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 第2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位同修好好去念念,善导大师《观无量寿佛经》的注解,他注解也叫做《四帖疏》,你们要看到《观经四帖疏》,就是善导大师的注解。善导大师,古人跟我们讲,他是阿弥陀佛再来;既然是阿弥陀佛再来,这个注解就是阿弥陀佛自己注的,还会有错吗?诸位细细去念念「上品上生」这一章,这一章注解的文很长,差不多占全书的五分之一,单单讲这一段。里面给我们讲到信愿,真正对净土有信心的人,别说是什么法师给你说,里头举了很多例子,到最后说释迦牟尼佛自己来,来给你讲还有一个法门,比这个法门还更要好,你放弃那个法门照我这个修;真正有信愿的人合掌谢谢释迦牟尼佛,我已经选定这个法门,我绝不改,你那个法门教别人去;这才叫有信愿,佛来了给你讲都不变更,我就认定这一门,决定不动摇,你才决定得生。
  往生之后,「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的浅深」。诸位要听清楚,功夫浅深,没有说念佛号多少,没有说念得多的人品位就高,念得少的人品位就低,念多少不相干。功夫,功夫从哪里看?功夫从断烦恼当中看。你念佛的功夫,能够把见思烦恼伏住,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能够把见思烦恼断掉,断见思烦恼,伏尘沙烦恼,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方便有余土,功夫深了;再深一层,断见思,断尘沙,断无明,你生到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土。所以念佛是论功夫浅深,这是功夫。由此可知,功夫说的是放下,你要真正能放得下。这个身体还在这个世间,在这个世间随缘度日就好了,什么都不要计较,什么都不要执著,什么都不要分别,都好,没有一样不好,这样你才得自在,这个样子才叫功夫,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就高了。
  《弥陀经要解》实在是写得太好了,印光大师对它的赞叹,说即使是古佛再来,阿弥陀佛再来,给《弥陀经》再做一个注解,大概也没有办法超过它。这个赞叹,赞叹到极处了,我们要相信,不能怀疑。过去曾经有一次,演培法师问我,就问这桩事情。他说:印光法师对《弥陀经要解》的赞叹,是不是太过分?我老老实实告诉他,我说:印祖讲的话一点都不过分,印祖讲得好,我们能够依教奉行,哪有不得往生的道理?决定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你依照这个注解,依照这个经典去修学,你这一生当中决定圆满成就,这才是真正「得如来往昔誓愿力发生深信爱乐藏」;藏是讲你信得深,你的信愿深,称之为藏。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五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0115
  请掀开经本,第七十一面第一行:
  【尔时可爱乐光明天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天众。而说颂言。】
  这一段是说偈的仪式,跟前面意思完全相同,就不需要再说了。可爱乐天王,在前面我们看到他得的法门,是「恒受寂静乐而能降现消灭世间苦」,所得法门的意思前面也说过,这个地方略略的提一提。「恒受寂静乐」意思是说非有,「能降现消灭世间苦」是非空,这是得法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意思,非空非有这才与诸法实相相应。下面我们看他的赞颂,也有一首四句:
  【我念如来昔所行。承事供养无边佛。如本信心清净业。以佛威神今悉见。】
  前面三句都是说他所证得寂静乐的境界。颂文里面所说的都是因行,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我们看到他在因地上所修学,就能体会到现前他所受用寂静乐的境界,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天王实际上是佛菩萨示现的,不是凡夫。『我念如来昔所行』,此地是赞叹毗卢遮那如来,常常念佛所行。「昔」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佛所行的是什么样的行业?下面两句就给我们说出来。『承事供养无边佛』,所以他才能成就无上菩提,福慧双修。什么叫承事?什么叫供养?这里面的意思很深。承事是奉事之意,这都是下对上的敬词,我们伺候父母叫承事,伺候师长叫承事,现在所谓是小心谨慎的照顾长辈。所以承事是讲心态,供养著重在事相。供养里面,佛在经上常常跟我们讲:有财供养、有法供养。财供养里面有内财供养,有外财供养;外财是我们以金钱、物品供养,这是属於身外之物;内财供养是指我们的劳力,我们身体为他服务、为他工作,或者是为他筹谋、为他策划,用我们自己的智慧能力,这些都是叫做内财供养,这个供养里面统统都包括了。
  而且普贤菩萨告诉我们,「诸供养中,法供养最」,特别称赞法供养。法供养,《行愿品》里面给我们举了七个例子。「七」,诸位一听这个数字就知道,它代表圆满,就是所有一切的法供养,真的是无量无边的法供养,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七大类,我们要这样子看法。七大类里面,第一条「如教修行供养」,这个意思就很清楚、很明显。佛在经教当中教我们要做的,我们都能把它做到;教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决定遵守而不毁犯,这就叫如教修行供养。换句话说,清凉大师教导我们,修学一定要具足「信解行证」,这四条统统具足,就是圆满的法供养,如教修行供养。佛的教诫很多,佛说这些经法我们要明了,不是说给某一个人听,佛是应世间各种不同根机而说,因此我们只要在众多法门之中选学一门,依照这一门修学就成功了。
  现在我们的道场,大多数同修都是选择《无量寿经》,这个选择是很恰当的,是得到世尊赞叹的。不但世尊赞叹,也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赞叹。为什么?这个法门真正契合我们的根机,契合末法时期绝大多数众生的根机,这样才得到诸佛赞叹。这部经分量不多,对於现前的社会,每一个人工作都非常忙碌,所谓分秒必争,如果选择的经论部头太大,像《华严》就不适合,分量太大很难受持。有些经典经文太短,也不容易收到效果,效果是讲薰习的效果。而《无量寿经》,对现在的人来说就非常适中。佛教导我们每天要读诵,首先要把经读熟,熟了以后每天读一遍就可以了。读的时候不要赶时间,不要求快,要读得字字分明,要读得有韵味,这样不但能摄心,也能帮助你开悟,不但能自利,也能够利他。所以句读要分明,段落要念出来,这样才有效果。这部经从头到尾念一遍,大概要多少时间?要两个小时,这是古人读书标准的速度。现在有人念得很熟,半个小时就念一遍,我叫他念一遍给我听听,我听了好几分钟,一个字没听出来,念得像机关枪一样,这种念法纵然自己得利益,不能利他。诸位要晓得,我们读经的时候,纵然没有人在旁边听见,有鬼神,我们要顾及他们,念得让他们听得生欢喜心,鬼神就护你的法。你这种草率的去读,读的时候他完全听不懂,他就很讨厌你,就走了;善神不护你的法,妖魔鬼怪围绕著你,你的麻烦就来了。所以出声读经,利益很大,这是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我们要懂得,要认真来学习。读经、听经都是属於承事供养当中的一分。
  「无边佛」,无边是从数量上讲,无量无边。过去、现在这些作佛的人,他们的善根福德多厚,承事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哪有那么简单?想想我们自己的善根福德,为什么这么薄?这个问题多少总能体会到一些。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上,跟我们说明阿闍王子那一批人,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如来往昔所行,他们承事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四百亿算什么?这个数量太少了。这么说起来,我们自己感觉得没指望,为什么?我们要到哪一生、哪一劫,才能够累积像诸佛如来这样的功德?这是一个很现实也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如果这个事情是真的,佛法里面讲的圆顿法门,不就值得我们怀疑?这个事情得怎么讲法?如何来解释?关键还是在迷悟。阿闍王子过去虽然供养四百亿佛,还是迷而不悟,所以他成佛还得有时候,没那么快。如果你一旦开悟,觉而不迷了,承事供养无量无边佛,给诸位说,一念之间可以圆满。
  《华严经》,我们虽然读得不多,才算是开头,前面曾经跟诸位细说,我说这个意思你们能懂吗?时间跟空间都是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实,所以佛在这个经上讲「念劫圆融」,《华严》给我们说十玄门。迷的时候,短时间变成很长的时间;悟的时候,很长的时间会变成很短的时间,所以叫念劫圆融。念是一念,劫是无量劫,一念可以展开为无量劫,无量劫可以浓缩成一念。我们会不会?如果会了,说老实话,《华严》会上我们这一生有分。如何承事供养无量无边诸佛?无量无边诸佛,就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我们常说,以孝顺父母之心,孝顺一切众生,以供养世尊之心,供养一切众生,无量无边众生不就一时全都供到吗?诸佛在哪里?我们六根所对的皆是诸佛,很可惜我们不认识。你要真的认识,佛在经上常说,说得都是真话,一切众生皆是我自己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你在一念之间岂不是遍供吗?圆满的承事吗?你要会学就在这个地方学,哪里需要无量劫? 
  而实在讲,我们这一念就圆满收摄无量劫,把无量劫收起来变成一念,一念遍供,真诚恭敬,孝顺供养,一念周遍虚空法界,这一句你就做到了。这一念要保持,不要失去,我们这一生当中决定成佛,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告诉诸位,你往生的果位决定是实报庄严土的上辈往生,不是在同居土,不是在方便土。你要是没有这个意念,没有这个心,你念佛多半是生凡圣同居土。诸位要真正把品位提高,提到最高不是难事情,这个事情真的是善导大师所说「总在遇缘不同」,这是善导大师讲九品往生,三辈九品。古时候的大德认为上三品决定是菩萨往生,中三品是声闻、缘觉往生,凡夫只能在下三品往生,古大德有这个说法。善导大师说不是如此,九品往生都在遇缘不同。根性大利之人,如果遇到的缘劣,品位也不会高;根性劣、业障重的众生,有的时候遇缘殊胜,品位反而高升。善导大师这个话说得好,我们想想这是合理的,真的是合情、合法、合理,我们听了应当深信不疑,他的话我们可以在《华严经》上得到证明。
  第三句是『如本信心清净业』。这一句关键的字眼在「本」,本心、本性;本心就是自性,自性永远是清净的,在尘也不染。我们的自性现在有没有污染?没有。自性要是污染,那怎么能叫真性?怎么能叫本性?本性是本来如是,本来不染,本来清净,信心是本心。我们现在,佛也在经上常讲,我们被污染,什么东西被污染?妄心被污染了。妄心不是真心,虽污染,没有关系,一点都不妨碍,清凉大师在这个经上跟我们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怎么会障碍?碍在什么地方?碍在我们自己糊涂,把妄心当作真心,这一下就妨碍了。真心在哪里?不知道,真心忘掉了,把妄当作真。妄心当了家,作主了,我们这才受害,这才搞十法界,才搞六道轮回,才搞三恶道。真正觉悟的人、明白的人,知道妄心不障碍真心。
  这个说法还很难懂,我们举个比喻来说,真心好比这个家的主人,这一家的家长、主人,妄心是他家里的佣人,佣人听主人之命,怎么会碍事?不碍事。碍事的是什么?佣人今天做了主,主人没人理会、没人认识,佣人当了家,这问题就严重,我们今天彷佛是这个样子。八识五十一心所是佣人,不是主人,主人是清净自性。释迦牟尼佛在楞严会上跟我们指出,我们的自性是什么?六根根性;六根的根性是自性,是清净心。六识在眼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乃至於意识,这不是主人,这妄心,这是家里的佣人;现在我们把自性舍掉,佣人作主当家。佣人不好,有分别执著,分别执著佣人搞出来的,主人没有分别也没有执著。在眼叫见性,见性见一切万事万物,这里头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见性见,他见的是什么?见外面是色性,这是禅宗里面所讲的明心见性,你见性了,你见外面的色性。
  可是今天我们并不是如此,我们虽然见性也见色性,可是自己完全不能够觉察,我们只能够觉察到眼识见色尘,这个我们觉察到,也体会得很深刻,在这里面起妄想分别执著。起妄想分别执著叫造业,造业才有果报现前。如果用见性见外面的色性,不造业了,为什么?它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法法平等,性相一如,理事不二。经上讲的这些境界呈现在你的面前,你见到了,你接触到了,这个境界是诸佛果地上的境界,你见到这个境界,你就成佛了。《法华经》上说「入佛知见」,就是指这桩事情,你入佛知见了。佛祖教人,是以这一招为教学终极的目标,我们做学生的人要能体会,体会到之后要能落实;体会是解悟,落实是证悟、证果。
  所以只要你用「本信心」,你的业就叫清净业。为什么?身语意一切的造作都与本信心相应,都与自性相应,这就是交光大师,在《楞严正脉》里面所讲的「舍识用根」,就看我们会不会?舍识,从今以后不再用八识五十一心所,用根中之性。交光大师这句话说得不错,怕的是我们听错,怎么听错?八识五十一心所不要,开除掉,我要用自性,你就把交光大师的意思搞错了。舍识用根,家里佣人照用,主人当家,不是把佣人都开除掉,开除掉主人不是累死了?主人作主,这些都变成佣人,用得很自在,是这个意思,叫舍识用根。舍识是讲当家,舍识是识不要当家,自性当家,六根根性当家,是这么个意思。所以有很多人读《楞严经》,这个问题始终困惑,不知道怎么样舍识,怎么样用根,那识还能舍得掉?我要问你:这是什么?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怎么办?你要是一句话不说,你不是个白痴吗?哪有白痴的佛?随顺一切众生,跟一切众生打交道往来,要派识去打交道,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就是诸佛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