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第4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经文意思很深很广,正说是讲整个的华藏世界。我们学习,一定从最小的地方做起,像一个家庭,一个道场,这个家庭小道场怎样能够做到清净庄严?这一首偈就教导我们,在家庭里面最重要的是家长,家长是一家的表率,儿女从小看父母长大的,儿童的模仿力量非常强,这就是所谓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习惯,这叫家教。所以做父母的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定要有警觉,这是下一代的榜样,凡是不善的、不利的,决定不能在儿女面前表现。有的时候,我们自己很随便,无意,小孩有心,他这个印象落下去了。
  在团体里面,团体的领导人,我们这个学会会长是领导人,领导人就跟家庭里面家长一样,我要这个团体好,首先自己要好,这个团体上上下下都看著你,你是个榜样。我们前几年,每个月到香港来讲经,时间虽然不长,我们的总标题总题目,「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所以领导人就是要作师作模范。这个影响力很深很远,不仅仅是这一个道场的好样子,你要晓得这个道场做出了典型,做出了模范,会影响别的道场,那是无量的功德。你为这个世间所有学佛人向往的中心,想看看学佛的样子,一定到你这里来学,一定来看看你,你是榜样,你是典型,你想想看这多重要。所以我们自己本身要学得像,要像佛菩萨那么样的清净,要像佛菩萨那么样的平等,对待一切众生,清净平等就是大,大慈大悲。大是什么意思?你的慈悲是清净的,你的慈悲是平等的,这个叫榜样,这个叫典型。修自己就是住持正法,修自己就是庄严国土,我们对於自己起心动念,怎么能不检点?怎么能不留意?
  古大德常常教诲我们,修行要从根本修。什么是根本?起心动念是根本。我们凡夫不知道是非善恶的标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既然主持这个道场,那就不能不把是非善恶的标准搞清楚;我要不搞清楚,我怎么能教别人?道场在这个地区,这个地区众生能不能得佛法利益,完全是这一个领导人,是他的责任,教化功德是他,不是别人。他要懂得教化,不需要自己亲自去教学,就像一个学校,他做校长,校长不一定跟学生上课。但是他负的是教学的总责任,教学计划是他安排的,课程是他安排的,老师是他聘请的,他聘请老师来执行他的教学,帮他教学。
  所以佛门里面一个道场的主持称和尚,别的人不能称和尚,和尚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叫亲教师,就是他亲自主持教学的人。他所聘请来帮助他的,真正给他上课的,阿闍梨,不能称和尚,称阿闍梨。我们在这一个道场,这个道场领导人,会长是个居士,他在这个地方,他称和尚;我们在此地,我们不能称和尚。现在一般社会对这些称呼已经不懂了,所以搞错了。古人懂得,哪一个负责主持会务、教学,这个人是和尚。
  出家人在这个会里面讲经说法,是会长聘请来的,礼请来的,这个出家人在此地也是阿闍梨的身分,那要称他和尚是对他尊敬,他在此地不是和尚身分。也就是说,像学校里面,学校校长是和尚,校长聘请所有的教授都是阿闍梨。佛法这个名分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和尚负总责任,教育的成功,功德是和尚的;教育失败,过失是和尚的。教员只负责这个课程,只把这门课程教好,他就没有事了,其他的不是他的事情,他无需要过问。请你来上国文课,你把国文课上好就行了;请你来讲这部经,你把这部经讲好就可以了。
  对佛法负责任,对众生负责任,对社会负责任是会长,不关教员。教员是会长请的,你觉得他不合适,你解聘不要再聘请他了;你觉得他教得不错,教得很好,你可以继续聘请他。在一般,过去我在台湾的时间比较久,在台湾学校也教过书,台湾学校教员跟学校聘约是一年,这一年教得不错,下一年学校还需要你,它又送一张聘书给你。一年是一届,聘约是一年。在外国学校里头有三年的,三年期满,如果学校还继续要聘请你,就继续再聘;如果不聘,三年就期满了,你就离开了。所以教员的这个责任很小,他只是一个科目,校长责任大。
  佛法的兴衰,不在讲经说法的法师,在道场的住持。道场住持如果是真正明达,真正能够负起教化一方的使命,他一定会去找好的教员,找好的助手。看我们的道场道风学风,像净土宗,我们都是修净土的,一定去礼请对於净土经教有修有学的这些大德们,无论是在家出家,请他来讲经。这个领导人(会长),他有很多事务上的事情,他要管理,他要应付,他没有时间,他一定要请这些大德善知识来教化这一方的信徒,教化这一方的众生,这是他的责任。他要没有尽到责任,这是他的过失。就好像一个好的校长,他为了学生,培养优秀的学生,他一定去聘请很好的老师,每一个学科都会聘请到对於这个学科有专长的老师来教导,学生成绩优异,这个校长办学成功了。所以学生感激是感激校长,政府社会的奖励也是奖励校长,不是教员,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要在这个地方学习。
  教育是长时间的,永远没有间断的。佛法的教育,生生世世,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这是佛法教育。你修行成佛了,成佛之后,倒驾慈航来教化众生,这个里面个人的缘分不一样。要知道,做一个道场的主人,一个道场的领导人,那很了不起,福慧具足!他有大福报,他有大智慧,道场底下的工作人员,我们一般讲常住执事,他们所修的总比不上会长,会长福慧具足。他所领导的这个班子,这些执事,有的人福多慧少,有的人慧多福少,慧多福少的当教员,福多慧少的当执事,福慧具足的当住持。这个道场怎么会不兴旺!
  但是世出世间的事业,一定要知道,自己做得再好,如果后继无人,自己将来往生了,这个道场就衰败了,你住持这个道场的成绩等於零,一代就完了。你看看世间法里面,我们看每一个朝代的帝王,你看开国的帝王,他一登基,第一桩事,大事,是什么事?立太子,培养接班的人。这个事业生生世世永远传下去,叫大事业。所以佛门里面,真正有修有证的这些大德们,他们要传法,同样道理,培养法子。古时候,培养的方法是在讲经说法里面去发现,听众里面,在这个里面去发现。观察听众,无论在家出家,头一个是道德,有道德,有智慧。这个智慧里面要观察,第一个是记忆力,第二个是理解力,记忆力好,理解力好,又有德行,方丈和尚会把他选拔出来,培养他做接班人。你们要读《禅林宝训》就看出来了,古人对於接班人的培养是怎样的用心,怎样的护持。这个是续佛慧命大事业,弘法利生是小事业,续佛慧命是大事业。在我们佛门里头,你看每一个宗派代代都有传人,传人是这样培养的。
  在过去祖师大德们,虽然他住持这一个道场,大部分他自己也讲经,那是大的丛林。大丛林跟大学一样,它不只一个讲堂,它有好几个讲堂,他请了很多法师,这个法师的名义叫首座和尚,代表方丈分座讲经。就好像我们教室很多,开几门功课,学生专修,由首座和尚来代表方丈和尚来教导他。首座也是阿闍梨的身分,就像大学里面的指导教授。他不是校长,是指导教授,这个身分地位也非常高。要培养人才,从前没有办培训班,没有办佛学院,代代传人是从听众里面选拔出来的,选拔出来训练他。
  最后一个阶段分座讲经,我们今天讲的覆讲,讲小座,听老师讲了两个小时,到第二天早晨,被选拔的学生,上台把昨天老师所讲的重复讲一遍。所以他的记忆力要好,要记得住,要能理解。因为那个时候,你没有什么参考资料,你只有写笔记。不像现在有录音、有录相,你还可以能够多听几遍。从前没有,完全靠自己记忆。所以记忆力不好,理解力不好,没有办法学经教。但是老师最重要的还是重视你的德行,这是第一个条件。没有德行,虽然记忆好、理解力好也不会取你的,第一个重德行。
  世出世间法都是如此。孔老夫教学四个科目,头一个就是德行,第二语言,第三政事,第四文学,夫子当时教导的四个科目。释迦牟尼佛也不例外,把德行排列在第一。我们现在的观察,现在标准降低了,至少你要观察这个学生,他守不守规矩,守不守法,在佛法里面讲,他持不持戒。但是现在一般道场,方丈住持自己本身做不到,他不敢要求别人,这是我们佛门这个水平素质一落千丈的因素。
  今天真正大善知识,无论出家在家要救救佛教,你要发这个心,你要挽救。挽救从哪里救起?从德行救起。中国江泽民先生提倡以德治国,我们今天佛门也要重视这一个指导原则,以德兴教;没有德,佛教永远不会振兴起来。佛家的德就是戒律,所以我们今天自己要学,那个受戒是形式。早年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导我,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这是特别在这个时代教导我的一个原理原则。戒律我们怎样去修?学一条做到一条,真正做到,这一条就受了。
  不杀生的戒,不但对一切动物不能够杀害,连伤害它的念头都不起,决不令一切众生因我而生烦恼,这都包括在不杀生这一条里头。众生因我而起烦恼,我就错了,大经里头佛常讲「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我们纵然不能够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至少不能叫人生烦恼。如果人家看我不顺眼,看我就生烦恼,我看到他,赶紧躲避过去。为什么?不让他生烦恼。我们有没有做到?所以哪里会有一个念头去障碍别人,去破坏别人的善事善行,不可能!别人对我不好,我要持戒,要忍辱,修忍辱波罗蜜,修持戒波罗蜜,不可以报复,这是持戒;不能够有丝毫怨恨的心、怨恨的念头,那是忍辱。如果我们做不到,那就犯戒了,就破戒了,德行就欠缺了,你怎么能成就?
  《十善业道经》上,最重要、最精彩的教导,佛讲「菩萨有一法,能离一切世间苦,何等为一?谓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后面还教导我们「不容毫分不善夹杂」,这样你的善法念念圆满,不许可有毫分不善夹杂,这个是大戒。我们要认真学习,成就自己的德行,诸佛如来如是,法身菩萨如是。如果我们忍不过,心里头还有忿恨,你没有学佛,你不是真正的佛弟子。真正佛弟子,依教奉行,佛怎么教我,我一定要百分之百的把它做到。初学的人百分之百不可能,从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三十,慢慢进步。如果进步到百分之九十、百分之一百,你智慧开了,你心定了,心清净了。清净心生实相,生智慧,《金刚经》上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总之要真干,特别是道场的领导人,时时刻刻要反省要检点,天天要改过要自新,知道自己的身分使命,你是来教化一方的,你的责任比谁都重。那个不是儿戏,你的功德也比别人大。如果你疏忽了,你的过失加别人多少倍!所以,舍,放下是没有边际的,舍身,牺牲奉献,全心全力为众生服务。我们服务的项目,最主要的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断恶修善,离苦得乐。所以自己要做不到,怎么能帮助别人做到?不仅仅要做这一个道场所有大众的榜样,还要做这个世间所有一切道场的榜样,这是佛陀的教诲。现在我们讲多元文化,不仅仅讲是佛教所有一切道场的榜样,还要做这个世间所有一切宗教道场的榜样,都在这一句「舍身无量等刹尘」,是来做示范的。
  『以昔劫海修行力』,都是讲过去世的修行,成就现前清净庄严,这个世界的清净庄严。清净庄严不是偶然得来的,这个里面我们一定要听清楚,要看清楚,清净才是庄严。如果这个里面没有真诚清净平等慈悲,那个庄严你要是细心去观察,俗气!现在人讲这个新的名词也很好,磁场,那个清净的磁场跟那种富丽堂皇的磁场不一样。世俗这个庄严,如果这个庄严里面的住众,心地都是清净平等慈悲,那个磁场完全不一样。
  如果只有形式上的庄严,没有实质的心行,你会看到他俗气,看到好像是很好看,里头没有灵性;有外表的形式,没有实质的内容。我们从这个里头细细去观察,你才晓得佛菩萨的教诲,圣贤教诲无比的重要。如果有实质上的这一种清净平等慈悲,纵然没有任何外表的形式,显出真正的庄严。像古时候,佛菩萨教化众生,根本没有任何建筑物,多半在山林,讲经的人坐在树下,听众围绕著一圈,那就是道场。如果我们参与,那个磁场是真好!这个就是讲的重实质不重形式,所以形式不重要。
  我们今天建道场,你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晓得不需要搞这个形式的。为什么?浪费许多人力财力,这个是没有必要。我们的房子能够住,能够遮蔽风雨,建得坚固一点,使用的年代可以长一点,不需要搞那些艺术。你搞那个东西有什么用处?我们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教室,在这里上课教学,研究讨论,互相警策,互相勉励,共同学习就好了。我们的设备就是图书、仪器,这个是必需要用的,我们搞这些;绝对不搞雕梁画栋,不搞这些。现在有许多富贵人家也一样,许许多多艺术品装饰房舍。我们不需要,道人清净为主,道人家墙壁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我们这里面只供几尊佛像就可以了。必要的时候,经典里面警策的句子,我们写几张挂在这里,常常警惕自己勉励自己就够了。六根接触的境界全是教学,使我们一切时一切处不离圣贤的教诲,这个就是很理想的修学道场。
  饮食,我们懂得愈简单愈健康。我们居住修学的环境同样道理,愈简单愈庄严,清净庄严,心清净、身清净、环境清净。回归自然最健康,那是真实的庄严,我们不能不晓得。这个里头的理很深,事很繁杂,我们都要能够掌握住不能造业,错花施主一文钱不是罪就是过。有意的是罪,无意的是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