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我的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奥巴马-我的梦-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这个任务永远都不会结束。能投身这项事业,我内心激动不已。〃
奥巴马也有类似于比尔·盖茨的心愿,上面提到的他在华尔街的演讲的主旨就是希望商界领袖们参与〃建设一个更公正的国家〃,以实际行动〃共同宣告一个互相负责的新时代〃的到来。
第20节:肯尼迪式魅力(1)
第三章肯尼迪式魅力
第一节〃我嗅到了空气中的改变〃
1〃改变〃(Change)
在小布什越来越令人厌恶的时候,美国人最渴望的是出现一个讨人喜欢的总统,这就使得奥巴马生逢其时。希拉里试图费尽心里地设计政策蓝图,这已经在战略上低奥巴马一手,奥巴马棋高一着,他只关注自己最拿手的事情:招人喜欢,办法就是锐意改革,奥巴马提出的口号是〃改变〃(Change)。在奥巴马赢得初选的第一个胜利以后,人们发现,他不当选的几率将继续下降。至于他当选后选择什么政策,他可以等当选后再考虑。
奥巴马本人的俊朗形象和一流口才加上美国人对以小布什为领军人物的新保守主义、新帝国主义的内外交困局面的失望,导致奥巴马所提倡的〃变革〃深得人心。关于奥巴马的各种论调勾起了许多人对往事的回忆,这种回忆是令人陶醉的,其中的感觉混合了对约翰·肯尼迪、罗伯特·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的怀念。
在庆祝初选的第一场胜利的演讲中,底气大增的奥巴马更加大声地呼喊出变革的口号:〃你们民主党人、共和党人、无党派人士熙熙攘攘地走到一起,自豪地宣称:我们是一个国家,我们是一个民族;变革的时刻已经到来。你们还说,华盛顿被冷酷、萎缩和愤怒所淹没,现在是超越这种政治手段、以相加替代分割的时刻,是在红州和蓝州建立变革联盟的时刻。……政治说客自以为他们的财富和影响力比公众舆论的威力更大,但是他们并不拥有这个政府。政府是我们的,我们正在把它收回。〃
在奥巴马团队声势浩大的宣传之下,一股〃改变〃的气息弥漫在美利坚的大地上,连资深的肯尼迪家族的领军人物,来自马萨诸塞州的现任国会参议员的爱德华·肯尼迪斗公开表示,〃我嗅到了空气中的改变〃(Ifeelchangeintheair)。
2008年1月28日,总统大选激战正酣,在美国政坛举足轻重的爱德华·肯尼迪宣布支持奥巴马角逐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爱德华·肯尼迪是先后遇刺身亡的前总统约翰·肯尼迪与前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唯一尚在人世的兄弟。现年76岁的爱德华在美国政坛颇具影响力,是肯尼迪家族的领军人物。
当天,爱德华·肯尼迪和肯尼迪总统之女卡罗琳o肯尼迪出席了在华盛顿美国大学校园内举行的竞选集会。爱德华对奥巴马赞誉有加,〃奥巴马是一位新的国家领袖,为美国带来截然不同的竞选运动。这场竞选运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关乎我们所有人的。〃〃有了奥巴马,我们就可以告别充斥着歪曲和误读的旧式政治,告别种族对立、性别对立、族群对立,乃至异性恋和同性恋的对立。〃〃我嗅到了空气中的改变。〃说这番话的时候,这位一头银发的老民主党人,看上去同台下20多岁的大学生们一样兴奋。同场亮相的还有肯尼迪家族另一位成员众议员帕特里克·肯尼迪。在这次集会上,肯尼迪参议员指出,奥巴马继承了他哥哥的遗风。同时,卡罗琳在《纽约时报》上撰文称,奥巴马是唯一能像她父亲那样激励一整代美国人的政治家:〃我从没遇到过一位能像我父亲打动别人那样打动我的总统。但是这次,我相信这样的人已经出现了――他不光能打动我,而是能打动新一代美国人。〃
第21节:肯尼迪式魅力(2)
肯尼迪家族本来与克林顿夫妇有相当不错的交情,在克林顿主政时期,爱德华一直是白宫的重要盟友。自2007年10月以来,政界及媒体都相当关注肯尼迪家族会否倾向于支持希拉里。尽管希拉里此前说过,自己没指望能得到爱德华的支持,但她的助手承认,希拉里阵营原本希望爱德华能始终保持中立。那么,肯尼迪家族为何最终做出了让克林顿夫妇有些尴尬的决定呢?这是因为克林顿夫妇的做法对爱德华来说似乎〃有点过分〃。据称,爱德华曾经要求克林顿夫妇停止使用攻击对手的手段,但他们不予理会。而与此同时,奥巴马则在有些方面让肯尼迪家族成员产生了共鸣。爱德华回忆说,自己的兄长约翰·肯尼迪当年参选总统时,同样受到过一些肆意抨击,但兄长对他说要忍耐。他说:〃约翰·肯尼迪说过,这个世界正在改变,旧方法已经行不通了,现在正是需要新一代领袖的时候。种族对种族的旧政治手段已经结束。〃显然,爱德华·肯尼迪参议员对克林顿夫妇〃二打一〃(Doubleteamone)的行径极为不满,在劝阻无效后,遂决定挺身而出。爱德华·肯尼迪的表态是当时民主党内对奥巴马的最有分量的支持。
而奥巴马与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几分神似或许也使得爱德华对奥巴马青眼有加。奥巴马和肯尼迪都曾是哈佛大学毕业,都是参议员出身,都因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精彩发言而一夜走红,也都写过很畅销的书。肯尼迪在1956年出版的《勇敢者的画像》成为了一部历久不衰的畅销书,译成了好几十种文字,并为他赢得了普利策传记文学奖;而时隔50年,全面阐述奥巴马政治理念和政策主张的《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则在《纽约时报》排行榜逗留达三个月,甚至于有些选民就是因为看了《无畏的希望》才决定转投民主党和奥巴马的。
在亲和力上奥巴马也与肯尼迪十分相似。在参议院期间,肯尼迪奔走各地,触摸民心,并在就任总统后不久便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主张。同样,奥巴马也以谦逊和亲民著称,他曾长期在芝加哥从事社区服务工作,积攒了大量和基层民众打交道的经验,而复杂坎坷的成长经历,更是让他对美国社会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有着深切认识,他长期旗帜鲜明地为穷人争取权益,努力推动促进社会公平的法案。
像肯尼迪一样,奥巴马也善于俘虏媒体和年轻人。肯尼迪当年之所以能够战胜尼克松,电视的力量功不可没,奥巴马的人气激增也得益于媒体,尤其是网络和电视。年轻网民不仅为奥巴马聚敛了大量的人气,网民的小额捐款还为奥巴马带来超过希拉里的财气。卡罗琳·肯尼迪对奥巴马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也源于她的三个十几岁孩子、也是年轻网民的不断鼓动。
第22节:肯尼迪式魅力(3)
另外,奥巴马与肯尼迪都是总统候选人中的〃另类〃,肯尼迪当年开创的是信奉天主教(美国主流民众信奉基督教新教)的候选人入主白宫的历史,而奥巴马的目标是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
在精神和信仰层面,奥巴马与肯尼迪的相似之处是一种开创未来的历史感。正如雨果·孟斯特堡所言,〃将美国人与他的同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不是种族,也不是传统,更不是过去的历史,而是他们共同创造的未来。〃换言之,许多人尤其是黑人与年轻人对奥巴马的支持,也同样饱含着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像奥巴马一样,他们也相信:梦想可以超越种族和肤色。而梦想,也许就起飞自当下的选择中。
奥巴马连续不断的胜利也使得大选的气氛在不断〃改变〃,2008年2月27日,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来自佐治亚州的联邦众议员约翰·刘易斯宣布,放弃支持希拉里,转投希拉里对手奥巴马阵营。刘易斯在俄亥俄州、得克萨斯州两个大州举行民主党预选6天前宣布〃倒戈〃,使希拉里岌岌可危的选情雪上加霜。对此,希拉里当天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说:〃决战时刻,谁支持我们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我们展示了什么,我们拥有怎样的经验和资质,这才是选民要判断的事情。〃
美国是个开创奇迹的国家。奥巴马做总统,对于八年来情绪低落的选民,永远是难以抗拒的诱惑。奥巴马一声〃求变〃,确实无比动人。
2〃是的,我们能〃(YesWeCan)
奥巴马在竞选机会中喊出的另一个深得人心的口号是〃是的,我们能〃(YesWeCan)。
在正式宣布参选的演讲中奥巴马说:〃我们能打造一个更有希望的美国〃,〃在林肯呼吁结束分裂、团结一致的老议会前,希望和梦想仍在延续。〃
奥巴马说:〃我们能吸引独立人士和共和党选民。克林顿参议员(希拉里)不能。〃〃我们是未来之希望。〃〃我们能重造一个理想的世界。〃
〃是的,我们能〃(YesWeCan)。个口号在初选中大获成功。在奥巴马的竞选现场,有不少年轻人像参加摇滚音乐会那样蜂聚在舞台前,忘情地跟着他喊〃是的,我们能〃(Yeswecan)口号。有年轻人因兴奋过头而在舞台前昏倒。奥巴马阵营组织了一个医疗义工团队在集会中随时待命抢救那些晕厥者。每当有人晕倒,奥巴马会中断演说,到昏倒的选民面前参加抢救,等这位选民醒来,全场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这使得奥巴马的竞选集会犹如福音布道大会。
艺术家也很快把奥巴马的竞选口号写成一首歌,歌名就叫《YesWeCan》,整首歌是在奥巴马的演讲基础上配乐后,再由众多歌星演绎的,更给这位黑人领袖的演讲赋予了新的生命。一位网友说,奥巴马竞选的意义已经不是当选美国总统这么简单了,他代表着黑人力量的崛起,代表着美国的中、下层人民,这场战争超越了肤色、种族,是一场历史与未来之间的较量。
第23节:肯尼迪式魅力(4)
〃是的,我们能〃也在网络上大热,YouTube网站有个〃是的,我们能〃的影片已有数百万点阅量,还有一个网站取名〃奥巴马是弥赛亚?〃,奥巴马在合成的照片里面站在天梯上,宛如耶稣,头顶闪烁着神圣的光环。
有位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说:〃无须深入研究,只要随便听几场奥巴马的演讲,就可以轻易发现奥巴马的演讲模式。〃他说,奥巴马的演讲一般这样开始:
奥巴马:〃未来……希望……改变……改变……是的,我们能(YesWeCan)!〃
然后台下一块喊:〃是的,我们能!〃
奥巴马:〃……他们所说的完全不真实……改变……改变……现在,我们看到了巨大的改变……〃
台下一块喊:〃我们一定会改变!〃
以上循环5至8遍。接着:
奥巴马:〃……我们相信改变。〃
台下一块喊:〃耶――〃
演讲结束。
最后,这位业余研究者说:〃政客的作用在于把大家聚在一起喊,关键是大家一起喊,而且喊得高潮迭起。至于怎么改变,那就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或杜克大学桑福公共政策学院那帮冤大头的事情了。〃
第二节〃奥巴马真帅〃
1奥巴马的〃总统相〃
巴拉克·奥巴马兼有泰格·伍兹式的跨文化魅力,以及约翰·肯尼迪式的年轻魔力。这位47岁的黑白混血参议员身上拥有的某种东西,很容易让人忍不住拿他和肯尼迪兄弟、比尔·克林顿,甚至罗纳德·里根作一番比较。在2006年10月出版的《芝加哥论坛报》中,牛顿·迈诺就将2008年奥巴马的总统竞选与1960年约翰·肯尼迪的成功竞选相提并论。奥巴马和肯尼迪还确实有一点缘份:奥巴马在参议院所使用的办公桌正是罗伯特·肯尼迪曾经用过的那一张。
一位美国政界的高级人士说,他所感觉到的奥巴马是非常非常具有一个〃总统相〃的人,只有肯尼迪的〃总统相〃能和奥巴马相比。只有这两个人一出场的时候,无论从眼神,从气质,从整体上的〃霸气〃,你就感觉到他就是当总统的料。克林顿在这方面还不如奥巴马。肯尼迪兄弟能用很简洁的话语表达出世界上许多不同国家的共同希望和梦想,他们甚至能鼓动很多美国人麻木干涸的心灵。而奥巴马也很善于通过演讲来直指人心。
奥巴马角逐总统的方式与约翰·肯尼迪也颇为相像:许诺变革、散发魅力、淡化经验的作用。但要无愧于〃下一个JFK(J·F·肯尼迪)〃的称号,奥巴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奥巴马相比,当年的肯尼迪已经是个政坛老手。1960年1月宣布参选总统时,他已代表马萨诸塞州当了13年国会众参议员。
一些普通的美国人也认为奥巴马有领袖风度,还句话说就是有〃总统相〃。2008年3月3日晚上,在一辆奔驰的汽车里,车主的车载音响如往常一样放在华盛顿当地电台WTOP上。男主播正在同某位选举专家进行连线采访,谈论的内容有些出乎车主的意料。他们讨论的话题是〃普通人如果想受人欢迎,应当从奥巴马身上学习什么〃。那位专家用十分粉丝的语气说:〃哦,奥巴马!他非常有魅力!〃主播问:〃那么他的魅力从何而来呢?〃〃当他面对压力的时候,他非常平静而且乐观,他总是很有礼貌、有耐心。当然,我们普通人也能够做到平静乐观,但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就不一定了。性格温和还能有领导人的风范。奥巴马掌握了这个尺度。〃〃那么和他相比,希拉里欠缺什么呢?〃〃她总咄咄逼人,具有进攻性,让人觉得不亲近。〃
第24节:肯尼迪式魅力(5)
2〃奥巴马偷走了我的主意〃
和前总统肯尼迪的另一个相似之处是,奥巴马也很英俊。一位奥巴马的〃粉丝〃说:〃奥巴马真帅,赶得上威尔o史密斯了。〃
威尔o史密斯是美国好莱坞的著名黑人演员。2008年,美国权威娱乐杂志《娱乐周刊》在选出〃50名最聪明的好莱坞人士〃,在当选的演员中威尔o史密斯排名第5位!凭借着谦逊、幽默、精湛的演技再加上他本身的迷人气质,威尔o史密斯成为好莱坞最红的明星之一。威尔o史密斯在上小学时他的老师给了他一个外号叫〃王子〃,因为他的费城西部的圆润口音比任何一个真正皇室的人都有魅力。威尔o史密斯在王子二字前加了一个〃新鲜〃,从此便以〃新鲜王子〃的称号在美国娱乐圈发展。
2008年2月26日,奥巴马在〃今晚娱乐〃节目中与主持人大谈好莱坞电影和明星话题。当被问到如果有一部描写他的电影被拍摄,最希望哪个演员来扮演他时,奥巴马说自己会选威尔o史密斯。奥巴马说自己和威尔o史密斯之前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谈论这个是因为我们的耳朵长的挺像。〃就在2007年,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