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过去还算很幸运,没有走佛学院的路子,我们跟一个老师。而这个老师还很专制、还很跋扈,对我们学生的限制,只可以听他一个人讲经,除他一个人讲经说法之外,任何法师大德讲经一律不准听,专制、跋扈。以后我们了解,这是学一家之言,一个老师指你是一条路,好走,这一条路走通就进入大道,条条路都通了。这一门通了,一切门全通,在佛法讲,一经通一切经通,一个法门通一切法门都通达,就怕你不通,所以古老的教学还真有好处。我还算是非常幸运,遇到这样的老师,我们也真具足做学生态度,对老师尊敬、对老师服从。虽然外人有批评,我们对老师还是有信心、有恭敬心,依教奉行。跟老师,在一般讲我是三个月就感觉得有效果,六个月效果就非常显著。什么样的效果?妄念少,智慧增长。怎么知道智慧增长?无论是处事待人接物,比以往更聪明,这就显示出智慧增长;心定了,烦恼轻、智慧就长。为什么烦恼轻?老师这个也不准你看,那个也不准你去读,我们要看文字都要经过老师许可,他不许可的连佛经都不可以看,所以他给我们走很窄小的一条路。不准听,耳朵给你堵起来,不准看,眼给你遮住,那好了,心就慢慢定下来了。佛学院的困难是叫你乱看乱听,你的心定不下来,心永远是浮躁,永远是乱的,这怎么能成就?
  儒、佛教学,实在讲是不谋而合。看儒家的小学,看佛门初出家五年学戒,祖师用意很深,用意良善,五年服务也是修福。所以五年之后,你才有资格到讲堂去听经,过去寺院就是学校,佛教的学校,每天都有法师讲经说法。五年以后你才有资格进讲堂去听经,才有资格进禅堂去参禅、念佛堂去念佛。不是像现在,讲堂什么人都可以来,从前不行。现在你要听经,发经本子给你,以前听经没有经本,讲经的法师也没有经本,为什么?统统背过。你没背过这部经,你就没有资格听这部经。古时候经书得来很困难,一般你想有一部经书,只有你自己去抄,没有印刷,没有卖的,所以只有到寺院藏经楼去借,借出来之后抄。通常抄就在藏经楼里面抄,藏经楼就是像现在的图书馆,经书不可以外借,不可以拿出去,在里面借来抄,你才有一本经书,哪有现在这么方便?古时候物质虽然很艰难,心是踏实的、心是定的。现在物质文明进步,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方便,实际上把我们的悟门堵塞,我们真正修持的功夫跟古人相比差太多了。古人看到我们今天这些经本,一定非常羡慕,省多少时间。可是真正讲到功夫,古人也会很感叹,今人远不如古人。我们今天看到增长天王,我们有很深的感慨!同样一个道理,在经文这几段当中,第一位是天王,往下是鬼王,都是增长天王所统辖,往下鸠盘茶王是鬼王。我们看名号里面的表法,第二尊:
  【龙主鸠盘茶王。】
  此地『龙主』是他的德号、他的名号,他不是龙王那一类。虽不是龙王这一类,他名号上用「龙主」,我们就想到龙它的特性是什么?善於变化,想必鸠盘茶这一类的鬼也很会变化,我们中国人叫他做冬瓜鬼,他也会变化,所以从善变称他龙主鸠盘茶王。鬼道里面,都是三毒烦恼重的人感得的果报,特别是悭贪、嫉妒所造的恶业。落实在我们生活当中,确实贪心是常常在变,善变,你所贪的对象当然是五欲六尘,在五欲六尘的对象当中,他那个心常常变,常常去换对象,这些都在日常生活当中。譬如饮食起居,你喜欢吃的东西,真的喜欢吗?不见得。今天喜欢,明天不喜欢,要换样子,天天要换口味,天天换样子,这就是变化。衣服的穿著也复如是,年年有个流行的款式,常常要换,很会变。这些鬼王天天在变换花样诱惑我们,我们还喜欢跟他打交道,不知道被他蒙骗,不知道受他的伤害。我们吃的苦吃得太大,心永远是浮动的,永远静不下来,永远定不下来。
  这鬼王是什么?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我们。你们常常到馆子里面吃菜,过几天他又贴个告示出来,新的菜谱出来,他变个花样,为什么?怕你不去吃。服装设计师常常换一个花样,新款式来了,旧衣服穿得还没有穿坏,甚至还没有穿两、三次,又有新的款式出来,旧的落伍了,穿出去不好看,穿出去自己觉得没面子。我有的时候问同修,旧衣服为什么不能穿?穿出去人家笑话。我就告诉他,笑死!他死,你没有死!被人笑死,他死,你没有死;你穿出去,多死几个人好!为什么要受他欺骗?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赶不上时髦,你说你的日子过得多苦。明明一件衣服可以穿个十几、二十年,人人都能够节俭,人人都不怕人笑,好多服装设计师都要改行,他再也没有能力诱惑人。这些是什么?就是这一类龙王鸠盘茶王。你仔细去观察,社会上妖魔鬼怪很多很多,你只要有慧眼,你看到处都是。这类的鬼王在此地提醒我们,不要被五欲六尘蒙蔽,不要被一些时髦欺骗,我们在境界里一定要有主宰、要有定功,有定功就自己能做得了主,要有智慧看得清楚、看得明白。我们生活有多余的,为什么不多做一点好事,做多一点利益社会的事情,利益众生的事情?何必要赶时髦,这是很大的错误。第三尊:
  【善庄严幢鸠盘茶王。】
  这个名号里面有『善庄严』,善法庄严必定是人天两道以上,如果说恶法庄严那就是三途。哪些是善?佛法里面讲到最低,最低的水平、最低的标准是五戒十善,如果能修五戒十善,那就是善庄严。善庄严,为我们说明决定不是物质上的庄严。庄严,用现代的话来说,美好。美好不在装饰,不在衣著,不在乎这些物质丰富,在乎德行。如果只有物质的文明,你穿著华丽,满身配戴著珠宝璎珞,这很庄严。居住华屋,出门有名牌轿车,可是你一脸的俗气没有办法改变,怎么改也变不了,怎么样化妆也遮盖不了,那不是真正的庄严。真正庄严是心地善良、心地慈悲、心地清净、心地真诚,虽然穿得很朴素,乃至穿补丁的衣服,你看他的容貌清秀,那是真正的庄严。相貌清秀、慈祥、稳重,六根充满智慧,这是善庄严,我们应当要学习。我们仔细看塑造的佛菩萨形像,善庄严。
  怎么样修学?从心地上下功夫。心善行善,知道自己生活在这世间,我们生活所必需,不过是三餐一宿,古人常讲「日食三餐,夜眠六尺」,晚上睡觉六尺床铺,这是我们生活必需。除此之外,若有多余就应当帮助社会苦难众生,看看他们,他们三餐还得不到,每天温饱还不足,我们听了有什么样的反应?真正有善心的人,一定是尽心尽力去帮助这些苦难的人,现在世间苦难的人多。上一次中国大陆长江水灾,我们同修发心全心全力来捐助,请中国大使馆转交。前几天我又收到一份报告,中国东北松花江、嫩江、黑龙江,那边的灾害也非常严重,这份报告也相当详细。我收到之后,我影印两份,送一份给李会长。报告里头说东北天气冷,再过二十几天就进入到冬季,晚上零下十度,他们房子没有了,现在临时搭个帐棚,没有棉衣,没有煤炭能够生火取暖。我们听到这个讯息,这个生活要是我们自己过,怎么办?这个冬天一定会有很多人冻死,缺粮食、缺衣服。真正发善心的人,我们尽心尽力帮助他。李居士告诉我,我们还有一些捐款还没有送去,我说:很好,这笔款子我们可以指定捐赠给东北。我们看到众生得乐,我们心里很安慰,看到众生很苦,在受苦的时候,我们也很难过。自己衣食足,够了。
  在新加坡这个地区,这是一年到头长夏,只有一季夏天。今天我们是捐寒衣给北方人,我们没有寒衣,我们只有单衣,没有寒衣。在新加坡这个地区大家有福,日子好过,一年到头薄薄的两件衣服就够用。北方不行,他们要穿很厚的棉衣,年岁大的人棉衣都不保暖,在中国古礼里面讲,七十岁以上为了保暖穿皮衣御寒。在佛门里面戒律虽然很严,佛家吃长素,不穿皮衣,穿皮衣、穿皮鞋跟吃肉没有两样。但是佛经里面有开缘,七十岁以上身体不好、体力衰弱有开缘,可以穿皮衣。饮酒,那是佛五戒里面的大戒,根本戒,可是开缘很多。年纪衰老,血液循环不好,酒可以帮助你血液循环,有开缘。
  我过去初学佛的时候没出家,也常常到寺庙里面听听老法师讲经,跟这些法师们处得都不错,常常在寺院里面做义工,於是他就留我在里面吃饭。吃饭的时候,老和尚面前有一杯酒,我看到很奇怪,明明五戒不饮酒,为什么老和尚每一餐饭他都有一杯酒?那时候刚学佛也不敢问。还懂得一点礼貌,尊敬,不敢问。以后到台中亲近李老师,我就把这个事情向李老师请教,为什么老和尚每一餐饭还有一杯酒?李老师告诉我,那是老和尚吗?是!有七、八十岁?有,七、八十岁。血液循环不好,那是当药用,帮助血液循环,那是开戒,他不是破戒,叫开缘。我们才明白这个道理。他也不忌讳,也不是偷偷摸摸去喝,光明正大摆在桌上,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佛家戒律很严,通情达理,它不是死呆板。生病的时候,在中药里面有很多药需要用酒做药引,可以用,这开缘。每一条戒都有开遮持犯,你要懂。你如果不懂,那叫死在戒条之下,那是错误,条条戒律都是活活泼泼。
  戒律的用意,帮助我们得定,帮助我们得清净心,清净心帮助我们开智慧,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是佛教学的手段,目的是开智慧。你要是明了之后,你才晓得应该怎样修学,成就自己的善庄严。念念想到众生的苦处,现代这个时代苦众生多,如何帮助这些苦众生;帮助有物质上的帮助,有精神上的帮助,两者都需要,精神更胜於物质。物质是救急救难,精神的帮助确实可以帮助那些贫苦的人得到快乐,帮助人破迷开悟。觉悟之后他观念产生变化,纵然贫苦他也不以为是贫苦,贫苦里头也有乐趣。像过去孔子的学生颜回,颜回的物质生活非常贫苦,如果在今天这个时代颜回是贫民户,应该要得到救济,可以拿救济品的,在那个时代没有人救济他。孔老夫子看到都很赞叹,颜回那种生活是一箪食、一瓢饮,若是在一个普通的人,都会感觉得很苦、很忧虑,可是颜回不改其乐,他每天生活得很快乐、很幸福。那过的是什么?精神生活。所以精神生活能够克服物质生活的贫乏,只要清苦的生活能过得去,他就会很快乐。
  诸佛菩萨在六道里面普度众生,就是用这个方法,使大家了解事实真相。富贵的人安於富贵,贫贱的人安於贫贱,社会就得到安定。真正明理的人,富贵的人帮助贫贱的人,贫贱的人也自得其乐,也对社会有相当贡献。所以社会是安定和谐,彼此能够互助合作,争取整体的繁荣兴旺。他不是著重个人物质享受的追求,他要追求整体的繁荣兴旺。觉悟的人才能做到,这都是善庄严幢;『幢』是明显之义。我们学了应该要认真努力去做,要落实在自己生活之中,真正懂得断恶修善,以善心善行来过日子,这就是善庄严幢。第四尊:
  【普饶益行鸠盘茶王。】
  『普』是普遍,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清净心、平等心,你才能与普相应。既然说普遍,就没有种族的分别,也没有国界的分别,没有文化的差别,也没有宗教思想的差别,这才真正做到平等。以平等心对一切众生,修『饶益行』;「行」是行为、行动。这种行为决定是利益一切众生,不但利益,要令众生得到最丰饶的利益;这不是小利益,我们一般讲最大的利益。最大的利益,是不是世间人所讲的财富呢?帮助大家天天升官发财呢?今天社会,连小学生头脑里面所想的都是财富,你说这还得了吗?这个问题严重。社会的财富毕竟是有限,每个人都争取,都来争夺,社会怎么会安宁?所以古人教学,教他道义,轻视财富,重视道义,社会能够长治久安。轻视财富,重视道德,这才能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利益。又何况佛法对於宇宙人生观察得透彻,世法的圣人他的教学亦是。儒家始从胎教,很了不起,一直到慎终追远,一世的教学。佛家讲三世,人有过去世、有现在世、有未来世,所以佛法里面讲因缘果报是讲三世,不是讲一世,这才讲得透彻、才讲得真实。
  经论里面跟我们说得很多,我们一个人到人世间来,法相唯识里面讲两种果报,一种果报叫引业,过去生中你修五戒十善,这个业力引导你到人间来投生,你得人身,你得果报得人身。今天世界上将近六十亿的人,可以说我们的引业相同,我们都得人身。虽得人身,我们面貌不相同,我们生活环境不相同,我们寿命长短不相同,这又是什么原因?佛讲这叫满业。引业是牵引你得人身,满业是你的生活环境各个不相同。满业是什么业因?过去生中所造的善恶业,各人不一样。佛法里面具体告诉我们,譬如一个人得财富,你的富贵是你过去生中修的。过去生中修财布施多,你这一生得财富,你多财;过去生中布施得少,你这一生得的财富就少,这是每个人不一样。
  我们看得财富的人,有些人发大财,他发财很容易,没费什么力气,不辛苦,真的财源滚滚而来,那是什么原因?过去生中修财布施修得很痛快、修得很欢喜,布施之后没有后悔,这一生得财就很容易,无论做什么行业他都赚钱,命里头有财。可是有些人财是发了,赚得很辛苦,他才能赚到,什么原因?过去生中布施,布施得很难,人家劝你布施,好吧!为了人情布施,布施之后又后悔,所以这一生他钱还是要得来,得来很辛苦,就没有那么容易。为什么?过去你布施很困难,现在你得到也很困难。譬如我们举个例子,我们请法师吃饭,供养修福。我们宴会设在一个餐馆里面,要法师自己跑到那里去,法师去吃一餐饭很辛苦,你将来赚的钱也很辛苦才赚来。如果是你做好的好菜好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