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7-五胡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237-五胡录-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诺较萄簦窈壕崭昭亟拢街菥盏鞫脚沓恰G扒匕偻蚓拥牡鞫瘸氏忠黄炻抑疲土藜嶙约嚎赡芤裁慌宄约旱降子卸嗌俦怼!    
    苻坚统帅一百多万军队来进攻的消息传到建康后,东晋的大小官员个个吓得面无人色,只有谢安一如既往地从容镇定。他立即开始运筹帷幄,东晋的西线夏口有拥兵十万的桓冲把守,这地方暂时不用担心,对于迎战东线苻坚的主力,谢安派出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又让儿子谢琰和桓冲的亲戚桓尹为副将,率领八万部队迎战前秦军。这其中就有谢玄的看家宝贝,五千北府兵。东晋的八万军队和苻融的二十五万先锋部队在寿阳形成了对峙。不久,谢安又派遣水军将领胡彬率领五千水军前来增援,在寿阳双方兵力对比为25﹕8。5。


《五胡录》 第二部分第六章  单于折箭(4)

    一切安排妥当后,谢安又开始了他最擅长的清谈,不再管战场形势。当谢玄跑来问有没有什么安排时,谢安随口说了一句“已经另有安排(其实他啥也没安排)。”然后就出去游山玩水下围棋去了,留下一个摸不着头脑的谢玄独自发呆。桓冲听说后派遣三千精兵来加强建康的防卫,被谢安全部挡了回去,他说:“我早有安排,不缺人手,这些兵桓将军还是留着自己用吧。”急得桓冲对部下说:“谢安高人雅量,但就是不懂得打仗,现在大敌当前还是这么悠闲,又让些孩子去打仗,人还这么少,国家的将来可想而知。看来我要改行当胡人啰。”     
    秦军在先锋官苻融的指挥下,很快就攻占了东晋的寿阳(今安徽寿县),活捉了守将徐元喜。苻融一看东线战事很顺利,就调遣慕容垂带领三万部队进攻西线的郧城(今湖北郧县)。东晋将领胡彬听说寿阳兵败的消息后,只好带着五千水军往东撤退,半路上被前秦将军梁成率领五万军队包围在洛涧(今安徽淮南东)。秦军在胡彬阵地外围修筑了层层叠叠的栅栏以切断他的粮道。谢石和谢玄的部队在洛涧以东二十五里处摆下阵势,但害怕梁成的勇猛,不敢贸然进攻。没两天胡彬的粮食就吃光了,就派出使者请求谢石快想办法。     
    正巧送信的人被苻融的侦察兵逮住,苻融得到这个情报后,认为是件好事,就派人通知远在一百七十公里外的项城的苻坚,告诉他“敌人很少,快点过来别让他们跑了。”苻坚一听当然很高兴,就把主力留在项城(那可是可是近百万人马啊),自己带领八千羽林郎秘密来到寿阳,和苻融商量怎么吃掉对方。     
    这时候苻坚的仁慈心又上来了,为了对方的生命着想,苻坚就派遣在襄阳被俘的东晋将领朱序去劝说谢石投降(派谁去不行,偏偏派了这么一个吃里扒外的家伙)。但朱序到了东晋的营地后,并没有按照苻坚的意思照办,而是把前秦的防御部署向谢石和盘托出,并对谢石说:“现在只有苻坚和苻融在这里,如果百万秦军都来了那就大势已去了,所以就趁现在他们还没集结赶快上去揍一顿,如果击败了他们的前锋,那么敌人必定会士气大降,下一步作战就有利了。”(可见就连朱序也没有想到前秦会惨败,也许正像他说的那样,朱序所期待的最好局面就是能击退苻融的先锋,好在苻坚的百万主力来到后能多周旋一会儿。)     
    谢石并不清楚朱序说的是真是假,有这等好事当然不敢妄断。还是谢玄拍桌子起来,下令在广陵待命的刘牢之率五千北府兵出场,直取梁成在洛涧的主阵地。骄横一世的梁成怎么也没想到东晋会先发制人,五万部队还没发动就被击溃了,梁成本人也把脑袋上缴给了东晋。     
    谢石一看战况不错,就下令水陆两军同时向寿阳进发,双方又隔着淝水开始对峙。苻坚站在寿阳城楼上眺望晋军,看到敌人军纪严整,又看到对面八公山上风吹过来,草木晃动,隐隐如有千万军队,这才真正害怕起来。对苻融说:“这是劲敌啊,怎么说是弱旅呢?”(呵呵,刚开始还忙着给东晋官员们造豪宅,一见面却吓得几乎尿裤子,全然没想到背后还有百万军队撑腰。苻坚这个人的心态,可能还和他的那帮二十岁的娃娃兵一样。)    
    秦军在淝水西岸构筑起了防御工事,晋军无法渡河。谢玄就向苻融下战书说:“先生把军队沿河列阵,这是长久的打算,不如这就开打过瘾。如果贵师能稍微后退一些,给我们让开登陆的场地,等我们上岸再打怎么样啊?”     
    秦将都认为我众敌寡,硬靠也把他们靠死,纷纷建议不给晋军让路。苻坚却想了个办法说等敌人半渡的时候用铁骑冲击,肯定会大胜。这个想法得到了苻融的支持,苻坚就下令全军后退。     
    哪知道军令传递的不到位,士兵们把后退理解成了撤退,大家丢下武器就往回跑。朱序突然在后面大喊到:“秦军败了!秦军败了!”    
    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刚才还井然有序的战斗阵型顿时崩溃,乱兵如潮水般涌向后面督阵的苻融。     
    四    
    与晋军在淝水对峙的秦军把后退的命令当成了撤退,又在实施中把撤退变成了逃跑,这可让没打过仗的苻坚大开了一回眼界。同样惊讶的苻融赶紧跑到乱军中想维持秩序,结果被溃兵冲倒。晋军趁机快速渡河,谢石、谢玄、谢琰、桓尹、刘牢之等都争先恐后地前来趁火打劫,被乱兵踩个半死的苻融到底没逃过一刀。秦军大败,自相践踏,东晋兵趁势追击,秦兵死者不计其数。     
    苻坚的手下的羽林郎应该是最先逃跑的部队。他乘坐的云母车在军中实在是太显眼,东晋军就一齐向苻坚的车子射箭。苻坚在乱军中无法躲避,背上中了一箭,只好换了匹马只身逃到了淮北才碰到了护送张夫人逃命的小部队。半路上饿得受不了,到老乡家里要了一碗米饭,一条猪腿,苻坚吃得十分高兴,夸奖说:“就算神仙做的饭也没这么好吃!”下令赏赐这位老乡十匹绸缎,十斤棉花。     
    老乡推辞不受说:“天上的飞龙,过腻了在天池里安逸的生活,结果在凡间找不到水喝而渴死。从汉灵帝开始,中原经过了两百多年的战乱,都不想再打仗了,谁知道陛下却厌倦了安定的生活,非要发动战争寻找刺激。小人是陛下的子民,陛下是小人的父亲,哪儿有儿子请父亲吃饭还要钱的道理呢?”     
    苻坚这回算是懊悔到了极点,对张夫人说:“朕如果听从了大臣们的良言,怎么会有今日之败?如今还有什么面目去面对天下?”黯然投奔最近的慕容垂的大营而去。     
    乱军之中的朱序倒很有头脑,事先联络上了被俘的徐元喜,又拉着倒霉的前凉王张天锡,劫持了苻坚的云母车投奔了东晋,这伙人后来都被封为高官。谢石清点战果,向谢安告捷。     
    正蹲在深山老林里面和幕僚下棋的谢安接到了捷报,本来因棋运不佳而皱眉的他看完战报后更是满脸阴沉,把战报往床上一丢继续下棋,幕僚心下犯疑,就问谢安战况如何,谢安这才慢吞吞地回答说:“娃娃们到底把敌人打跑了,可惜以后没时间下棋了。”等把客人送走后谢安才彻底放松了心情,走路踉踉跄跄,过台阶的时候把木屐的齿都碰断了。    
    这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落下了帷幕。它带给中国的影响却超过好几个世纪。光成语就留下了一大串,“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不知屐齿之折”……就像赤壁之战让中国延迟统一了七十年一样,淝水之战却让中国维持了二百多年的南北分治的局面,带给老百姓无穷无尽的苦难。     
    回过头来看这场战争,只能说前秦败的糊涂,东晋赢的侥幸。苻坚也够倒霉了,同样是灭前燕、灭前凉、灭代国的那些人,竟然被他们屡次打败的东晋给反咬一大口,有时候研究历史还真的不能不相信运气。按柏杨先生的观点,东晋没有任何打赢的理由,谢安所谓的围巾风度其实和鸵鸟一样,什么都没做。和吴末帝孙皓、陈后主、李后主一个道理。如果苻坚多动点脑子或少动点脑子,在以成败论英雄的历史风云榜上谢安恐怕要和贾似道、马士英划一块去了。至于前秦为什么会打输了理由,俺看除了运气以外别的解释都太牵强。只能说从来没指挥过战斗的苻坚就应该老老实实地回项城呆着,换个慕容垂、苻融、张蚝甚至梁成来指挥这二十五万部队,哪一个都能把谢石打个团团转。到时候就算有八十个谢安一块蹲到深山里下棋东晋也输定了。


《五胡录》 第二部分第六章  单于折箭(5)

    至于所谓的前线对敌兵力太少,不该后退等理由都过于虚弱,兵力少也是25﹕8,慕容垂打仗从来都是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也没见啥时候混乱过,还是一句话,没有金刚钻的苻坚就不该亲自揽下这瓷器活,本来就没有指挥大部队的能力,人多瞎胡闹、鸡多不下蛋,人越多撤退起来就越难管。苻坚跃跃欲试地来,在寿阳城上几乎尿裤子,后来又狼狈地逃跑,正好对应上了对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评价:由进攻时的冒险主义,蜕变成防御中的保守主义,最后蜕化成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关于淝水之战,在大话春秋论坛上也有过一回不大不小的争议。这一仗对前秦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吃败仗的是先锋,而且最多损失十万人。考虑前秦开始所取得的小胜,前秦和东晋的损失比例其实相当,如果苻坚不在前线,即使二十五万先锋全部死光光对他来说也算不上啥,胜败乃兵家常事,他还可以发动一轮又一轮比淝水之战还要猛烈的进攻。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前秦因为先锋的失败而土崩瓦解,这就不得不让人好好琢磨这个国家的根基了。也许这本来就是个建筑在流沙上的城堡,根基已经彻底锈蚀,虽然看起来很雄伟壮观,但只要流走一粒沙子就会把整个的国家彻底埋葬。     
    最后,总结一下淝水之战对于十六国的意义。淝水之战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万分精彩的十六国后期历史,跨越一百四十年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在这里分界。从刘渊建立汉国到现在这段历史姑且称之为有序的乱世,南方大致稳定,北方是一波波地改朝换代,而淝水之战后期才是真正的无序的一碗面条般的乱世。十几股势力为了各自丑恶的目的,发动一次次无休止的大混战,中国大地上几乎没有一天不打仗,草民的一条命,猪狗都不如,只配做砌到城墙里的一块砖,或者是命如猪狗,变成乱军中的一餐饭。俺实在想象不出当时的老百姓是如何熬过这长达六十五年的乱世的。     
    被临时抽调到西线作战的慕容垂安然撤退,被慕容垂打怕了的桓冲军也不敢进攻(呵呵,桓温吃败仗的时候桓冲估计也在里面捡了条命回来)。三万军队没损失一兵一卒。慕容垂的一帮子侄都劝说慕容垂趁机杀死苻坚,世子慕容宝就干脆对慕容垂挑明:“我们国破家亡,无论天命还是人心都把复兴大燕的重任委托给了父亲。但是时机还没成熟,现在秦王吃了败仗投靠我们,是上天赐给我们复国的时机,千万不能错过。希望父亲不要因为从前的恩义而放弃江山社稷!”     
    慕容德也说:“是秦灭掉了燕国,现在秦弱了我们算计他,此乃天经地义。报仇雪恨,不是负心的表现,兄长千万不要优柔寡断。如果现在杀死秦王,占据邺城,进攻关中,长安也就不是苻家的天下了!”     
    而慕容垂的回答也真正是坦荡君子的表现:“大家的意见都很有道理,但是他信任我才投奔我,怎么能加害他呢?从前我为慕容评所逼,天下之大竟然无立锥之地,是秦王收留了我,把我当作贵宾来接待。后来被王猛算计,百口莫辩,而秦王却能真心地容忍我,这种恩德怎么能忘记?如果上天真的抛弃了苻家,也不怕他不灭亡,不如保护他度过这段危机,等将来有机会了再说,既不辜负良心,也不辜负祖宗。但是,如果氐人的运气真的到头了,我将只复兴燕国的领土,绝对不会去取关中的一块土地(好个君子坦荡荡的慕容垂)。”于是将自己的兵权上交给了苻坚。     
    慕容垂保护着苻坚回到洛阳,半路上收容了十多万溃兵(可见淝水之战东晋最多消灭前秦十万人,晋军又没有马,难以扩大战果)。到了渑池慕容农又建议慕容垂早点离开苻坚去河北,回到长安就不好脱身了。慕容垂领会了他的意思,就对苻坚说:“北方边境的乱民听说我军战绩不佳,都有蠢动之意思,微臣愿意去安抚他们,顺便再拜祭拜祭祖庙。”     
    苻坚一听有这等事,就让慕容垂赶快去看看。结果权翼却阻挠说:“打了败仗四方会起异心,需要把名将重兵放在首都来震慑四方,稳固基础。慕容垂勇略过人,当世豪杰,从前为逃命而来,怎么舍得当一个冠军将军?就像豢养的鹰一样,饿了就找主人要食物,饱了就要四下张扬。陛下您重视小恩而忽略社稷,微臣认为慕容垂这次必不回来,关东必会大乱。请陛下三思。”     
    苻坚则坚持认为自己刚吃败仗的时候慕容垂都没有威胁他,这回估计也应该没问题,就责怪权翼多事,下令放慕容垂北行。权翼没办法,就派刺客埋伏在桥下准备刺杀慕容垂。结果慕容垂又留了一手,换个地方扎了个草筏子渡河过去了(苻坚不灭亡,上天都不答应啊)。     
    表一  十六国前期各国兴亡表    
    国  别 开国时间(公元) 开国者 民 族 都  城 亡国时间(公元) 政权存续时间 灭其国者    
    成汉 304 李雄 氐 成都(今四川成都) 347 44 晋    
    汉赵 刘渊 匈奴 平阳(今山西临汾) 329 26 后赵    
    后赵 319 石勒 羯 襄国(今河北邢台) 351 33 冉魏    
    前凉 320 张茂 汉 故臧(今甘肃武威) 376 57 前秦    
    前燕 337 慕容皝 鲜卑 邺城(今河北临漳) 370 34 前秦    
    冉魏 350 冉闵 汉 邺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