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演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汉演义-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闲话休提,却说马大帅正在帐中办公,卢方、魏致、朱刚、朱柔四将在帐前下马,入帐施礼,禀报关中之事。刘秀对马援说:“请元帅恩待卓家父子,使他全家团圆。”于是马大帅传令,把卓家父子释放了,命朱文华护送进关。帅令传下去,朱文华陪着卓家父子出了汉营回归潼关。卢方和魏致请马大帅收编他二人的兵将,马大帅调度有方,一夜办完。次日与刘秀进关安抚百姓。    
    刘秀安民已毕,探马飞报军情,昆阳王由陇右率兵来夺潼关,大兵离潼关只差几十里了。马大帅立刻命邓禹与四先锋率兵一万出关迎敌。邓禹点齐了一万大兵,放炮出关,迎战昆阳王。大队人马走出十几里,就见陇右莽军来到,邓禹把人马列开,严阵以待。王莽的兵将也列开了阵势。两军人马把阵势列圆了,昆阳王催马临阵,在阵前叫战。马武拍马舞刀直奔昆阳王。两个人更不答话,一个举刀一个用棒杀在了一处。两军阵内擂鼓助威,兵丁摇旗呐喊。马武与昆阳王杀了十几回合未分胜负。邓禹大怒,令旗一指,全军大队冲杀过来,王莽的兵将都是昆阳的残兵败将,看见汉兵冲过来,不战而走。昆阳王等约束不住,只好随军败下。汉兵哪里肯放,在后便追。昆阳王等败到陇右,收兵入城。邓禹率兵追到城下,指挥人马攻城。城上的兵将由守将阎祺指挥防守,下边汉军在邓禹的指挥下奋勇攻城,城上往下抛打灰瓶、石子、滚木,弓箭、弩箭齐发,汉兵伤亡几百也未得手。邓禹见攻打不下,传令退兵,人马往下撤。    
    汉兵撤了五六里路,就见大将陈俊率领五千人马携带锣鼓、帐篷、粮草、锅灶而来。邓禹传令安营。兵将们支搭帐篷,埋锅造饭,铡草喂马。安营已毕,吃完了晚饭,邓禹对众将说:“众位将军,陇右城不破,汉兵就不能西下攻打长安;必须打破陇右,我军才没有后顾之忧,才能能够安然西进,直捣长安捉王莽。所以我想今天夜内袭取陇右,不知哪位将军能胜此任?”大将陈俊自告奋勇愿为前驱。邓禹给了他五百生力军,叫他攻城;让四先锋点兵五千打接应,四先锋遵命点兵去了。邓禹又点兵五千,亲自率领攻打陇右,其余的兵将留下守营。    
    单说陈俊率领五百儿郎悄悄地离开了大营,扑奔陇右城,就在三更时刻来到城北。往城上看,只听梆点传更之声,陈俊是不管城上有无准备,下令拼命攻城。他自己虽是马上的大将,今日却没挂盔甲,也没骑马,短衣襟,小打扮,左手提着铁链飞抓,右手持着一口朴刀。他带兵到了城下,抡开了铁链飞抓,当啷一声抓住了城墙,把刀往嘴里一咬,双手捯着铁链如飞而上。到了城上,他呐喊声音,抡开了飞抓向守城兵乱打,右手的刀抡开了如同旋风似的,砍得守城兵人头乱滚,城上一阵大乱。城下的五百汉兵也纷纷爬上城来,城上头喊杀连天。姚期、马武、岑彭、杜茂跟着率兵来到,也攻上城来,有杀王莽兵将的,有下去开城门的。陇右城算是攻破了。    
    原来这陇右城并没有多少兵将,只有几千兵丁。前文书表过,原来陇右的数万大军调往昆阳去了。如今昆阳王王立、三齐王苏献、开国王王富、护国王王奂由昆阳败到了陇右城,残兵败将屯扎陇右。虽有几万人,粮饷缺乏,实在困难。潼关又丢了,四位王爵料定自己战不过汉兵,劝守将阎祺放弃陇右,回归长安。阎祺却说,身为武夫,宁死阵前不死阵后;他有守土之责,城在命在,城亡命亡。四王听出来了,这是暗含着说他们畏敌惜命。四个人一恼,把兵带走了,离开了陇右,绕道奔武关,由武关回奔长安。陇右城只剩下这么些兵将,人少势孤,所以一攻就破。    
    陇右一破,守将阎祺正在内衙与夫人谈话,听见外边一阵大乱,如同山崩地裂一般,忙命家人探看。少时家人回报,汉兵已然入城。阎祺听说陇右已失,不由大惊,对夫人说:“此城已破,你我夫妻不可逃走,就在这里殉城吧。”夫人说:“愿从夫志。”阎祺用手指着乳娘所抱的幼子说:“你我夫妻死后,留下阎方我也是放心不下,不如先把他杀死,以免挂念。”说着,他拔出宝剑向幼子就砍,吓得乳娘王氏跪倒说:“大人且慢,容我一言。”阎祺把剑擎住:“你有何话讲?”乳娘王氏说:“大人夫妻为国殉城,难道说不给阎氏门中留后吗?”阎祺说:“留下他也无人照看,也得被汉军所杀。”王乳娘说:“大人如不放心,我愿意照拂公子,当作亲生一般。”阎祺夫妇大为感动,说:“你有此忠心,我们就依从了你,请你受我夫妻一拜。”王乳娘哪里肯受?阎祺夫妻仍然冲他跪倒,拜了一礼,然后夫妻双双自刎。王乳娘抱着阎方刚要逃走,外边一阵大乱,汉兵汉将把衙门前后左右团团围住了。王乳娘只好抱着孩子奔花园里躲藏起来。    
    众汉将簇拥着邓禹来到衙中大堂落座,众将两旁环立。汉兵在衙中各处搜查,在花园里找到了王乳娘,把她带到大堂,王乳娘给邓禹跪倒。兵丁们说:“在花园中搜来一妇人,怀抱幼子,请示元帅发落。”邓禹问:“你是何人?抱的又是何人之子?”王乳娘战战兢兢地说:“小妇人姓王,因为家道贫寒,给本城守将阎大人家充当乳娘,怀中的幼童乃阎大人之子。”邓禹问:“你的主人呢?”王乳娘把阎祺夫妻自刎并托孤寄子的事情回禀明白,然后给邓禹连连叩头,恳求给阎氏门中留后。邓禹向左右等人说:“王乳娘乃守将阎祺之仆,能够忠于他主人,保护幼子,实在难得。”又对王乳娘说:“你有此忠义之心,本帅当成汝志。你家住在哪里呢?”王乳娘说:“小妇人家住在城北王家营。”邓禹说:“阎祺生前不明大义,屈身事贼扶保王莽,他死了应当将他的产业充官。如今本帅念你一片忠义之心,将阎祺的财物全部赏赐于你,你可要一心不变,把少主人抚养成人,勿负本帅之心。”王乳娘喜出望外,叩头谢恩。邓禹又怕有人欺压她,令人写了一张布告,叫她带走贴到自家门前,晓谕军民人等不准欺辱孤寡。然后派兵丁抬运财物,把王乳娘和阎方以及所有财物送到王家营。王乳娘叩谢而去不表。    
    邓禹查点仓库完毕,四门贴出告示安民,将善后诸事办理完毕,遣将留兵在此守城,然后率兵将拔营起寨回归潼关。大兵到了潼关,邓禹与四先锋见了马大帅,把兵定陇右之事交代明白,马大帅论功行赏。诸事办完了,众人又议论了一番。刘秀就召见卓茂,仍然封卓茂为潼关守将,拨给两万大兵把守潼关。    
    马援传令,命全军人马拔营起寨,进兵长安。四先锋率领两万先锋军在前,马大帅督催全军在后,十几万汉兵往长安进发。各地百姓听说汉军到了,全都争献食水,箪食壶浆,如迎王者之师。马援约束三军,大兵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这天,大兵来到了长乐坡东,马援传令:“人马少往前进,采看吉地安营下寨。”咕咚咚定营炮声连响,兵丁们支搭帐篷,埋锅造饭,铡草喂马;立营门,竖刁斗,栽大杆,扯纛旗。马大帅升坐中军大帐,点名过卯,发放军情。诸事完毕,退归后帐歇息。    
    刘秀问马援:“元帅,我兵来到长乐坡安营下寨,只差一站之地就到长安了,为什么我兵不直捣帝都,在此扎营呢?”马援说:“千岁,我兵万万不可兵进长安。那长安城乃是数年的都城,城墙高大,十分坚固。我兵若到长安,那长安城中仓库米粮充足,王莽定然紧闭城门坚守不战,恐怕我军损伤人马也难以打破,城中的百姓也得受刀兵水火之灾。所以不如我兵不到长安,在这长乐坡扎下营寨等候王莽。据我所料,两三日内,王莽必然亲统大军来到长乐坡与我军决战,那时不但擒他容易,莽军也可一鼓荡平,汉室天下经此一战就能失而复得。我兵在此扎营实为万全之策,千岁为何不明呀?”刘秀说:“元帅所见甚是有理,只是怕那王莽不离长安。”马援说:“千岁,王莽跟前有那吏部天官窦融,我想那窦融必使王莽出战,策应我军。”刘秀恍然大悟,连声说:“卿言是也,卿言是也!当初四年多前,我与窦天官有约,他说将来孤要杀到长安灭王莽时,他做内应。如今我兵已到长乐坡,正是他策应之时。元帅所言极是!”于是,汉兵在长乐坡东屯扎,按兵不动,净等着王莽亲自统兵到长乐坡来决战了。王莽到底能不能率兵前来?窦融怎样策应汉军?这才引出一段长乐坡两军鏖兵的热闹节目,请听下回分解。


第四部分 贪大功巨发陷重围   悔前过先锋自刎身第64节  长乐坡两军大交兵(1)

    上回书说到汉兵人马兵屯长乐坡东,按兵不动,就等着王莽亲自统兵到长乐坡决战了。    
    却说长安城,自从潼关和陇右失守,各处的残兵败将纷纷逃奔长安。王莽派金吾大将军王衡召集残兵败将,重编为军。昆阳王、三齐王、开国王、护国王率领四万多残兵败将驻扎在长安城东。王莽这时候可着了大急了!想那汉兵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不久就到长安,眼看着自己的江山就要不保,他焉能不惊,岂能不急?他得报汉兵到了长乐坡,更是不安了。倘若汉兵再前进一站地,就直捣长安了。王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忙在宫中召集文武群臣议事。文武群臣也都如惊弓之鸟,个个不安,齐聚殿前,给王莽行完了君臣之礼,文东武西两旁侍立。王莽请他们商议军国大事,让大家想主意怎样对付汉军。文臣武将人多主意也多,有劝王莽弃了长安暂时逃奔偏邦外国,然后再借兵杀入中原恢复天下的;有主张王莽在长安城别动,各门紧闭坚守不战,耗得汉兵粮饷一尽,就不战自退的;也有劝王莽派兵跟汉军决一死战的……等等不一。    
    王莽听了群臣的议论,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他看文武百官俱有议论,唯有那吏部天官窦融却是紧皱着双眉,愁容满面,一言不发。王莽心说:朕之忠臣还是吏部天官窦融。知道孤的江山到了这朝夕不保的时候,他都愁成了这个样子,真是我的忠臣哪!其实窦融是听说刘秀大兵已然到了长乐坡,他才发愁。四年多前,自己曾跟殿下约定,千岁兴师灭莽,自己作为内应。如今刘秀大兵已到,自己到了策应的时候,得想一个主意叫刘秀生擒王莽才好。只是一时之间想不出个办法来,所以他满面愁容。他哪儿是为王莽呀,纯粹是为了刘秀。    
    王莽不知道他的心意,还以为窦融为他的事发愁呢,忙问:“窦天官,朕待你不薄,在此危急之时,你为何一语不发?”窦融急忙撩衣跪倒,向上叩头:“万岁,非是为臣不语,臣是想为万岁思一个万全之计,一时之间未能想好,故此一言不发。现在我有危而复安之计了,不知万岁愿闻否?”王莽问:“卿家有何妙计,朕愿闻。”窦融说:“臣见合朝文武所论走和守俱都不妥。”王莽问:“依你之见呢?”窦融说:“依臣所见,万岁不可弃长安投奔偏邦外国。”“怎么不可哪?”“万岁乃中原万乘之君,若是国势盛强,到了偏邦外国,那小国之君必然远迎远送优礼相待,借他财帛,借他兵将全能办得到。如果天下将失,到他小国避难,不但不能远迎致敬,还有可怕之事。”“有什么可怕之事?”“如果妖人刘秀得了天下,那偏邦外国哪儿能为了万岁得罪刘秀,必然将万岁献与刘秀,讨好妖人,那时可当如何呀?不但万岁不能到偏邦外国,就是死守长安也非良策。”王莽问:“怎么连长安都不能守?”窦融说:“兵书有云:久围则破。如果汉兵来了把长安城包围了,困得我兵粮尽,长安城不攻自破。到那时如何是好?依臣之见还是出战为是。”王莽说:“孤家曾发大兵百万、良将千员,与刘秀在昆阳战了两年有余,耗去了无数的粮饷,也一败涂地了。如今再战,朕无强兵良将,如何迎敌?”窦融说:“不然,胜败乃兵家常事。昔日楚汉相争,汉高祖刘邦屡战屡败,被楚霸王杀了个七十二败,而垓下一战成功,以此得了汉室天下。昆阳一战,我兵之败非是战不过汉兵,而是将帅不和,彼此猜忌,难道万岁不知吗?”王莽点了点头说:“虽然兵多将广,将帅不和,形如散沙,必然得败。”窦融说:“春秋时齐相管仲虽善用兵,可每逢征讨皆有齐桓公出战。两军阵前虽未用齐桓公亲战,但国君出征,振奋军心,故此称霸。如若万岁能御驾亲征,君臣一体、士卒一心,何用百万兵千员将?只要有十万大兵英勇作战,就能破汉兵。望万岁早日亲征,臣敢言必胜,能破妖人也。”    
    王莽听窦融所言,心胸豁朗,愁云顿去,精神振作起来,说:“卿乃济世之才,所见极是。朕若无卿,定为群臣所误。我意已决,明日起兵御驾亲征,所有朝中文武官员俱都随军前往。”说到这里,他传下旨来,命金吾大将军王衡晓谕长安各门官吏,不论是何人都不准出城,凡是出城之人必须先请旨,然后放出。王莽这一传旨可把文武大臣吓坏了,这些人就想着乘机携带财宝潜逃出都,好保全他们的身家性命。这么一来,谁也甭想走了。散朝之后,昆阳王和三齐王二人奉命整顿人马,把长安城的兵将与各路的残兵败将集合在一处,共有七万余人,全都开赴长安城东的大营。又将刀矛器皿、锣鼓帐篷、粮草等项装载车辆,预备好了整装待发。    
    这天,王莽在宫中与他的儿子东宫太子王禹密谈了一个时辰,然后出宫。外边,由宫门一直到长安城东门外大街上有地面官军弓上弦,刀出鞘,肃清御路,禁止行人,净水泼街,黄土垫道。王莽乘跨逍遥马,由御林军保护出宫门够奔长安东门外。文武官员各自乘马随行,一路之上鸦雀无声。王莽到了东门外,望见数万大军排列着,旌旗映日,剑戟光辉,人似欢龙,马似活虎,杀气腾腾,军容很是严整。他觉着安慰,下了马与文武百官誓师祭旗。诸事完毕,眼看着要起兵了,王莽忽然想起一件大事来。自己起驾离朝,亲征刘秀,只是朝中的大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