克斯小姐跑出房间,立刻拿了一盆水和一块海绵回来了。
  “我来取下这标签吧?”她问。
  “不,谢谢你了,”罗伯特冷冷地答道。“我自己能搞得挺好的。”
  他把上面的标签弄湿了几次,才能掀起这纸头的边缘;经过两三次仔细的努力,他把上面的标签揭掉了,没有损伤下面的地址标签。
  通克斯小姐的视线越过罗伯特的肩膀也没能设法看到那个地址,尽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的行动是十分敏捷的。
  奥德利先生再次对下面的标签施行手术,把它从匣子上揭了下来,小心翼翼地夹在他的笔记本的两张空白页之间。
  “女士们,我无需再打扰你们了,”他把标签放好时说道。“你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我提供了一切情况,我是十分感谢你们的。
  我祝你们早安。”
  文森特夫人微笑鞠躬,喃喃地说了些对奥德利先生来访深感愉快之类的、自鸣得意的套话。通克斯小姐的观察力更加敏锐,自从揭掉匣子上外面一层标签以来,这位年轻人的脸就变得苍白了,她目不转睛地瞧着他的脸。
  罗伯特慢慢地走出金合欢村。“如果我今天找到的东西,还不能构成向陪审团提出的证据,”他心中想道。“可是它毫无疑问地足以使我的伯父深信:他娶了一个心怀叵测的、出丑丢脸的女人。”
   
  第九章  从另外一头开始着手
  罗伯特。奥德利穿过落尽叶子的丛林,在二月阴沉沉的气氛里,在光秃秃的、连影子也没有的树木下,慢慢地行走,他一面走,一面想着刚才的新发现。
  “我把它放在我的笔记本里了,”他沉思默想着,“它构成了乔治。托尔博伊斯在《泰晤士报》上看到她去世讯息的女人和那个在我伯父家里主宰一切的女人之间的连结环节。露西。格兰厄姆的历史在文森特夫人的学校门口突然终结了。她在一八五四年八月进入这个学校。女校长和她的助手都能告诉我这一点,但她们说不出她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从她出生那一天起直到踏进那个校门为止,她的经历中的种种秘密,她们连一点儿线索也提供不了。我对爵士夫人过去经历的追究调查,没法儿再进行下去了。那么,如果我有意要对克莱拉。托尔博伊斯遵守诺言,我该怎么办呢?”
  他继续走了几步路,心中翻腾着这个问题,脸上蒙着一层黑沉沉的阴影,比冬天四合的暮色的阴影还要黑,一种混和着烦恼与恐惧的沉重包袱,压得他垂头丧气。
  “我的责任是够清楚够明白的了,”他心中想道──“并不因为这责任极为痛苦而不大清楚,──并不因为这责任导致我随身带着毁灭和凄凉,一步步逼近我所敬爱的家庭而不大清楚。我必须从另外一头开始着手──我必须从另一头开始着手,去发现海伦。托尔博伊斯的经历:从乔治离家出走那一刻起,一直到在文特诺的墓地举行葬礼的那一天为止。”
  奥德利先生叫了一辆路过的亨逊马车,坐车回事务所。
  他到达无花果树法院,还来得及给托尔博伊斯小姐写了几句话,六点钟以前在大圣马丁把它付邮了。
  “这可以节省我一天的时间,”当他带着那短简驱车到邮政总局时,心中想道。
  他写信给克莱拉。托尔博伊斯,询问乔治遇到上尉马尔东及其女儿的那个海港小镇的名称;因为,尽管两个年轻人很亲密,罗伯特。
  奥德利对他朋友短促的新婚生活的细节却知之甚少。
  自从乔治。托尔博伊斯在《泰晤士报》讣告栏里看到他妻子去世的讯息那一刻起,他就避免提起被那么残酷地中断了的温柔史,避免提起那么黑暗地给抹掉的亲密经历了。
  在那短短的故事里有那么多痛苦辛酸的事情!在回忆弃家出走一事里,包含着那么辛酸的自我谴责,而对于在家里等待又等待的她说来,他的离家出走必定是显得对她十分冷酷无情的!罗伯特。奥德利理解这一点,他对他朋友的缄默无言并不感到奇怪。两个人对这伤心的往事都心照不宣地避开了,罗伯特完全不知道他老同学这一年里的不幸生活,倒象他们从来没有友好地一起住在那些舒舒服服的圣殿事务所里似的。
  哥乔治在婚后一个月内写给妹妹托尔博伊斯小姐的信,是从哈勒盖特Ⅰ寄出的。罗伯特由此得出结论,哈勒盖特便是这对年轻夫妻度蜜月的地方。        Ⅰ哈勒盖特是北约克郡一个时髦的旅游胜地。
  罗伯特。奥德利请求克莱拉用电报回答他的问题,以免在他答允完成的追究调查中损失一天的时间。
  第二天十二点钟之前,回电便传送到无花果树法院了。
  那个海港小镇就是约克郡的怀尔德恩西。
  奥德利先生收到这电报还不满一个钟头,便到了国王十字架车站,他买了一张一点三刻开往怀尔德恩西的特别快车票。
  锐声呼啸着的火车头,带着他登上向北方去的沉闷旅途,带着他在荒凉平坦的草地和光秃秃的、微微点染着新苗绿意的麦田上疾驰而过。对这位年轻的大律师来说,这北方的道路是既新奇而又陌生;广漠的冬天的景色,以其一无所有的荒寂面目,使他心都凉了。他深知此行的目的,由此而使他片刻之间茫然游目所及的每个物象都逊色不少;他只是看一眼便厌倦地转眼不看了;只是转而内向,去瞧那幅经常自动呈现于他焦灼内心里的、远为黑暗的景象了。
  火车到达终点站赫尔时,天色黑了;但奥德利先生的旅途跋涉还没有完结。在一大群搬运夫和乱七八糟的一堆堆不调和、不整齐而又妨碍旅客本人的行李中间,稀里糊涂地、半醒半睡地,由人家领他上了另一列火车,这火车将载着他沿铁道支线行去。这支线是经过怀尔德恩西、绕着日尔曼海Ⅰ的边缘前进的。        Ⅰ日尔曼海即北海。
  离开赫尔站半个钟头后,微风从打开的车厢窗子里吹进来,罗伯特由此感觉到了大海的带点儿咸味的新鲜气息;一个钟头以后,列车在一个阴郁的车站上停下了,这车站建在一个多沙的荒地上,站上住着两三个郁郁寡欢的公务人员,其中一人在火车行近时,在一只当当刺耳的钟上敲出骇人的钟声。
  只有奥德利先生一个旅客在这凄凄凉凉的车站下车。火车继续向更加鲜明愉快的景色驰去时,大律师还没有来得及把恍惚的心思集中起来,把他的旅行皮包拎起来哩。这旅行皮包陷在黑魆魆的行李谷中,只有一支蜡烛照明,发现它可有些困难哩。
  “我不知道定居在美洲边远森林地带的人们是否象我今夜这样感到孤独和陌生?”当他绝望地在黑暗中瞠目而视的时候,他心中想道。
  他对一个公务人员打了个招呼,用手指指自己的旅行皮包。
  “可否请你替我把这皮包拿到最近的旅馆去吗?”他问──“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我能在那儿搞到一只好床位的话。”
  这人扛起旅行皮包时哈哈大笑了。
  “先生,如果你要的话,我敢说,你三十只床位也搞得到的,”
  他说道。“一年中这段时间,我们在怀尔德恩西不算太忙碌。请这边走,先生。”
  搬运夫把车站墙垣上的一扇木门打开了,罗伯特。奥德利这就发觉自己面对着一大片平坦的打滚木球戏的绿色草坪,草坪中央是一幢巨大的方形建筑物,黑魆魆 地在冬夜里隐隐呈现在他的眼前;在浓浓的黑色里,建筑物只点缀着两个亮着灯的窗子,彼此相距甚远,仿佛是黑暗中指示方向的火光信标。
  “这是维多利亚旅馆,先生,”搬运夫说道。“我们这儿夏天旅客拥挤的盛况,你简直不会相信的。”
  从那光秃秃的草地、寂无人影的木头凉亭,以及旅馆里黑沉沉的窗子的这些外表上,确实很难想象开心的人们在晴好的夏天里在这个地方寻欢作乐的热闹景象;但罗伯特。奥德利声明他愿意相信搬运夫告诉他的任何事情,同时驯服地跟着他的向导走进那家大旅馆边上的一个小门。小门通向一个舒适的酒吧间,这儿在夏季里,为身份不高的顾客提供价格实惠的饮料,免得他们去受那些站在大门里穿整洁白背心的侍者的阔气。
  但,在料峭的二月里,旅馆里留下的侍者却很少,旅馆老板亲自招待罗伯特走进了一个沉闷冷落的房间,里边放着光亮的桃花心木桌子和有马棕垫子的椅子。老板把这个房间称之为咖啡室。
  奥德利先生坐在靠近火炉钢围栏的地方,把他痉挛的双腿伸在炉前地毯上,这时老板用拨火棒向大堆煤块里捅了几下,便有红红的火焰轰隆轰隆地往上直冒,升腾到烟囱里去了。
  “如果你宁可要一间幽静的房间,先生──”老板开口道。
  “不用了,谢谢,”罗伯特冷淡地说道。“眼前这房间看上去够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