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王侯- 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萧凡一楞,露出一副疑惑不解的模样,跪着的三人闻言却如蒙大赦,涕泪纵横的忙不迭点头哭喊:“对,我们不可杀啊……”
围观的大臣和百姓看到这一幕,也纷纷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萧凡急道:“陛下,燕逆造反,此乃大逆,这三人是燕逆的儿子,为鼓将士们的士气,他们必须要杀啊……”
朱允炆缓缓摇头,神情坚定道:“不行,朕即位正统,以仁德服天下,燕逆造反是他的不对,朝廷伐之是为大义也,但他的儿子却无罪,况且他们还是朕的嫡亲堂兄弟,朕何忍加害?”
三人感激涕零,连连磕头。
萧凡肃声道:“陛下,臣以为圣明君主当铁面无私,燕逆造反,子承父过,杀了他们正是为了给那些心怀异志者一个警告,让他们知道煌煌天子的雷霆手段,再说,三军启行讨逆,若不杀质,殊为不吉,臣恐动摇军心,陛下,刀已架在他们脖子上了,此时不可生妇人之仁啊……”
三人闻言一齐哆嗦了两下,感到脖子后面一丝凉意,朱高煦忍住恐惧回头一看,接着大哭出声:“他娘的刀真的架在脖子上了啊……”
朱允炆表情愈发大义凛然,生怕别人听不见似的,几乎扯着嗓子大声道:“不行,他们绝不能杀,朕要做个仁德君主,若连自己的兄弟都杀,朕还算得上仁德吗?”
萧凡一脸悲愤,针锋相对:“陛下,今日刀已出鞘,箭已上弦,这三人不杀不行,臣纵然抗旨也要杀了他们……”
朱允炆也毫不相让:“朕要做仁君,就不能杀人,更不能杀兄弟……”
跪在一旁的朱高煦弱弱的开口:“陛下……”
萧凡说得正来劲儿,闻言扭头朝朱高煦怒喝:“你闭嘴还没轮到你说话”
二人继续你来我往的争辩……
朱高煦语带哭音继续道:“陛下……”
朱允炆意犹未尽的咂摸咂摸嘴,道:“怎么了?”
朱高煦一指身旁的朱高燧,可怜兮兮道:“三弟……尿湿了。”
朱允炆和萧凡一齐往后退了一步,一脸嫌恶的瞧着朱高燧。
朱高燧仿佛被吓傻了,像个疯子似的喃喃念叨:“你们到底杀不杀我?要杀就快点,不杀就放我回去换裤子……”
朱允炆凑在萧凡耳边道:“怎么办?我还有好几句台词没说呢……”
“差不多行了,想演戏,回宫自己搭个台子演个够……别把你这三个兄弟吓成神经病了。”
说着萧凡大声朝一万禁军将士和围观百姓喊道:“你们觉得天子是仁德之君吗?”
众人一齐跪拜道:“天子德被四海,仁泽宇内,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凡笑了:“既然你们这么觉得,那我就不杀了。”
众人:“…………”
满身披挂的曹毅上前一步抱拳道:“大人,祭旗怎么办?”
萧凡笑眯眯道:“还能怎么办?老规矩,杀猪还有,记得……”
曹毅一脸门儿清:“末将记得,猪血留着,煮熟了淋上麻油,撒上葱花儿……”
“对,我就是这么个意思。”
'  '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军开拔
第二百七十七章大军开拔
嗷嗷叫的一头大白猪被牵上了点将台,当着众将士的面,刽子手的大刀闪电般落下,猪被砍下了脑袋,亲军眼疾手快,一个大盆递了上去,满满一盆殷红的猪血晃悠。
朱高炽肥硕的身躯直颤,面孔惊怖的盯着台上犹自不停痉挛的白猪,双手不自觉的捂上了自己的脖子。
萧凡在他耳边轻轻道:“很残忍,是吧?”
朱高炽点头,接着慌忙摇头。
“是不是有一种砍在自己脖子上的感觉?”
朱高炽满头大汗,吞着口水不敢说话。
萧凡瞧了瞧地上不断痉挛的大白猪,又瞧了瞧白白胖胖的朱高炽,发现二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难怪朱家三兄弟只有朱高炽神色这么难看……
不过相比之下,朱高炽也没那么臃肿,比第一次见他时瘦多了,也许是入京后的这段日子过得实在太刺激,性命太有悬念,朱高炽日夜担惊受怕,人自然消瘦许多,朱棣见了一定心疼死。
但是萧凡一点都没感到愧疚,如果历史没改变的话,这位大胖子就是后来的明仁宗,只可惜在位不到一年就位列仙班了,据说死于因肥胖引起的冠心病,这一世被萧凡吓得整个人瘦了一大圈,至少他的命可以长寿一点,萧凡觉得自己积了德。
瞧,人还是要有压力的,活得太舒心不一定是好事,看看眼前这位消瘦的朱兄,那叫一个励志。
萧凡决定带朱家三兄弟一起出征,这三人对他大有用处,朱棣一辈子就只有这三个儿子,把他们带在身边,必然是三张保命的桃符。
亲热的拍了拍朱高炽的肩,萧凡笑眯眯的道:“大舅哥受惊了,待会儿猪血熟了,给大舅哥来两碗压压惊……”
朱高炽吓得差点一头栽下点将台,忙不迭摇头:“不吃,杀了我也不吃”
萧凡不再强求,他很明白朱高炽的感受,毕竟吃一头跟自己长得八分像的动物,心里确实挺别扭的。
马场号炮轰鸣,鼓声震天,誓师的程序做完,该率军出发了。
朱允炆不舍的握着萧凡的手,星目含泪,哽咽道:“萧侍读,辛苦你了,沙场刀枪无眼,你要好好保重自己啊……”
萧凡很感动,这回出征,皇宫二十四卫被抽调出了一大半儿,为了平叛,朱允炆拿出老本了。
“陛下在京师也要多保重,皇宫禁卫少了许多,晚上记得把门反锁,防火防盗……”
“爱卿勿忧,朕弄了几十条土狗……”
“吃火锅?”
“守门”
讨逆总兵官萧凡一声令下,大军向北开拔,一路浩浩荡荡,相连数十里,旌旗招展,铁甲鲜明,戈戟刀弩锃锃生辉,阴沉沉的天色下散发出森森寒光,军容尽显英武剽悍之气。
看着这一张张年轻鲜活的脸庞,萧凡心中忍不住慨叹,或许他们中间有忠君报国者,也有为博取军功名利者,不管怎么说,他们拿起了武器,然而一旦开战,他们有多少人会死去?他们身后的父母妻儿以后怎么办?古今的历史都是千篇一律,无数小人物付出生命和鲜血,来换取大人物的一己之私,可悲的是,小人物们却觉得没什么不对,仿佛他们活着的目的就是有朝一日为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们去死。
朱棣挑起了战争,他在造孽,而战争的另一方呢?
萧凡迷茫了,作为另一方的领军主帅,自己是不是也在造孽?
马场的点将台上,朱允炆朝他殷殷挥手,相识数年,那张俊秀的脸庞仍旧那么的稚嫩单纯,也许,这是萧凡宁愿造杀孽也要帮他一把的原因吧,一个来自数百年后的来客,在这个陌生的时代,若没有朋友,该是多么孤单痛苦的事。
点将台上,一直肃立朱允炆的纪纲躬着身子,将一方雪白的手巾恭谨递上,朱允炆接过擦了擦眼角,然后朝纪纲微微一笑,笑容中透着几分亲密。
萧凡骑在马上,遥遥望见这一幕,心中顿时一沉。
纪纲……把他留在京师,妥当吗?
…………
…………
出京,过长江,行军速度很快。
朱家三兄弟被萧凡毫不客气的带走了,曹毅给他们弄了三辆囚车,把他们装在木笼子里一路北行。
萧凡很厚道,三辆囚车只留了两辆,分给朱高煦和朱高燧俩兄弟站在里面,朱高炽则被萧凡允许骑马随行。
萧凡很讲究远近亲疏,朱高炽是画眉唯一承认的长兄,萧凡便认他这个大舅子,大舅子是自家人,当然不能让他吃苦受累,至于另外两位朱家兄弟,……不太熟,公事公办。
在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人嫉妒羡慕恨的目光下,朱高炽被军士吃力的抬上了马,神情局促的与萧凡并肩而行。
“萧……萧大人,我,我还是下去坐囚车吧……”朱高炽鼓足了勇气,嗫嚅着嘴唇道。
萧凡嘴角一勾:“官道崎岖不平,大舅哥喜欢站在囚车里玩车震?”
朱高炽瞧着前方被囚车颠得面色发苦的两位弟弟,面容苦涩道:“我是长兄,总要与弟弟们共患难才是……”
“大舅哥果然宅心仁厚,当得起一个‘仁’字……”
朱高炽很厚道的说了实话:“这跟仁厚无关,我时常恨不得一嘴巴扇死这俩王八蛋,我怕的是他们将来若在父王面前嚼舌头,毕竟现在他们在受苦,而我却在享受……”
萧凡笑道:“就算你父王知道了又如何?你怕被你父王剥了世子之位?”
朱高炽默然无语。
萧凡哈哈笑道:“大舅哥怕是还没搞清状况,现在你的父王已经不是王爷了,他是反贼,而你,也被朝廷革了世子之位,现在你们燕王一脉算是一清二白,彻底的贫农了……”
朱高炽呆楞了半晌,终于黯然一叹,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
萧凡目注朱高炽,淡淡道:“素闻大舅哥颇有贤名,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这些都是当世大儒们对你的评价,不知你对你父王造反一事,如何看待?”
朱高炽黯然摇头道:“父王……父亲的事,做儿子的怎好去评判?以子论父,是为不孝,萧大人你为难我了。”
“你觉得朝廷与你父亲一战,结果如何?”
朱高炽道:“萧大人知我喜好读书,但对军伍之事无甚兴趣,让我这个外行人评论,委实荒谬了。”
萧凡目光移向远方,语气坚定道:“圣主兴兵,必然大获全胜”
朱高炽默然盯着他。
萧凡笑道:“你别以为我在盲目的说大话,我说的话可是有根据的,凡战者,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你不妨想一想,你父亲造反,这三样他占了哪一样?论天时,他只因朝廷的军制变法而乱了阵脚,仓促起兵,诸事不备,论地利,大明疆域辽阔,城池众多,十几万人或许可以攻下几座城,甚至十几座城,那又如何?大明成百上千的城池他难道都靠这十几万人去攻?论人和,朝廷占了大义人心,而你父亲,天下皆知他是谋反篡位,只是冠以靖难之名罢了,这个名头如今只能拿来骗骗自己,怎能骗得大明士子百姓千千万万双眼睛?民心向背,失道寡助,更何况朝廷如今出兵五十万,以狮子搏兔之势力求平定叛乱,你父亲败局已定,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罢了……”
朱高炽脸色越来越苍白,死死咬着嘴唇,一言不发。
萧凡仰头望天,淡淡道:“如果以上这些因素,你父亲都有本事克服,那么,他还有个绝对无法克服的因素……”
朱高炽抬头看着他。
萧凡大拇指朝自己一点,笑道:“朝廷领军的主帅是我,只要有我在,你父亲赢不了,加上道衍也不行,我天生便是你父亲的克星,你父亲的反意朝廷很早以前便有察觉,这几年一直在暗中警惕准备部署,你父亲贸然起兵,攻占了数座城池,这场战争中或许占了先手,但占了先手不一定能占先机,实力决定最后的胜负,你父亲的实力比不上朝廷,无论战略还是战策,他都差了太多,他输定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是上古先贤告知世人的真理,江山代有传承,可传承都要依据礼法,君君臣臣的道理,你比我更懂,这世上的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规矩,就像玩游戏一样,游戏也有它的规则,不满意这个规则,你可以退出这个游戏,但你不能按照你的规则来玩这个大家都要玩的游戏,除非你有足够的实力改变这个规则,君与臣之间也有规则,君就是君,臣就是臣,这是纲常正统,我们必须要遵守的,很明显,你父亲不喜欢这个对他而言不利的规则,他有足够的野心,有足够的勇气,但他没有足够的实力,因此他的失败是注定的……”
朱高炽忍不住道:“萧大人,你为何要跟我说这些?”
萧凡拍了拍他的肩,叹道:“如果有机会见到你父亲,劝劝他吧,莫再造杀孽了,明知是输的战争,打下去有什么意义?燕军将士都是拿饷吃粮的苦汉子,何必把他们的命赔上?”
朱高炽沉默半晌,道:“你说的话,我会好好想一想。”
“希望你能想通,这世上的lun理纲常,不是一句‘奉天靖难’的借口就可以遮掩过去的。放下屠刀,魔亦能成佛。”
朱高炽迟疑道:“如果……我劝了父亲,他仍旧执迷不悟呢?”
“他敢死我就敢埋”
三日后,萧凡和麾下一万将士到达北岸徐州府,与徐州府城外集结待命的五十万朝廷大军主力汇合,盛庸,平安拜见了萧凡,并移交了大军的指挥权。
耿炳文奉萧凡之命赴河南开封,通过锦衣卫传来了消息,他已集结山西,河南,山东三地各卫各千户所的官兵,共计七万余人进驻河南开封,开封粮草充足,兵库军械足够,耿炳文有把握死守开封,不使燕逆一兵一卒入城。并且耿炳文已遵照萧凡的命令,将戍守开封的周王朱橚控制,并派军士将周王及其家眷押送至京师。
同时北方大名府也传来了消息,一路势如破竹的燕军终于在大名府遇到了硬骨头,武定侯郭英也不是好对付的,双方在城外有了小规模的交战,战斗极其惨烈,郭英麾下略吃了一点小亏,于是郭英按萧凡的命令,率部进驻大名府,严防死守。
燕军随即攻城,奈何大名府城墙坚固,朱棣连洪武大炮都用上了,大炮打出来的铁弹却只能在城墙上磕出一点点碎石屑,城墙纹丝不动。
第一日攻城,燕军伤亡两千余,却连城头都没登上,第二日,第三日,燕军在大名府城墙根丢下了无数尸体,仍旧无法攻进,朱棣气得在大营里跳脚大骂,而守城的郭英则老神在在,一派轻松自在。
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歼之,可惜大名府守城八万将士,朱棣麾下别说十倍,连郭英的两倍都不到,围城是不现实的。
朝廷出师的这几日,郭英却将十余万燕军拖在了大名府,朱棣攻城不下,欲进不能,战事一时陷入僵持。
萧凡对郭英的表现很满意,到底是跟随朱元璋打过江山的老将,不擅攻却擅守,一座大名府被他守得如同铁桶一般,有郭英守大名府,耿炳文守河南开封,两位硕果仅存的老将如同钉子一般将两座城池死死钉在朱棣进军南下的半路上,相信现在的朱棣一定很蛋疼……
来不及做什么战前动员,检阅三军之类的走秀活动,萧凡接过五十万大军的指挥权后,立马下了第一道军令:全军启程北上。
命平安为大军前锋,领五万兵马先行,萧凡领中军紧跟,一路上成百上千的斥候探马派出去,打探燕军情报,五十万大军启行,连绵百里,不见首尾。
第三天,大军渡过黄河,直赴山东兖州。
一道道明里暗里的命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