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 第4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面『无穷尽』三个字,意味就深长。「无穷尽」,清凉注解讲「未得对治,无能止故,有多门故」。他这三句话里,范围深广无尽。「未得对治」,我们不觉悟,没有方法对治我们的烦恼习气,我们常讲的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方法对治。实在讲,许多学佛的同修,根本就不想对治,你说你想对治,那是嘴皮上的说法,你从来没有真正发心要对治。如果真正发心要对治,对治就有效果;没有真正发心,口里说对治,决定对治不了。贪瞋痴慢,是非人我,天天还在增长,没有看到减轻,什么原因?没有真发心。为什么真心发不起来?你对於事实真相了解得不够透彻,所以你对治的心发不起来;了解的心要是透彻,对治的心就发出来了。要怎样才能了解?一方面要听经、要闻法,一方面要在生活里面起观照。也就是说佛在经典里面跟我们讲的理论,讲的事实真相,讲的这些因缘果报,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看得出来,这叫落实,你所学的东西落实了。眼看得出来,耳听得出来,我六根确确实实能够接触得到佛所说的事实真相,你的功夫才叫得力。什么时候你看到一念造一切,那就恭喜你,你是八地菩萨,你要不是八地菩萨,你见不到这个事实真相。而事实真相就在眼前,我们六根所接触到的,最浅显的你要能够觉察到因果报应,大乘经上讲的引业、满业,时时刻刻在我们现前。引业是引导你到这一道来投生,我们大家都得人身,这个业相同,引业相同。每一个人相貌不一样,身体健康状况不相同,生活不一样,那是属於满业。满业这里面讲善恶,善因得福报、得善果;过去造作恶因,我们的果报就不好,都在眼前。吃饭的时候,最好是自己去拿菜,你拿一盘菜,拿的这一盘,知道自己的食量,一定要吃完,不能有剩余,不能糟蹋。为什么?我们懂得满业的因果,我们随便糟蹋食物,今天世界上非洲有很多人在饥饿的边缘,得不到东西吃,他造的是什么因?前世糟蹋饮食,我们一看就在眼前,好清楚!我们自己决定不敢糟蹋饮食,决定不敢浪费饮食,要惜福。因缘果报,六根所接触的没有一样不是,这一点你能看清楚了,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还要别人劝你吗?还要别人讲给你听吗?不需要了,你自己太清楚、太明白了。所以我们学到东西要会用,就用在日常生活上。
  我们今天所谓善人,迷得少的人、觉悟比较多一点的人。什么叫恶人?迷得重一点的人,觉悟少一点的人。迷悟不二!所以我们用清净心、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但是在外表上,外表上还是有分别、还是有执著。为什么?外表上要没有分别、没有执著,祸害就来了。这叫做什么?佛法不坏世间法。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世间的分别执著,佛菩萨怎么受持?恒顺众生。顺著众生的执著,佛菩萨也执著;随顺一切众生的分别,佛菩萨也分别。佛菩萨的分别执著是随顺众生的分别执著,他自己有没有?自己决定没有分别执著,所以自己心永远是清净。处事待人接物,应付社会大众,那是大慈悲心,是他受用不是自受用,自受用的境界他达不到。他有烦恼,他有妄想,他有执著,他有贪、欲爱,那我们随顺他,随顺他决定是有界限,希望在随顺里面帮助他化解,帮助他放下,这叫大慈大悲。而绝不是随顺他、帮助他增长,那就错了。他有贪心,好,满足他,让他贪心更增长,这叫什么菩萨?这简直是魔王。所以佛恒顺众生,这里头还是有善巧方便,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离苦,帮助众生放下,这才叫善巧方便,才叫真实智慧。自己离开妄想分别执著,完全帮助别人做对治的功夫。
  佛用什么帮助我们对治?佛用六波罗蜜。用布施对治我们的悭贪,用持戒对治我们的恶业,用忍辱对治我们的瞋恚,用精进对治我们的懈怠,用禅定对治我们散乱,用般若对治我们愚痴,对治!我们烦恼习气虽然很多,归纳起来不出这六大类,所以佛用六个方法来对治,叫六波罗蜜。你能够通达明了,把这六种对治法用在你日常生活当中,穿衣吃饭、点点滴滴都具足六波罗蜜,这叫行菩萨道。譬如我们刚才讲吃饭,吃饭是六波罗蜜,是行菩萨道。吃饭不分别饭菜的好恶,断贪心;只取自己应该接受的分量,没有贪心,今天菜不错,多吃一点。我今天早晨散步,还有一个人也在那里散步,告诉另外一个朋友:昨天晚上吃得太饱,今天不走路不行。太饱,这明显他吃饭是贪瞋痴,我们吃饭是六波罗蜜,怎么会一样?他们吃饭是过六道凡夫的日子,我们吃饭是过佛菩萨的日子,诸位在这个地方转不过来,你学佛就难了。所以在饮食里决定没有贪心,生活愈简单愈好。但是客人来的时候,也要做得很漂亮,待客,那不是贪心,那是诚敬;那是主人敬客,不是贪心。主人也没有贪心,客人也没有贪心;客人作客,守礼。这是吃饭里面你们懂得了,这就叫布施波罗蜜,放下贪爱。我们吃饭的时候守规矩,就是持戒波罗蜜;餐具洗得很干净,摆得很整齐,这就是持戒波罗蜜。东西放得很零乱、很随便,那就是恶业。吃饭的时候细嚼慢咽,容易消化,忍辱波罗蜜,不是狼吞虎咽。吃饭有吃饭的规矩,要做出来给别人看,自行化他,所以在一餐饭里头,喝一杯茶里面,都是具足六波罗蜜,你们怎么会晓得?真正学佛的人一看明白了,他在行菩萨道,他是修菩萨行。外行人看不出来,内行人看得出来。
  精进波罗蜜,不但是你在饮食里摄取养分,你的健康天天有进步,你的生活品质也天天有进步,欢喜快乐,法喜充满,精进波罗蜜。饮食上的调节也是属於精进,饮食决定是自己身体上所需要的,以这个为标准。而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有变化,随著年龄变化,随著节气变化,春夏秋冬身体就不一样,寒暑感应也不相同。冬天要吃凉的,夏天要吃热的,这谁懂?这是属於般若波罗蜜,智慧。身体里面跟身体外面的自然环境,一定要相应,就健康;冬天冷,我们身体冷,就健康。所以在北方,冬天为什么吃大白菜、吃萝卜?凉性。夏天吃的东西热性,夏天生长的植物也是热性,冬天生长的植物是凉性。你冬天吃热天的,热天吃冬天的,人怎么不生病?冬天吃火锅,夏天吃冰,非死不可。我举这个例子,你们细细去揣摩,点点滴滴都是菩萨道,一修一切修,跟此地讲一念造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所以《华严》给我们真实智慧,让我们懂得怎么去过日子,怎么去生活。吃饭如是,喝一杯茶也如是,穿衣服、脱衣服,没有一样不如是。佛菩萨的生活美满、生活自在,是真实的;世间人是有名无实,「真善美慧」没有一个字是真的。过佛菩萨的生活这四个字都落实,他怎么不自在?所以懂得对治法就能止恶,一切与性德不相应的结束了,都能够止住,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下面「多门」,方法无量无边,法门无量,八万四千,就看你会不会?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往往就用在一桩事情,所以一即一切。
  『智慧觉了善开示』。「智慧觉了」是自受用,也就是我刚才讲,你过佛菩萨的生活,智慧觉了才行。关键在「智慧」这两个字,无论是自行化他,没有智慧都做不到;不但要有智慧,要有高度的智慧、真实的智慧。真实的智慧不是从外面来的,真实智慧是从自性里头来的,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悟性。佛法重视悟,过去儒家教学也重视悟。我这个年龄,小时候在学校念书,已经是普通的小学、中学,那个时候老师对学生的观察重视悟性;不像现在,现在当老师的好当,从前当老师不好当。我们在接受教育的时候,以普通考试来说,大概我们遇到考试,无论哪一个学科,考试题目最多不会超过五个题,多半是四个题,有时候少的时候两个题。老师出题目来问,让我们自己来作答;答的时候不一定照书本上答,你自己读的书,你所领悟的来答,看学生的悟性,你到底懂得多少,不是记。现在一定要记,答的时候一定要照教科书上一字不错,这个答覆是机械化的,这个东西学了之后只学些常识,没有智慧。所以遇到急难的事情,不知道怎么办法好,没有能力应变,没有能力通权达变。古老,我们在《学记》里面都念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孔老夫子讲得多好。你记得多,你向别人请教,就是你的常识非常丰富,你没有资格做人的老师。记问之学不行,为什么?全是别人的,必须是你自己领悟到的,那是你自己的,你自己真正得受用,你也能够帮助别人。可是要怎样才能够开悟?我们现在知道,堵塞悟门的是烦恼,妄想分别执著把我们的悟门堵塞了,你要想开悟必须把堵塞的东西拿掉。所以在佛法里面非常明显的告诉我们,见思烦恼放下你就得正觉,你智慧开了,但是没有圆满;你再把尘沙烦恼也放下,你就是正等正觉;再进一步,把无明也统统放下,你就恢复到究竟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诸位一定要晓得,无上正等正觉是我们每一个人自性里头统统具足的,不是外来的,只是我们自性上面有三重障碍,把我们无上正等正觉障碍了,透不出来,不起作用,就这么回事情。
  所以佛有没有帮助人开智慧?没有。佛哪有能力帮人开智慧?智慧是你自己开的,障碍是你自己放下的,佛没有能力把你的障碍去掉,没有能力。佛只能够把他自己修行证果的经验方法说给我们听,提供我们做参考,拔除茅塞要自己,什么人都帮不上忙。所以只要你把执著放下,什么都不要执著,为什么?假的,没有一样不是假的。告诉你世法是假的,佛法也不是真的,都是刹那生灭,你执著它干什么?自己都不应该执著,要执著别人的不就更糟糕、更麻烦?要放得干干净净。世出世间一切法,天天要学,绝不执著,天天学习,绝不分别,智慧才能现前。智慧现前就「觉了」,觉了是自受用。觉是觉悟,了是明了,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明了之后,你就过佛菩萨的生活。一切众生不觉悟、不明了,没有智慧,他过凡夫的生活。凡夫是六道轮回的生活,苦不堪言!觉了的人,至少是过四圣法界的生活:声闻、缘觉、菩萨,过四圣法界的生活。彻底明了,妄想也放下了,那是过一真法界的生活,《华严经》上讲法身大士。我们要问,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不能过《华严经》上法身大士的生活?我跟大家的答覆是肯定的,决定能,问题是你肯不肯放下。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不再分别,不打妄想,你就过华严生活,就是佛华严,现前就是!我们两个人在一桌上吃饭,我过佛华严,你搞六道轮回。世出世间没有界限,一念觉迷。一念觉,出世间;一念迷,世间。世出世间没有界限,佛华严跟六道众生也没有界限。「善开示」是化他,帮助别人悟入。善是善巧,这个人有善巧方便,能够帮助不明白的人渐渐明白,帮助迷人渐渐也觉悟了。示是指示,这里面最好的指示是做出榜样给他看。
  『一切方便不思议』,这一句清凉大师的解释只有四个字:「入门多种」。这四个字够了,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一切」是指多数,无量无边的方法。「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便宜是什么?这个方法在此时此处对某个人非常适合,这叫便。便,用佛经里面讲法是契机。契机是便,契理是方,契机契理能够收到教学的效果。理不思议,机也不思议,智慧不思议,方法也不思议,我们说了四个不思议,诸位有没有听出味道出来?不落在心意识里头就是不思议;换句话说,离妄想分别执著就叫不思议。你自己修学,你教化别人,你还有分别、还有执著,那就是可思可议。但是这个话要听清楚,形相上、事相上是有分别,是有执著,所谓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心地上决定没有痕迹,然后你那个分别执著是种巧妙的运用,才叫善巧方便。如果这里头有分别、有执著,方便就不能加上善巧,所以佛菩萨讲善巧方便,我们凡夫只有方便,没有善巧。凡夫讲的善巧,跟佛菩萨讲的善巧,不是一个意思。他们是真善真巧,我们的善巧,那就是古人形容瞎猫碰到死老鼠,撞上了,不是真的有这个本事,是偶尔碰上了,哪里有这种智慧?哪有这个能力?佛菩萨真有善巧,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妄想。
  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之中,决定不受外境的影响是禅;决定没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那是定。这是自性本定,《楞严经》上讲「首楞严大定」。首楞严大定也是自性本具的,不是外头来的,不是修得的,跟般若智慧一样。我们今天的定被扰乱,这个扰乱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就是自私自利、是非人我、贪瞋痴慢,把自己的大定扰乱了,把自己的智慧闭塞了。第三句如果就事相上来说,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一切方便不思议」。诸佛如来为法界众生所说的无量无边法门,都可以总包括在这一句当中,「一切方便不思议」,从事相上来讲。天王这首偈,可见得义理无限的精深,我们如果真能看得懂、看得明白,一生受用不尽。
  『如是慧天之所入』。「如是」这两个字是指法之词,是指上面所说的「业性」,「广大」是业相,「无穷尽」是业用,这是体相用,性是体,这一句话说的是六道众生。佛以「智慧觉了」,这是佛、这是菩萨,菩萨的自受用;「善开示」是菩萨的他受用。自受用与他受用合起来,「一切方便不思议」。佛菩萨的生活,佛菩萨的事业,如来家业。佛菩萨的事业是什么?教化众生,教化众生是佛菩萨的事业,如来家业是教学。不思议慧天王,他从这个地方修行证果的,成就无上道,我们应当学习,应当效法。今天时间还有五分钟,我想就讲到此地,这是一个段落。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一卷)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