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9-"高考"在美国 (最新增补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329-"高考"在美国 (最新增补本)-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9。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245    
       (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                            
    10。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olorado(南科罗拉多大学)        235    
    1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        201    
    12。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    
        (伊利诺斯州理工学院)    
    13。 Ohio Wesleyan University(俄亥俄州威斯利亚恩大学)       197             
    14。 D'Youville College(D 犹维尔学院)                      195    
    15。 Clark University(克拉克大学)                          175    
    16。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    170             
    17。 Barry University(巴利大学)                            164    
    18。 Iowa State University(依阿华州立大学)                 164    
    19。 Suffolk University(萨弗尔科大学)                      163    
    20。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南佛罗里达大学)           162    
    21。 Slippery Rock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52    
    (宾夕法尼亚州思里佩利•;罗克大学)    
    22。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大学)            150    
    23。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密执安州立大学)             145    
    24。 University of Miami(迈阿密大学)                       143    
    25。 Eckerd College(埃科德学院)                            141    
    26。 Luther College(路德学院)                              140    
    27。 Georgia Southern University(南乔治亚大学)             132    
    28。 Florid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佛罗里达州理工学院)    129    
    29。 Pace University(佩斯大学)                             122    
    30。 College of Wooster(乌斯特学院)                        115    
    31。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伦塞勒工业学院)      115    
    32。 Mercer University(默瑟尔大学)                         110    
    33。 American University(美国大学)                         109    
    34。 Smith College(史密斯学院)                             104    
    35。 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得克萨斯基督教大学)        102    
    36。 Lawrence University (劳伦斯大学)                102    
    我觉得这本书的信息不一定完全准确,可能有挂一漏万的现象。比如,哈佛2002年录取2000多学生,7%是国际学生,至少应该有140个国际学生。虽然这140人中可能有一些不申请资助,但获得或多或少的资助的国际学生恐怕超过100人,但上述名单并没有哈佛。总之,把它看作一个供参考的信息资料即可。    
    有关美国大学的资助信息非常繁杂,著作不少。但对中国读者来说,至少有三个概念是需要了解的。    
    1。 Need…based(按需要发放的奖学金):美国的一流大学,绝大部分实行need…based的资助政策。学校发放资助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各个申请者的家庭经济状况来考虑的。家庭困难的,学校就多发放一些;家庭不那么困难的,就少发放一些。大学资助办公室都有自己的一套计算公式:家庭收入多少,有多少人口,有多少个孩子上大学,家庭的固定资产有多少,银行存款有多少,持有多少股票……将这些数据填进去,答案就出来了:学校需要提供多少奖学金(白给的,不用偿还的钱),学生需要贷多少款,学生需要打多少工;家庭需要支付多少钱……    
    学生每年都要向大学提供家庭的报税单,以便重新计算你的“need…based”的资助数目。家庭的收入增加了,你的资助将会减少;反之,家庭的收入减少了,你的资助将会增加。如果你的家庭在大学录取你以后发了一笔横财(炒股或其他合法的收入),而又瞒下来不向大学报告,让你继续向学校领取相同的资助,一旦被发现,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 Merit…based(按能力发放的奖学金):这是与“need…based”相对应的一种资助方式。学校发放资助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各个申请者自身的学业状况和各方面的资质条件来考虑的。学校给成绩最好、条件最高的申请者发放一等奖学金,给成绩次好、条件次高的申请者发放二等奖学金……依此类推。换句话说,不管你的家庭收入是多少,只依据你的学业表现发放奖学金,你的条件越好,获得的奖学金越多。许多档次稍低一些的学校,为了把一些自身条件好,但因家庭收入高而拿不到太多资助的学生,从实行“need…based”的学校“抢”过来,往往采取“merit…based”的资助政策。    
    我们可以作一个假设,根据张三的家庭经济状况,张三上哈佛每年需要交纳3万美元;但是,某大学根据张三的学业状况和本人的条件,同意给予和学费相等的奖学金——免学费,即读书不要钱,每年只要支付几千美元的生活费。有些档次再低一些的学校,甚至不仅把每年几千美元的生活费都免了,而且每月还有一点零用钱,再打些工,毕业时其他同学背一屁股债他却成了“小财主”。每年省三四万美元,四年下来,就省了十几万美元。这个诱惑力非常之大!一位朋友的孩子,非常向往芝加哥大学,而且芝大也录取了他。但是,芝大实行“need…based”的政策,与伯克利相比,读芝加哥大学每年需要交一笔不菲的资金,最后他不得不放弃神往已久的芝大。    
    所以说,“merit…based”的资助政策对家庭条件较好、自身条件也不错的学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3。 Need…blind(不看经济条件的录取政策):对学生的录取资格进行审核时,完全不看其家庭经济状况。不管你是连吃饭钱都付不起的穷光蛋也好,还是富可敌国的亿万富翁也罢,一概一视同仁地“不屑一顾”!只审核申请者自身的条件是否合格,只要合格就录取。因此,录取的可能是一个穷得丁当响的小子,也可能是比尔•;盖茨的千金。总之,不论录取的是谁,也只有录取之后,才来“秋后算账”——计算你是不是需要资助,需要多少资助。    
    这是一项非常公平的招生政策。美国一流的大学基本都声称对本土的申请者实行“need…blind”的招生制度。但是,如果你仔细想一想,“need…blind”的招生政策和“legacy”的招生政策实际上是存在矛盾的。在这里,我们不去讨论这两者的潜在冲突,让我们来看一看国际学生的录取问题。不少美国大学,如哈佛等,对国际学生实行“need…blind”的招生政策;但也有许多美国大学,如哥伦比亚、西北大学等,对读本科的国际学生并不实行这项招生政策。据说,一个叫程烨的宁波女孩被英国剑桥大学录取后,才发现四年需付上百万元的费用,不得不望“洋”兴叹。因此,申请大学之前必须了解该大学实行什么招生政策和资助政策。    
    那些招收国际学生比较多的大学,也像审核美国本土的申请者一样,有“区域”审阅官员(或者叫“区域领事”)——哪些国家的申请者由哪一个官员审阅是固定的。这些“区域领事”对自己所负责的区域内的国家的教育和考试制度有相当的了解。他们在仔细审阅申请材料前,先把申请材料分成申请资助和不申请资助两大类,然后,进行区别对待。对那些申请资助但又明显不合格的申请者,“区域领事”首先作出较大面积的淘汰,再把剩下的材料交给第二层审阅者审核。只有十分拔尖的申请者,才能通过第二关,送到筛选委员会去集体审议。只有过了委员会的“横挑鼻子竖挑眼”这一关,才会送到资助办公室去审议核算:哪一个申请者需要多少资助。最后,再根据有多少申请者,都来自哪些国家,各人需要多少资助,学校给国际学生的预算总额是多少……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作出最后的平衡和筛选。由于中国的人均收入相对较低,中国学生需要的资助就相对较高,资助一个中国学生可能可以资助两三个其他国家的学生,这就使得一些相当优秀中国学生在最后的关头被“平衡”下来。    
    如果你的申请是在那堆不申请资助的材料里,大学招生办对你的审核要宽松很多。不申请资助的录取率通常要比申请资助的录取率高出很多倍。至于录取率有多高,将取决于许多因素:申请的是哪所学校,有多少人申请,申请者的素质有多高,竞争对手的状况如何……当然,许多大学(特别是好的学校)并不是说交钱就能入学的。如果两个审阅者都对同一个申请者投反对票,这个申请者将无法进入筛选委员会的审核程序。反之,如果某个申请者得到两个审核者的强力推荐,即可获得筛选委员会的审核机会。    
    总之,申请美国大学的奖学金非常困难,特别是本科生的奖学金更难。如果放弃奖学金,将会使你的申请容易许多。如果你的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不申请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只申请入学,你的录取几率将会大为提高。    
    当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你也可以综合考虑你的申请策略。比如,你可以把你要申请的学校分为三类。对于那些你做梦都想上但录取的把握又很小的学校,你可以只申请入学不申请奖学金;对于那些你比较满意也比较有把握被录取的学校,可以申请部分资助(全免学费或减免部分学费);至于那些你可以接受而又很有把握被录取的学校,可以申请尽可能高一些的资助。然后,等所有的学校都来通知后,再进行比较,作出最后的选择。    
    申请学费高的大学容易一些,还是申请学费低的学校容易一些,这是很难用非此即彼的方式回答的问题。美国甚至有好几所大学是不收学费的。你说免费大学难不难录取呀?因为不收费,反而竞争激烈。用“一分钱一分货”的消费观点去看问题,那些学费非常贵的大学,非常难录取。从“物有所值”的角度看问题,有些学费并不是太高的学校,也非常难进去。


下篇:美国高中求学面面观美国求学指南(三)

    最“划算”的大学    
    每年美国都有许多报刊根据学校的排名高低和学费的高低进行比较和黄金分割计算,然后列出“学费低但排名高”的大学,供“消费者”参考,即所谓最“好”的价钱上最“好”的学校。前一个“好”讲的是学费低,后一个“好”说的是排名高,这用英文叫“Best Buy”,即“最划算的交易”。    
    根据《全国360家最好的大学的折扣交易》一书的排名,“最划算”的小规模的学校有15所:    
    Evergreen State College(埃维尔格林州立大学)    
    Grove City College(格鲁夫城市学院)    
    Hendrix College(亨德里克斯学院)    
    Mary Washington College(玛丽•;华盛顿学院)    
    University of Minnesota/Morris(明尼苏达大学默里斯分校)    
    Morehouse College(莫尔豪思学院)    
    New College of the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南佛罗里达大学新学院)    
    College of New Jersey(新泽西学院)    
    North Carolina School of the Arts(北卡罗来那艺术学校)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Asheville(北卡罗来那大学阿什维尔分校)    
    St。 Mary’s College of Maryland(马里兰州圣玛丽学院)    
    Spelman College(思佩尔曼学院)    
    Thomas Aquinas College(托马斯•;阿奎那斯学院)    
    Truman State University(杜鲁门州立大学)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威廉和玛丽学院)    
    在这些学校中,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的排名最高。根据《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告》2003年的综合大学的最新排名是第30位。2002年的州内生学费是4730美元,州外生(含国际学生)的学费是17728美元,食宿费是5222美元。我们去看过这家位于历史名城威廉斯堡的学校。从外面看,校园不大,闹中取静,整洁优雅,不但建筑很有特点,而且校园内参天的古树、潺潺的流水,让你领略一番从外面看不到的别有洞天的景象……花25000美元,上全美综合大学排名第30位的大学,真的是非常“划算”。    
    怎么个“划算”法?让我们来作一个比较。排名在数百位以后的 Biola University,2002年的学费是17410美元,食宿费是5640美元;不但费用贵,排名还差了几百位。到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读书,划不划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若果我们再作一个对照,你更会大吃一惊:名不见经传的 California Lutheran University,2002年的学费是18200美元,食宿费是6656美元,不只是花费更高,而且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告》2002年的大学排行榜上连坐次都排不上。这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另外,该书还列出12家“最划算”的主要大学:    
    University of Florida(佛罗里达大学)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乔治亚州理工学院)    
    University of Georgia(乔治亚大学)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