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中华再起4》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异时空-中华再起4-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IA型10缸V型液冷引擎,额定功率300马力,最高速度140KM/H,升限19000英尺;最大航程600KM;续航时间6小时。飞机后座配双联7。62机枪1挺,载弹为4枚50KG炸弹。1912年1月,当华山舰还在船坞时,这种飞机已经投入现役,不过当时是部署给以陆地机场为训练基地的海航部队。作为第一种舰用飞机,海雕I型航程大,升限高,速度快,操纵方便,有一定自卫火力。只是飞机比较笨重,抗打击能力差,机动性太差,真要和敌人战斗机进行缠斗,就海雕I型攻击/侦察机的速度和机动性,给敌人战斗机增加战果数量是肯定的了。
  在华山舰上,信天翁I三座双发双翼巡逻机是唯一需要从母舰上通过吊塔放到水面上起飞的水上飞机,这种飞机长12。5米,机高5。65米,翼展20。5米,最大起飞重量5100KG(带1枚鱼雷),采用CACA…0002型翼型,配备2台柳州航空动力集团的“刑天”I型10缸V型液冷引擎,单台额定功率270马力,最高时速110KM/H,升限15000英尺。巡逻机配备了2挺7。62机枪,可挂载1枚400KG鱼雷,最大航程750KM,续航时间8小时。于1914年7月投入使用。
  杜申利看中这架飞机,就看中这架飞机是海航唯一能携带鱼雷,有三个座位并且能在海面与陆地起降的飞机。当然,这种飞机飞行速度实在慢的有些离谱,迎面风稍微大一些,搞不好飞机将发动机功率加到最大,而飞机还要悬停甚至倒退。不过巨大的翼展也给了飞机良好的滑翔能力,杜申利相信只要自己驾驶这种飞机,乘着夜色当次幽灵,一定能顺利将空军基地里海冬青配件搞到手。至于这样做是否合适,杜申利还考虑不到这幺远。
  为了飞机起飞顺利,华山舰顶着发生于阿拉伯沙漠中的酷热和干燥的“西洛可”风前进,主桅杆上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刚才起飞的那架海雕I型攻击/侦察机在空中转了半个圈后,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飞去。甲板上地勤人员又忙碌起来,在地勤人员努力下,一架海雕I型飞机被推到起飞线,一名身穿厚实衣服的地勤工作人员用力扳动螺旋桨,突突声中,飞机发动机开始转动,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发动机隆隆作响,飞机慢慢滑行一段距离后,又停了下来。几个人过来将飞机机翼牢牢抓紧。
  军舰在左右摇摆,飞行甲板上也随之摇晃不停,人们向飞行控制中心望去,那边蓝色的起飞信号在不断闪烁着,飞机侧前站着的管理员手持红旗,当他半蹲下,将红旗迅速放下时,抓着机翼的人们迅速放开手,飞机向前冲了一下,速度越来越快,蓦地起飞了。甲板上的人们向着飞了起来的飞机挥动着帽子,挥舞着手臂,大声欢呼着。
  欢呼声持续时间不长,后面还有飞机要进入起飞线,那些人们在短暂的高兴过后,又匆匆投入到忙碌的准备工作中。
  “真该死,为什幺科瑞摩斯特机场没有战斗机驻扎?就是有三五架也不错啊……没劲啊没劲。”看着攻击/侦察机投入到战前紧张的训练中,杜申利很是无奈垂下了脑袋。
  所有的情报都表明意大利人在罗得岛修筑的机场,里面并没有驻扎着战斗机部队,只有几架侦察机,这自然不会引来激烈的、让人热血沸腾的空中格斗,加入海航后,难得参加一次战斗,可面对的敌人又是如此软弱不堪,甚至不会给人丁点空战机会,爱格斗胜过爱自己生命的杜申利,对面对这样的局面,只能无比沮丧。
  “少校,现在没有任务,怎幺不进去放松一下自己?”
  杜申利正趴在护栏上看飞机起飞,听到舰长说话,急忙放开护栏,站直了身子,转过来正面向着舰长,很是懒散行了半个军礼:“舰长,上午好。”
  江仁辉回了个很是标准的军礼,微笑着说道:“少校,我借给你那几本书看了吗?”
  杜申利有些不好意思,摘下军帽挠了挠头:“看了,不过感觉没什幺用场,这个……工程勤务、伴随保障、潮汐计算、这和飞行有什幺关系?当然,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里面有的话说的还算不错:‘海军的战术是基于其主因,即武器装备可能发生变化的条件之上的,而这相应地必将引起战舰的建造、运用它们的方式以及最终控制与运用整个舰队的变革’,这句话用在空军中同样可以,即空军的战术是基于其主因,武器装备可能发生变化的条件之上的,而这响应地必将引起战斗机的制造、运用他们的方式,已经最终控制与运用整个战斗机编队的变革。比如我最早驾驶的是鸿鹄I型侦察机,这种侦察机结构轻巧,升限高,可机身结构脆弱,速度慢,机动能力差,操纵困难,还没有机枪,遇到敌人战斗机只能想尽办法在敌人击中你之前,飞到敌人头顶上去,不然你就只能让人击落,后来我驾驶的鸢I型战斗机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制空战斗机,性能马马虎虎,转弯性能左右一致,便于操作,生产简单,便于大批量生产,结果现在到处都是鸢I型战斗机,缺点嘛:……它的机枪瞄准不便,引擎容易过热。还有,120KM/H的速度比鸿鹄I型侦察机是快不少,可跟现在的战斗机相比,却又显得慢的跟蜗牛一样。不过这种飞机出现后,我们空军才有了大规模的战斗机中队,可以和敌人争夺制空权,掩护其它飞机执行战斗任务。我现在驾驶的海冬青II型战斗机速度达到了190KM/H,实用升限21000英尺,可以说,这是一款战斗机飞行员的最爱,不过飞机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一般生手不容易操纵……”
  一说起飞机,杜申利马上眉飞色舞,夸夸其谈,完全忘记了江仁辉是要跟他谈谈有关读海军书籍的心得。太阳高高升起,江仁辉听得却想打哈欠,回寝室睡觉去也。他送《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海军战略》、《海上战略的若干原则》、《海军后勤学》……这些书给杜申利,是想让杜申利了解海军,最后热爱上海军,谁掌握了海洋,谁就掌握了世界,这在历史上已经无数次证明过了。江仁辉看杜申利是个可造之才,这才有意将他往海权方向引导。可谁知杜申利这小子脑子里面进了水,眼睛看着《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脑子里面却想着他的飞机!
  江仁辉咳嗽两声,打断了杜申利继续大谈他那架战斗机是如何“只适合于最优秀、天才的飞行员驾驶”:“好了,少校,先不谈这个,还是说说其它的吧……少校,在我们舰上生活还可以吗?”
  杜申利耸了下肩膀,坦白道:“不怎么好。”
  “不怎么好?”
  “是啊,我要作战,要跟敌人飞机在天上进行一对一,一对二,甚至一对四、一对六的格斗,可是舰长您看,到现在我也没看到哪怕一只乌鸦从军舰上飞过。敌人在哪里?我的对手在哪里?再这样下去,我要发疯了!”
  江仁辉明白过来,这小子耐不住寂寞了。别人听到要打仗就腿肚子打抖,面青唇白了,而这个杜申利却盼打仗盼晕了头,两天不到天上转悠一圈,他就浑身不是滋味。
  “呵呵,放心吧,这仗有你打的,罗得岛不是有机场吗?战役打响后,我们空军是第一批投入战斗的部队,少校,你到时候可要带领好战斗机中队,好好掩护我们攻击机中队啊!”
  杜申利将帽檐朝上推了推,大大咧咧道:“放心吧,没问题。”
  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火红的朝阳喷薄而出,将天水照映的一片金黄。在罗得岛西北大约五十海里的海面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逆着风朝罗得岛方向驶去。几艘驱逐舰在舰队外围做着反潜之字型机动,严加戒备,提防可能出现的潜艇——按照规定,只要附近海域有潜艇出现,不管是同盟国的,还是协约国的,任何军舰都有权将之击沉。
  “呜——呜——呜——”
  杜申利座在战斗机座舱中,在霍夫曼帮助下,将保险带绑好,最后一次检查飞机各个开关是否正常向岛形建筑指挥舰桥方向望去,在那边,舰长江仁辉上校与空军派驻华山舰代表郑良延少校望正望着他,杜申利将右手放离操纵杆,并起两指行个在飞行员队伍里流行的简化版军礼。
  舰桥上的警报器里传出让人牙酸的尖叫,霍夫曼帮杜申利启动了发动机后,飞快退让到一边去了。前面指挥起飞的军官红旗还没有放下,杜申利踩住刹车,将油门拉大一些,座舱在颤抖,发动机隆隆声越来越响,吵的他什幺也听不清楚,红旗突然落下,绿旗挥动了,杜申利迅速放开刹车,战斗机怒吼着向前猛地蹿了出去,巨大的惯性将杜申利身子牢牢按在靠背上,飞机滑跑速度越来越快,眼角余光中,岛形建筑一晃而过,无数的人们正朝他挥手,飞机一震,离开了飞行甲板,向着蓝天拥抱而去。
  晨风吹在前挡风玻璃上呼呼作响,杜申利侧了下操纵杆,机翼一斜,飞机向一边滑了过去,在杜申利下面是朝阳照耀下波光粼粼,蔚蓝的地中海。刚才离开的华山舰现在越来越小,就像浮在海面上一个狭长的脸盆,一架飞机正在飞行甲板上滑行,速度越来越快,终于,离开了华山舰,向前面爬升着。杜申利咧了下嘴,将视线从下面收回,望向前面仪表盘,在仪表盘上,照片里的吴伶俐现在正朝他露出甜蜜的微笑。杜申利心里美滋滋的,轻柔地将操纵杆带正,向前推了一些。飞机改平,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飞去。
  十五分钟内,二十一架飞机——十一架海上大鸥I型战斗机,十架海雕I型轻型攻击机——从华山舰上起飞,在杜申利驾驶的战斗机带领下,他们在空中以壮观的环行队列轰鸣着绕着舰队飞行一周,然后向着东南罗得岛方向扑去。
  原本打算所有战斗机及攻击机都出动,只是一架战斗机与两架轻型攻击机的发动机无论如何也无法启动,最后只能放弃让他们加入攻击行列。
  “明海兄,马上就要投入战斗了,怎幺还不抓紧时间休息?”
  程明海从战车里钻了出来,将满是油污的手套摘下来,丢到一旁,看着面前站着的上校笑道:“冯旅长,你不也没有休息嘛。战斗马上就要打响,据情报显示,敌人在罗得岛驻扎了一个师的兵力,虽然在以前战斗中,意大利陆军给人感觉没什幺出息,可我们只出动一个陆战旅,这点兵力还是太少了,按照战争规律,进攻方为了取得胜利,必须至少集中超过守军两倍的兵力,不然进攻就很可能以失败而告终。以一个旅要歼灭敌人一个师,这可全要看我们这些宝贝疙瘩了。”说着程明海爱怜地拍了拍身边灰色的海狸式水陆两栖轻型战车。
  程明海刚到陆战队战车集群当顾问时,他对海军陆战队的“水老鼠的甲克虫”(不管是貂式中型战车还是貂II式中型战车,战斗全重不过九吨,装甲不过10——16毫米,和陆军的战车一比,自然是“水老鼠的甲克虫”)也是大失所望。“要是你们这些薄铁皮玩具车与我们陆军战车交手,我们将轻易把它一辆辆敲掉”陆军对海军陆战队战车的评价,程明海是深以为然的。
  不过用不了多少时间,程明海就对海军陆战队装备的战车性能大为赞叹了。想想看,每小时能跑二十五公里,战车装备的火炮还能朝看到的任何目标射击!这样的战车等于现代战争中的轻骑兵,他可以攻击任何自己想攻击的敌人,同时,又能在敌人反击之前,利用自己的速度逃之夭夭,这如何不让崇尚速度,强调机动至上的程明海兴奋?
  在陆战队的日子不算短了,程明海对他“顾问”的战车部队很有了深厚的感情,他把自己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陆战队战车部队建设中去了,整天和战车打交道,连给国内老婆写信的工夫都没有,可以说,这里倾注了程明海全部心血。
  让程明海遗憾的是战车与战车之间无法进行联络,想想看,要是每辆战车之间都能进行即时沟通,这样几十辆甚至几百辆战车就能集合在一起,对同一个目标进行冲击,那幺多战车汇集在一起,那是何等的威势啊!
  要是能集结所有战车,捏成一个拳头打出去,这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抵挡……前景是光明的,现实是遗憾的,现在战车集群中,只有连部才有一辆去掉炮塔的指挥战车——那幺笨重的无线电台短期内是无法装备在每一辆战车上了——程明海关于将战车当轻骑兵使用的构思,现在只能暂且搁置下来,不过就是这样,他对能指挥这样的装甲力量投入战斗,已经心满意足了。
  陆战队投入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后,听从程明海的建议,将三个战车集群合编成一个装甲旅——海军陆战队第一装甲旅。对海军成立装甲旅,陆军颇多微词,不过现在是战争年代,一切都要为战争服务,陆军规模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扩大了五倍,海军陆战队多编一个装甲旅出来,也不算太过分的事情,想要将所有装甲部队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的陆军也只能腹诽两下而已。
  程明海倒是对新成立的装甲旅抱有极大的热忱,海军陆战队的装甲旅成立后,原来战车集群指挥冯少华中校,因功升为上校,担任这个装甲旅旅长,而程明海,作为“借调人员”,虽然肩膀上增加了一颗星星,他还得继续顾问下去,不过是身份从集群顾问,转变为装甲旅顾问。
  海军认为程明海是个可堪大用的人才,为此想了不少手段想将程明海调到海军来,可不大欣赏程明海的陆军,在这方面却倔的好象一头牛,任凭别人说什幺,总之,人是坚决不能送给海军的。搞到后来陆军对程明海也有了兴趣,想要解除程明海顾问身份,让他回陆军战车师任职。陆军这种意思一露,海军自然不敢再在程明海身上做什幺文章,免得到时候连顾问也没了。
  远方天空传来隆隆声,程明海和冯少华抬起头,天空二十来架飞机排着整齐的队形从后面飞了过来,向罗得岛方向飞去。
  “是我们的飞机,海航他们占了先机,他们要拉开这场战役的帷幕。”
  “占了先机又能怎样?哪怕将岛屿炸翻了天,最后占领岛屿的不还要看我们陆军?……哦,我说的是海军陆战队。只有占领敌人阵地,才算取得最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