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7-五胡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237-五胡录-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因慕容宝的昏庸无能而导致后燕帝国的参合陂惨败,真让人感慨万千。)    
    前燕帝国统帅慕容评的贪婪古今罕闻。打仗前他竟然把战场上的水源和森林全部封存,宣布凡是前来饮水和砍柴的人一律要纳税,于是慕容评很快就致富了。而吃不上饭的士兵联想起前段日子打赢了桓温后慕容评故意克扣赏金的劣行,自然怨声载道,这样一来,前燕军队很快就丧失了战斗力,等到前秦军队打过来的时候,四国中最有能耐的前燕第一个亡国。     
    前燕灭亡后,慕容垂长期担任长安市长,在前秦的历次对外作战中均没有太大的作为,这样一直到了十三年后的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后,前秦帝国全国上下一片大乱,继承鲜卑遗族复国重任的慕容垂义不容辞地必须起兵造反。而这个时候苻坚战败跑到了慕容垂的军队里,怎么办?对苻坚杀还是不杀?     
    即使是慕容宝这样的笨蛋都看出来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对慕容垂说:“家国倾覆,天命人心皆归至尊,今秦主兵败,委身于我,是天借之便以复燕祚,且夫立大功者不顾小节,行大仁者不念小惠。此时不可失也(好个立大功者不顾小节,行大仁者不念小惠。慕容宝能说出这样的真理,也不能说是绝对草包)。”慕容德也向慕容垂进言说:“邻国相吞,有自来矣。秦强而并燕,秦弱而图之,此为报仇雪耻,非负宿心也。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愿兄无疑。”     
    慕容垂当时的回答可谓侃侃烈烈、君子之风。他先是历数了自己落难时苻坚对他的种种恩德“昔为太傅所不容,置身无所,逃死于秦,秦主以国士遇我,恩礼备至。后复为王猛所卖,无以自明,秦主独能明之。国士之礼每深,报德之分未一。此恩何可忘也!”然后他又宣布为了报答苻坚的恩义他绝不染指前秦一分土地“若氐运必穷,吾当怀集关东,以复先业耳,关西会非吾有也。君子不怙乱,不为祸先,且可观之。”并进而拱手把自己的兵权交给苻坚,一道撤回了长安。    
    (下面选自《参合陂•;慕容垂》:慕容垂这一番慷慨陈词,真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公私分明,君子之风。其实,慕容垂一直就有窝里反的心思, 按照中国的传统忠义观念,他也不能算是个完全的君子。从当时的形势上看,前秦虽然兵败,但其国内的襄阳、许昌、邺城等地,还驻有毛当、苻丕等人的重兵,慕容垂如果立即杀掉苻坚起事必将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通盘考虑,杀掉苻坚也未必是上策。但是如果将慕容垂的行为同苻坚麾下其他叛徒的所作所为相比较,慕容垂的侠义之气已经值得人们脱帽鞠躬向他致敬了。毕竟苻坚在此前此后,对慕容垂也是仁至义尽的。)     
    大部队撤退的途中传来了东北鲜卑遗族造反的消息,慕容垂趁机逃跑,召集旧部围攻前燕故都邺城,正式宣布造反,建立了后燕。以后的日子里后燕和前秦虽然一直是敌对关系,但直至前秦灭亡慕容垂都信守自己的诺言从没染指前秦一分旧土(慕容垂乃真名士也)。       
    其时东晋爆发桓玄之乱,国家四分五裂,后燕在年逾花甲的慕容垂的指挥下数年内先后消灭前秦主力、击败东晋、收复东北、攻灭丁零和西燕,让人闻风丧胆的慕容家骑兵横行中原无敌手,排名天下第一,成为中国北方的霸主。乱世的枭雄能混到这份儿上,是否应该满意了?     
    慕容垂经历了整个慕容家族的成长、崛起、鼎盛、衰落、灭亡、再复兴、再鼎盛、再衰落、再灭亡,并成为五胡十六国中最长寿的帝王。     
    但是,慕容垂一生中过得却并不快乐,他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中国人常说的人生几大悲他都尝过了)。他的两位红颜知己,段氏姐妹,一个为他而死,一个因他而死。最能干的儿子慕容令也因他而死。等到天下无敌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是时日无多,垂垂老矣,不知道慕容垂在临死前怎样回顾自己的一生?     
    天才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湮灭,慕容垂就是一生从没打过败仗的战争天才。但是像慕容垂这样的天才人物却屡次被慕容俊的老婆、掌握政权的昏庸老太后可足浑氏耍得团团转,这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就连慕容评、可足浑氏这样的人渣都能耍弄慕容垂,可见慕容垂在为人处世方面实在太差)。     
    段氏为什么会被杀,不过是因为“才高性烈,”有才华而又性格耿直的人在那种环境是活不长的,而慕容令为什么会被逼死?不过是因为慕容父子“乃人中龙虎,不除必为后患。”慕容垂先后失去了妻子和儿子,空有一身的本领,却不能保护自己的妻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活活整死。中年丧妻老年丧子的悲剧都让他赶上了,就算是成为了天下的霸主又如何?也不能换回妻儿老小的生命。他心里有什么话都没有人可以倾诉,只能闷在肚子里默默地承受。     
    回顾慕容垂七十一年的传奇人生,也许真正快乐的只有小时候和哥哥慕容恪一起纵马驰骋在白山黑水上的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所以说做人千万不要学慕容垂。     
    慕容垂晚期所犯的错误和慕容恪几乎一样,都是对自己太过信任,管的事情太多。慕容垂死的时候连后事都没安排妥当,在这一点上就比慕容恪差远了。     
    慕容垂最大的缺点就是不通人情世故和不会识人。他的夫人小段氏曾多次对他说过慕容宝不宜继位可慕容垂就是不信(小段氏不偏袒姐姐的儿子,确实难得)。而慕容垂一死,慕容宝竟然逼迫小段氏“宜早自裁,以全段宗”,更可恨的是当身为儿子的慕容宝宣布逼迫小段氏自杀的时候众大臣竟“群臣咸以为然。”可见慕容垂都养了一帮什么东西。后燕在不成器的慕容宝手里只维持了年把就彻底垮台,似乎是报应,慕容宝后来也是众叛亲离,先后遭到儿子的刺杀、重臣的反叛,像一条丧家之犬四处流窜,最后被大臣杀死。后燕分裂为南燕和北燕两部分,先后亡于东晋和高句丽。


《五胡录》 后记鲜卑二  十六国的缩影——慕容垂(4)

    慕容一家,顿做烟消云散。     
    后燕垮台后,慕容家的遗族先后遭到北魏、东晋、北燕的联合绞杀,刘裕消灭南燕时就一次性“斩王公以下三千人,没入家口万馀,”很难说有正统的后代幸存下来(南北朝后姓慕容的都是非慕容垂这一系的,比如高欢手下大将慕容绍宗,就是慕容恪的后代,不过仍保留着慕容家族都是美男子的面相“容貌恢毅,少言语,深沉有胆略。”)。所以不大可能有金庸先生小说里北宋慕容复的“大燕世谱遗表”和“大燕传国玉玺”存留后世。尤其是将慕容麟也记入这个家谱,就有些搞笑了。     
    鲜卑慕容氏退出中国历史舞台后,接着登场的是北魏拓跋氏,最后一章专门说。


《五胡录》 后记鲜卑三  萧峰的原形:慕容翰(1)

    金庸武侠名著《天龙八部》里的契丹英雄萧峰,为人慷慨重义,光明磊落,却一生孤苦零丁,历尽坎坷,这样一个民族英雄最后竟以自尽来谢幕,经历之悲惨令人扼腕。呜呼,其实芸芸众生,生老病死,多少英雄豪杰,隐士大侠,最终不都是一个结局么?    
    当然,金庸先生笔下的大英雄萧峰毕竟只是小说家言,但在历史上却真的出现过这样一位和萧峰经历极其相似的人物,他就是鲜卑慕容家族的英雄慕容翰。    
    慕容翰是鲜卑慕容部落大单于慕容廆的长子。西晋“永嘉之变”时,全国各地一片大乱,当时西晋辽东太守趁乱杀死和自己有私仇的鲜卑族大将,导致辽东鲜卑人纷纷造反。当时作为鲜卑首领的慕容廆在随众造反还是响应西晋朝廷镇压叛乱这两种选择之间举棋不定。这时慕容翰劝说慕容廆依附中央消灭反叛势力,结果一战而胜,为慕容部落树立起了崇高的威望,也得到了很多物资和人口,由此鲜卑族作为辽东强大的政治势力登上了华夏历史的舞台。    
    后来慕容翰东征西讨,立下了赫赫战功,将原本不为人知的慕容部落慢慢发展成为让世人敬畏的大燕国。慕容翰手下的武将人人能征善战,谋臣个个精于谋划,而且慕容翰本人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他胆识过人,又坦诚豁达,慕容部落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各级文武官员都对他十分敬重。    
    作为慕容廆的长子,慕容翰子最大的缺憾就是他的母亲出身微贱,只是慕容廆的一个普通小妾。等慕容廆去世的时候,继承权落到了其正妻所生的功勋平平的三儿子慕容皝身上。慕容翰和他的弟弟,也是他手下大将的慕容仁、慕容昭都很得慕容廆的信任。慕容廆死后,尽管慕容翰对自己的这些弟弟都推心置腹地关心和爱护,慕容皝还是对慕容翰这位大哥既嫉恨又畏惧,总是想尽办法要除掉他而后快。    
    慕容仁和慕容昭弟兄俩由于受到慕容皝的迫害,便跑到慕容翰的部将高诩和刘佩那里去诉苦,表示想废掉慕容皝,另立慕容翰为主。慕容皝听说后,先下手为强,杀死了慕容昭,然后派人追捕慕容仁,慕容仁赶紧逃到长白山纠集兵力准备攻打慕容皝。    
    刘佩和高诩劝慕容翰说:“如今燕王要加害我等,主公为什么不顺应上天去争取继承燕国的权力呢?”    
    慕容翰却不忍心同室操戈,他对大家说:“我受父亲的重托,不敢不尽力,建立这些微不足道的功劳,辅佐我的弟弟本来就是我的本分,现在即使他对我有想法,我也不能去害他啊!”然后决定不准自己的下属参与反叛国家的阴谋,再然后就独自逃跑,投奔了慕容家族的世仇幽州段氏的首领段辽(这个段氏就是大理段氏的前身,段誉的祖先)。    
    段辽也是一条血性汉子,和慕容翰真正是英雄相惜,虽然段氏和慕容族人是仇家,但是段辽对慕容翰却十分赞赏,和他推心置腹,结为生死之交。    
    后来燕国发生内乱,慕容皝和东方的慕容仁内讧,处于西部的段辽准备趁机联合慕容仁夹击慕容皝,就派遣弟弟段兰和慕容翰一齐进攻慕容皝。    
    段兰连战连捷,正准备挟连胜之威消灭燕国,这时候,对祖国仍十分挂念的慕容翰不忍心让异族消灭自己的部落,就以“穷寇勿追”为由反复劝说段兰让他停止追击,收兵回国。段兰耳朵一软,听从了慕容翰的劝告,从而也让段氏丧失了灭掉慕容燕国的最佳时机。    
    慕容皝最终击败了慕容仁的叛军并将慕容仁逮捕法办,然后联合后赵帝国进攻剿灭段辽,这下子慕容翰的心中无论是对段辽还是对慕容皝都怀有愧疚。在段辽形势危急的时候,他的手下纷纷叛变,只有慕容翰一人因为感于段辽的知遇之恩,坚贞不屈,拒绝慕容皝的劝降,死守孤城掩护段辽突围。慕容翰始终不降慕容皝,最后又投奔了慕容族人的另一个死敌宇文部落。    
    宇文部落的首领宇文归非常嫉妒慕容翰的才能,准备除掉慕容翰。慕容翰就把头发打乱了装疯,在闹市靠乞讨度日。宇文归以为慕容翰真的疯了,就没再管他。慕容翰趁机四处游历,把宇文部落的地理形势都记录下来。    
    这时候燕国皇帝慕容皝已经把国内的异己势力剪除干净,便开始寻找哥哥慕容翰的下落。打听到慕容翰正在宇文部落装疯卖傻,就派了个人到宇文部落去寻找装扮成乞丐的慕容翰。慕容翰看到了穿着自己民族服饰的人,什么也不说,就用手捂住胸口直点头。慕容皝听说后,就命令使者把慕容翰擅长用的弓箭送给慕容翰,慕容翰趁机偷出宇文归的宝马逃回祖国。宇文归派出的一百名追兵半途赶上了慕容翰,准备活捉慕容翰。慕容翰就说:“我在贵国发疯是装的,而且原来的武功还在,你们不要硬逼我,否则就是自己找死。不过我今天不想杀人。要不这样,你们找个人在一百步外举着刀环,我来射箭,如果我一箭能射穿刀环,你们就放过我,否则我保证束手就擒。”追兵答应了他的要求,让人手举着刀环,慕容翰一箭射过去,正好射穿刀环,敌人一看顿时吓得四处逃散。慕容翰就这样回到了祖国。    
    慕容皝在慕容翰的帮助下灭掉了高句丽,开始从侧面进攻宇文部落,并让慕容翰原来的部将刘佩和高诩继续为慕容翰效力。    
    高诩对慕容翰说:“燕王虽然现在很器重主公,但是心里对主公还是很讨厌,而且主公的行为并不为我国百姓所接受,不知道主公还有没有别的打算?”    
    慕容翰并不很看重自己的名分,这位一心只盼着国家强大的英雄对老部下说:“我能以我的名誉,换来整个民族的统一,已经很知足了。个人的荣辱,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在和宇文部落的作战中,慕容翰的军队中了敌人的埋伏,刘佩和高诩为了掩护慕容翰突围,都被乱箭射死,慕容翰也被射成重伤,但在援军的帮助下,慕容翰终于全歼敌人,战胜了宇文部落。


《五胡录》 后记鲜卑三  萧峰的原形:慕容翰(2)

        
    慕容皝平定了北方,又开始猜疑起慕容翰来。由于慕容翰一生三叛其主,先后投奔段氏和宇文氏,把他们都搞亡国了,而且从前跟随他的部将都先后战死或被杀,鲜有善终,因此朝中也就没有人愿意为他说话。更糟糕的是就连国内的平民百姓都看不起慕容翰,把慕容翰看作是叛徒和不吉利的人,纷纷诅咒他早死。慕容翰这个为燕国统一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大功臣终日生活在别人的口水之中,甚至有很多无聊的百姓日夜监视着慕容翰家的大门,一旦有人进出就提醒周围的居民赶快躲开里面的人。    
    整个世界都没人理解慕容翰,因此他的晚年过的十分凄惨。由于他在征讨宇文部落时受过重伤,经过长期休养身体才慢慢恢复过来。有一天,大概是由于心情不错吧,很久都没骑过马的慕容翰准备骑马锻炼锻炼。慕容翰万万没想到,那些在他家门口盯梢的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