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资治通鉴 :寿春三叛司马夺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版资治通鉴 :寿春三叛司马夺权-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初,陆抗认为江陵之北地势平坦,道路四通八达,命江陵防卫司令(江陵督)张咸,在各河建立水坝,阻截河水,灌入平地,用来切断两国交通;一则防止叛徒逃走,一则抵抗晋军侵入。羊祜打算利用这个人工水道,用船运粮,唯恐东吴帝国破坏水坝,于是扬言他要破坏水坝,用步兵进击。陆抗得到报告,下令张咸立即把水坝破坏;各将领大为困惑,一再劝阻,陆抗全不接受。羊祜大军推进到当阳(湖北省当阳市东)时,水坝已被破坏,只好放弃船舰,改用车辆运送粮秣,万分艰苦。

 
二七二年 壬辰(3) 

  十一月,晋王朝荆州(州政府设襄阳【湖北省襄樊市】)州长杨肇,抵达西陵。陆抗命公安(湖北省公安县)防卫司令(公安督)孙遵沿长江南岸,迎战羊祜;江防舰队司令留虑,逆长江西上,迎战徐胤;陆抗亲自统率主力部队,进入西陵围城军营垒阵地,迎战杨肇。东吴围城军将军朱乔的大营司令(营都督)俞赞逃亡,投奔杨肇。陆抗说:“俞赞是军中的老军官,对我们军力配备情形,知道得一清二楚。我常担心我们的夷兵部队,平常没有严格训练,如果敌人进攻,一定先攻击夷兵营垒。”连夜把夷兵调走,用精兵代替。第二天,杨肇果然向夷兵营垒发动攻击,陆抗下令反击,利箭巨石,如同雨下,杨肇兵团死亡相继。

  十二月,杨肇计穷力竭,放弃阵地,在夜色掩护下撤退。陆抗打算进击,但又怕步阐抓住机会突围,自己的兵力不能两面作战。于是,下令狂擂战鼓,传递口号,作出要大举进击的姿态,杨肇兵团恐慌过度,抛盔撂甲,扔下武器,盲目逃跑。陆抗派出轻装备部队,从后边衔尾追赶,杨肇兵团大败,瓦解。羊祜各军,也只好撤退。

  陆抗遂克服西陵,诛杀步阐以及同谋的将领官员数十人,全都屠灭三族;其他数万人,都由陆抗请准赦免一死。陆抗回军乐乡,脸上没有一点自负的颜色。谦卑虔敬,跟过去一样。东吴帝孙皓加陆抗“总督”(都护)官衔。羊祜被晋政府贬作平南将军,杨肇贬作平民。

  孙皓自从克服西陵,自认为得到上天帮助,意气轩昂,志向更大,命法术师尚广算卦,看他什么时候可以统一天下,当全中国的皇帝。尚广用法术占卜之后,告诉孙皓说:“大吉大利,庚子之岁(二八○年),青盖(皇帝御用阳伞)进入洛阳(晋王朝首都)。”孙皓大为兴奋。不去施行德政,而只计划征服方案。

  12 晋王朝最高监察长(司空)贾充参加政府官员欢宴,首都洛阳市长(河南尹)庾纯酩酊大醉,跟贾充言语之间,发生冲突。贾充说:“你爹年纪已老,你不辞职回家奉养,真是上不敬天,下不敬地!”庾纯反唇相讥:“请问你这个上既敬天,下又敬地的正人君子,曹髦(曹魏帝国四任帝)在哪里?”(曹髦被弑事,参考二六○年五月。)贾充恼羞成怒,上书请求辞职;庾纯也为自己的失言,上书自我弹劾。晋帝司马炎下诏:庾纯免职,命“五府”研究如何处罚(当时居公位的六人,贾充是六公【“上三公”和“三公”】之一,不能参与)。宰相(司徒)石苞认为:“庾纯贪图做官的荣耀,把老爹放在脑后,应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齐王司马攸等认为:“庾纯并没有违背礼教之处。”司马炎同意司马攸的意见,再任命庾纯当国立大学校长(国子祭酒)。

  13 东吴帝国皇帝孙皓于去年(二七一年)折返首都建业(江苏省南京市)途中,右丞相万彧跟右翼最高指挥官(右大司马)丁奉、左将军留平,秘密磋商:“如果走到华里(建业城西)而仍不肯回京(首都建业),国家重要,我们不得不自己回京。”孙皓也稍稍听到一点风声,只因万彧等都是国家的老臣(孙皓之能当上皇帝,乃万彧之力;参考二六四年五月),所以一直把怒火埋在心头,没有发作。

  本年,孙皓乘宴会的机会,把毒酒传给万彧,传酒的人暗中减少分量,万彧得以不死。孙皓如法炮制,留平饮下后,发觉有异,急急服下解药,总算得救。但在发现是孙皓下毒后,知道无法抗拒,万彧自杀;留平悲愤,月余也丧生。孙皓下令,把万彧的子弟放逐到庐陵郡(江西省泰和县)。

  最初,万彧请求遴选忠贞清廉人士,补足皇帝左右侍从的名额。孙皓命农林部长(大司农)楼玄当皇宫总监(宫下镇),主持宫殿事务。楼玄公正耿直,一切遵守法令规章,回答皇帝询问时,言语直率,全是实情;孙皓越来越对他讨厌。立法署长(中书令)兼太子师傅(太子太傅)贺卲,上书规劝说:

  “近年以来,政府官员党派林立,分子复杂;忠良被排除,贤正臣僚受到陷害。耿直方正人士变得圆滑,庸碌伧俗之辈精于谄媚,仰望人主颜色,先行奉承迎合,竟成了时代潮流。一般人用违犯人性的道理,批评是非;士大夫(高级知识分子及在职官员或退休士绅)用奇异特殊的逻辑,发表论断,遂使清澈的溪水变成混浊,赤胆忠心之士闭嘴不言。

  “陛下(孙皓)身居九天之上,隐居深宫之中,一言出口,天下服从;一令下达,反应之快,好像影子之跟随四肢。所亲近的,都是受到宠爱、专会说顺耳话的干部;所听到的,全是令人心情愉快的声音,自然会认为他们才真是天下贤才,而天下已经太平。

  “我曾经听说:振兴国家的君王,乐于听到自己的过失;伤害国家的领袖,乐于听到别人喊他‘万岁’。喜爱听到批评的,错误日渐减少,福分日渐增多。喜爱听到歌颂的,美德日渐亏损,灾祸日渐逼面。陛下用严厉的刑法,禁止人民的正直言论;罢黜公正人士,来封锁所有规劝的建议。仅不过杯酒之类小事,便立刻诛杀。政府官员都认为:能够辞职是一件幸事;不能辞职,则以离开京师是一种福气。这绝不是弘扬祖先大业,推广圣人教化的做法。

  “何定,本是一个卑贱的奴仆,既无品德,又无能力,可是,陛下喜爱他的谄媚,让他作威作福。小人为了谋取权力,一定会先抛出小忠小信。何定隔些时总要出一个主意,劳师动众,曾经征调长江沿岸边防部队,去猎狩麋鹿,老弱大小,挨饿受冻,同声怨恨叹气。


 
二七二年 壬辰(4) 

  “《左传》说:‘国家兴旺时,人民像婴儿般受到保护;国家灭亡时,把人民当成野草。’现在法令越来越苛,田赋捐税,更是繁重。宦官和陛下的亲信官员,所到之处,一定兴风作浪。而地方政府首长,畏惧他们的后台,只有用暴力对付人民,来满足宦官和亲信的要求。人民已再没有力量负担,家离子散,向天悲呼,伤害国家的祥和之气。现今,国库没有可以支持一年以上的存粮,民家没有可以维持一月以上的储蓄。而皇宫之中,坐在那里接受供养的美女和宦官,竟有一万余人。

  “不仅如此,北方的敌人(晋王朝)正在对我们虎视眈眈,严密注视我们的盛衰。长江天险,不可能永久依恃,如果我们不能妥善防守,一条像芦草一样的小船,就可征服我们。但愿陛下加强国家基本建设,割弃私人情欲,顺从正规法则,则姬诵(成)、姬钊(康)时代的盛世,可以再现,而圣明祖先(指一任帝孙权)的国运,可以昌隆。”

  孙皓看到后,把贺卲痛恨入骨。于是,左右亲信共同打击楼玄、贺卲,百般诬陷,说:“楼玄、贺卲二人在路上相遇,停下车来,附到耳朵上叽里咕噜,然后放声大笑,明显的诽谤政府。”孙皓下诏责问他们讲些什么?然后把楼玄放逐广州(广东及广西);贺卲受到宽恕,官复原职。不久,孙皓对楼玄的余恨发作,再把楼玄放逐到交趾郡(越南河内市东北北宁府),最后索性处死。何定的奸恶和贪赃事件终于被发觉,也被诛杀。

  14 晋王朝平南将军羊祜,从江陵(东吴荆州州政府所在县·湖北省江陵县)回到襄阳(湖北省襄樊市),专心树立恩德信誉,来迷惑东吴帝国人心。每次发动攻击,都跟东吴边防军约定日期会战,从不偷袭。将领们有人贡献奇计妙策的,就用美酒把他们灌醉,使他们说不出话。羊祜部队经过东吴边境,收割田里成熟的稻谷,作为军粮,都计算稻谷价格,送去绸缎作为代金。每次出猎,只限于晋王朝境内,从不越过边界,如果受惊的禽兽先被东吴人民打伤,而后又被晋军捕获,都一一送还;于是,东吴边境人民,对羊祜心悦诚服。

  羊祜跟陆抗隔着国界,遥遥相对,经常互派使节。陆抗送酒给羊祜,羊祜毫不怀疑,把它喝光;陆抗有病,向羊祜寻求药材,羊祜把配好的药给他,陆抗也同样吃下。很多人劝阻,陆抗说:“岂有下毒的羊祜!”陆抗告诉他的边防部队说:“他们专门行善,我们专门作恶,是用不着战争,我们已占下风。各保边界,不要贪图小利。”东吴帝孙皓听到二人和睦交往,质问陆抗,陆抗说:“一个村落,一个乡镇,都不可以不讲信义,何况一个大国?我如果不这样做,反而替他宣传美德;这样做,对我们并没有伤害。”

  孙皓采用各将领的献计,不断侵扰晋王朝边境。陆抗上书规劝,说:“从前,夏王朝末任帝姒履癸,浑身罪恶,商王朝一任帝子天乙(殷汤)才发动大军。商王朝末任帝子受辛,横肆暴虐,周王朝一任王姬发,才挥出征伐的战斧。假定没有那种机会(假定姒履癸和子受辛是两位英明君王),即令是最伟大的圣贤,也只有自己培养威望,保护自己,不可以轻举妄动。现在我们不知道努力农耕,使国家和民间同时富有;不知道遴选官员,任用才能,公平升降;不知道慎重刑罚和奖赏,激励政府官员的品德;不知道安抚人民,用爱心相待,却听信一些为了争夺名利的将领,穷兵黩武。费用开支,动不动就是以万为计算单位,士卒憔悴,贼寇却没有什么损伤,而我们已经病入膏肓。我们争夺的是帝王资产,竟去贪图十钱百钱的小利,这对献计的官员有好处,对国家却不是良好谋略。昔日,齐王国跟鲁国三次会战,鲁国连胜两次,而于第三次时,全盘都输,为什么?为的是大小形势不同(《战国策·齐策》张仪语)。何况我们进击所收获的,还不如我们所丧失的多?”孙皓不理。

  15 晋王朝平南将军羊祜,不结交中央当权派官员和贵族,荀勖、冯 对他都十分厌恶。羊祜的堂外甥王衍,曾经晋见羊祜,报告事情,言辞流利,对疑难条条辩解,但羊祜仍不以为然,王衍一气之下,一拂衣袖,转头便走。羊祜对宾客们说:“王衍一定会享盛名,一定会官居高位;可是,伤风败俗,也一定是他。”后来进攻江陵时,部将王戎犯罪,羊祜将用军法处斩,后来赦免。王衍,是王戎的堂弟。所以二人对羊祜都心怀仇恨,一提羊祜,便大肆抨击,当时人遂有谚语说:“二王当国,羊祜无德。”

 
二七三年 癸巳(1) 

  1 春季,正月二十二日,晋王朝(首都洛阳【河南省洛阳市东白马寺东】)前最高监察长(司空)、密陵侯(元侯)郑袤逝世(年八十五岁)。

  2 二月二十五日,晋王朝宰相(司徒)、乐陵公(武公)石苞逝世。

  3 三月,晋王朝封皇子司马祗当东海王。

  4 东吴帝国(首都建业【江苏省南京市】)擢升陆抗当最高指挥官(大司马)、荆州(湖北省南部及湖南省)全权州长(牧)。

  5 夏季,四月一日,日食。

  6 最初,曹魏帝国征西将军邓艾之死(参考二六四年正月),全国人民都知道他受到陷害,死得冤枉,可是政府中没有一位官员为他申辩。等到晋王朝政府建立,司马炎称帝,参议官(议郎)敦煌郡(甘肃省敦煌市)人段灼,上书说:“邓艾心怀至忠,却蒙上叛逆的恶名,一手征服巴蜀(蜀汉帝国),三族反而受到屠灭。邓艾性情刚直急躁,自负他的功劳,炫耀他的贡献,不能跟朋友同僚和睦相处,所以没有人肯为他申冤诉屈。我心中认为,邓艾本来是屯垦区农家的一个牧童(邓艾,义阳郡棘阳县【河南省南阳市南】人,从小就是一个孤儿,曹操击破荆州时【参考二○八年九月】,流亡到汝南郡【河南省平舆县西北射桥乡】,给当地农家牧牛),被擢升到征西将军,官职地位和受到的恩宠,已到巅峰;功勋和名望,也都有成就;七十岁的高龄老翁,他还追求什么?只是因为刘禅(蜀汉帝国二任帝)刚刚投降,边远郡县还没有归附,所以才假传圣旨,代表皇帝发号施令(承制),目的只在安抚人心而已。钟会已有叛变阴谋,恐惧邓艾威名,遂夸大他的非常措施,编织网罗,证明他确实谋反。邓艾接到诏书,立即放弃所率领的精锐部队,甘心接受捆绑,不敢回头一看。因为他明知道,只要面见先帝(司马昭),绝没有一死之理。钟会伏诛之后,邓艾部将愚蠢的自相聚集,共同追赶,打破囚车,把人释放。邓艾面对这个突变,情况狼狈,进退都失去凭借。他从没有跟他的亲信心腹有什么阴谋;然而,这个突变,却使他陷于前进也被杀,后退也被杀的绝境,岂不可哀。陛下真龙兴起,宽宏大度,请准许邓艾归葬祖坟,发还他的田产家宅,酬庸他消灭蜀国(蜀汉帝国)的功劳,提拔他的后裔;使邓艾这场冤狱,盖棺论定,再赐给谥号,使他死无遗恨。而天下追求荣誉的人士,想要建立功业的官员,必会赴汤蹈火,乐于为陛下效死。”

  晋帝(一任武帝)司马炎(本年三十八岁)认为他说得有理,但不能付诸行动。正好,司马炎问御前监督官(给事中)樊建关于诸葛亮治理蜀汉帝国的情形,叹息说:“我怎么得不到像诸葛亮这样的干部?”樊建叩头说:“陛下明知道邓艾身负奇冤,却不能为他申雪,就算得到诸葛亮,恐怕也会像冯唐所说的那样!”(西汉王朝五任帝刘恒希望得到廉颇、李牧名将,冯唐说:赏轻罚重,即令得到廉颇、李牧,也不能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