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中华再起4》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异时空-中华再起4-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海涛:浔阳造船厂厂长(3…4)。
  秦烽:浔阳造船厂人事主管(3…4)。
  聂彪:浔阳军分区战士,上士军衔,浔阳一中高一(三)班军训教官(3…5)。
  曹丰达:浔阳一中教导主任(3…5)。
  张小波:浔阳一中高一学生(3…6)。1913年参军后被分配到三十八团三营九连,在美索不达米亚的战斗中受伤致残(3…26)。
  郭宝剑:浔阳一中高一学生,外号“田鸡”(3…6)。1913年参军后被分配到炮兵部队,并加入中国远征军赴美索不达米亚作战(3…26)。
  孟繁蔚:浔阳一中高一学生(3…8)。1913年参军后被分配到三十八团(3…26)。
  *欧阳镡:海军中校,负责江西地区海军院校招生,出于对1891年中西战争中枉死的烈士李作平的愧疚,把王林斌招入了马尾初级海军军官学校(3…8)。1914年,晋升海军上校,任“肇庆”号轻巡洋舰舰长,并兼任太平洋舰队第一轻巡洋舰分舰队副司令员'注:前文3…11中称其1914年是在太平洋舰队巡洋舰第二分舰队“湖口”号巡洋舰任舰长,前后有矛盾',出征德属东非海域,掩护陆战队作战。后指挥部队掩护陆战队登陆美索不达米亚增援中国远征军,并担任中国海军与波斯、阿拉伯反土军队的联络官(3…18)。中国远征军攻占拉塔基亚后出任地中海第一巡洋舰分舰队副司令员兼“肇庆”号轻巡洋舰舰长,与分舰队司令员章骞是多年好友(3…29)。指挥“肇庆”号参加了袭击萨洛尼卡港(3…30)和奥特朗托海战(3…35)。奥特朗托海战后晋升为海军少将(3…39),继续在章骞部下任职,与老同学章骞一样痛恨走私,让一直非常尊敬他的王林斌十分苦恼(3…46),1918年出任第三战列舰分舰队司令员,接替章骞指挥 “岳飞”号和“李靖”号战列舰,率部袭击了法国科西嘉岛阿雅克肖湾霞飞政府海军基地,击沉“里尔”号战列舰等多艘舰只(3…47)。为章骞被降级使用,调任地中海前卫舰队司令员的事大闹海军内部,背了个警告处分,后转入海军上将方伯谦的舰队,指挥经过加强的、实力强大得不像话的第三战列舰“分舰队”参加封锁赫尔果兰湾德国海军主力的行动(3…50)。为人沉着冷静,颇有大将风范。
  欧阳骐:中国海军参谋长兼海军舰队总司令,海军上将,1891年曾指挥太平洋舰队巡洋舰第二分舰队在马尼拉湾海战中获得胜利(3…8)。
  竺青:马尾初级海军军官学校校长,海军少将(3…8)。
  菲力普:比利时军队士兵,德军入侵比利时时驻扎于德比边境(3…9)。
  孙作平:“远运037”号轮水手(3…10)。
  王江林:中国陆军第十师第二十旅三十八团二营五连连长,上尉军衔,擅长练兵(3…11),在库特战役中受重伤后送(3…17),并晋升为少校(3…28)。
  王钢:三十八团二营五连三排一班战士(3…11),1914年9月在库特战斗中受重伤后送(3…17)。
  孔恭敬:山东曲阜人,三十八团二营五连三排一班班长,上士军衔(3…11)。
  周钦:湖北黄安人,三十八团二营五连三排一班副班长,中士军衔(3…11),1914年9月在库特战斗中受重伤后送(3…17)。
  马永敏:甘肃武威人,回族,三十八团二营五连三排一班下士(3…11),1914年12月升上士,接任一班班长(3…23)。
  周慈宁:,三十八团二营五连专业军士,广东外国语学院毕业(3…11)。接替王江林担任五连连长,1915年4月在卡尔巴拉的战斗中阵亡(3…26),
  杜申利:空军少尉,中国空军超级王牌飞行员,出身空军世家,外号“咆哮的豹子”,为人桀骜不驯,还有一股子莫名其妙的正义感。是世界大战时中国空军第一个与敌机交战(1914年3月于美索不达米亚,3…12),第一个击落敌机(1914年4月于美索不达米亚,3…15)的飞行员,随后晋升为空军中尉,1914年11月回国休养期间认识了《浔阳早报》记者吴伶俐,一通穷追猛打后把她变成了自己的女朋友(3…21、3…22)。返回前线后,又成了第一个击落10架敌机的飞行员(3…28),因功晋升为空军上尉,曾于1915年5月在巴格达上空击落德国空军王牌飞行员赫尔曼·戈林(3…27),6月的白库巴空战中,与张浩天联手在五分钟内连续击落六架德军战机,此后已击落敌机19架的杜申利被短暂调回国内负责训练新飞行员,并顺便与吴伶俐订了婚(3…28)。1916年进驻拉塔基亚基地(3…29),后来为拉塔基亚云仙楼日本妓女的事情闹得全军上下鸡飞狗跳,自己也因此被空军赶紧晋升为少校并发配到海军“华山”号航母舰载机联队任中队长(3…33)。参加了罗得岛战役后(3…38),在巴尔干登陆战期间杜申利被奥匈帝国空军王牌阿道夫·海罗夫斯基击落(3…43),本人信心一度受挫,并和徐永晋、张浩天在萨洛尼卡城内参加了全城大斗殴(3…44)。随后因击落事件被空军调查组询问了无数次,为此而郁闷无比的他在重返巴尔干战场后大开杀戒,创下了一天击落敌机13架、五分钟内击落敌机7架、一天战斗飞行5次等一串纪录。至撤离巴尔干半岛时,杜申利已独自击落敌机85架,与张浩天协同击落8架,成为交战各国空军中的头号王牌,并晋升为空军中校(3…47)。此后杜申利继续在海军航空母舰部队内战斗,1918年9月8日参加了奇袭意大利塔兰托军港,歼灭意大利海军主力的战斗(3…50)。作为全军头号战斗英雄,杜申利的大名不但在中国无人不知,而且在敌方空军中也有着赫赫威名,被传说成了地狱魔王式的人物。同盟国空军曾发布正式文件,要求飞行员在遭遇杜申利时不得交战,全速逃离,在多名不信邪的飞行员挑战杜申利失败后该文件得到了坚决的贯彻执行,大批同盟国飞行员也落下了一看见绘有豹子徽章的飞机就逃跑的条件反射(3…47)。
  拉米尔·贾巴尔():土耳其空军第五战斗机联队第1大队第2中队中队长(3…12)。
  姜国华:湖北人,三十八团二营五连三排一班战士(3…13)。
  赵元良:杜申利、张浩天所属中国远征军航空大队战斗机中队中队长(3…13)。
  孙浩然:中国远征军航空大队飞行大队长(3…13)。
  崔国宝:中国美索不达米亚远征军总部参谋,与程明海交好(3…14)。
  高德申:高明辉之孙,陆军少校,接替被免职的程明海任远征军装甲营营长(3…15)。虽作战英勇但只会一味猛打猛冲,导致装甲营伤亡惨重。1915年6月于白库巴战斗中阵亡(3…28)。
  梁德忠:迈阿米尔战役后补充到三十八团二营五连三排一班的战士(3…15)。经历了美索不达米亚的恶战后幸存随部队回国(3…34)。
  杨艾中:普鲁士后裔,冯·施特兰茨(杨施赐)之子,中国外籍军团第一军军长,陆军中将。1914年率外籍军团第一师、第二师增援美索不达米亚,加入中国远征军序列,被任命为远征军副总司令(3…16)。
  吴伶俐:《浔阳早报》记者(3…17),后来结识了回国休养的杜申利,在杜申利的穷追猛打下成了他的女朋友(3…21、3…22)。1915年与杜申利订婚(3…28),1918年自费前往地中海撒丁岛前线采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中国远征军庞大的战略欺骗行动(3…49)。
  刘亦兵:刘海峰之子,高明辉女婿,陆军少将。1891年中西战争期间曾无故杀害了海军战士李作平,因父亲和岳父的缘故被保了下来。1914年出任美索不达米亚中国远征军后勤部部长,在登陆后不及时卸载军用物资,而是大肆走私。第二十旅于克泰齐丰覆灭后,受到外籍军团和海军两方面同时揭发围攻,成了高明辉的替罪羊,被撤职并处决(3…18)。
  袁伟:护送王林斌的骑兵排战士,陆军上士(3…18)。
  黎宁:护送王林斌的骑兵排排长,陆军少尉(3…18)。
  郑伟龙:护送王林斌的骑兵排战士(3…18)。
  穆罕默德:跟随王林斌前往麦地那的阿拉伯翻译,曾在中国留学(3…18)。
  达赫姆:阿拉伯少年,劳伦斯在中东地区考古时结识的好友,被无辜地传为劳伦斯的同性恋对象(3…18,这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有关的谣言也是真实的历史)。
  费萨尔·伊本·侯赛因():阿拉伯反土起义军领袖,麦加执政官(3…19)。率领阿拉伯联军投向中国远征军后指挥部队严重打击了土军补给线(3…24)。土耳其投降后就任叙利亚国王(3…36)。
  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Thomas Edward Lawrence):威尔士特雷马多格(Tremadog)人,人称“阿拉伯的劳伦斯”,原为考古学者,在中东阿拉伯地区对十字军城堡进行考古研究时被当地阿拉伯人的生活所打动,从而投身阿拉伯反土解放事业(以上为史实)。曾与阿拉伯起义军领袖一同拜访过中国远征军司令高明辉却碰了一鼻子灰(3…14),后在王林斌前往拉拢阿拉伯军队时曾与之有过激烈辩论,却由于其解放阿拉伯的信念被《塞克斯——皮科特协定》所击碎而同意阿拉伯军队投向中国远征军(3…19)。此后率领一支骑兵别动队多次打击美索不达米亚同盟国军队补给线,1915年3月指挥骑兵部队参加了突袭卡尔巴拉以北德军重炮阵地的战斗(3…25)。美索不达米亚战事后期劳伦斯和侯赛因一起指挥阿拉伯军队在中国远征军配合下解放了大马士革,成立了叙利亚王国(3…28)。
  艾卜杜勒·阿齐兹():阿拉伯反土起义军领袖,纳季德酋长国埃米尔(3…19)。
  黄正泉:海军少将,中国海军第一任司令员黄翼升之子,现于美索不达米亚作战,积极为海军挖来各种人才(3…20)。
  程璧光:中国海军印度洋舰队司令,海军中将,1914年底出任美索不达米亚中国远征军副司令(3…23)。'真实历史中程璧光曾任北洋海军“广丙”号军舰管带,民国初年海军总长,广东军政府海军总长'
  冯少华:海军中校,原为驱逐舰舰长,后转入海军陆战队装甲部队任职,指挥第一战车集群,但苦于不懂战车训练和作战,程明海被调来当顾问后把部队训练和作战的权力大胆交给了程明海,全力支持程明海在战斗中实现自己的构想(3…23)。1915年3月参加了突袭卡尔巴拉以北德军重炮阵地的战斗(3…24),而后提出了建立海军陆战队装甲旅的设想,并说得程明海一起实施(3…25)。4月指挥陆战队装甲旅参加了进攻巴格达战役(3…27)。陆战队第一装甲旅成立后本人晋升为海军上校,1916年4月指挥陆战队战车部队参加了进攻罗得岛的“成功”计划(3…36)。在与程明海的长时间接触中也逐渐对装甲兵的运用有了自己的独到观点,在罗得岛战役期间就提出了建立专门的机械化步兵部队配合战车部队作战的设想(3…39)。
  杨荣国:克泰齐丰解围战后补充到三十八团二营五连三排一班的新兵,第一次参加战斗即因惊慌失措而死于毒气(3…26)。
  韩波:三十八团二营五连炊事员(3…26)。
  王兆军:福建人,陆军上尉,从国内补充到美索不达米亚后接替牺牲的周慈宁任三十八团二营五连连长,给徐永晋穿了不少小鞋(3…26)。后来因为战斗中的胆怯被徐永晋发现才改变了对徐永晋的态度(3…28)。
  赫尔曼·戈林():德国空军王牌飞行员,后编入德国空军特别远征大队随德军第五集团军增援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在巴格达上空的空战中被杜申利击落,本人侥幸跳伞逃生(3…27)。
  李廷贵:巴格达进攻战役开始后补充到三十八团二营五连三排一班的新兵,1915年6月在白库巴战死(3…28)。
  龙绳武:萨马拉战役后补充到三十八团二营五连三排一班的新兵(3…28)。'历史上的龙绳武是“云南王”龙云的长子,号称“滇西王”'
  李光羽:萨马拉战役后补充到三十八团二营五连三排一班的新兵(3…28)。
  章骞: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章德淳之子,在世界大战爆发时于德国担任海军武官,海军上校军衔,与雷德尔是好友,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过1912年11月德国海军突破英吉利海峡的“易北演习”行动。随后奉调回国,晋升为海军少将,1916年出任地中海第一巡洋舰分舰队司令员,与舰队副司令员欧阳镡是好友(3…29)。指挥地中海第一巡洋舰分舰队参加了袭击萨洛尼卡港的行动(3…31)。随后又为实施“成功”计划,指挥分舰队佯动于奥特朗托海峡,并在与奥特朗托海战中以少胜多,各个击破,经浴血苦战歼灭了以“欧根亲王”号战列舰为首的奥匈海军舰队(3…35)。奥特朗托海战后晋升为海军中将,出任新成立的地中海第三战列舰舰队司令员,指挥新锐的“岳飞”号和“李靖”号战列舰(3…39)。对地中海区域内的走私行为深恶痛绝,让奉高层命令成立了“联合梦想实业公司”大肆向同盟国走私物资的部下王林斌烦恼不已(3…46)。1918年出任第三舰队司令员,指挥舰队袭击了法国科西嘉岛阿雅克肖湾霞飞政府海军基地,击沉“里尔”号战列舰等多艘舰只(3…47)。1918年9月欧洲登陆作战前夕被明升暗贬,指挥由一批快速舰艇组成的远征军前卫舰队,出发搜索出击的德国海军希佩尔快速舰队,并于9月8日将希佩尔舰队主力歼灭(3…50)。
  邓志潭:空军少尉,杜申利部下(3…29)
  埃里希·雷德尔(Erich Reader):德国海军快速侦察舰队参谋长,海军上校,“易北演习”计划的制定者(3…29)。后晋升为将官,出任德国海军公海舰队参谋长,积极主张以舰队主力的行动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制定了1916年7月北海海战的计划,并曾经提出过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同时他也是首先怀疑英国已破译德国海军密码的人,并因此在北海海战中成功地实施了无线电反侦察,使德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处于有利态势(3…40)。1918年9月随希佩尔舰队出击试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