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悍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商悍将-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鲁国军队,兵锋直抵曲阜城下。鲁文公刚刚即位,急得不知所措,连忙派使者赴齐、宋求救。时齐昭公早已被周王放回国,正怀着一股无名之火无处发泄,急忙亲率齐军五万,大将高畏、长鱼矫、国阙等,从临淄起兵,直朝鲁国扑来!
话说此刻,长翟大将答里柯正率军两万向鲁国都城曲阜进发,这时翟军前锋斥候回报:前方五里有鲁国大军两万人防守,统帅乃是鲁文公,手下大将有:公子腓、公孙季、仲孙丑父、孟孙阖等,正在前面的山头严阵以待。斥候还回报:宋国三万大军已经飞驰而来,预计个把时辰就能抵达战场;而齐国军队也正从西北杀来!预计一天以后也会赶到与鲁、宋两军汇合。
答里柯闻言急忙令大军加速前进,只见翟人骑兵上的抢掠而来的东西都被横七竖八地扔了下来,全军轻装,在大将答里柯的率领下,两万精骑呼啸着疾驰而前!而在前方鲁国战车部队正严阵以待。此刻,子车獖氏率步骑混合部队三万人,正快速接近战场。考虑到长翟主要使用骑兵冲击,机动力惊人,怕到时候赶不上救援鲁国军队,于是子车獖氏遂挑选精锐骑兵两千人作为快速突击部队先行赶赴战场。
果然,等宋军快速部队赶到时候,就发现翟军骑兵已经从侧翼将鲁国战车部队包围,而后对脱离于战车之外的鲁国步兵展开屠杀,而还有一部分翟军在头目的率领下,绕过鲁军直扑曲阜而去!子车獖氏见情况紧急,来不及布置部队,就招呼身后的两千精骑呼啸着直冲向奔袭曲阜的翟军而去!
此刻,鲁国两万步兵与战车兵正列阵与翟骑鏖战在一起。由于翟人全是骑兵,机动力惊人,往往在鲁军战车冲锋稍有空隙处就猛地直插进来,将鲁军尽数分割开来,就这样,翟军边穿插,边渗透,直把鲁军阵脚冲得大乱!无数手执大刀长矛的鲁兵对于近身格斗,身法灵活,来往倏忽的翟军骑兵极为不适应。中原兵种都是为了进行战车战和阵地战而设计的,结果在和具有高度机动力的蛮族骑兵的冲击面前,大吃苦头!不到一炷香的功夫,鲁军的步兵和战车部队就车倒人亡,剩下的鲁军有的还在苦苦支撑,有的早已跪地投降。鲁国在曲阜北部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已经摇摇欲坠!
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齐国大军的前锋部队及时赶到了,他们及时投入战斗与被围的鲁军前后夹击长翟。本来还占尽优势的翟军忽然之间发现自己已经处在腹背受敌的境地,不禁阵形散乱了起来,长翟大将答里柯挥刀连砍了几个败兵,才将阵势稳了下来。齐国重型战车部队正以优势兵力朝翟军杀来!而被围在当中的鲁军也结车固守,翟军一时也攻不下来。
花开两朵,单表一支。话说宋军精骑两千正急速追赶攻打曲阜的翟军前锋部队数千人,在曲阜以北的小沙河展开激战!当下两军交错在一起,就在河边展开厮杀。翟兵由于攻城心切,无心恋战,而宋军却是目的明确:就是要将翟人消灭在河边!因此两相对比,军心士气一高一低,战不多久就看出差别来了。只见翟军且战且行,而宋军轻骑则是紧紧咬住翟人不放。不多时,河边就倒下了横七竖八的翟人尸体,而宋军骑兵却是越战越勇,逐渐占据了战场主动权……
却说在齐鲁两军的夹攻下,翟军骑兵在和中原战车对阵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中原部队已经从最初的慌乱中回过神来,战车都是整齐划一地齐整行进,战阵严密,无懈可击。而战车两翼的长戟兵又迅速跟进,保护着侧翼的安全。这样翟人就占不到什么便宜,而在与坚固战车的对阵中,翟人骑兵只能连人带马地倒撞上去,往往是人仰马翻!然后车上的武士往往乱矛齐攒,将还在地上挣扎的骑兵戳成肉串!
就这样,齐鲁两军整齐划一地从内外两面分别推进,倒逐渐把翟人压缩在一起。此时,齐鲁两国战车后面的弩兵也开始万弩齐发,给被困的翟军造成了重大伤亡!翟军大将答里柯见局势不利,指挥部队突围,却每每被乱箭射回,白白损失了不少士卒。就在翟兵陷于绝境的时刻,只听到远处的天边如一声闷雷一样,好像有无数的马匹在疾驰,又好像是大海涨潮的汹涌澎湃的声音,这声音由远而近,逐渐变得清晰起来。直到答里柯看到一杆大旗首先跃出地平线,然后成千上万的小黑点出现在地平线上,这黑点逐渐组成了一个大大的黑色漩涡,象一张巨大的黑色大口,要将面前的一切全部吞噬掉!
这时,许多齐鲁两国的士兵也不禁被这样壮阔的气象给惊呆了,有的竟然呆在原地,忘记了战斗。这时,当黑点越来越近的时候,他们才看清,面前的是无数横刀跃马疾驰而来的身披重甲的宋军骑兵以及密密麻麻的榛原重步兵,跟在后面的还有几乎覆盖了整个地平线的一望无际的战车部队,无数黑色的玄鸟大旗高高飘扬……
答里柯知道鲁国的援军来了,心知再也无法逃脱,只得一狠心,掣出腰刀,趁旁边副将不备,直接将腰刀切断了自己的脖子!顿时死于非命!翟兵一见主将自杀,纷纷跪地投降……
鲁国史官左丘明在其《春秋左传》中这样轻描淡写地记述了此次战役的结果,“败长翟于鹹而归,得长翟”。但在这短短十个字的背后,是数万齐、鲁、宋三国健儿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这胜利果实。

第三部曰商是常 第八十八章 斩伐四国
(更新时间:2007…5…17 23:05:00  本章字数:3288)

公元前615年,宋昭公青苔五年。陈国大夫孔放因贪恋陈侯爱妾美色,遂趁共公出访卫国之际,发动叛乱,占据淮阳,尽据后宫为己有,陈共公出奔楚国。楚穆王遂以平灭陈国内乱为由,派遣公子婴齐、令尹斗越椒、公子侧等率战车七百乘,从楚国方城出发,直逼陈国而来!按照春秋兵制,每乘兵车有武士3人,步卒72人,辎重补给人员25人,共百人,因此楚国大军共七万人。
早就在密切关注楚国动静的宋昭公青苔,立刻命令榛原下军出发奔袭淮阳,力求赶在楚军到达之前堵住楚军去路。同时命令榛原左军包抄楚军后路,以对北犯的楚军前后夹击。而此刻,秦国传来了秦晋大战羁马的消息,秦康公自从上次少梁一战失利以后,此次亲率大军卷土重来,兵锋直抵晋国羁马城。晋国大军南移,屯集于黄河一线。宋国北境压力骤然增加,青苔无奈,只得令榛原上军保持高度戒备,防止晋军偷渡黄河,侵入宋境。
出乎青苔意料的是,这次楚军进军速度之快,简直可以用飞速来形容。短短三天时间,楚军前锋已经抵达淮阳城下,并且以极小的代价迅速攻下了淮阳城,陈国大夫孔放死于乱军之中。青苔见围歼楚军的战略目标无法实现,遂命榛原左军和下军分别就地待命。同时,颁布了著名的《榛原整军令》。
《榛原整军令》出台的背景是榛原军机动力较差,往往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无法迅速驰援,完成战略目标,从而给宋国的对外政治、经济政策造成掣肘效应。楚军在攻陷陈国淮阳城之后,将陈国纳入楚国附庸国范围,但由于事先宋国已经占领了大部分陈国领土,因此陈国倒向楚国,并未对宋国造成太大影响。而青苔也因此有针对性地在《榛原整军令》中加以反映,该令共有如下几条:
1、左、右、上、下四军各拥有轻骑兵八千人,重骑兵两万人(配备近战弩、长刀和短刀等);战车八百乘,甲士四千人,重步兵两万四千人;辎重部队万人;破陷之士(敢死队)四千人。每军七万人,四军共有二十八万人。
2、中军除此外,还有秦国锐士骑兵万二千人,宋国精锐门尹军万二千人,都尹队(精锐中的精锐)六千人,共十万人。上下左右中五军共三十八万人。
3、榛原水师共分为三个师,分别驻守长江下游的三个水师基地宜城(今安庆)、鸠兹(今芜湖)、广陵(今扬州),共有三万七千五百人。至此,榛原全军共四十一万七千五百人。
4、上军主帅为南宫銞,驻守虎牢,处理北部事务;下军主帅萧不疑,驻守郑国,处理陈蔡事务;左军主帅猛桊,驻守汝、颖,防备楚国;提升子车獖氏为右军主帅,驻守淮南,窥探吴、楚。此外,榛原水师在长江下游设有三师部队,暂时配属榛原下军统辖,水师主帅为长鱼皎。榛原中军驻扎戏童山,居中策应四方。
5、各军实行屯田政策,肩负征战和保护商业往来的双重使命。一言以蔽之,就是使用军事、经济两种手段,以刀剑和商队贯彻宋国的对外政策,最大化维护和拓展宋国的战略利益。
此刻,青苔见西面压力增大,遂将主要注意力放在秦晋大战上,而在南线对楚国则采取了防御政策。在楚国征服陈国的过程中,始终没有出兵阻截,遂使楚国的势力范围急剧膨胀到中原腹地。此后,楚军在回师途中顺便又击败了蔡军,占领了蔡国南部的部分领土(蔡国的北部领土已被宋国占领),将蔡国也纳入势力范围。青苔此时无暇他顾,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楚国在南边大肆吞并诸侯。
有读者可能会提出来:为什么宋国大军四十万人而不能同时注意西方和南方战事呢?这是因为当时春秋时期交通条件不是非常方便,大军调动比较困难,非得事先在战场附近驻扎部队,才能在战争爆发时,及时驰援。而当时晋国和秦国作战的双方兵力都超过了二十万人,就在黄河河口之地,展开浴血鏖战!整个晋国的军队都向晋西南集中,除了前线的二十万晋国大军之外,晋国还动员了晋南诸城的成年男子入伍,这样晋军还有十余万人的预备队,随时可以向西边的秦国发起攻击,而且这支部队也随时可以南下攻宋。由于面临三十余万大军的强大军事威胁,实际上青苔已经命令榛原五军全部向虎牢附近集中,因此面对楚军的挑衅无法还击。因为如果还击的话,还必须考虑到楚国的援军,因此就要再准备至少二十万人才能同时应付来自晋国和楚国的威胁,而这样的常备军的数目已经超出了宋国的国家能力。因此,面对来自楚、晋的威胁,青苔只能斟酌再三,有所取舍。
却说秦军在国君康公的率领下,经过浴血奋战夺取了晋国的羁马。而晋国怎肯善罢甘休!遂将预备队也大举压上,以三十万人的庞大兵力和秦军战于河曲。兴许还会有读者提出:春秋时期各国诸侯兴兵作战好像没有这么大的规模吧?但笔者要在这里对读者说:这样就是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了。春秋时期大部分战争是不多于五万人的小规模战役,但也有超过二十万、甚至三十万人的大会战,晋襄公的时候有一次出兵攻打齐国,战前动员了全部的战车部队,据《左传》记载,超过了四千乘兵车,按照春秋兵制计算,晋军应该是超过了三十万人。因此,秦晋河曲之战规模之大,就不是那么出人意料了。
对于此次秦晋羁马大战,晋国史官做了如下记载,“秦取我羁马,与秦师战,秦师遁。”而秦国史官则作了如是记载,“伐晋,取羁马。怒,与我大战河曲”。反正秦国和晋国在河曲的大战,最后好像是以秦国军队的逃逸而告结束。
晋国胜利之后,晋军在隆重庆祝了一番之后,班师回国。而青苔也终于放下了一口气,一边派人到晋国祝贺大捷,一边派使者去慰问自己的小舅子秦康公,秘密给予经济和物资援助。象这种两面手法,对于此刻的宋昭公青苔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因为对他来说,这样做才最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而为了维护和拓展宋国的国家利益,他可以而且应该无所不为,甚至不择手段。
象这样为了国家不择手段的事情,青苔已经很快熟练起来――就在楚国征服蔡国之后不久,青苔就以防备楚国为名,强行进驻许国,并派兵控制了许国的战略要地,从而把这个中原小诸侯国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成为南下攻击楚国的前进基地。
此前,青苔就已经秘密派遣一支五千人的部队协助吴国攻打楚国的东部属国舒鸠,灭亡并且瓜分了舒鸠的领土。青苔在其故地设置了水师基地,用以牵制楚国的东北兵力,并且派遣大批军事顾问教给吴国人中原车战的技术,教唆吴国人侵袭楚国。从此楚国东部边境再无宁日,据《左传》记载,从此楚国江淮一带领地,“无岁不有吴师”,把个楚军搞得疲于奔命,焦头烂额。从此,终穆王之世,楚国始终不能专心对付北方,而楚国对中原的荼毒也暂时告一段落。
而青苔自从和吴国结盟对付楚国之后,下一个要游说的目标,自然集中在了楚国的西部强邻秦国身上。经过紧张激烈的外交谈判和利益让渡,睢阳-雍城轴心的秘密协定不久就在戏童山达成,它规定:
1、秦宋两国在共同反对晋国独霸中原的前提下,缔结反对楚国的秘密同盟。
2、当楚国以大军进攻宋国时,秦国必须以不少于5万人的部队在西部牵制进攻楚国;当晋国大举进攻秦国时,宋国必须提供5万军队帮助秦国作战或提供相等程度的物质援助。当晋国进攻楚国经过宋国领地时,宋秦将进行协商,以确定是否要干预,以及干预的程度。
3、当楚国攻打除了宋、秦之外的其他国家而须经过宋境时,宋国将单独决定是否出兵攻打,秦国保持中立地位。
4、秦国主动出兵攻打楚、晋时,宋国须保持善意中立;宋国主动出兵攻打晋、楚时,秦国也应持同样立场。
就这样,春秋乱世经过诸侯的一轮轮的洗牌,战略格局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宋国开始作为新兴的主要强国,登上了历史舞台。而横亘在它成为天下最强国道路上的两个强大敌人就是晋国和楚国。青苔为此制定了先南后北,也就是先楚后晋的原则。
至于齐国,青苔决定暂时不去理它,在消灭主要敌手之前,暂时以宋晋和宋鲁同盟对其加以威慑,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至此,青苔的称霸天下计划就逐渐浮出水面:先是依靠和晋、齐、秦的同盟或松散同盟关系,征服或消灭楚国;而后利用楚国的人力物力,并且依靠和秦国的同盟击败晋国,掌握中原霸权;最后分别用外交和军事手段使其他诸侯臣服,从而完成称霸大业。

第三部曰商是常 第八十九章 羊肉汤战争
(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