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 第4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虚,量周沙界」,真的一点都不假。自己的身心跟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融合了,就像灯一样光光互照,原本就是这个样子,只是我们现在不清楚。我们现在学佛的人,「佛光遍照,我们不行」,你看看你怎么办?你怎么能够入佛的境界?承认佛光遍照,我们自己不行。哪一天要豁然觉悟了,佛如是,我也如是,我们没有两样,你就入佛境界。入佛境界是真相大白了,这是真实的殊胜,无比的殊胜。
  第五个「益」,利益,『利群生』,「利物无涯故」。这个利益是无量无边的,一切诸佛如来给我们说它的利益,说无量劫也说不尽,真实的利益。我们学佛修行,无非是要得到这么个境界。佛在经上字字句句讲的是我们自己本分的事情,我们实在讲迷得太深,迷得太可怜了;虽然学佛,依旧是迷惑颠倒。所以我常讲,读经、闻法比什么都重要,无比殊胜,利益无涯。只有善根福德深厚的人,他听懂了,他明白了,他会把这桩事情当作自己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来办,其余的是小事,微不足道。世间的名闻利养,财富、地位、权力都是小事,跟这个不能比,这是大事!世间搞那些事,决定超越不了轮回的小圈子。轮回的圈不大,佛在经上比喻说我们的心性像大海,轮回是什么?大海里的水泡。轮回心造轮回业,决定出离不了那水泡的范围,他的生活空间就那么一点大。这个殊胜功德利益,帮助你打破这个水泡,你所得到的是完全的大海,那怎么能比?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才知道经不能不读,经不能不讲,真正学佛的人不能够为人演说,他就决定不能成就。尤其是我们现在发心要续佛慧命,要光大遗教,发愿把佛教育介绍给广大的群众,推荐给一切众生,你要不发心为人演说怎么行?想发心为人演说,一定自己先要做到受持读诵,我们是不是真的接受?受持,不是把这个经每天念一段,念一、两个钟点,那不是受持,那是读诵。受持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现在讲落实,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我们工作里面,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那叫受持。尤其「持」,永远不失掉,你这是真正得受用,你真正过佛菩萨的生活。我们今天没法子形容,勉强说你过的是高度智慧的生活,究竟圆满觉悟的生活,跟六道凡夫不一样,跟四圣法界也不一样。能不能在我们这一生当中契入这个境界?答案是肯定的,决定能,问题就是你认不认真去学习?你要是认真去学习,决定做得到,「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华严》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位善友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那就是告诉我们,我们一生当中可以圆满成佛。你果然会了,现前就脱离苦海。苦海是什么?迷惑颠倒、造业是苦海。明白之后,现前就不迷惑了。所以学佛,一入佛门先受三皈,就是把佛菩萨修学的总纲领告诉你。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决定不能违背这个纲领;不但不能违背,要以你的修学方法完成这纲领。这三个纲领: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你就过大自在的生活,你就得大圆满的人生。所以这个利益,人间、天上没法子比。
  最后这一条是光,这是讲作用。第六个意思是作用,「光破暗故」。『光明照耀靡不及』,这是自性般若的流露。自性般若在哪里?《楞严经》上讲「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我们现在六根门头是什么?六根门头起作用是六识,六识在起作用。相宗教人「转识成智」,这个意思就是说,什么叫修行?怎样用功?转八识成四智,这才是真正修行人,真正会用功,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所以祖师大德常常说,学佛要做一个大转变,就是说这个事情。从哪里转起,这一定要知道,相宗说得很好,六、七因上转,五、八是果上转。果,我们要是没有证果,怎么能转得了?我们要在因上,因只有两个,第六、第七,第六是分别,第七是执著。我们明白这个意思,就晓得怎么转法。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不分别,就转第六识。不分别不是看不到,一样看得很清楚,你把眼睛张开,你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你眼睛起不起作用?照样起作用,那个观察叫妙观察。可见得你的观察里面一有分别就不妙,你就把事实真相看错,看走了眼。如何转第七识?第七识是执著,我只要一切都不执著,就把第七识转过来了。第七识转过来是平等性智,就是自性的平等,第六转过来是自性的妙观。诸佛菩萨用观,大家天天念《心经》,《心经》讲的是观世音菩萨,「观自在」,你用妙观,你自在!没有一样不自在。妙观是什么?离一切分别。平等是什么?离一切执著就平等,有执著决定不平等。不平等,会感得许多的灾难。
  佛在经上讲的,我们要细细去思惟,佛给我们讲的总纲领、总原则、总的大道理,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现象从哪里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又给我们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一切法,十法界里的一切法,不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大家都没有想,没有心也没有想,为什么?完全把心想转变成智慧,完全回归到自性里面去了;自性里头没有妄想,本具的智慧德能自然现前,所以诸佛的净土叫法性土。十法界里面的依报境界不是法性,识变的,叫法相土,不是法性。法相会随著你的情识变化,法性不变的,所以法性土叫一真。法相土就起了变化,虽然变化,这个变化不是真的,变化是假的。所以诸佛菩萨跟我们在一起,我们受灾难,他不受。为什么我们统统在一起,他不受?他住一真法界,我们住十法界,十法界跟一真法界是融合在一起的,这就是所谓圣凡不隔毫端。圣凡有没有隔?没有隔。法性土跟法相土有没有隔?没有隔,就像光光互照一样,融合在一起。只是凡夫没有能力辨别,佛菩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丝毫都不迷。我们会学,要从这些地方学,这个地方学真得受用,受用之殊胜不可思议,受用无比。我们不知道去求,真的可惜!没有缘遇不到,那是情有可原,你没有这个福分;我们今天有缘遇到,得不到受用,是我们没有认真、没有好好的去学习,这不能怪人。所以,决定要做一个转变。
  钝根的人从事上修,从枝叶上修,断恶修善,来生不堕三途,得人天福报,那是钝根人、下根人;利根的人不在这里转,利根的人在转迷为悟。转恶为善里头不包括转迷为悟,转迷为悟里头决定包括转恶为善,所谓是后后胜於前前,我们要在破迷开悟上下功夫,这是真实利益。如果诸位能从这个地方体会得,你才真正了解《行愿品》里面讲供养的利益,佛给我们说大千世界七宝布施,都不及为人说四句偈的功德利益大,谁相信?没有人相信!诸佛菩萨相信,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只能够利益众生的生命,只能救一时,来生怎么办?所以利益小。四句偈的开示,众生真的听懂了,悟入了,利益无量无边,永脱轮回,永断生死,这个利益多大!世俗人眼光很短很浅,只顾到眼前,只顾到这一生,甚至於只顾到现前。这些道理、事实真相,佛给我们讲得太清楚、太明白了,我们要能懂,听了要懂,要能体会。真正体会得,怎么会不发心?没有这个道理!什么力量想障碍你、阻挠你,都拦不住,哪里还会退转?今天我们会退转,我们没有办法精进,精神提不起来,归根究柢的原因还是没懂,虽然天天听经、读经,没懂。懂得那一点,似是而非的皮毛,没有真懂。真懂了,你的行持不一样,你的修学态度不一样,你的容貌跟体质都产生变化,只要仔细观察就看到了。为什么?相随心转,你从前心是迷惑,你现在心觉悟了,觉悟的容貌跟迷惑的容貌不一样,觉悟的体质跟迷惑的体质也不一样。所以一觉悟,境随心转。迷惑的时候,实在讲还是境为心转,但是自己好像是什么?好像是心被境转,迷的时候是这个现象;其实依旧是境随心转,只是你完全不能觉察。念念向外攀缘,你想转,转不了,想容貌好,好不了,想身体好,好不了,总是有许许多多的毛病。大家都找医生,不知道佛是大医王,不知道找这个医生,去找一般的蹩脚医生,你怎么能把病治好?大医王不找,无上的医王不找,这就没法子了。他为什么不找?不认识。认识了,就不要找世间医生了,找佛菩萨,佛菩萨各个都是医王,这个我们要懂。
  「光明照耀靡不及」,这句话是真话、实话,虚空法界,过去、未来,没有达不到的。我们说达到达不到还是妄想分别,事实是一体,哪有及与不及?说「靡不及」,都是世尊的方便语,真实语是第一句,「佛身广大遍十方」,这是真实语。既然遍十方,还有什么及与不及?『此道』,这个道理,普称天王他见到了。这个见到就是见性,见到「身广大遍十方」,这是法身。见到法身,这个人就成佛。法身才是宇宙万有的本体,才是自己,禅宗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由此可知,普称天王不是凡夫。三十三天是欲界第二层天,不高。这一尊天王是诸佛如来示现的,这是从事上讲的。如果是从真理上来说,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不是诸佛如来化现的,这是从真理上来说。理上为什么这个说法?理是心性,唯心所现。心是佛,心性所变现的,那不叫佛叫什么?所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皆是佛,是真佛不是假佛,我们自己也是的,这就是佛在经上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的意思。一切众生本来真的是佛!我们现在是迷惑颠倒的佛,诸佛菩萨帮助我们破迷开悟。哪些是诸佛菩萨?除了我一个人之外,全是诸佛菩萨。你要是懂得这个道理,能作如是观,你的修学就快了,障碍就没有了。
  为什么凡夫修行要无量劫,要三大阿僧只劫?就是不懂得这个事实真相,在事实真相里生起妄想分别执著。释迦牟尼佛成佛了,阿弥陀佛成佛了,药师如来成佛了,你们都是众生,这样分别执著,所以才要无量劫。我们再问,为什么一定要无量劫?没有别的,无量劫的薰修,也就是你听经闻法时间不够,你还没有听明白,还不肯放下。无量劫生生世世在学、在听,听到印象深了,豁然一下觉悟,境界马上转变过来。你们诸位想想是不是?所以诸佛菩萨示现,哪一个不示现天天讲经说法?为什么要这样干?长时间的薰修才会产生效果,不是长时间薰修不行,烦恼习气业障太重!由此可知,真正肯发心出来讲经的人觉悟得快,为什么?他天天在薰习,每天在讲,每天在重复佛的教诲。讲的时间长,讲久了,自自然然他就会悟入这个境界。这个悟跟入都不是勉强的,勉强用的是妄心,妄心怎么能证到真的法界?只有真心能够契入真法界。什么是真心?一心,有个念头就是二心。什么是真法界?一真法界,一才能得一,二不能得一,所以你用一心。什么叫一心?离妄想分别执著,就是一心。只要你还有妄想分别执著在,哪怕再少,还有那么一丝毫,都不行,你就入不了佛的境界;一丝毫都不能有,你就契入境界。可是这个事情难!没错是难,难你要肯干,克服困难。怎么克服?先把妄想执著减少,决定不可以增长。连老子《道德经》上都讲「为道日损」,损是什么?减少,放下。天天放下,每天都在干这桩事情,这个样子你会有一天大彻大悟,你会有一天契入佛的境界。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二卷)  香港九龙  档名:12…17…0202
  请看经文,三十三天偈颂第三首:
  【如来方便大慈海,往劫修行极清净,化导众生无有边,宝髻天王斯悟了。】
  三十三天第三尊天王是慈目宝髻天王,他所得的法门是「慈云普覆解脱门」,前面跟诸位介绍过了。这首偈颂是他的赞颂,也是他的修学报告,我们应当怎么学习,怎样落实?「如来」是我们所有学佛人第一个榜样,在事上说,他是指诸佛世尊,在理上讲是说我们的自性。换句话说,自性所包含无限的智慧德能都能够现前,都能够落实在生活之中,这个人就称为佛陀,就称为法身大士。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他的思想行为与性德相违背,这个人就称之为凡夫。所以佛跟凡夫差别,一个是性德落实,一个是完全忘失性德,除此之外,佛跟凡夫实在没有差别。我们看颂文,『如来方便大慈海』。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提示我们,这一句是讲「果大」。「海」是比喻深广无限,如来的方便,如来的慈悲,深广无尽。自古以来,佛家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真诚的爱心。我们在修学纲领里面提出来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慈悲里面如果没有真诚,这个慈悲是虚伪的,不是真实的;慈悲里面要没有清净,这个慈悲是染污的;换句话说,他对你慈悲是有条件的,是有代价的,这就不是清净的;慈悲里面要没有平等,这个慈悲是有差等的,有等级的;慈悲里面要没有智慧,这是感情的,情就容易变化。所以大慈悲心里头必定是具足这四个条件:真诚的慈悲、平等的慈悲、清净的慈悲、正觉的慈悲。
  慈悲心落实,慈悲心起用,不但是对别人,也是对自己,那就叫方便。方便有多门,也就是说大慈悲心落实在自己生活里面,我们自己生活也常常有变化。我们自己想一想,三十年前我们的社会处在未开发或者半开发之中,我们的物质生活缺乏,生活相当艰难。三十年之后,我们已经进入开发的社会,经济繁荣,生活富裕,外面环境的变化,我们自己生活方式自自然然随著变化。在现前这个社会里面,如果我们还过三十年前那种生活方式,这就不是方便;或者是在一个未开发的社会里面,你富裕过著奢侈富裕的生活,人家看起来也不对劲。所以方便通常上面又加两个字叫「善巧」,谚语常讲「通权达变」。所以方便两个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