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191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纪元1912-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人海外扬眉,专利售得亿万!》
所有的报纸,什么大报、小报、党报、民报、会报的,这会只有一个新闻,一个人,一个中国人,一个只有二十二岁的中国人,卖给美国大公司一个什么新型高炉,卖得了76oo万美元,据说那高炉,什么德意志,美利加啦,大不列颠啦,可都没人家的先进,这可是中国人设计的,这百多年啦,这事可是开天辟地的头一遭,更何况还卖了那么多钱!
“一万万一千七百万两!”
放下报纸时,孙中山甚至又觉不可思议的看了一眼那个数字,这个数未免也太吓人了一些,太多,多的几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觉得这根本就是什么笑话。
可那边连驻美公使都拍来电报提到这事,这边连美国公使也在确认了,甚至英国、日本的还寻思着能不能从那李子诚那买到那新型炼铁高炉。
而且报纸上亦引用“安良总堂”司徒美堂与其的谈话加以报道,司徒美堂更称其是“他日中国实业第一人”。
“何谓能者?”
一问,孙文又把眼睛投到报纸上那三个字来“李子诚”,这若大的中国过去从未有人听过的人名,现在可就是这个名字,让中国人第一次觉得自己扬了眉吐了气。
明了最先进的炼铁高炉,卖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价。
想到自己竟然与李子诚,只是片刻之差,到是后悔起自己从纽约早走数日,若是晚走上数日,与其结交一番,或中国今天之局势必将大不同。
什么是大不同!从外国归来时,虽说说的是带回革命之精神,可精神是精神,没有银子……也就是没有银子,才使得袁世凯当了大总统。
“若是能从他那借着几千万两,一切问题,可算就是解决了!”
问题,什么样的问题。
想着那个问题,孙文倒是想起在报纸上看到的那篇报道,一些报纸建议当在李子诚归国之时,由大总统授给他勋章,这根子里是为了什么,怕不单是外洋把他说成和爱迪生一般的人物,究到根子里,怕还是想着那李子诚口袋里的银子。
“总理,旧金山那边已经打来电报了,说是李子诚一行已经上了“东方希望号”邮轮,预计二十三天后到达上海!”
二十三天,还有二十三天,那边司徒美堂的电报中提的很是清楚,李子诚此人对政治全无热情,倒是对投资实业热情颇高,其意欲回国办厂。
“银子!无论如何,只盼着,这李子诚切莫把银子借给了袁世凯!”
心下寻思着,孙文便伏身于案前,着手给日本的同志写起了信来,正往武昌考察的他并未忘记自己一方面是为考察实业,另一方面却也是为他日竞选造势,信写了一半,他突然止笔,抬眼看着胡汉民说道。
“展堂,也许你我应尽快结束考察,回上海等一等这位李大财神!”

第002章 欲取先予

作为男人的袁世凯,身材短小,体态臃肿,读书不多,屡试不中,自难风雅。在女性的眼里,既无“高度”又少“风度”,显然魅力不够。
哪像人家李鸿章,1米83的高度,早年进士出身,翰林院养就的文章气质,外加“洋务运动”历练出来的外交官风度,往哪儿一站都帅气夺人。
可袁世凯继承了李鸿章北洋大臣的政治衣钵,却无法继承李氏的男人风度。
倘若以貌取人,袁世凯的确有点色不如人,至少不养女人的眼:个头不到1米6o,身躯臃肿,圆头短颈,在一袭德式军大衣的衬托下,不免示人粗鄙。
而东交民巷的法国人用恭维代替开涮:他的身材、面部表情、头部的外形、面貌的轮廓以及胡须的式样与他们的老虎总理克莱蒙梭非常相像。
在袁世凯就任大总统的时候,《纽约时报》则直截了当地说他:“矮小结实,有着粗脖子,身形微胖。”
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用外交辞令修饰了一下自己的评语:“他身材矮胖,但脸部表情丰富,举止敏捷。”
众口一词,个矮腰圆,体壮脖粗,袁世凯一亮相,在架势上就矮了李鸿章三分。这还是远瞧。走近看,袁世凯皮糙肉厚,面如蒙尘,暗无光亮,比不得人家李鸿章气血充盈,满面红光。得,在肤色上又吃了一亏。
可谁能想到,这的相貌不佳,读书不多,既无高度又逊风度,袁世凯却凭着久处市井,历练江湖,深谙市井风俗,为人处世上,既不违人情,又颇合事理,加之机心绵密,善于权变,所以官场上,巧于应付,拿捏尺度,自显英雄风采的“不学有术”,在共和之后,入主的新华门后的中南海,成为了中国的大总统。
咕嘟
一口喝罢杯中的武荑山新采的女儿香,感觉有些闷燥的袁世凯用手帕擦了下额涌出的汗水,随后又放下手中的杯子,看着窗我的亭谢,倒是一言未,可脸上的愁意,倒是什么都未显出来。
“不妨等船告日本时,大总统原本不是有意让6宗舆任驻日公使吗?可请其提前往日本,在轮船靠港时,抢在孙文等人与其接触之前,先与其接解,微露其意。”
赵秉钧一字一的斟酌着说道。
“当然,意思一定要恳切,一定要把大总统的意思传达到,而且还要让他明白,大总统看好他,愿意支持他办实业。”
沉默一会,袁世凯便点点头问道。
“如果碰了钉子呢?”
“钉子?”
“旅美华侨向来倾于孙文等革命党人,多年来具为革命党人所惑,怕这钉子是要碰得!”
沉吟片刻后,赵秉钧开口说道。
“钉子或许是会碰的。可他欲回国投身实业,自也属商人之列。即为商人,那也一样!”
虽说的袁世凯没说什么,但他在心里还是知道,这实际上是不一样的,一般的商人,无非以利取之,可那人只是欲投身实业而已,更何况其学胜于商,显然不能等于普通商贾。
这是袁世凯心里的盘算,当然不便说破。也不会说,实际上对袁世凯来说,相比于个人的意见,他反倒更看到下属幕僚的意见,同样他亦明白自己能有今天全赖用人。
这几日,从南到北,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在谈着一件事,炼铁高炉和一万万一千万两,自然的也少不了一个人——李子诚,那个拿着专利卖给美国钢铁公司,卖了一万万一千万两的中国人。
当报纸和国内认为他就是“中国觉醒”的象征时,不知道有多少人想着他的银子,有的家里有女儿的,想着给女儿找个好归宿,有的则是想从中捞些什么,这都是人之常情,可之所以让袁世凯如此重视此事,倒是为了另一件事,南方的孙文等人,正试图其与接触,谋求资金支持,而现在政府财政紧张,自然也有官员提出能否从他那“借一笔款子”。
现在的李子诚就是那唐僧肉,是个人都想扑上去咬上两口,至于他袁世凯,也不例外,谁让政府现在没银子,为了筹银子,能抵的、能押的几乎全部都用上了,可那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这边外国人不承认共和政府,不承认共和政府,自然的就不需要递解关余。
“大总统,大总统……”
觉察到的袁世凯似乎走了神,赵秉钧连忙喊了两句。
“哦,嗯……智庵说到了那了?”
一问,赵秉钧倒不敢说什么您走神了,反倒是继续说了下去。
“慰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既然这报上说他欲回国投身实业,以助国强,那自然的,就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若是他是个明白人,自然知道,投资革命党人,无非财助乱局,资助政府即维国稳,又可得大总统之好感,政府自将妥为照顾,敦轻敦重,岂能不分?”
嗯!理倒是这个理,可年青人……想着那些年青人,总是心倾的革命,多少让袁世凯心里还是没什么底子,好久说不出话来,只道得一声。
“理倒是这个理……”
话未说完,便让赵秉钧把话打断了。
“大总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诱之以利,此事必可成!”
赵秉钧的话,倒是让袁世凯在心里头难过了起来,平生没有做过这样窝囊的事!自从做了这个大总统开始,成天没别的事,脑子里就只剩下两字,银子!银子!还是银子!
那边各国卡着几千万两的关余不递解,另一边,六国银行团又提出条件苛刻至极意欲接管中国财政的贷款,尽管他并不愿意贷这个款子,可这边财政吃紧是明摆着的事,没银子,这政府就维持不下去,就连军队也维持不下去,政府没银子要倒阁,军队没银子要兵变,一切都是银子。
不过对于袁世凯来说,他善于作假,有喜怒不形于颜色的本事,所以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么,没人知道他对这贷款的看法,对于他来说,这善后借款就是一个工具。
“大总统,李氏于国内并根无萍,欲办实业自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若是能得大总统支持,自可事半功倍,想来他也是明白的!”
“6宗舆去日本……”
端起丫环刚继上的茶,袁世凯沉吟片刻后才继续说道。
“位轻言微,不显政府对其关护之意!要能显得,要能……”
话至一点,袁世凯突然停了下来,他却是微皱着眉,脸上堆出了一派思索的神情。
“智庵你觉得,谁人前往日本最为合适?”
一声反问,倒是让赵秉钧沉默下来,他沉默好一会,开始在心里犯起嘀咕了,这大总统难不成是想让自己去日本?不行,自己不能去,现在自己这内务总长的椅子还没做稳当,若是去了日本,不知道会出什么旁叉来,得好好寻思一下。
在脑子里的反复寻思好一会后,赵秉钧试探的问了一句。
“若是派出政府要员前往日本,虽为他事,但只怕会引得各国反应,到时徒增麻烦!”
“嗯!”
点点头,袁世凯倒没反对。
“各国怕我国与日本定下何种私下之易!”
打定主意,自己肯定是不去日本的赵秉钧试探的询问一句。
“不知大总统以为皙子如何?”
“杨皙子?”
袁世凯倒是一愣,旋即明白了原因,虽说杨度未有官职,可却也是自己的亲信幕僚,若请他去,再合适不过!
“嗯!皙子去到也合适!”
看看是时候了,袁世凯始将筹思早熟的办法说了出来。
“这样,就让皙子去日本,亲自陪他一同去回国,最好……最好不要让他去上海!嗯,总之要千方百计的,说服他从青岛下船!这边……智庵,你再好好筹备一下如何欢迎他!要不逊于孙文的礼遇,银子什么的,花点就花点吧!”
“欲取先予”,这是一切政治阴谋家的惯伎,一直以来袁世凯倒是颇精此术,同样也明白,对于一个年青人来说,什么东西最具诱惑,而那些东西却是南方的孙文等人给不了的东西。
“大总统,若是如此那李子诚可就是承情不尽了。”
(关于保镖,无语想解释一下,在当时连个照片都没有情况下,即便是有新闻报道,在美国也不会有几个人认识“子诚·李”,如果说李子诚请了一大堆保镖前护后涌的,这几乎等于告诉其它人“这厮是头肥羊”,低调、低调,呵呵,当然保镖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在回国前后,一切都会有的。
新书不易,而推荐票对新书而言又非常重要,还望有推荐的大大多多推荐,还未收藏的大大点击收藏支持一下无语和新纪元,为表感谢!明天加更!呵呵!)

第003章 邮轮上

“东方希望号”邮轮,离开东京湾后,经丰后海道入对马海峡后太平洋的风暴停止了,此时邮轮已经航行了很久,在航行了二十天后,此时邮轮即将驶离日本的领海,进入中国的黄海。
此时风平浪静,无垠的洋面就像一面镜子。由于天气晴好,视野可以达到极限。纵目望去,只见四周水天茫茫。时进4月,此时的黄海上全没有以往初春的寒意,太阳光照在人身上懒洋洋的,暖烘烘的很是舒服。
而在这艘美国太平洋邮轮公司的豪华邮轮上,充分体现出了亚洲与西方的不同,在中国人面前趾高气昂的日本人,转个脸即对西洋人唯唯诺诺的起来,以及对西洋人、日本人同样也是唯唯诺诺的中国人。
尽管日本击败了俄国赢得了强国地位,但在西洋人面前,他们依然是唯唯诺诺的,而至于船上的中国人……几十年来,一次次对外战争的失败,使得人们在面对外国人的时候,腰几乎本能一般的就软了起来。
午餐时间刚过,三等舱甲板上确已坐满了人。欧洲人、日本人、中国人都乘着这个初春时节难得的好天气,从阴冷潮湿的船舱里逃了出来。尽管太平洋邮轮公司号称自己的这艘邮轮是整个太平洋最豪华、最舒适的,但是三等舱这个历来只有中国人以及贫穷的欧洲人、日本人才会选择的船舱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三等舱并没有什么区别。
当邮轮从圣弗郎西斯科启程时,三等舱内的剩大多数都是西方人,而一天前,船靠横滨之后,三等舱却挤满了来中国人、日本人。自然的,自日本击败俄罗斯之后,一跃成为强国的日本,也让所有中国人觉得,小日本能够打败了老毛子,无意中给华夏子民指出了一条新路。也就是这个原因,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对于日本社会的展模式羡慕不已;这股情绪弥漫开来,在中国人看来,日本人能够在瞬息间变成一个现代化国家和世界强国实在是太值得钦仰了,太值得去学习了,数万名留学生赴日留学,使得此时这艘船上绝大多数中国人,变成了回国的中国留学生。
虽然4月并不是日本大学毕业的日子,可两个月前,共和革命成功了,一时间赴日留学的留学生纷纷回国,也许有的人是想趁着共和初成回国建设祖国,也许是有些人只读了预备学校跑到日本镀镀金,然后就选择在这个再合适不过的时间回国,毕竟现在共和初成,也许他们能回国谋个一官半职,对于这些人来说有太多也许了。
而在这些学生中,有一位依在舷边与众人聊着天的青年,却显得异常醒目,并不仅仅是他的身高,同样也是因为他偶尔流露出的神情。站在舷边的关振铭就是这挤满三等舱的数百名留学生中的一位,不过他回国的原因到是颇有不同,他本来是东京帝国大学经济系高才生,毕业后在一家日本大型企业谋得了一席之地,甚至屡获提升。
而现在他之所以回国,就是希望在这共和初建之时,回国去建设中国,随着半月前,袁世凯及北洋将领通电支持共和,月前逼清帝逊位,不日即将就任大总统,中国共和已成必然,回国投身实业的时机也就成熟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