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魏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魏延-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们可是看出这其中的玄机?!”这魏延听到黄忠的话后,不但不回答,反而对着这郭嘉、荀彧等人问道。
“水淹!”这魏延旁边的郭嘉听到魏延的问话后,就轻轻的说了两个字!
“水淹?!原来如此!”刚才还是没有想出其中缘故的荀彧听到这郭嘉的话后,就顿时明白了过来!
不过,从这细微之处也是看出来,在这出谋划策、决胜千里方面,虽然这荀彧也是十分出色,但是比起这郭嘉来还是稍逊一筹!不过,好在这荀彧专长的不只是是这一方面!
“水淹?!难道魏主薄是想在这里水淹这宛城之内的黄巾军贼子?!不过,这怎么可能,而且这宛城内的黄巾军又怎么可能跑到这北就聚来了呢?!”这黄忠听到这郭嘉和荀彧的话后,就直接说道。其实,不知这个黄忠感到不可思议,就是旁边的典韦也是感到不解,只是这典韦相信着魏延,也没有问什么!
“黄叔,到时候你就知道了!黄司马!”这魏延听到这黄忠的话后,就笑着说道。
“末将在!”这黄忠听到这魏延喊自己为“黄司马”,就知道这魏延有命令要下达,就向着这魏延行了一礼说道!
“黄司马!现在由你带领二百名心腹士兵在此堵河筑堤!不过,我有两点要求!一是,要在旁边引出部分河水,只是逐渐减少是流量,切记不要让人感觉到这育水河的上流有人在筑坝;二是,这大把不要太坚固,在关键时候,随时能让育水河的河水冲垮大坝!当然,这最起码的就是一定不要让人发现你们!”这魏延听到这黄忠的话后,就对着这黄忠命令道!
“属下明白!”这黄忠听到魏延的命令之后,就斩钉截铁的说道。
“嗯!我相信黄司马!不过,我们在一会儿回到这大营之后,黄司马就直接挑选二百名可靠的士兵来着北就聚筑坝!好了,咱们先回大营!”这魏延见这附近的地形观察的差不多了,就对着旁边的郭嘉、荀彧等人说道。





正文 东汉中央官制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48 8:43:36 本章字数:3056


东汉的中央政府组成沿用西汉官制,以三公领九卿为基本架构。但是实际政治权力已经完全转移到尚书台。东汉皇帝即位,往往以太傅或太尉录尚书事,总领政务。御史台体制贬损,成为少府属官。侍中从西汉的加官转为正式职务,设侍中寺作为侍中的正式官署,隶属少府。
太傅
东汉一朝,由于讲求经术,太子宫臣中以太傅为首。太傅借此向太子灌输自己的政治理念。太子即位后,往往以太傅录尚书事,成为事实上的丞相。历史上,赵熹、邓彪、张禹、冯石、冯鲂、桓焉、赵浚均以太傅录尚书事。太傅死,即除此官(不再任命),以示崇重。汉灵帝时,以陈蕃为太傅录尚书事,后来陈蕃被处死,以胡广继任,这是唯一的例外。
与西汉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上公不同,东汉唯以太傅为上公,无太师、太保官。汉献帝时,董卓迁都长安,自任太师,位在太傅上。这是权臣擅权所为,死后即废。
据《汉官》记载,太傅所属官吏有:长史一人,秩千石,掾属二十四人,令史、御属各二十二人。长史为太傅府群吏之长,掌章奏、顾问。掾属是比较高级的属吏,分曹办事。令史、御属是比较低级的吏员,办理文书、车马等琐事。
三公
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位次上公。三公师长百僚,名义上为最高官职,其实并无实际权力。
东汉任命三公多以知名经师为之,以宣扬经术治国的理念。其实不过是政治花瓶而已。皇帝以尚书参决政务,并不以实权付三公。因三公以硕儒经师居官,所以往往要为很小的差错承担非常严重的责任,以示高节。例如:宋弘为大司空,在位五年,因考核上党太守无所依据而免官。伏湛行大司徒事,以冬祭高庙(汉高祖刘邦的宗庙),因河南尹与司隶校尉在庙中争论失仪,而伏湛没有上奏此事,免官。汉光武帝对大臣非常严厉、苛刻,韩歆为司徒,以直言忤旨,免官遣归乡里,与其子皆自杀。之后,欧阳歙、戴涉相继任大司徒,下场都是论罪下狱、被处死。
太尉
汉光武帝即位,置大司马官,负责全国军官的考核,每岁末,评定等次,上奏皇帝,作为军官升迁、降调的依据,当时有大司马吴汉。
参考:《后汉书·百官一》太尉条原注:“掌四方兵事功课,岁尽即奏其殿最而行赏罚。”
建武二十七年(51年)改大司马为太尉。
按东汉制度,三公掌谋议国之大政。太尉的主要参政途径就是与司徒、司空共同讨论皇帝交议的国政,定议后会衔上奏。东汉一朝,仅见牟融、徐防以太尉录尚书事,与太傅参决政事。这说明太尉除非被任命为录尚书事,并没有决定政务的职权。
按东汉以三公领九卿的制度,太尉领太常、卫尉、光禄勋三卿。太尉府属吏有:长史一人,秩千石,总管各曹事务。各曹掾、史、属共二十四人。在诸曹中,西曹负责太尉府官吏的任免;东曹负责二千石的迁调;户曹负责户籍、祭祀、农桑;奏曹负责奏议;辞曹负责审理案件,接受上诉;法曹负责驿站事务;尉曹负责士卒和囚犯的征调、运输事务;贼曹负责缉拿盗贼;决曹负责裁决刑法;兵曹负责军事事务;金曹负责货币与盐铁事务;仓曹负责国家仓库事务。此外,还有黄阁,主簿,是阁下诸吏的长官。另有令史及御属二十三人,阁下令史负责太尉的仪仗执事;记室令史负责太尉府的奏章等各种文书的管理;门令史负责太尉府门卫。其他令史分隶诸曹,办理文书事务。从东汉太尉府诸曹的设置以及职掌来看,太尉的管辖范围似乎非常广,但那都是名义上的东西,太尉诸曹所领事务,或受制于尚书台,或仅仅为文牍往来,本身并没有可否之权,而且太尉对本府诸曹事务并没有实际节制的权力。
司徒
汉光武帝即位,置大司徒官,负责人民教化,掌礼仪诸事。与太尉、司空共同讨论皇帝交议的国政,定议后会衔上奏。
参考:《汉官仪》:“王莽时,议以汉无司徒官,故定三公之号曰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世祖(刘秀庙号)即位,因而不改。”《后汉书·百官一》载:“司徒,公一人。本注曰:掌人民事。凡孝民孝悌、逊顺、谦俭、养生送死之事,则议其制,建其度。凡四方民事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
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去“大”,称司徒。
司徒领太仆、鸿胪、廷尉三卿。属吏有长史一人,秩千石。掾属三十一人。
司空
汉光武帝即位,置大司空官,负责水利工程、城防建筑、宫室营建等事务。与太尉、司徒共同讨论皇帝交议的国政,定议后会衔上奏。
参考:《后汉书·百官一》云:“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
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去“大”,称“司空”。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改司空为御史大夫,职掌不变,不领御史台,与前代御史大夫仅仅是名称相同而已。
司空领宗正、少府、司农三卿。司空属吏有长史一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属四十二人。
大司马
汉武帝废太尉设大司马,加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之上。东汉光武帝又废大司马为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东汉光武帝刘秀时削弱三公的权利,后来三公几乎无实权只是荣誉的象征。东汉末年,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已成为虚职,在三公之外另设大司马,大司马和大将军均位在三公之上,如刘虞、权臣李傕。三国时期,各国在三公之外另设大司马,一般由大将军升迁而来。如:魏国的大司马曹仁、曹休、曹真;蜀汉的的大司马蒋琬;吴国设有大司马和左大司马、右大司马,一般由大将军或者上大将军升迁而来,如丁奉、吕岱、陆抗、施绩、朱然。
九卿
东汉沿西汉制度,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卿。与西汉不同的是,东汉九卿分隶属三公。太常、光禄勋、卫尉三卿属太尉;太仆、廷尉、大鸿胪三卿属司徒;宗正、大司农、少府三卿属司空。
东汉九卿均于官称上加“卿”字,如太常卿等,秩中二千石。除此之外,东汉九卿与西汉不同者还有:一、光禄勋除西汉的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之外,增置东中郎将、北中郎将、西中郎将、南中郎将。二、少府尚书改称尚书台,由西汉的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主客曹改为六曹:改常侍曹为吏曹,增三公曹,将主客曹分为南主客曹与北主客曹。尚书台增设左右丞二人,诸曹侍郎各六人,令史诸曹各三人,事务繁剧的曹增令史各三人。尚书台组织较西汉尚书要重要、庞大的多。
将军
在秦代以前,武职将军名号只有大将军、前、后、左、右将军。汉代将军不常设,主征伐。事毕则罢。汉文帝时始有车骑将军、卫将军。东汉的将军也是中央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大将军位在三公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位次列于九卿,位在三公下。前、后、左、右将军,位次列于九卿,不常置。东汉中期以后,太后临朝称制,外戚以大将军执政,与太傅、三公合称为五府。
以上将军均开府,府属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中郎二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御属三十一人。将军以本号领军的,各有部曲、校尉。
汉魏时期,有军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职的难度加大。因此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以作为他的官职,这种名号并无一定,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关系,因此称为杂号将军。临事设置,事毕即撤。如骁骑、楼船、材官、伏波、贰师、度辽、龙骧等,或以所领部队(如骁骑、材官),或因奉行的任务(如李广利攻贰师城)。唯度辽将军因南匈奴所部时有内乱,自永平八年(65年)后常设。汉末以后,开始出现四征、四镇、四平、四安等重号将军。





正文 东汉地方官制及俸禄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48 8:43:37 本章字数:3140


司隶校尉(二千石):掌管司隶一州。
州牧(二千石):掌管一州军政大权
刺史(六百石):掌管六件事:1、地方各豪族大户是否触犯礼制并田造宅、以强欺弱、以众欺寡;2、郡守是否俸行诏书、遵守典制,有没有背公向私、曲解诏书以自谋利、侵扰百姓、聚敛为奸;3、郡守是否任意断案、不秉公执法以及治内自然灾害和妖异祥瑞、流言蜚语;4、郡守是否为国家公正选拔人才;5、郡守子弟是否横行不法;6、郡守是否勾结豪强、收受贿赂、损改正令。
州级佐官:(俸禄为百石)
都官从事(仅司隶设置):主察举百官犯法
治中从事(司隶为功曹从事):功曹从事,主州部选署官吏及一应事务。
别驾从事:凡司隶校尉、州牧、刺史巡察州部时,则俸引,并录众事。
部郡国从事:每郡国各1人,负责纠劾郡国长官、督促文书、察举非法、按治郡属吏,其地位仅次于治中、别驾。
簿曹从事:主财谷簿书。
兵曹从事:掌兵事。
主簿:掌管门下众事,省署文书。
祭酒从事:掌管文化教育。
州牧属吏:
假佐:25人,主簿录阁下事,省文书。
门亭长:掌州正门。
门功曹书佐:掌选用。
孝经师:主监试经。
月令师:主时节祠祀。
律令师:主平法律。
簿曹书佐:主簿书。
典郡书佐:每郡国1人,各主一郡文书,以郡吏补用,每年换一次。
郡、王国级:
河南尹(中二千石):掌管京畿,奉朝请如九卿。
太守(二千石):掌管一郡国军政大权。
国相(二千石):王国设置,同太守。
都尉、属国都尉(比二千石):专掌军事,仅边郡设置。都尉区(属国都尉)进行管理,其性质相当小郡。
(每20万人举孝廉1人。)
郡级佐官(六百石):
郡长史:掌兵马,边郡设置,代替郡丞。由中央任命。
郡丞:掌治民。由中央任命。由中央任命。
国长史:同郡丞。由中央任命。
郡级属吏:掾为正职(百石),史为副职(斗食),
五官掾、史:署功曹及诸曹事。五官掾常主祭祠,从而列于诸曹之首。五官掾是一种荣誉职务,无一定职掌,其实是什么都管,功曹缺任,可以主功曹事,其他曹缺任,则可主其他曹事。
功曹掾、史:掌任用迁转与记录功过,郡内一切人事。
督邮曹掾、史:主管纠察属县、监管本郡官民。一郡往往分为两三部或四五部,各设一督邮充当郡守耳目,故督邮多选郡守所信任而又精明能干者充任。
户曹掾、史:掌户口、籍帐、婚嫁、田宅农桑、杂徭、道路之事。
仓曹掾、史:掌仓廪、庖厨,财物、廛市之事。
决曹掾、史:又称墨曹,主刑法。掌律令、定罪、盗贼、赃赎之事。
比曹掾、史:主管检核之事。
时曹掾、史:主时节、祠祀。
田曹掾、史:主田事。
水曹掾、史:主兴修水利。
将作曹掾、史:掾主工程兴建。
金曹掾、史:主货币盐铁事。
集曹掾、史:主各县上计,并负责地方上计中央。
漕曹掾、史:主水运。
法曹掾、史:主邮驿科程事。
兵曹掾、史:主征集和输送兵丁。
尉曹掾、史:主卒徒转运事。
贼曹掾、史:主盗贼事。
辞曹掾、史:主辞讼事。
医曹掾、史:主医药事。
文学曹掾、史:职责是管理学校,教授弟子,也兼管郡内教化、礼仪之事。
主簿:掌管文书。主簿无固定职,拾遗补阙,代读书教、奉送要函、迎接宾客等均为主簿所职。
少府:总管太守私人财政,与朝廷之少府性质相同。
主记室史:主录事和发出通知。主记事、簿书等。
府门亭长:1人,主守府门。
书佐:各曹配置,主秘书工作,包括记录、缮写、起草、宣读等等。
门下督盗贼:主兵卫,类似郡守的侍卫队长。
斗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