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9-"高考"在美国 (最新增补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329-"高考"在美国 (最新增补本)-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看上面列出的申请材料,就可理解如果有15000个申请者,至少要处理10万件邮寄的申请材料的原因。    
    把这些所有邮寄来的申请材料拆封、归类、分档,约需两周的时间。然后,即可开始阅读、审核、筛选申请材料的工作:    
    第一个步骤:由20来个“第一读者”将所有的申请材料读一遍,并写上自己的审核意见。据说,杜克大学(或其他采取这种审核方式的大学)的“第一读者”一般包括退休的招生办人员、本校的教职工、有招生经验的校友、在读的研究生等各方面的“临时专业人员”。    
    第二个步骤:每一个招生办的专职审读人员都按地区划分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即所谓的“区域官员”。每一个“区域官员”负责阅读、审核、筛选所有本区域的申请者的材料,并写出审核意见。这样,加上“第一读者”,每一个申请者的材料就保证至少经过两个人的阅读、审核和筛选,避免个人的成见或偏见可能造成的潜在的误选。由于“第一读者”是临时抽调的,他们读的材料又可能是随机抽取的,这就使某些想走后门的人在一定程度上面临“捧着猪头,找不到庙门”的困难。    
    第三个步骤:从这些申请材料中选出5%~8%的最佳候选人,交给招生院长最后定夺。通常来说,如果两个审核者都在申请材料上用绿色的笔签署了“录取”的强烈推荐意见,一般就能通过院长的审核。当然,也有少部分院长可能会保留自己的意见,拿到筛选委员会去讨论。在这个阶段,似乎比较容易走后门,因为把关的人不是太多。但是,对15000人中的5%~8%的佼佼者,审核者只要有比白痴高一丁点儿的智商,就能一眼认出个八九不离十,要在这个阶段走后门并不容易。再说,如果申请者本人的条件很好,没有必要走后门;假若欲走后门的申请者的条件很差,有谁愿意冒这个“天下之大不韪”去院长面前充当“白痴”的角色?除非这人真是白痴一个,连后门都不会走。    
    第四个步骤:把25%~30%的最弱的申请者剔出来,作为落选者,交给副院长最后审定。这些被拒者,必须是两个审核者都用红笔签署“拒收”的申请者,只要其中有一个审核者有不同意见——不同意立即拒之门外,就必须通过第五个步骤——交由筛选委员会讨论。在两个审核者意见一致的情况下,只要副院长也用红色的笔签署了“拒收”意见,这些申请者就被打入“死牢”,可以说几乎完全没有了“翻案”的机会。    
    第五个步骤:除了5%~8%那一部分绝对录取的申请者和25%~30%那一部分绝对不能录取的申请者,剩下的全部拿到筛选委员会去讨论。筛选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因校而异。有的大学由各学院的教授、招生办的资深官员组成;有的除了教授和招生办的人员以外,还加上学生代表;有的由招生办的资深官员组成。据说,莱斯大学的学生委员会也参与筛选工作,杜克大学理工学院的教师也都参与筛选理工专业的申请者的工作。为了避嫌,各个“区域官员”一般不参加筛选委员会。当然,不管筛选委员会由什么人员组成,其成员一定是单数,以便在出现争议时,进行票决。    
    第六个步骤:筛选委员会的成员围桌而坐,逐个讨论这部分最有争议也是人数最多的申请者。主要是讨论第一和第二审核人员的评审意见,如果出现争议,再参阅原始的申请材料。这是整个招生工作中最困难、最复杂、最细致、最微妙、最有挑战性、工作量最大的一个重点步骤。    
    这个时候也是走后门者动脑筋的最佳阶段。    
    我跟普林斯顿大学的招生院长说:“那些闪闪发光的玉,谁都有眼力看出来。但是,所谓‘玉石玉石’,有些美玉是夹杂在顽石中的璞玉,需要招生人员在这个步骤中挑出来。漏掉一个有培养潜质的孩子,比选了一个平庸的学生所犯的错误更大。选了一个庸才,不过浪费了十来万美元;漏掉一个人才,也可能是人类的一大损失。”    
    有些大学明确表示:不要那些能做出正确答案的学生,要寻找那些能提出好问题的学生;不要那些四平八稳的学生,要寻找那些有特点、有特长的学生。    
    据说,杜克大学的筛选委员会对这个阶段的工作都非常慎重,只要有一个委员认为某个申请者值得详细讨论,委员会的所有成员就会从各个方面去思考问题、去发掘申请者的潜能:该申请者曾经给他(她)的高中和社区造成了什么影响?他(她)将会给大学带来什么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出现在教室、球场、校园、社区……也就是说,这个学生能够给校园带来什么?本大学的特长和有利条件又能给这个学生带来什么?    
    还有一种方式也值得介绍。    
    第一个步骤:先由“区域官员”去“阅读”各自管辖区域的申请者的材料。这一个步骤的主要工作不是去挑选好的,而是去“过滤”差的——把25%~30%的最差的申请者“过滤”出来。    
    第二个步骤:把剩下的70%~75%的申请材料交给第二层审核者,进行全国性的综合审核。这些“二传手”再筛选掉20%~25%的不合格申请者;然后,把剩下的约55%的申请材料交给招生办的资深官员。    
    第三个步骤:由这些资深的招生办官员再筛选、过滤掉约10%的“漏网”的不合格申请者。    
    第四个步骤:由最高级别的审核委员会对剩下的40%~45%的“幸存者”进行逐个讨论、互相对比、严格审核、认真筛选。    
    不管这个委员会的名字叫“招生”也好、“审核”也罢,它的组成人员、工作方式、审核机制,与上面介绍的筛选委员会的情况基本相似。    
    有肥皂票,才有“走后门”    
    如果我们比较这两种方式,你不难发现,第一种方式更细致、更谨慎、更严密。它甚至保证:即使是第一轮的被淘汰者,也必须至少经过两个审阅者的把关;而且,只要有一个审阅者有不同意见,就必须留待下一轮进行审核。    
    当然,第二种方式的效率更高、更实际些。特别是一些大规模招生的学校,申请者达到两三万人,不采取这种方式,几乎不可能在两个半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完成招生工作。而且,有不少低素质的不合格申请者,即使不是专业的招生人员也能在第一阅读时间里,一眼看出来。    
    不过,我更认同第一种方式。    
    虽然说低素质的申请者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有时璞玉也会夹杂在顽石中,“漏掉”一个,不仅是申请者个人的惨重损失,也是学校的损失,甚至可能是民族、国家、人类的损失。对于那些不合格者,既然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由两个人多看“一眼”,“浪费”的时间不算多,但更体现了对个人的尊重、对学校和社会的负责。    
    注:    
    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学术评估测验)或ACT(American College Tes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是当今美国主要的两种高校入学考试形式,各高中可选择参加,每年有数次机会。相比之下,SAT的参加考试人员和认可高校更多一些。SAT考试分为两部分,包括SATⅠ推理测验(主要测验考生的英文、数学推理能力)和SATⅡ专项科目测验(科目包括英文、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外语三科以上)。    
    AI(Academic Index,学业参考指数),一般计算公式是:最高的“高考”成绩+平时成绩+年级综合排名。    
    (摘自《“高考”在美国——旅美教育学专家专家眼里的中美高考》,黄全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    
      黄全愈,1993年获美国迈阿密大学教育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该校教育学院兼职教授。长期致力于中美教育和文化交流,所著的中美教育比较系列《素质教育在美国》(被评为2000年度非文艺类第一畅销书)、《家庭教育在美国》、《天赋教育在美国》等书,在中国教育界不断引起强烈反响,其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


上篇:中国高考变革一席谈黄全愈论中美高招“走后门”现象

    要说走后门,从上述美国高校的录取审核程序来看,有一点和中国的高考招生制度很相像:出类拔萃的“上线者”不需走后门,“不上线者”连走后门的资格都没有。    
    美国高校的录取审核程序可以用过五关斩六将来形容。如果你的SAT分数很低,学校的平时成绩很差,没有什么特长,不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就算你贿赂了第一级、第二级审核人员,你在审核委员会或筛选委员会的评审中,同样会被刷下来。不仅如此,大家甚至还会质疑第一级和第二级审核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操守:到底是看不出问题,还是根本就不看问题?到时候,委员会审核的可能就不是申请者,而是第一级、第二级审阅者。其他的不说,仅仅是要这些第一级、第二级审核人员解释一下自己的审核意见,恐怕就是一个很难堪的场面。出一两次明显的“业务水平”问题,都可能危及饭碗,就更不要说触犯法律的职业操守出问题了。    
    本身“不上线”不行,“上了线”仅贿赂个把关键的人也不一定行,必须贿赂所有的人,包括委员会中那些学生代表和教师代表。在美国,要贿赂所有的人,几乎难如登天。    
    美国人讲不讲人情?像中国人一样讲人情的人我见过,翻脸不认人的不讲人情的朋友我也见过。一般来说,美国人也是人,在一些事情上、在一定的情况下,他们也有人情、也讲人情,因此,美国社会也有走人情后门的现象。比如,非常亲近的亲戚朋友,在允许的范围内,开个不是太伤大雅的“后门”——写封热情洋溢的推荐信、在审核的过程中说些好话,也是完全可能的。或者可以这样说,为亲戚朋友开一开不伤大雅的后门,有些美国人会做,但仅限于亲戚朋友之间的人情,仅限于不犯法的小后门。超出这个范围,比如说为陌生人走后门,或者行贿受贿,许多人就会变得“大义凛然”起来。总之,公然行贿受贿为陌生人走后门的丑闻,很少听说。当然,犯罪总是有的,当暴利达到让人怦然心动、坐卧不安时,铤而走险的“勇夫”恐怕也大有人在。总之,这类丑闻尚未像美国的安然公司做假账或者中国某些地方的高考集体作弊那样,严重到足以引起公众注意的程度。    
    美国高校的招生一般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为了保证这“三公”,社会上还有必要的监督手段:除了Legacy、捐款、少数民族、体育特招生等情况以外,如果你发现你的同学的条件不如你,但他(她)被录取,而你没有被录取,你若不嫌麻烦,可以告上法庭,或者在媒体上进行揭露。最近,就有两个白人申请者甚至把密执安大学“合法”的《平权措施》告上了最高法院!    
    许多美国人会认为,为上大学而对某些人进行贿赂非常不值得。第一,这种违法行为非常危险、非常有害。第二,贿赂的款项大了不值得——还不如直接捐款,小了又没有效果。第三,即使贿赂了某些人,也不一定起作用。第四,花那么多的时间、精力、金钱去搞贿赂,还不如多申请几所大学,东方不亮西方亮,申请一二十家,总有接收的学校。第五,上大学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今年上不了,明年上,今年暂时上不了理想的大学,明年还可以转学;本科不如意,研究生还有机会。来日方长,完全没有必要铤而走险。    
    要在中国取消高考的招生制度,人们最担心的就是能不能保证没有走后门的现象。    
    其实,走后门现象是无法完全杜绝的。即便是现在的高考招生制度,也同样有走后门的现象。包括现行的干部选拔制度,也无法避免走后门现象。难道就因为害怕有走后门现象,我们连干部也不选拔了吗?    
    如果你仔细想一想美国高校的招生审核程序,你很可能会觉得“似曾相识”。再仔细想一想,你会发现:    
    中国高校的研究生招生不也基本上是各个学校自主招生吗?    
    中国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审不也是由评审委员会逐个审议申请者的申请材料吗?    
    取消高校毕业生的分配制度以后,由各个用人单位进行的五花八门的自主招工,不也是看成绩、看表现、看能力、看面试吗?    
    尽管我们身边的这些“似曾相识”与美国的高校招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异同,如中国高校的研究生自主招生主要是看成绩而不是看综合素质,又如中国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审是对本单位、本部门、本专业的熟人的评审,而不是对外来的陌生者的审核,再如用人单位的自主招工基本上不存在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的层层筛选的情况,但不管怎么说,“似曾相识”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实际上,如果我们把这些“似曾相识”综合起来,就与美国“高考”制度中的审核和选拔程序相去不远了。    
    真要说起来,目前中国各个用人单位进行的八仙过海的自主招工与美国高校的五花八门的自主招生非常相似。    
    中国目前的自主招工有没有走后门?    
    肯定有!但是,不仅没有严重到引起公众关注的地步,而且运转得有些像美国高校的自主招生——基本中规中矩又多姿多彩。    
    我总在想,对许多人来说,如果挤独木桥是为了将来好找工作,那么上大学就是手段,找工作才是根本目的。既然找工作可以不用全国统一的高考,为什么作为手段的上大学不能取消统一的高考呢?    
    既然目前中国各单位进行的自主招工与美国高校的自主招生非常相似,而且运转得既中规中矩又多姿多彩,为什么不能取消统一的高考招生,实行各校的自主招生呢?    
    既然目前中国各单位进行的自主招工没有太严重的走后门现象,为什么我们就要为取消高考招生,实行自主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