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之大贼-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推翻满清确实做了很多事情。而且他继续在努力着,这让别人信任他,敬重他。”
杨小林说道:“我也佩服孙文,用百折不挠来说他,可能再合适不过了。”
杨度点头:“佩服是一回事,但是我觉得把总错的地方就是这里。你为什么没有想过,孙文现在什么都没有,而你却有一片地盘!孙文现在除了到处去请求别人帮助之外什么也没做,可是你已经用实际行动在做他想做的事情了!其实你比孙文更出色,有没有换过角度想过,你来领导孙文,你来带着兴中会发展呢?”
这次轮到杨小林愣住了。
自己领导孙文?他真的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杨度说出来之后他马上意识到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的兴中会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谁能救中国他们就帮谁,谁能把事情做好谁就可以当老大!
只要自己给他们带来希望,一切都有可能。而且他的心中有着一种充满诱惑力的震撼让他蠢蠢欲动,领导孙文,一定是很有快感的事情。
杨小林的脸色在瞬息间变了好几次,最后他笑了。这个笑容显然是给杨度最好的回答,也不用再说什么,放下了一个心头的包袱之后杨小林看看杨度:“皙子,兴中会的人可能马上就要来了,我想把治理地方的事情交给他们去做,我专心打造我的军队。”
杨度站起身来:“他们应该有这个经验和能力,只是,把总您放心么?”
杨小林很是坦诚的摇头:“说实话我不放心。所以需要一个和我一条心的人看着他们,孔师爷对我忠心,我想把这个事情托付给他,但是,他能力不够。”
杨度一抱拳头说道:“打仗杨某外行,帮不上忙。但是和这些人打交道,把总处理大局,细节上杨某毛遂自荐,愿意为把总分忧。”
杨度和梁启超是他第一次“请”来的所谓的名士,梁启超不用说,这家伙想走也走不了,自己让他搞教育他也很乐意。杨度不同,这小子一直出工不出力,这是杨度第一次主动担起一个任务。
杨小林也站了起来:“皙子,为什么忽然帮我了?”
杨度说道:“因为我看到了希望,我坚信,如果中国还有希望的话,就一定在你这个土匪的身上!”
杨小林非常自信地说道:“我不会让你失望的。”(求推荐票!)




 第三十八章 革命先烈

俄国人为了让杨小林不再给他们添麻烦,同时也为了从杨小林这里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开始展示着他们的诚意,这让接下来的事情变的非常顺利。
首先是没良心炮用的炸药包,俄国人决定让杨小林帮他们生产。这种炸药包都是手工做成的,没有专门生产这种东西的机器。俄国人可以制造一个,他们有这个能力,但是这需要时间。老毛子现在没有时间了,所以他们觉得,与其让自己费心费力,还不如直接从杨小林的手中收购。
第二个就是修路的事情,杨小林也想把路修好,那对自己根据地的发展,对生活在这一片的老百姓都有好处。所以修路谈的很顺利,关于工钱却争执了几天时间。说实话俄国人现在并不富裕,在他们国家里面有些地方比满清还要穷。
工钱是小事,当双方都想做成一桩生意的时候,不会因为价钱而谈不拢的。
这两件事情让杨小林非常的兴奋,即便赚不了多少钱,但这意味着他这个土匪开始做生意了,以后不用靠抢劫和绑票来钱了!意味着他以后不用再当土匪了!
杨小林把谈判的事情交给孔落地和杨度负责,而他专心的发展着他的根据地。
根据地必须扩大,一定要有战略纵深,可以让自己迂回。他不光恢复了以前的所有地盘,还开始了扩张。向北,当然不能像他和俄国人说的那样直接搞到哈尔滨去,那样老毛子会找自己玩命的。
他只发展到辽源一带。辽源再往前就是四平了,俄**队想来打自己必须从四平走,辽源掌握在手中,北方就有了保障。向西他发展到抚顺地区,这两个方向都是防御性的,目的是防止满清或者俄国人突然来打他,同时,也为了在可能的时候自己打别人做好准备。
彪子负责抚顺方向,顾天明负责辽源方向。还是以前的老政策,只做农村工作,不碰城市。
真正的战略纵深是往东,从白山,一直到延边。四百多公里的绵延山脉是杨小林重点,他把其他的三个团全部都派往东边。发展要向外,但是目前阶段自己的基地只能建立在长白山里面,因为这样比较安全。
老毛子当然知道杨小林往辽源发展的事情,不过他们也没有说什么。首先他们不在乎那些农村,还有就是他们现在不想再和这个中国土匪闹出什么不愉快来,路正修着呢,别马上要修好了杨打鬼转头又扒,那可就麻烦了。
俄国人投之以桃,杨小林就报之以李,他让德西建史诺维奇上校把旅顺附近俄国人想要驻守的山头都给他画了出来,杨小林根据俄**队的火力配置,亲自为他们布置火力点。
德西建史诺维奇对此非常满意,他还提出,如果可以的话,让轱辘山派几个有经验的土匪去旅顺一趟,当然最好是杨小林亲自去,给俄国守卫山头的部队传授一些经验。
老毛子虚心学习的态度当真让杨小林非常震惊,其实在这个时候所有的国家都很虚心,日本人上次就来询问自己关于土坦克的奥秘,他相信小日本知道这一次的详细战报之后,也一定会再派人来的。不学习的只有一个国家,就是现在的满清,抱着天朝上国的观念认为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结果落到了现在人人都敢来打他的地步。
不过老毛子再虚心,他也是不可能亲自去的,他手上俄国人的鲜血太多,心里怕的慌。不说俄国司令官能不能信守诺言了,就是那个俄国大兵看自己不爽给自己一枪,那也死的冤枉。
再说他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孙中山已经来信了,第一批赶往轱辘山的兴中会的会员有三十个人,这些人已经到了朝鲜,日本人会用汽车把他们送到杨小林这里,让他做好接应的准备。
孙文还给杨小林开具了一张这些人名单,上面列的非常详细,技术上面的人才有十几个,还有几个人是生意人,专门来帮杨小林做买卖的。当然,最重要的是最后七个人,这七个人是兴中会和现在华兴会的主要人物,他们的到来说明这些海外的华人已经听到了杨打鬼的事迹,并且对他很感兴趣。
杨小林对这些人也很感兴趣,位列头两位的,杨小林是相当的熟悉,他们都是日后为了中国之独立而抛头颅撒热血的先烈,邹容,陈天华。
这两个名字出现在杨小林的眼睛里的时候,让他有了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他对这两个人的事迹都是相当的敬佩,特别是邹容,在满清及其残酷的镇压下,《革命军》的烈火依然让邹容给点燃了,是邹容把简单的造反给说成了革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邹容为满清敲响了第一声丧钟。
只是这两个人牺牲的都太可惜了,邹容好一些,还能说的上是慷慨就义,陈天华跳海的举动完全就是一种偏激,这种偏激是对当时中国绝望的一种体现,是被孙文,秋瑾,宋教仁这些国人给逼出来的。
杨小林希望他们的到来可以改变东北的命运,可以改变中国的命运,也可以改变他们自己的命运。他希望,陈天华到了东北,能真的来一次猛回头。
这些人有理论,轱辘山现在缺少的就是一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杨片警心中有很多事情做起来都是明明知道该怎么办,却不知道从哪来下手,这就是没有一个纲领的原因。杨片警的水平实在不高,肚子里面有货都是别人的,关键时候他倒不不出来!等这些人来了,当理论和实践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杨小林相信一切都会改变的。
他要在这些人到来之前,把自己的地盘打造的像样一点,为这些人提供一个平台,让技术人才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让来经商的那些商人有一个相对好一点的环境,也让邹容和陈天华这些人能有一个舒展胸中报复的机会。
发展地盘是提高自己的数量,而打造队伍就是提升自己的质量了。特别是民兵的作战能力,杨小林要建设的民兵和抗日时候的那种民兵有着不同。说实话他对全民皆兵非常赞同,当别人把枪炮架在你的家门口与的时候,你根本没有选择,要么给人家屠杀,要么就拿起枪来反抗,不分男女老幼的。
但是杨小林始终认为,民兵不应该是冲在第一线的,除非敌人打到他们家门口。
他要把民兵建设的符合三个条件,第一可堪一战。
也就是说,要完全摆脱民团的那种作战模式,不管面对什么敌人,他们都能和对方打一下,或拖延,或阻击,能做到掩护父老乡亲撤走。
第二个条件是能配合轱辘山上的主力作战。
当一些战斗进入关键阶段的时候,这些民兵能起到牵制,扰乱敌人的作用,给正面战场的作战部队创造有利的战斗局面。
最后一个条件,就是他们能作为合格候补队员。
一旦有大战发生,根据地面临不利局面的时候,自己一纸动员令一下,这帮民兵稍微武装一下就是正规的作战部队!
杨小林改造民兵,就是以上述三个要求为标准的,所以他首先改造的是民兵的编制。
这一次老毛子来一番烧杀抢掠,让根据地的损失非常惨重,这也帮了杨小林一个忙,在俄国人打过来的时候,清朝的官兵缩在城里面不敢出来,只有这些土匪和那些老百姓并肩战斗,战争之后杨小林和当地百姓的关系又进了一步。包括那些地主老财,当杨小林提出改变民团编制的时候,他们没有拒绝。
他们也知道,这世道太乱,说不定哪天又有什么人打来了,跟着杨打鬼混虽然不是最好的选择,可最少杨打鬼愿意为自己卖命。这一次许多土匪都是为了掩护屯子里的老乡安全转移被俄国人给包围的,这让他们真的非常感动。
保护他们安全,轱辘山不是说的,而是做的。杨小林也知道,以前的民兵都掌握在那些地主的手中,这种情况想一下改过来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那些民兵从某种程度来说是那些地主的私人财产,自己全部拿过来等于是从他们手里抢钱。
所以杨小林用一个折中的方式。比如说六道江的陈德,他手下有一千多民兵,杨小林首先改变的是他民兵的组织结构。给了他们像轱辘山的土匪建制一样,陈德是民兵营长,手下有连长,排长,班长。这些基层的干部除了以前的陈德委任的那些小头目之外,还从三团调了一些人过去。
同时,还给陈德委派了一名作战参谋。杨小林规定,平日农忙的时候民兵们务农。农闲的时候按照轱辘山的模式训练。还有,每半个月开一次会议,那些班长,排长,连长,都必须要来参加。他还会给那些班排长发一些补助,没有正规军的军饷多,但是足以弥补他们因为开会和训练而造成的各种损失。
每半年开一次民兵比武大会,就在各民兵所在地的团部开,表现好的民团由轱辘山发给奖励。杨小林相信这样时间一长,自己就能掌握民兵队伍了。
双方都为对方想一步的基础上,民兵改制非常顺利的就完成了,地道的挖掘工作也重新开始了,这一次所有的屯子都意识到了地道的重要性,不用杨小林督促他们,也不说土硬了,一个个都是拼了命的挖。
杨小林看了几个屯子的地道,非常地满意,基本上做到了可以打,可以跑,可以躲了。他现在还正在研究地雷,当然不是军队中用的那种铁雷,铁雷杨小林也能做的好,可那太耗费资源。他研究的是地雷战电影中出现的那石头雷。
地道和地雷结合,在让民兵有一定的战斗素质,让每一个屯子都变成一个坚固堡垒,以后不管是俄国人还是日本人,就像地道战的主题曲唱的那样,只要他敢来,打的他魂飞胆丧!




 第三十九章 迎来送往

在这些工作展开的同时,杨小林和俄国人的合作也步入正轨,当双方给予的和得到的都超乎所值的时候,以前的那些不愉快事情就会被慢慢的淡化。
老毛子甚至有一种意向,就是支持杨小林弄一个军工厂,可以帮助他们生产子弹。因为他们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半自动步枪了,并且第一批步枪作为试验品配备给一个团的部队,使用之后俄国大兵们非常满意,可是俄国后勤部门却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半自动步枪的耗弹量实在太大!
就是俄国人那雄厚的战争机器,也无法保证给在东北的几十万部队人手装备一把。他们粗略的算计了一下,按照现在的生产条件,如果俄国人的几百万大军全部都装备这种步枪的话,那就意味着世界上所有的兵工厂都要开足马力生产子弹,才能够俄国人用。
俄国人现在已经在着手改进机器,希望能提高产量。目前只能把这种步枪装备给给少量精锐的部队,用在关键的地方。即便是装备少量的部队,也需要有专门的可以生产子弹的大型加工厂支撑。
大型加工产俄国有的是,问题是子弹的价格是相当低廉的,为了这么不值钱的东西专门弄几节列车从俄国运过来,那路费就太贵了。俄国人现在也不富裕,能省一个是一个。
所以他们想找载涛为他们专门生产子弹,载涛在奉天有一个兵工厂,规模还不错。但是老佛爷已经说了,洋大人之间的事情,大清不敢插手。帮俄国人生产子弹,日本人会不高兴的,所以载涛拒绝了这些俄国人的要求。
万般无奈之下,兰尼科把这个事情给杨小林说了,杨小林马上就像拦下这个活,只要俄国人出技工,自己买他们的设备,加工生产包在他的身上。自己生产出来子弹俄国人花钱买就是了,价钱绝对不会太贵的。杨打鬼虽然喜欢打劫,但是从不趁火打劫。
这一点俄国人相信。就像那个炸药包一样,俄国人算了一下成本,一个炸药包大概要七十卢布,算上手工费,杨小林收他们的是一百一十卢布,真的不算太贵,杨打鬼做生意很公道。
可是炸药包和兵工厂不一样,炸药包是杨打鬼本来就有的,俄国人和杨打鬼暂时停火是可以接受的,一些必要的合作的开展也能让人理解。但是帮杨小林建立一个兵工厂,好像有些不太靠谱。
俄国人还在犹豫,一方面他们不想和杨小林合作,另一方面就为了这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