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191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纪元1912-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这至少是现在全世界最大的飞机”
对于这一点,李子诚倒是非常自信,眼前的这这架双翼水上飞机的机身约长有十一公尺,机翼下方带着二只浮筒,在浮筒的支撑下,看着这架水上飞机不由得会让人产生一种高高在上。
机首处向外突出的星型发动机前方是螺旋桨。铝制的机身上方发动机的后方则是驾驶员舱,占据机长三分之一的封闭式驾驶舱是前后双席。机翼、机身及浮筒上半部是深绿色的,下半部则是米白色。
而在机体侧面漆着**徽记,而在在它的垂直尾翼则另外写上了“水攻1”,没错,这就是一架攻击机。
这架飞机完全是按照Ar95水上侦察鱼雷机的图纸制造的,虽说没有一丁点的“自主”含量,但在这个时代仿制在某种程度上等于捷径,至少这架飞机的制造成功,使得自己拥有了一座飞机制造厂,尽管只有六名工程师、43名德华大学在校生组成的见习助理以及257名工人,每个月至多只能建造十架水上飞机。
但无论如何,现在中国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飞机制造厂,生产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远远领先于世界水平的飞机,而且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水上鱼雷机。
此时,单看这架飞机,或许任何人都想不到,对于连云港的工业能力而言,单就是生产这么一架飞机,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连云港拥有机器、拥有图纸,但这一架飞机却集中了**下属二十一家企业,共同攻关才提供了除无线电台之外的机载设备。
从发动机到螺旋桨,再到各种异型型材、再到诸如高度表之类的座舱仪表,可以说,这架飞机的制造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提高了**下属企业的技术水平。
而这正是仿制工程最大的优点,相比于可以在短期内拥有一种产品,最重要的是可以拥有一批却发熟练的工程技术人员,尽管真正的中国技师依然很稀少。
“他肯定是最大的”
从南京来到连云港的韩武的声音听来颇为高兴,站在仓库里仰望着这架飞机时,他的眼中尽是这架飞机飞行于天空的模样。
“相信我,这架飞机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它不仅可以做长程飞行,而且还可以在实施鱼雷攻击。”
李子诚克意压低了自己的声音
鱼雷攻击,这正是自己选中Ar95水上侦察鱼雷机,只是因为它可以实施鱼雷攻击,而这正是连云港所需要的,现在连云港或许可以制造大型海防火炮,但那太费时,而且海防要塞太过“刺眼”,嗯,就像后世的那句话说的那样。
低调是为了随时可以高调。
至少现在,还不是高调的时候。
更何况,相比于动辄三百毫米的海防巨炮,飞机的制造成本更低,更有效,飞机不仅是一种防御武器,而且还是一种进攻型武器,尤其是在不久之后,飞机完全可以派上大用场。
“鱼雷攻击?”
韩武惊讶的问道,而李子诚则是点点头:
“没错,就是鱼雷攻击,有了它,这海上的威胁便不再是什么威胁总算是能睡着踏实觉了”
在说话时,李子诚禁不住长出一口气,打从自己上了日本人的黑名单,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再过几个月,欧战打响,没有英美德法的钳制与平衡,日本借着进攻青岛德军的名义,在自己的连云港登陆,而现在,有了鱼雷攻击机,要担心的反而应该是日本人。
别说日本的军舰,就是全世界的军舰,这会也没有装防空炮的。面对飞机实施鱼雷攻击,军舰完全就是任人鱼肉,眼前的这架鱼雷攻击机会开启海防的新模式,使世界海战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而这个空对海的时代则是由中国人开启的。
这时冯如轻轻敲着机身,然后看着已经走过来飞行员,头戴皮制风帽面戴风镜的朱斌侯。
“怎么样?紧张吗?允章”
朱斌侯没作声只是径自将防风镜的束带扣紧一些,满面尽是即将试飞的亢奋。他先站到浮筒上,再踩着机体下方的踏脚处一攀,便翻到下机翼上面,再从那儿爬进驾驶座。
相比于冯如这位工程师,出身富家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陆上能驾车,海上能驾艇,天上能驾机。他非常向往能在天空驾驶飞机飞行。在国内少数人赴欧学飞行的影响下,去年他再度前往法国学习飞行,开始在慕连航空学校,后来在微拉库相航空学校学习飞行。四个月前,刚刚完成全部学业的他,接到其父朱志尧的电报,说在连云港有一份与飞行有关的工作,于是他便来到连云港。
作为连云港第一名真正的飞行员,一来到连云港,他便在中华飞机制造公司担负起试飞以及新飞行员的培训,而这一次新型飞机试飞,他更是当仁不证。
“今天天气好、视野好、风又平稳,是个飞行的好日子。”
头戴飞行帽朱斌侯在扭头说话时,看到一旁的电影摄像机,便冲着镜头咧嘴一笑,当他把视线朝董事长看去时,却看到董事长冲他微微点下头,而他则回了一个法式的军礼。
坐在机舱内,朱斌侯仔细检查着飞机的仪表,这架飞机的仪表很复杂,之后才说道。
“仪表检查完毕”
“左浮筒良好。”
“右浮筒良好。”
地勤立刻大声喊道,随着他们的喊声,所有人都明白,试飞即将开始。
“检查机翼舵面。”
朱斌侯推动面前的操纵杆和脚下的踏板,让机翼上的舵动一动。
一切正常,没有异状——看到工作人员们打的手势后,朱斌侯大声喊道。
“准备工作完成,请求出库。”
“同意”
然后两个人再从后面合力推动,让水上飞机离开斜坡约三公尺远,孤伶伶地浮在仓库并排的笔直海岸边。
“就要起飞了吧?肯定能成功吧。”
萧潇的声音传了过来,他看着那飞机,目中却全是跃跃欲试的模样,在连云港,第一次看到那些小飞机之后,他便迷上了这能在天上飞的家伙。
在飞机离开仓库后,朱斌侯便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发动机启动的开关。
“咚……”
伴声一声轰响,在火药助力下,星型发动机开始传出突突的轰鸣声,飞机发动机非常吵,刹那问。轰隆的发动机成为海天之间唯一的声,此时机身多了小幅的抖动。同时,螺旋桨开始旋转,机体立即平顺地往前滑去。
螺旋桨送来的风,吹到站到仓库前方走廊处的李子诚等人等人的脸庞,而冯如和他的学生们这会却已经到了船上,他们则紧张的看着正在加速的飞机。浮筒在海面上留下二道白色的水痕,机身慢慢滑过海面,并且开始转向西方。
海上的小艇与岸边保持着几十米的距离,小艇上,几个打着赤luo的汉子全是一副准备随时跳下水救人的打算。
在众人的期待中,朱斌侯将左手边的推进器操纵杆推到最前面。轰隆声升高,机身震动得更加剧烈,隔了一拍,机身加速将他的背压向座位。
在朱斌侯的视线中,前面的一切似乎晃。感觉飞机开始滑水不久,机首稍稍拾起,前方的水平线就看不见了,轰隆声依旧震耳欲聋,水上飞机在水面全速滑行,浮筒后侧激起两片水花,但都被螺旋桨的风吹散了。
“起来,快起来,快……”
和所有人一样,看着那在水上滑行的飞机,李子诚大声喊着,终于在众人的喊声中,那浮筒离开了水面。一瞬间,激昂的水花都消失了,水痕也在机体后方迅速地被散去,现在是空气托着机翼浮起了,机身维持着流畅的角度慢慢拉高。
不过是几十秒钟的功夫,飞机便飞到了百米空中,站在仓库前的人们纷纷拿起望远镜看着那飞机。
机体随即徐徐向左侧倾去,继而平稳的回旋飞行,水上飞机带着轻盈的嗡嗡声飞在仓库和造船厂的上空,正方形与长方形拼成的整齐的造船厂厂房,慢慢从下面流过。
驾驶着飞机加速时的朱斌侯,并没有听到下面的欢呼声,他只是感受着风,感受着海,感受着这飞行时的美妙感觉。
“庞德兄,怎么样,令公子可是咱们中国第一飞行员啊”
瞧着一旁的朱志尧,李子诚笑说道,谁能想到朱斌侯这位试飞员竟然会是富家公子哥,不过话说回来,若不是有这个家世,怕也由不得他又是学驾船又是学飞行的。
“我敢说,以后就连史书上也得写上他一笔”
李子诚的夸奖时,看着在空中那掠过头顶的飞机,尽管心下有些担忧,但朱志尧却还是忍不住得意一番,但嘴上却谦虚道。
“致远老弟,多亏了你啊,若不是你,这小子,还在法国野着那”
自家儿子自家知,对儿子朱志尧可谓是再了解不过,如果不是因为这里有飞机给他飞,甚至还给了他航空俱乐部的首席教官,现在更给了他江苏陆军航空队大队长头衔,那小子没准还窝在法国学飞行,看来指往这小子做生意是不行了,哎,就让他在天上飞着,看看能不能在这上面光耀门楣吧。

第214章 一堆玩具

“兹……”
如撕布一般的枪声在云台山下的靶场内回荡着。
在一个三脚架一支看起来非常简陋的机枪,事实,以任何人的眼光看来,这么一架机枪,实在是一款粗制滥造的武器,根本就是一些铁片和一根铁管的拼凑物。
而在去年,当莫凡所在的二轻机械公司第一次制造出这种机枪的样品时,莫凡这位参与了二年式通用机枪生产的助理工程师,也被这武器的粗制滥造给惊呆了。
可当那架看起来粗制滥造的二年式通用机枪,被抬到靶场的时候,所有人都被它的表现给惊呆了。
而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却是他的高射速,每分超过1200发的射速,这样的高射速使得它成为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可怕的火力压制武器。由于如此高的射速使人类耳朵无法辨别出射击中的单发子弹声音,所以枪声听起来好像撕布声,在试验场,公司工程师费雷德克?辛普森曾形象地称其为“撕裂油布声”。
可是这么一件武器,却有着一个无法克服的的缺点。
如撕布似的枪声突然消失的时候,站在一旁的莫凡便看到机枪后原本操作机枪的射手、副射手忙活了起来,换弹链、换枪管,好不忙活。
“由于二年式通用机枪为了减轻重量采用非常轻薄的枪管,因此枪管升温的问题非常严重。为了克服这一不足,在设计中采用了可以快速更换枪管的设计,虽然熟练的射手更换枪管更换只需要几秒便可完成,但还是因此而降低了火力持续能力。所以在二年式通用机枪操作手册禁止用连续不断的点射打出超过250发弹,并列明实际射速不应超过每分钟300~350发,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枪膛磨损和过热的问题。”
莫凡的解释只是韩武等人纷纷点头,这正是他们在《江苏陆军武器装备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中提到的二年式通用机枪最大的不足——火力持续性差。
“二年式机枪的不错,至少比水冷机枪方便!”
赵齐云这位江苏陆军联勤部长官如实的说道,相比于水冷机枪,二年式机枪最方便的地方,就是不需要提水桶到处找水,但是这个优点的代价,却又成了它最大的不足的原因所在,
“为了枪管过热的问题,你们设计了可快速更换枪管,可这个快,也是相对的,按部队的试验,一名熟练的射手可以三秒换好枪管,不熟练的射手要花七秒,这七秒在战场可是要要人命的!”
如果这会有一个机枪组的人在这里,恐怕他们会深以为是的连忙点头,机枪小组,在江苏陆军中差不多等于“老牛”组,江苏陆军的连排战术完全是以机枪为核心,班、排完全围绕机枪作战,机枪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在实际使用中,一个标准机枪组成员需要6个人才能维持,包括:机枪指挥员,1号负责射击,2号负责携带三脚架,3、4、5号负责携带弹药、后备枪管、挖壕工具和其他物件。为了保护指挥员,1号、2号配备有手枪,其余三人携带德79步枪。由于机枪的弹药消耗惊人,因此凡是在作战中和机枪组靠得近的士兵都有义务为机枪携带弹药。
而携带手枪、步枪的原因,就是因为更换枪管,这是为了防止敌人趁机枪组更换枪管时,突袭夺下机枪阵地。机枪、备用枪管、弹药再加自卫武器以及自卫武器弹药,机枪组便成了负担过重的老牛组。
“所以我们才在二年式机枪的基础设计了二年式甲型机枪!”
“二年式甲型机枪?”
莫凡冲着一旁边的射手点点头,接到指示的射手便掀开一旁用帆布盖着的三脚架,只见三脚架赫然是一支……韩武、赵齐云等人的眼睛一睁。
二年式机枪?
不对,尽管枪架是二年式机枪的枪架,枪身后部同样是熟悉的二年式,但枪的前部……冷却筒?水冷二年式?
“二年式机匣和枪管护筒是一个整体,由一块钢材经挤压、切削和冲压成形,然后焊接和铆接,最后形成一个矩形截面的长形枪身。前部为枪管护筒,有一些椭圆形散热阤,右侧有一个长形开槽用于拆卸枪管,这是二年式机枪的特点,在年初得到了陆军参谋部的反馈之后,我们便针对二年式的机枪的不足进行了重点改进。”
重点改进,看着三脚架的二年式机枪前方多出的冷却筒,莫凡真的有些迷惑,这种水冷式二式机枪,究竟是技术进步,还是技术退步。
但是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他达到了陆军的要求,可以持续射击,事实只要有足够的冷却水,它就可以……
这时枪声响起,冷却筒皮管连接着水箱的二年式甲型机枪依如二年式机枪一样发出撕布式的枪声,但与二年式机枪不同的是,在枪架的旁边却放置着一个大型弹箱,弹箱内是一千子弹,而在旁边的箱子内,一条条装满子弹的弹链等待着。
“兹……”
撕布似的枪声在靶场回荡着,水冷管内注水孔处的漏斗不断的喷出蒸气,筒内的水沸腾了,而旁边的射手则不停的注入冷却水。
一千发!
两千发!
三千发!
四千发……
在众人瞠目结舌的惊讶中,机枪怒吼着,不再需要中途更换弹链,只需在还有几弹的时候,连接弹链,不再需要更换枪管,只需要补充冷却水。
“呼……”
终于,四十条弹链打空之后,射手长出一口气,不过是不到一分钟,一万子弹,全部挥洒出去。
“只要有冷却水和子弹,它就能不断的射击!”
莫凡的神情中没有得意,也没有其它的情绪,事实对于这架机枪,他的情绪非常复杂,因为,谁也不知道,这种水冷二年式,究竟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