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 作者:姚雪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自成 作者:姚雪垠- 第3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自成说:“朕看他现在要朕给他两万精兵,派他回河南收拾局面,难道不是想效法刘秀以司隶校尉巡视河北吗?”

  牛金星不敢说话。

  李自成又说道:“朕想起来了,李岩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两句你大概还会记得。”

  牛金星问:“不知是哪两句?”

  李自成说:“‘神州陷溺凭谁救,我欲狂呼问彼苍’,你记得不记得?”

  牛金星说:“臣尚记得,那是他从杞县起义往伏牛山路上作的一首诗中的两句。”

  李自成冷冷一笑:“那时候朕已经来到河南,到处饥民响应,望风投顺,都称我为‘救星’,可是李岩还说‘神州陷溺凭谁救,我欲狂呼问彼苍’,这是真正拥戴朕吗?”

  牛金星不敢替李岩说话,连声说:“是,是,李岩那时候还没有见到皇上。”

  李自成又问道:“李岩只是请两万精兵,却不请朕派一员大将,同他一起去河南,这难道不令朕对他疑心吗?他到底有什么打算呢?好,你不必回答,此事由朕决断好了,你下去吧!”

  牛金星确实害怕,眼看着李岩兄弟大祸临头,他却既不敢劝阻李自成,更不敢对李岩露出一点口风。回到丞相府,李岩又来见他,问他见了皇上之后,是不是谈到他回河南的事。他说道:

  “皇上甚忙,本来我想问一问你回河南的事情,但看皇上心绪不安,也很疲倦,没有谈起这事。不过我临从宫中出来时,皇上说了一句,要我明天或今天夜间重新进宫,商议你回河南的事。”

  李岩心中高兴,说:“到底皇上想起来这件事了。”

  牛金星又说:“你还是回家等待,一有消息,我便派人告你知道。”

  李岩满怀着欣慰与希望的心情赶回他的驻地。

  过了不到半个时辰,牛金星又被李自成叫进宫去。行礼之后,李自成也不命他坐下,就问道:

  “朕风闻宋献策曾经在来到伏牛山之前同李岩谈过‘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语,李岩暗露喜色。此事是真的么?还是一个谣传?”

  牛金星没有听到过这个谣传,但见李自成既然说到这样事情,感到必杀李岩兄弟无疑,他更害怕了,说道:

  “臣不曾听说。可是目前局面,失河南则关中失去屏藩,救河南又必须用李岩兄弟,用李岩兄弟又不知他们是否怀有二心。可惜军师不在这里,请陛下千万斟酌。微臣忝居相位,智虑短浅,又与李岩是乡试同年,河南同乡,理应避忌,实在不敢妄言要不要放李岩回河南去。”

  李自成说道:“不放李岩去,他又一再请求,朕不能置之不理。放他去,倘若他心怀异志如何?我看不如早日将他除掉,免留后患。”

  牛金星大惊,赶快跪下,浑身颤栗,吃吃地说:

  “请陛下务必三思而行。”

  李自成说道:“你不必害怕,除李岩的事情,你只奉命而行,不必由你来替朕拿主意。朕意已决,你可暂时回避,但不要远离。朕马上召李岩兄弟进宫,当面问话。”

  牛金星叩头,颤栗退出,暂时回避。传宣官向外传旨,宣召李岩、李侔兄弟二人进宫。

  李岩兄弟进来,行了常朝礼,照例赐座,谢恩。李自成表面上神情特别温和,竭力隐藏着胸中的杀机。他先从刘子政的消息谈起,暗中察看李岩、李侔的神色。李岩推测刘子政可能去往江淮一带,不会前去北京,更不会投降多尔衮。

  李自成说:“目前时势纷乱,这事情也很难说。过些日子,倘若新的下落能够知道,我们还是要礼聘他前来共事。”

  李岩说:“皇上如此思贤若渴,令人感奋。”

  李自成说:“朕看了你兄弟的奏本,只是因为近来事忙,没有立即召见。你们的忠心和所陈回河南后的方略,令朕心中十分欣慰。”他轻轻微笑点头,随即又问李岩,需要哪位大将一起前去。

  李岩回答说:“经过山海关之战,又经过庆都之战,皇上得力的武臣良将折损甚多。而今守晋守秦处处需人,颇有‘安得猛士守四方’之叹,所以臣反复思维,只要两万精兵,不要一个大将。”

  李自成笑着问:“没有大将,光靠你们兄弟二位和红娘子岂不十分困难?”

  李岩回答说:“臣等回到河南之后,不拘资格,随时提拔将才,不患无可用之人。”

  李自成微笑点头,在心中说:“果然要离开我,独树一帜!”于是说道:

  “卿为朕目前困难着想,不要朕派大将同去,很好很好,以卿等声望,回到河南之后,自然会有英雄豪杰之士闻风响应,争来投效。卿等打算何时动身?”

  李岩回答说:“如蒙钦准,臣愿星夜前去,愈快愈好。大好时机,稍纵即逝。倘若待河南全部失去再收拾,将更费周折。”

  “卿下去准备一下,明日即可动身,除卿兄弟原有人马之外,朕给你们两万人马。眼下来到平阳周围的,虽有数万人马,但是山西局势不稳,姜瓖又叛变了,朕身边也需要人。朕从平阳驻军中拨给你们一万精兵;你们带着朕的手谕,路过潞州府时,命潞州府守将拨给你们五千人马,路过怀庆府时再从怀庆带走五千,共凑够两万之数。”

  李岩说:“潞州府又称潞安,也就是古之上党郡,居高临下,战国以来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有上党就有河东,失上党则河东不能防守。怀庆与上党相邻,即古之河内。光武争天下,先据河内,而后渡河取洛阳。也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有怀庆,孟津可守;失去怀庆,孟津就很难防守。所以依臣愚见,这两地人马不可轻易调动。请陛下在平阳人马中给臣凑足两万之数,免得动用潞安、怀庆二地驻军。”

  李自成说:“目前这两地尚无战事。军师已经在长安调集人马,不久会有大军出关,你可以放心前去。”李自成最后又生出不杀李岩的念头,打算将红娘子留下为质,沉吟片刻问道:“红娘子有小儿未离怀抱,是随你一起回河南,还是暂往长安居住?”

  李岩用坚定的口气回答;“臣到河南,仰仗陛下威灵,但愿能赶在满洲人南下之前站稳脚步,使敌骑不能渡河而南。然而臣回河南,仓猝之间身边也少得力的人。倘若皇上命臣妻红娘子同去河南,俾其能够于此困难时日得尽忠心,略效微力,也是臣的心愿。倘若陛下对彼另有差遣,留在长安也好。”

  李自成下了狠心,点头说:“命她跟你去吧。朕今日事忙,已命牛丞相今晚代朕为卿兄弟饯行。”

  李岩、李侔赶快跪下叩头,说:“微臣等实不敢当。”

  李自成说:“为卿兄弟回河南后便于号召,朕要将卿晋封为权将军,并授安豫将军衔,赐上方剑一柄,便宜诛杀。德齐晋为制将军。一应敕书、印、剑,当于明日颁赐。”

  李岩兄弟伏地叩头谢恩。他们退出不久,牛金星便被太监唤了进来。李自成的脸色严峻,说道:

  “李岩兄弟奏本上只要两万精兵,不要大将。我当面问他,还是说不要大将,回河南后自有办法。他们的用意很明白,朕就不再姑息了。”

  牛金星问道:“陛下答应他们去河南么?”

  李自成说:“朕已经允准了,今晚你代朕为他兄弟饯行。”

  牛金星十分惶惑,望着李自成的严峻眼色,心中猜测,轻轻问道:“为他们兄弟饯行?”

  李自成接着说:“你要预先埋伏甲士,在酒宴上宣布密旨,将他兄弟俩当场斩了,不留后患。斩后即来行宫复命。”

  牛金星虽然早就看出来皇上对李岩兄弟有疑心,但绝没有料到这么快就要杀死他们,而且竟然要由他执行!真如同巨雷轰顶,牛金星登时脸色如土,出了一身热汗。但是他怕李自成对他也产生疑心,所以明知李岩兄弟未必有心背叛,却不敢大胆谏阻,救他们兄弟。他的声音微微打颤,用迟疑的口吻说道:

  “陛下,李岩兄弟虽有异心,但是罪恶未彰,杀之无名,奈何?”

  李自成用斩钉截铁的口气说:“谋叛就是罪名,难道还不该杀?”

  “谋叛虽然该杀,但是尚无实证。”

  “还要等待他谋叛成功之后才杀他么?”

  牛金星吞吞吐吐说:“我军新败,人心不固……”

  “朕全明白!你是不敢下手还是不忍下手?”

  牛金星赶快跪下,说道:“请陛下赐臣手谕。臣奉旨杀之,昭示中外,才是名正言顺。”

  李自成立刻提笔写了一道手谕。牛金星双手捧接手谕,揣进怀中,然后问道:

  “陛下,杀了李岩兄弟之后,红娘子必然心中不服,如何处置?”

  “杀了李岩兄弟之后,你代朕差人前去传谕,说李岩兄弟谋逆,奉旨处斩,红娘子无罪,皇上特降隆恩,不加连坐之罪。命她立即携带小儿与仆妇人等前来行宫,妥加保护。还要告她说,李岩兄弟虽然有罪被斩,他们手下的将士并不知情,概不株连。明日将派兵护送红娘子母子回长安居住。她是皇后义女,将对她恩养终身,将其小儿抚养成人。”

  牛金星问:“倘若红娘子不肯奉诏……”

  李自成说:“她敢!……”

  牛金星说:“她是江湖响马出身,处此时候,知道丈夫被杀,可能不肯奉诏进宫。”

  李自成说:“你看着办吧,尽可能留下她母子性命,免得皇后伤心。”

  牛金星说:“陛下,慧梅于前年自尽;慧英新近成了寡妇,必然在皇后身边日夜悲泣;慧剑又于井陉阵亡。如今只剩下红娘子是有用的女将,平日为皇上所喜爱。倘若红娘子不肯奉诏,率亲随将士逃走,臣将何以处之?”

  李自成说:“不奉诏即以叛逆论处。她敢逃走,即将她捉拿归案。你现在就代朕拟旨。只等你将李岩兄弟斩过之后,立即差官员去向红娘子宣读圣旨,看她敢不奉旨!”

  牛金星心惊胆战,下去在另一个屋子里代李自成拟好圣旨,又回来恭敬地呈上御案。李自成看了一遍,盖上玉玺,递给牛金星,冷冷地嘱咐一句:

  “今晚务须办好,朕等候你进宫复命!”

  牛金星望一眼李自成铁青的面孔和充满杀机的眼神,叩头辞出。

  黄昏时候,李岩兄弟满心高兴,一道骑马来到相府门前。有二位相府官员,已经在大门外等候,迎接他们进去,将他们的随身亲兵留在前院,然后进入第二进院落。从大门起每过一道门,便有待卫数人躬身叉手,并有人高声向内传报。礼节十分隆重。

  牛金星下阶相迎,和李岩互相施礼。牛金星一把抓住李岩的手,说道:

  “林泉,你与德齐明日即驰回河南,收拾中原乱局。皇上期望甚殷,愿贤昆仲从此得展韬略,必建千秋宏业。”

  李岩说道:“我兄弟碌碌无能,数年来未建寸功,辜负上思,深自惭愧。今去河南,仰赖皇上威灵和丞相庙算,岩兄弟得尽犬马之劳,只要有裨于国,死而无憾。”

  进入上堂屋以后,重新施礼坐下。相府仆人献茶。牛金星问了李岩准备情况以后,说道:

  “皇上已命吴汝义从各营抽调一万精兵,步骑各半,今夜可以陆续开到城南,不误明日开拔。”

  当下酒宴摆好,堂下奏乐。因为是李自成命牛金星代为设宴饯行,所以李岩兄弟人席之前,先跪下叩头谢恩。宴会上牛金星一面说些勖勉期望的话,一面心中七上八下。李岩兄弟毕竟是很有身份的人,叛逆的罪名也无佐证,而且同他并无冤仇,今晚由他将他们杀掉,他的心中十分不安。何况李岩兄弟既然罪行未彰,就这么除掉二位将领,人们会对他牛金星怎么看呢?如今显然是李自成已经动了杀机,刚下令捉拿吏部尚书宋企郊,又杀了兵部尚书张元第,现在又借他的手来杀死李岩兄弟。这样下去,文武大臣都会受到怀疑,说杀就杀,他自己也将前途莫卜。他身为大顺丞相,国势突变,如此险恶,苦无善策。皇上又这么多疑,随便杀人,凡此都是亡国之象。万一大顺迅速灭亡,他将如何自处?今晚是李自成命他诛戮大臣,而被诛杀的又恰恰是他的河南同乡,又是他的乡试同年,也是经他向皇上推荐的,这就更使他忽然产生了兔死狐悲之感。他又想到,皇上随便一纸手谕就可将李岩兄弟除掉,什么人都可以杀,当李岩兄弟在皇上面前的时候,他下旨将他们绑出杀掉,岂不干脆,为何假手于他牛金星呢?为何,为何……

  他一面同李岩兄弟谈话,一面心中纷乱地想这想那,十分不安。后来他想,不杀李岩他也活不成,就冷静下来,命旁边的仆人斟上第三杯酒,向李岩兄弟举起杯子,劝李岩兄弟多喝一杯。李岩兄弟赶快恭敬地站起来,双手举杯。牛金星右手按剑,左手持杯,也站起来,忽然收了笑容,说道:

  “李岩、李侔听旨!”说完将酒杯摔到地上。

  李岩兄弟大出意外,震惊失措,赶快放下酒杯,浑身颤栗地跪到地上,等候宣旨。此时一群武士手持刀剑,出现在他们背后。

  牛金星手指也微微打颤,从怀中取出黄纸手谕,对着李岩兄弟宣读:

  谕牛金星:李岩、李作兄弟暗怀异图,罪证确凿,着即处死,以绝乱萌,而儆效尤。此谕!

  李岩大呼:“天哪,天哪,臣李岩一片忠心……”

  同时李侔也大呼:“冤枉!冤枉!”

  牛金星厉声喝道:“还不替我绑了,立即斩首!”

  李岩兄弟的二十名亲兵正在二门内东厢房中饮酒,也突然都被捉拿,推往偏院,乱刀砍死。

  李俊的一个小校带着两名士兵在城中办事,路过相府大门外,看见李岩兄弟的坐骑和另外二十匹战马,知道他们前来赴宴。忽然看见大门关闭,又听见宅院里有人大叫,随即声音寂然。小校知道必然有变,大惊失色,赶快出了城门,飞驰回营,向李俊禀报。李俊又飞驰来到红娘子帐中,报告消息。红娘子惊骇得说不出话来,简直不相信会有此事。李俊催她速作逃走准备,并说道:

  “嫂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