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尊阿弥陀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本尊阿弥陀佛-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劫的思维酝酿,终于从悲智愿心中流现出这胜异方便的十念皆生我国愿。十方众生若圣若凡,若利根若钝根,只要信愿持念弥陀名号十声,阿弥陀佛即以威神愿力予以摄受,接引往生净土。此愿是阿弥陀佛平等普度九界众生的至极悲智的结晶,是阿弥陀佛无条件拯救凡夫众生的一大创举,体现出净宗念佛法门不共之胜妙。吾辈净业行人如能突破小我情见,站在阿弥陀佛的同体大慈悲心与不可思议的威神愿力的层面,如实领解接纳认同此愿的真实义,将会当下获得大安心、大安乐,即得往生。念佛法门自古以来素称安乐法门,如果我们修持净业若干年,尚未获得安心之乐,种种忧虑自卑憧憧于胸,实则是信根未植、慧根浅陋所致。须知往生西方净土,全仗弥陀愿力,无须计较自己修行的功夫、烦恼业障的厚薄。当知阿弥陀佛为接引我等众生,令离生死苦海,于无量劫中已立大愿,预垂救度。为度我故,种种善巧方便。垂臂待我,已历十劫,念念不舍,过于慈亲。我若回心向佛,如子忆母,则不逾当念,便得往生。善导大师勖勉我们常作得生想,昙鸾大师自肯业事成办,可谓深契弥陀愿心。
此愿摄受的对象将造作五逆重罪同时又诽谤正法的复罪众生排除在外。《观经》下品下生章中五逆十恶众生,临终地狱相现前,遇善知识开示阿弥陀佛光明名号威神功德,生起信心,忏悔念佛十声,仗佛威神慈力,变地狱火为净土莲华,华中有化佛前来接引,成就往生。证知下品凡夫,但令不诽谤正法,信佛因缘,皆得往生。然既造五逆重罪又诽谤正法的众生,却不能往生。何以故?若诽谤正法,否认佛菩萨的存在与佛法的真理性,具有如此邪见的众生,对超情离见的念佛法门决难生信,由是阿弥陀佛十念必生我国的慈悲愿力,这类复罪众生无缘纳受。证知造作五逆加谤法二罪,是一切罪业中最深重的罪业,直入阿鼻地狱,长劫苦报,无由得出。释尊但恐众生造斯二罪,乃从抑止预防处建言,不得往生;并不是说阿弥陀佛厌舍此类众生。如果此等复罪众生万一能忏悔念佛求生,阿弥陀佛亦平等摄受往生(如囚父害母的阿阇世王子,临终忏悔,得无根信,上品中生)。
由此可见,十念必生我国愿凝聚着阿弥陀佛普度九法界众生的无尽悲心,尤其对常没罪苦众生,心偏愍念: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即是吾辈罪恶生死凡夫唯一橫渡生死急流的舟筏。伏冀净业行人深体佛愿,死尽偷心,绝诸戏论,紧系佛号,如溺水之人紧紧抓牢救生圈,如是方不负弥陀古佛为我等末法下劣凡夫所施设的究竟方便。

五、勤修我皆接引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愿文大意是:设使我成佛时,十方众生,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修持六度万行种种功德,以此功德至诚回向发愿欲生我国,此人临寿终时,我即与净土圣众,环绕此念佛人前,接引往生。如果此愿不兑现,我终不成佛。
此愿亦是阿弥陀佛摄众生愿之一,表达着阿弥陀佛对众生如慈母般的护佑。具缚凡夫临命终时,第六意识不行,第八阿赖耶识中烦恼习气乱发,一生所作善恶,乃至多生多劫的善恶业种,俱时顿现。尔时业障凡夫多有颠倒,或起恶念,或起邪见,或系念妻儿财物,或迷闷发狂,种种恶相,障碍念佛往生。阿弥陀佛因地愍念凡夫临终颠倒散乱之苦,特发临终接引愿,慈悲摄受众生。净业行人临终蒙佛光注照,净土圣众莲台接引,心神安隐,如入禅定,神识离体之际,顿现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莲台接引的景相,垂终自见坐金莲华身已是净土生阴。所谓文成(净土莲华化生身成)印坏(娑婆五蕴业报身坏),临终在定之心,即是西方净土七宝池受生之时,何其直捷稳当!吾辈下劣凡夫若无阿弥陀佛的临终接引,靠自力决定难出生死业力网。阿弥陀佛对十方众生的临终关怀,可谓慈悲周全之至。由对死亡的恐惧转化为对法身慧命往生的欢欣,乃是一切众生最胜妙的临终关怀。勤修我皆接引愿昭示:吾辈众生平素信愿持名乃至只有一昼夜的功夫,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必定前来接引。换言之,我们只要信愿持名,阿弥陀佛已将临终救度我等的办法预先准备好了。无论我们临终的状况如何,阿弥陀佛决定能拔济吾辈安立西方净土。万修万人去,信非虚语。



第四章  极乐世界

西方极乐世界,梵语须摩提,亦名安乐、安养、清泰、妙意等;极乐即是至极之乐,是超越世间苦乐对待的绝待之乐,是妙明自性本具的无漏、无为、清净的法乐。含摄涅槃常乐我净四德,乃当人自性体相用之彰显。具言之,离生死逼恼众苦,得第一安隐,即名安乐;资生用具应念而至,不假经营造作,即名安养;灾难不至,政清民泰,即名清泰;六尘妙境称心如意,即名妙意。


一  西方净土的成立原理

净宗经典对西方净土成立的原理与相状,有着虽简约却甚为透辟的陈述,为我们了解西方净土的成立原理提供了思路,亦为净业行人严土利生的菩萨行提供良深的启迪。
《无量寿经》云: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佛出世,名世自在王,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菩提心,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法藏菩萨在世自在王佛座下,起发无上殊胜大愿,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拔除一切众生生死勤苦之本。无央数劫,积功累德圆成大愿,自致作佛。尊者阿难启问:法藏菩萨圆满大愿,圆证菩提。法藏菩萨是过去佛呢?未来佛呢?还是他方世界的现在佛呢?释尊告言:“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去现在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去阎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刹,有世界名曰极乐。”意为:阿弥陀佛的法身遍一切处,来无所来,去无所去(空间打破),无生无灭,非过去现在未来(三际一如,时间打破),只是为了酬报因地所发的誓愿,广度十方世界众生,从法身流现出极乐世界,距离娑婆世界的西面有十万亿佛刹之遥。
这段经文义理深邃,点示出西方净土成立的原理。即由真空缘生妙有,打破时空局囿的如来即是真空,极乐世界即为妙有。真空与妙有的媒介是愿力。真空—愿力—妙有三大要素的因缘和合,构成西方净土的成立原理。
《无量寿经》中有一段阿弥陀佛对他方世界菩萨的开示亦谈及这点:“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又云:“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表证着空性—愿力—妙刹三者的内在关联。
真空不是断空,而是即有之空。从静中蕴动的真空中,藉助某种中介力,即能变现出森罗万象的差别法。真如实相(空性)是一浩博无涯的空能,阿弥陀佛因地作法藏菩萨时,即悟证到空性,深知空性可以成就广度众生的大用。于是,法藏菩萨以五劫的时间,思维利用空能广作佛事的方法,从真实慧中流现出四十八大愿。这四十八大愿即是阿弥陀佛从真如实相缘起西方净土的中介力量。善导大师曾云:“观彼弥陀极乐界,广大宽平众宝成,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刹最为精。”又云:“相好庄严无殊异,皆是弥陀愿力成,光能变现希奇事,尽是弥陀愿力作。”可见,心性不可思议,愿力不可思议,由之显现的境界亦不可思议,可知,西方极乐世界称性庄严功德妙不可言。
以法相宗的理念来诠解,西方净土的成立,一者是法尔无漏清净种子(一切种智),由法藏菩萨显发法尔本具的不可思议功能,摄取清净庄严的依正二报,一一皆是不可思议。二者是智所熏新生种子,即愿力不可思议。法藏菩萨以般若智慧,称性发出四十八大愿,依愿起行,所熏染的一切出世善根功德,成就清净庄严的佛土。法尔清净种子是本具(本觉),智所熏种子是新生(始觉),本具清净种子是因,愿力是增上缘,所熏染功德为助缘,因缘和合,故有西方净土的成立。西方净土是由无漏清净种子经由愿力而缘起的无漏胜相。七宝树、黄金地、金刚幢等亦是无漏之体,宝树亦无须萌芽渐长的过程,而是同时顿起,量数等齐,行行有序,彰显自性无漏的功德。
西方净土的成立原理昭示:愿力是从空出假(妙有)的重要中介力量,真空妙有二谛圆融,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双泯双存,同时无碍。即是向上圆融不思议第一义谛,即是当人本源心性。而种种般若净土法门,皆悉指归本源心性。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是故,净业行人以发菩提心,广度众生为先决前提。小乘行人不发菩提愿,即趋证偏真涅槃,不能从真空中繁生度生大用,故被释尊呵斥为焦芽败种,我们当引为深刻之警觉。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


二  指方立相的时空坐标

时空坐标是十方众生认知环境把握世界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尽管爱因斯坦敏锐地洞见“时间空间是人的错觉”,并渐次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然而,受业力网制限的凡夫众生,在日常生活中,亦只能在错觉的背景下,把握这似真而幻的世界。阿弥陀佛因地睹见十方众生在虚妄的时空羁束下,受生死轮转的煎熬,生起大慈悲心,发愿建立一个安乐世界,用以救度十方众生。由是,阿弥陀佛由无为法性中,衍生出西方净土的时空坐标,以便十方众生的身心得以皈托,信愿由斯坚固。
净土经典记载:西方极乐世界的空间方位——从娑婆世界西过十万亿佛刹,时间系数——法藏菩萨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此是一期之示现,阿弥陀佛实乃久远成就正觉之古佛)。释尊指陈西方净土的时空坐标,意在确证在广袤无际的法界中,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有其真实的存在,既非庄子寓言,亦非乌托邦。
阿弥陀佛由光明遍照十方愿衍生为空间方位(横遍十方),由寿命同佛永久愿衍生为时间系统(有始无终,三际一如)。由于有无量光寿二种愿力的维系,西方净土便具有无衰无变,超胜绝妙,十方佛刹最尊第一的特质。
在真如自性与实报妙有层面,本无时空坐标的存在,只是为度众生的方便,创设新的时空坐标,以楔出楔,实现革凡成圣的转换。善导大师深知个中奥妙,曾精辟指出:净宗念佛法门“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无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意为:念佛法门的特点是指示方位(西方),确立境相(净土依正庄严与佛号),心念专注在净境上,总不高推无相离念的修持。如来悬知末代众生,障深慧浅,识心狂剧,取境系心尚且达不到,更何况离相而求佛道。离相而求佛道,好比没有法术神通的人,冀望在虚空中建立宅舍一样。针对十方众生的根性,指方立相,启建净土时空坐标,甚有必要。
站在凡夫情执的立场,此土与西方净土的空间有十万亿佛土之遥,时间有十劫之长,然站在佛的无分别智的立场,阿弥陀佛去此不远——空间的距离泯灭;临终在定之心,即是生到西方净土之时——时间的差别消失。可见,阿弥陀佛创设的西方净土时空坐标,实乃超时空的境相,为度众生,方便显现时空数量。其效用略述有二:
其一,西方净土的时空坐标内具真善美慧的内涵(由无量光寿而缘起无尽庄严),是一个新的理想参照系,以此来对比娑婆秽土的残缺与苦迫,藉以激扬沉迷众生对娑婆秽土的厌离心,对西方净土的欣求心。厌欣心是净业修持的基本前提,十方众生只要信愿持名,决定能蒙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加持,带业往生净土,一生圆成佛道。这是阿弥陀佛启立西方净土时空坐标的根本目的。
其二,西方净土时空坐标为净业行人提供方便而直捷的修持方法。净宗念佛法门的特质就在于指方立相,住相证果(西方净土依正庄严是境相,弥陀名号是声相),我们执持佛号,忆念净土庄严,即可潜换对五欲六尘的染著心,久而久之,渐次能将娑婆秽土的时空观善巧方便地转换为西方净土的时空观。实则西方净土并无时间与空间的分别,是故忆念西方净土,即是暗合道妙,巧入无生。精勤持念六字洪名,念极情空,便可透脱时空的铁幕,契证自性无量光寿。阿弥陀佛启立西方净土时空坐标,为十方众生净业成就提供增上缘,妙德难思。


三  圣凡互渗互摄的净土

西方极乐世界由阿弥陀佛的悲心愿力而肇启,由万德因华而庄严。西方净土称性而起,便与他方佛刹互融互摄,如帝释宫中因陀罗网,影入众珠,一多互融。又阿弥陀佛因地作法藏菩萨时,祈请世自在王佛的加持,完成大愿(西方净土的蓝本)的肇立,世自在王佛乃十方三世诸佛的代表,故而西方极乐世界即是十方三世诸佛共同参与的杰作。而西方极乐世界掀开摄受十方众生的帷幕之时,即与十方念佛众生构成双向互渗互融的关系,与十方世界九法界众生建立起便捷的通讯网络。圣凡互摄的关系可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圣凡二力彰显净土景观
阿弥陀佛以本愿威神之力,流现西方极乐世界无尽庄严,诸如:宫殿楼阁、宝池莲花、重重宝树、德风华雨、妙法梵音、光明透亮等。尊者阿难听到释迦本师的介绍后,便向释尊禀问:十方世界都有须弥山,西方极乐世界却没有,那么,四天王天与忉利天依何而住呢?释尊回答:西方极乐世界不可思议,各类往生者所居的刹土,无须依赖须弥山,自然安住。这是由于圣凡二力所致:一者阿弥陀佛的威神愿力,二者诸往生者的功德善力。又西方极乐世界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所成就,一切种智所流现,亦是我们净业所感,唯识所变。由净业行人心行不同,西方极乐世界亦有四土差别(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阿弥陀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