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_形包围 戴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c_形包围 戴旭-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炸机、战略侦察机、各类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我们就是把世界上所有的防空系统都买来,也无法把我们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严密地防御起来,更不用说我们在武器性能上近三十年的差距。看看我们航空工业和电子工业的现状,就知道了。中国没有航空母舰,不能为自己的沿海地带提供哪怕是一千公里的局部防御纵深;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没有在外国驻军;中国海域边缘的岛屿都被别国占据着,无法部署兵力,因此无法将危险尽可能远地拦截。这种情形,正如中国柔软的心腹部,对着无数的刺刀、砍刀、长矛和弓箭!

这种被战略劫持的战略被动态势,在当今大国,只有中国所独具。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导下,沿海各城市发展和生产布局,几乎没有任何国防意识。中国的国防如此脆弱,外部威胁如此严重,可笑的是,美国和周边一些国家居然还在别有用心、贼喊捉贼地喊什么中国威胁论,更可笑的是,居然还有些中国人也相信这种带有战略欺骗用意的鬼话。

20世纪中叶,朝鲜战争特别是越南战争的爆发,让新中国领导人认识到沿海面临外部空中轰炸的巨大威胁,于是作出“三线建设”的决定。但是,今天中国不可能再进行这样大规模的工业转移了,因为家底太大,而且西部很多战略设施也处在空天打击的威胁之下。

2008年初的大雪灾,仅仅是一场雪灾,就出现电力中断、交通瘫痪、生产停滞、经济下滑等等国家危机。如果是严重程度百倍以上的战争,会如何?之后,我在《环球时报》发文,公开主张未来决不能在本土迎接战争,原因很简单,在我们自己的本土上进行战争,即使胜利赢得的也不过是一片废墟,如果我们最后不能将侵略者的国土全部占领,连赔偿也无法拿到。美国进行战争之前,总要计算成本,我们也应该算。由于核武器和其他战略能力,中国已不会再次面临救亡图存的战争,因此,不能再为了胜利不计成本。我因此主张,中国新型军队建设,必须把“御敌于国门之外”当做核心军事能力,一旦敌人对我发起战争,我应迅速将战争推到敌国或公海及其他公共空间进行。

我们必须彻底摒弃抗日战争年代形成的本土迎敌的战争思维。今后,不会再有任何敌人的地面部队,在中国的土地上和中国军队进行任何形式的陆地战争了。来的只有隐身飞机、太空兵器、网络攻击、无人飞机、巡航导弹和电磁脉冲炸弹。我们将以何种军力、何种战略迎敌?我夜不安枕,思考这一问题。

大道至简,用不着进行高深的学术探究,看看杜黑的《制空权》一书就明白如何化解中国沿海战略难题。杜黑说,如果村子里来了一条疯狗,大家是家家都关上门防御它呢,还是集中一些勇敢的村民,追赶到它的狗窝里打死它?所以,在几乎一切可以影响中国国防建设的场合,我都极力呼吁,一定要加紧建立中国常规远程战略打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空军要担当指挥者和主力的角色。必须从空中,也只能从空中,在最远的距离上发现,拦截、反击战争。到陆军和海军接敌的时候,实际上国家和城市的为难就已经难以避免了。在很多的内部报告中,我设想了诸多具体的作战方案。

2009年国庆阅兵,空军以空前的阵容亮相。我虽然当时坐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看着图像进行实时解说,但脑子里想的还是几年前的老问题。当我看到一种新型巡航导弹的时候,立即意识到原来设定的3000公里指标必须更正,增加1000公里。技术决定战术,我原来设想的时候,这种远程打击巡航弹尚未问世,现在既已有了这样的基础,与时俱进提出战术改进就是必然的。而且在“鹰击战略”一文写成的5年内,美国的F22已于2005年正式服役。大约在我为未来新型中国空军构想3000公里拦截战争的同时,美国空军战术司令部,已经为早已编组好的、由48架F22和12架B2组成的“全球隐身打击特遣分队”,量身定做了专门的“踹门战术”。在这个惊世骇俗的全球打击计划中,这些隐身的“猛禽”“幽灵”,并不一定非要从关岛之类距中国很近的基地起飞,虽然关岛被列为首选基地。它可以通过空中加油,从海上的任意方向过来。于是,我想,我的眼界也应该放宽一些。未来新型中国空军,不仅要确保3000公里内对敌空军基地和航母集群的震慑力,还要有更远距离的拦截战争的能力。如果只是进行3000公里空对地、空对海打击,使用现有重型战机和中程轰炸机,以远射程巡航弹就可以实施;如果要超越这个距离,对更远距离的敌隐身机群进行拦截,则必须有一定数量的隐身战机,在自己加油机的支持下,将4000公里距离上的敌加油机击落,以釜底抽薪,中断敌机群的行动。拥有这个能力,事实上也剥夺了敌预警机和无人侦察机的活动空间,强敌将无法实施空中行动。

但是,我必须说,我关于“8000里外拦截战争”的设想,还是有点太保守了。这个目标和一些强国军队已经拥有的能力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由于现代航空技术、航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此迅猛,2006年美国提出“一小时打遍全球”的最新理论。安装常规弹头的三位一体弹道导弹,太空轰炸机,隐身空军和网络战部队,这些打击力量,在一万公里之外,数千公里之上,半个小时就可以让一个大国陷入瘫痪之中。美军已经可以在上万公里之外,随心所欲地进行攻击,但我的设想仅仅是在4000公里之外进行拦截和反击,这实际上就是一只大公鸡对老鹰的反啄而已。我不能超越中国的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乌托邦式地浪漫想象未来新型中国空军。

我对未来中国新型空军作战设想的一切着眼点,都是在以我之体系,破对方体系之弱点。我坚决反对以平台对平台的格斗思想。陆军早已跨越拼刺刀的时代,空军也不能总是想着拼刺刀。空中格斗就是拼刺刀。随着隐身技术的普及和远程打击弹药大量装备,像“极地闪电”一样的打击,才是最基本的战术。B2F22这种平台及“极地闪电”这种战术,其实就是远程狙击步枪及其射手,突然一枪毙命的战术。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一点,美国人很聪明,他们已经提前悟到了。因为他们不仅有着历次空中大战的经验,也有着雄厚的现代技术基础和最现代化的空军作战体系。我们没有这些物质层面和经验的优势,但我们的眼睛不应该短视。“极地闪电”是什么?就是“雷击”!迅雷不及掩耳。远程,快速,短时。比较起来,空中格斗的意识至少落后了五十年。美国空军主力战机基本实现隐身化,这也是世界空军的发展方向。大家都隐身了,都看不见对方了,怎么格斗?在各种各样的场合,我和各种各样仍然坚持空军应该注重空中格斗的刻舟求剑的人,进行着思想上的持久战。固然,美国宣扬了它的F22和F35具有怎样的高机动性,我认为这是在误导别的国家的战机设计人员,让他们把更多的格斗性能赋予自己的隐身战机,从而“不战而屈人之兵”地获得优势。这个“屈”,是短、弯的意思,就是让别人的军队能力打折、削弱。

我们可以看一个情节:1996年,在里根政府担任国防部长达7年之久的温伯格的名为《下一场战争》的书中,根据五角大楼计算机的模拟作战想定设预言:2007年,一支日本舰队以逻辑炸弹,和具有超强感染能力的计算机病毒,分别将台湾和大陆的铁路系统、空中管制系统、海上交通导航系统等切断、锁死,接着,日本隐形战斗机分别到达大陆和台湾上空,投下电磁炸弹,把计算机系统的电子组件全部摧毁,使中国火车不能行进,飞机不能起飞,空军陷入瘫痪,庞大的地面军队也不能有效地调动,战略威慑失效,国家社会结构陷入混乱。然后,日军强大的空中攻势开始,战斗轰炸机扑向北京、上海、台北,巡航导弹如暴雨般飞来……

面对这样的战争,我们的军队如何抵御?我们的空军如何作战?现在已经过了十几年,温伯格设想中的情景又有巨大的变化。

应该说此次阅兵,成体系地反映出了中国空军最新的面貌。相当多的国人欢欣鼓舞,我的心情也一样。今年是中国空军成立六十周年。六十年开国大典阅兵,从同一个航道上,飞过去的只有缴获或起义归来的17架外国造杂牌飞机。但是,现在,中国空军已装备了基本国产化、基本现代化的空中作战体系,怎么能不令人自豪呢。

新中国空军是中华民族的骄子。1840年中国陆军在陆地上失去尊严:百万中国陆军无力阻挡4千英军登陆;50年后的1894年,中国新式海军又在海洋上失去尊严:在兵力兵器占优的情况下,全军覆没;又是50年后的1950年,新中国空军却从空中夺回了中国军队和中华民族的尊严!在当代战争史上,有哪一个国家,一夜之间能成为空军强国?战斗机敢对头直撞,放牛娃击落双料王牌……年幼的新中国空军,在世界的东方,没有留下波澜壮阔的战役画卷,但却展现了一个民族叱咤风云的冲天豪气:几百个中华青年,操纵着飞翔的机关炮,把一百年来中国的耻辱,和列强的傲慢,打得粉碎!这是战争,又不仅仅是战争。这是整个民族的热血凝聚和精神迸发!新中国陆军曾经以空前绝后的长征,以世界军事史上的诸多奇迹,闻名于世。脱身于陆军的新中国空军,把这种谜一样的东方英雄主义精神,在天空上闪亮成星辰。

但是,激情可以是狂热的,规律却是冰冷的。作为一个空军老兵,一个一直魂牵梦萦中国发展和军队强大的人,就物质技术形态而言,我不能不理性的说,这还不是我想象中的新型中国空军的样子。如果横向比较一下的话,阅兵式上的中国空军,也就是30多年前美、俄空军和以色列空军的层次。当年新中国空军,在那样艰苦卓绝的年代可以一鸣惊人,我相信,在今天奇迹仍然是可以继续的,但我们必须知己知彼,尊重科学规律。在同等精神力量的作用下,多一分物质技术装备的优势,就少一份牺牲,多一份收益。这也是中国新军事变革和空军转型建设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经过六十年发展建设,中国已走过求生存的时期,而步入保发展的阶段。未来中国新型空军,将担当起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历史使命,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为其他军种提供掩护和支援,防护自己的天空这么简单。

中国新型空军必须有广阔的视野。30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长足进步。但在这30年中,世界新军事革命发生并接近完成。同时,利用中国的和平、和谐国策,一条充满敌意的,包括军事基地、军事联盟、核武、赌场和毒品以及恐怖主义等连续的“破碎地带”,我称之为针对中国的“C”字型陆海包围圈,已经成型。在这个严密、严峻的外部威胁下,国内边疆地区连续发生大规模骚乱事件。

这是双重战略威胁,也是大战争灾难即将来临的征兆。历史上每一次军事革命发生和完成,都会带来惨烈的战争,先进者对后进者进行屠杀,掠夺其财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剧变。当今中国极其严峻的外部形势,不仅使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威胁,国防安全也面临挑战。未来新型中国空军,因此应该思谋国家如何从空中战略突围的大课题。显然,由某个超级大国主谋组织的这个大包围圈,不能由陆军从地面各个击破,那将导致持续的大规模战争,耗尽国力,断送现代化建设大业,从而堕入包围圈设计者的圈套。而从空天进行超越突围,釜底抽薪斩断幕后魔术师之手,慑止某些国家的战争冲动,迫使某些争端降低风险等级。中国长期奉行和平外交政策,这种国策客观需要中国新型空军,必须拥有像毛主席当年希望过的那种“将敌人消灭在它的出发地”的基本能力。有了这个威慑能力,现实的敌人可以变为潜在敌人,潜在敌人可能向朋友转化。在强大的军事能力基础上,外交和经济手段才是真正凑效的。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一直在世界渲染“中国威胁论”,它想达到的战略目的,就是让中国自废武功,不敢发展笔者所主张的可以保卫持久和平的军事能力。我们一定不能被这种阴谋所惑,必须“威胁”那些试图威胁中国的人。

世界已进入空天时代,这一时代将塑造全新的国家形态和军队形态。作为先锋角色的中国新型空军,应该先行一步。战略上,必须超越军种意识,确立国家意识。空军是国家的佩剑,是实现国家意志的最佳工具,是我最早提出的。这也是我对中国新型空军的基本要求。如果说核武器是国家最好的盾牌,空军就是国家锋利的长剑和飞刀。由于可以经常使用和首先使用,因此它的威慑作用更明显,“一剑霜寒十四州”。历史上每一个大国的成长;都伴随着压制和扼杀。中国近代两次现代化进程,就是这样被外国入侵强行中断的。特别是抗日战争,日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攻占了上海和沿海及北平、华北等中国工业的核心地带,将中国百年来的现代化成果全部摧毁。未来中国面临的地面入侵基本消失,但空天袭击的危险却空前加大。如果新型中国军队不能消除这一威胁,第三次现代化进程能不能完成也在未定之天。而如何消除这一威胁,当仁不让地落在未来中国新型空军的身上。空军应该站在这样一个瞭望台上,以民族猎鹰的姿态,以至少为国家提供三十年和平的雄心壮志,谋划自身的发展。和平是战争的另外一种形态。这个期间的建设搞得好,搞得对,传统意义上的战争就会推迟乃至消失,国家发展就可以实现,空军乃至全军的战略目的就达成了。军队最大的使命不是在战争爆发后赢得胜利,而是始终以自己的能力,始终压制敌人的战争冲动。没有这个想法,没有这个能力,就是失职。

为此,中国新型空军的素描在我的学术构想中,应该是这样的:

外观上的空天形态。并不是因为美、俄空军是空天一体化,我才主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