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191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纪元1912- 第4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议长驾临奉天,实在是奉天之幸啊!”
“张将军,今日一麟初抵盛京,便见盛京市场之繁,张将军属理地方之能,实是让感叹!”
这似称赞的话语,不知为何从张一麟的口中吐出时,听在张作霖耳中,却是倍觉刺耳。
“这多亏了国务院支持,若是没有国务院扶商、重商之举,又岂有今日盛京市场繁华……”
在张一麟面前,张作霖可是陪着小心,与姓徐的不同,姓徐的固然是国社党人,可是眼前这位却是国务总理的亲信心腹,那位总理或许势力不出关外,可若是想收拾他,谁知道他能弄出什么主意来,大总统在他那可都没讨得便宜。
还是小心应付的好!
将张一麟迎进府中之中,陪着小心、喝着奉诚的张作霖是极为谨慎的应对着,待两人谈了半个多钟头之后,张一麟放下手中的茶不看着张作霖说道。
“张将军,在一麟来盛京之前,总理曾特意叮嘱……”
叮嘱……张作霖连忙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关外地属东北,北有俄罗斯、东有日本,两国对东北无不是虎视眈眈,其形势之恶劣,实为中国最险要之地,总理身在京城,可却心系国家要防,曾特叮嘱一麟转告张将军,对奉天之防,要大力支持,不知将军有何所需,尽管直言,凡国务院能做之事,想来总理是不会拒绝的……”
张一麟的这句话一出,只让张作霖心下微微一惊,他连忙站起来故作感动之状说道。
“总理能心系东北之防,实在是让作霖感动,”
嘴上这么说着,思及和自己那位大哥之间的诸事,张作霖心下一动,便开口说道。
‘张议长,实话不瞒议长,最近雨亭这些天总在想一件心事,才不安的。一直想禀报大总统、总理一声,看看该怎么办好好。‘
‘哦?‘
见张作霖这么说。张一麟心下微微一愣,便开口说道:
‘张将军尽管直言。‘
‘目下,东北局势还是十分不平静的,东邻、北邻实为东北之患。万一出了事,以东北当前之军,恐无应对之力,只怕中央界入之前,东北之地恐以尽失……‘
‘你想怎么办呢?‘
张一麟试探的问了一声,他这次来就是和张作霖谈这件事,没曾想不待他开口。张作霖倒是先提了出来。
‘我想给二十七师增添十尊大炮。‘
可谓是老奸巨滑的张作霖同样试探的问了一句,他想弄明白这张一麟私访盛京的目的,但更重要却是——占便宜,对于出身绿林的张作霖来说,他从来都是信奉“有便宜不占就是王八蛋”的信条。
‘能添十尊炮,二十七师便可对付任何局面。张议长能不能力呈北京政府,尽快批准拨款。‘
听张作霖要买十尊炮,张一麟的心里倾刻翻腾起来:
‘这个胡子恐怕是想要扩充自己了。‘
但。他又觉得不好明阻,在组建远征军时,东北三省之军之所以未曾调动,就是因为北邻与东邻之危,不仅未曾调用,甚至就是大总统那边还特意划拨了五千支步枪。甚至在陆军军械制式化之后,又特准其旧械留库,以备不时之需,而非像其它各省那样,需将旧械上缴。不论是对于总统府还是国务院来说,如何维持东北局势于稳固从来都是第一位的,所以绝不曾威逼半分,甚至百般安抚。
心下想及这些,张一麟便他笑着对张作霖说道:
‘张将军,你的想法很好。二十七师是奉天省的唯一劲旅。应该好好装备。只有咱们自身硬了,才无人敢歧视。只是……‘
张一麟卖了个关子,面上露出难色。张作霖心里惊了。
‘怎么,他不愿向北京呈报?‘
想着这些,张作霖脸色一沉,说:
‘买炮这事,名正言顺,我想北京是不会不同意的。只是务必请……‘
而张一麟则是微笑摇首说道:
‘张将军。你想错了。这样的事,我怎么能袖手旁观呢!不过,这军务之于,一麟实是不便插手,且国务院亦不便插手,再者:如果例行公文呈报北京,等待北京政府批复,那就不知要经过多少时日,还不知是准、是否?周折太多了。‘
‘这么说‘
‘这样吧,‘
思索片刻,张一麟便开口说:
‘先从省里把钱拨出去。需要多少,你报个计划,回头我看看和民政厅打招呼。这样做省时间。办件事就得成件事,拖拖拉拉,说办不成就办不成。‘
张作霖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没想到张一麟竟然答应亲自和民政厅那边打招呼,如便忙站起,一边躬身致谢,一边说:
‘感谢张议长关照,感谢张议长关照!‘
‘自家人么,不必客气,这增加国防之事,国务院定倾力支持。‘
停了片刻,张一麟又神密地说:
‘张将军,想来将军已经明白,东邻之危近在眼前。‘
说着,张一麟又朝张作霖靠近些。
‘在张某从京中来时,总理曾手信一封,托张某给将军带来。‘
说着他便从文件包中取出一封信来。
总理的亲笔信!
听了这话,张作霖心中一惊,连忙恭敬着接过信,拆开信封一看,张作霖的脸色随之便是一变。
‘好个东洋小鼻子!难不成对奉天动起了歪念头!‘
虽说惊讶于总理于信中所提之事,可转个念,张作霖看着信中提到的增派两个总队的内务部队于奉天,用于加强奉天之防的建议,虽说顶着防范东邻的名义,可多少还是让张作霖有所防范,原本驻于奉天省蒙地于鸭绿江畔的内务部队对张作霖来说,就是他的心头之刺,相比于奉天陆军,内务部队可谓是兵强马壮。
与各省陆军不同,内务部队军饷远高于各省省军,而且其装备不可不谓之精良,一个总队冲锋枪、机枪数量十数倍于省军,大小炮更数倍于省军,装备精良不说且训练有素。在张作霖看来,别说是两个总队,如果真在战场上打起来,他的二十七师恐怕连一个内务部队总队都挡不住,可那两个总队是他自己答应下来的。
原本一直有心将内务部队赶出奉天的张作霖,这会不仅没赶走内务部队,甚至国务院那边还以东邻之危的名义,又要调来两个总队,这未免也太……想到国务院到底还是把手插进来了,是不是别有用心?还是……
理由!借口……一定是了!别看张作霖粗鲁。脑壳倒还机灵,关键时竞粗中有细。收起那封信,他轻轻地叹声气,微微一笑,看着张一麟神情一肃说道:
‘还请张议长转告总理,军人以保家卫国为天职,请总理放心,作霖绝不会让总理、让国民失望!如东邻欲侵我奉天。凡作霖一息尚存,绝不退缩半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张作霖的话头微转,全没有提到信中所提的两个总队的内务部队调入之事,而是在那大表着“守土卫国”的决心。
“届时。届时作霖自当电请中央派出援军!”
这一句话,却是把他的心机表明的再清楚不过,如果东洋之威临前,他会抵抗,但是在东洋威胁之前。中央最好也别插手他奉天的防务!
‘好好!咱们中国就得有张将军这样的军人。‘
对于张作霖的这番表白,张一麟却是在称赞之余,又拿出了一份文件,而那份文件上清楚的带着国务院的梅花徽章。
“张将军,这里有一份国务院截获情报!”
上了贼船是什么感觉,待下人请张一麟进入客房后。张作霖却感觉自己让那张一麟给耍了的感觉,准确的来说是让北京的那位给耍了,先前的那份私信,只是提到日华矛盾因“胶澳事变”加深,日人于奉天省所持的南满铁路、关东州,使得奉省成了“拒日前沿”,鉴于此,为防范日人。需加强奉省防务,可冒然调动中央陆军势必引日人警戒从而引发时局崩坏,所以才希望调内务部队加强。
这信是什么?
根本就是挖个坑等他跳,他可是拍着胸膛把话给说满了,这话一说满不当紧,等他张作霖跳进了坑里,那位本家却拿出了国务院的秘件,那秘件内所载的数份日本陆军的机密电报,无论是事关增兵的,还是铁路附属地加强防务的,无不在告诉他一个事实……东洋小鼻子这次怕真盯上奉天了!
“怎么干?”
一时间,张作霖犯起了愁来,这边东洋人虎视眈眈的盯着奉天,这若是一增后人,可就是两个师团,别说两个师团,就是一个师团也足能吞了奉天了,而在另一边,总理特使还在他的客房里住着。
前有虎,后有狼,一时间张作霖却是没有了主意,日人野心,他不是不明白,可国务院又岂真的是大公无私?
这几年来,这个官作下来,张作霖早已有了一些新的习惯,碰到难处,即找他的那些智囊。现在碰到这个解不了的难处,他在思索片刻后,马上派汽车,去把袁金凯接来。
待袁金凯到了将军府后,张作霖把先是把总理私信让袁金凯看了个清楚,随后又让他看一遍那国务院的秘件,甚至又特意给袁金凯留下了差不多半个钟头的时间,让他去考虑,然后才开口说:
‘洁珊。就这么一件事,你拿个办法,看该怎么办。‘
‘看情形,总理信中所提之事,倒是不假?‘
袁金凯捋着稀疏的黄胡子,似有些心不在焉地说,实际上,他也被那几份密件的内容吓到了,相比于京城,他更担心的是东洋人,东洋人对东北的野心,身为东北人的他又岂会不知?
‘可不是!‘
张作霖点点头说道:
‘东洋人的野心,可谓是司马昭之心,可……东洋人是虎视眈眈,那国务院又岂不是暗藏祸心,不看别的,就看国社党在咱们这的动静就知道了,长此以往下去,只怕咱们奉人……”
话沉着,张作霖却是不由发出一声长叹,全是一副为奉人可惜的模样。
“现在这奉天的事啊,可谓是前有虎,后有狼,稍操之不慎啊,事情就麻烦了不说,没准你我皆成罪人啊。‘
而袁金凯端起茶杯思索片刻,又看一眼那电报说道:
‘没事,没事,这事好办。‘
‘怎么办?‘
一听袁金凯这么一说,张作霖的脸上顿时露焦切之色,原本这在他眼里可是一个解不开的局面,怎么到袁金凯这里,反倒是不大紧要了,这才多大会的功夫,他就有办法了?读书人,当真不愧是读书人!
‘其实,这事也简单。‘
‘简单?‘
张作霖有些急切的看着欲言又止的袁金凯。
“至少,没那么难!”
放下手中的茶杯,袁金凯看着张作霖那一副急切的模样,顿时生出了些许得意之感,作为幕僚最看重的就是东主这种有所求的表情。
“洁珊,还请您快快把你的主意告诉我。”
“这事,其实就四个字!”
话声一沉,袁金凯吐出四个字来。
“驱虎吞狼!”
“驱虎吞狼?”
袁金凯的建议只让张作霖一愣,如何个驱虎吞狼之计?
“说说看。”
随后袁金凯便起身伏在张作霖耳边,把他的定计轻声说了一遍。听着袁金凯的建议,张作霖愣了。
“这我得想想。弄不好我成了他妈巴子卖国贼了。”未完待续……)
s

第175章 失望之心

北京城,国务总理官邸,华灯初上之时,初夏的轻风,吹拂着总理官邸后花园两侧的树冠;花圃里的盆坛,散发出阵阵清香;星星眨着明亮的眼睛从神秘处跳出来,吵闹了一傍晚的归鸟,都在枝头上入了梦乡。
住在总理官邸二楼小书房的李子诚却是依然没有入睡,身处二楼的他不需要再像平素一样注重自己的仪表,而是随意的穿着一件白色的短袖衫,伏在桌案上看什么。明亮的灯光,把他巨大的身影投向后壁,迎着灯光的脸上,露出一抹红润,那绺特意留出的能让人显得更成熟一些胡须,显得很雄壮,眼神也流露出自信从他进入京城之后,就任这国务总理之后,所有的一切大事都安排得比较顺利。
顺利!
至少在去年进京的时候,他从未想过一切会如此的顺利。
当然,除了一件事制宪。
制宪会议已经召开两个星期了,可是会议却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直到现在,宪法依然在对草案选择上进行着讨论,李子诚的心下不禁一叹,最初之所以强调制宪代表的律师身份,是因为相比于其它人,那些律师至少熟知妥协精神,制宪会议从来都都是一个争论、辩论、最终妥协各方利益的过程。
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想要放松一下的时候,李子诚的脑海中再一次浮现出那一句话来。
“在权衡中进行理性选择……”
宪法既然是一套规则集,那么,所谓制宪会议的实质就是在规则之间进行选择。换言之,制宪会议是一个对诸多宪法方案和宪法规则进行比较、权衡、选择的过程,对于国人而言,在他们的心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宪法方案。
在5月29日,于城外的财部部新楼上举行的制宪会议上,随着会议规则的最终确定。先是丁佛言首先提出了《天坛方案》。该方案实际上根据天坛宪法草案为基础制造定的符合规则的宪法草案。从5月29日起,制宪会议一直对该方案进行讨论,并于6月13日形成了一个全体委员会报告。随后,李庆芳等人又提出《约法方案》。那个方案是以袁氏约法为基础,加入了“宪法”的调料“制成”。
而这两个方案争论不已经时,江苏省代表方面则提出了《江苏方案》,其着眼点是确立共和体制和国民权力的维护,同时是寻求建立一个统一的全国政府,确保全国政府的权力相对集中,只给各省保留一定的自治权。以实现国家的统一。
然而,就在这时,云南省代表则6月17日的会议上,提出了一个与《江苏方案》针锋相对的《云南方案》,该方案凸显各省的独立性,要求把主权留给各省,实质是力图建立一个松散的邦联结构。
会议至此,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开始出现:在诸多宪法方案中。究竟选择哪个方案?无论是《天坛方案》亦或是《约法方案》最终都在种种质疑中通过讨论被放弃,这两个“仓促而成”的方案,有着太多的不足。
最终。《江苏方案》和《云南方案》成讨论的主流,实际上,这两个方案就是中央与地方的角逐,是要一个中央集权政府,还是在一个松散联邦政府的选择,当然,两个选择之中,都不同程度的强调了对民权的维护。
7月19日,这是相当关键的一天。《江苏方案》的起草人从8个方面对《云南方案》提出了尖锐而详细的质疑,其基本观点是。对外,该方案不能防止各省违反国际法和各项条约,势必使各省陷入战争的巨大灾难;对内,该方案既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