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5-巴黎的盛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495-巴黎的盛宴-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镪水墨在双手和胳膊上文身之后,为她拍摄了裸体照。他也为布朗库西拍了照。这位雕塑家很少去瓦万街的酒馆。他家中的墙壁、顶棚和壁炉全部为白色,没有任何一件家具是从商店买的:树桩做凳子,宾客们吃饭时用的桌子是埋在地下的一根支撑腿上面搭一块石膏板做成的。    
    曼•;雷第一次去他家的时候,布朗库西曾经要求摄影师教他摄影。他希望自己亲自拍摄自己的雕塑作品。他们一起去购买了相机、支架和冲洗照片所需要的全部物品。布朗库西还专门布置出一间暗室,并将暗室的外墙也涂成白色。一次晚餐席间,布朗库西展示他的摄影技术研究成果给曼•;雷看:一些底片颜色浅淡、线条模糊,并且带有划痕。而他自己却十分满意。    
    曼•;雷拍摄下了他那个时代以及上个时代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他甚至还拍到了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法国小说家。的脸。但是从那以后,他未能再见到这位大文豪。在这次机会之前,许多人都见到过他,而曼•;雷却不属于这些人之列。    
    那是在法国西部海滨城市卡布尔的一家海滨饭店的凉台上。天黑之前那里总是一直空着,每天太阳一落山,《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马塞尔•;普鲁斯将穿着一件黑色短大衣,搬一张藤椅出来坐在凉台上,轻声细语、慢腾腾地“像英国女人一样”谈论天气,谈论他的病情。(据让•;雨果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载:“普鲁斯特只同公爵们聊天。”)他面色苍白,病得不轻。菲利普•;苏波还有幸在那里见过他,而曼•;雷却从来没有去过那家海滨饭店。    
    保尔•;莱奥托过去常常讲述:有一个时期,普鲁斯特经常乘坐出租车到一个大门紧闭的院落前,要求见女老板,请她给他派几个年轻姑娘。他让她们上他的汽车,坐在他的对面。他为她们提供牛奶,听她们谈论生与死。(这正是莱奥托有一天去要求寄存一只猫的妓院。那天女老板助理出来接待他,请他跟她进去,把他带进一个圆形房间,那里等待着他的是六名女子。助理对他说:“亲爱的先生,请选择您的猫吧。”)遗憾的是,曼•;雷也从未同莱奥托一起去过那个妓院。    
    1914年,阿尔弗雷德•;瓦莱特收到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一封信。信中含蓄地指责他没有对他在此之前发表的一部著作发表评论,毫不掩饰地公开指责他允许女作家拉希尔德撰写一篇文章,谴责他向《巴黎回声》报推荐发表雅克•;布朗什的文章。那个时候,曼•;雷恰好不在法国。    
    马塞尔•;普鲁斯特于1919年10月30日为咨询如何才能使他的作品《在少女们的身旁》获得法国科学院大奖,曾经给法国科学院的终身秘书亨利•;德•;雷尼耶写信。可惜的是,曼•;雷根本不认识这位秘书先生。    
    1922年11月19日,科克托和曼•;雷联系,恳请他为马塞尔•;普鲁斯特拍摄一张照片,而且明确指示只能洗两张,一张给普鲁斯特的家人,另一张给科克托。如果愿意,曼•;雷也可以为他自己加洗一张。摄影师同意他提出的条件。科克托陪同曼•;雷来到普鲁斯特的床前。他们见这位大文豪平躺在床上,衣冠整齐,一动不动。其实,马塞尔•;普鲁斯特在前一天已经离开了人世。


III 蒙巴那斯,开放的城市(二)第138节 巴恩斯大夫(1)

    巴恩斯大夫刚刚离开巴黎,美元丁丁当当的撞击声伴随着他的脚步,贪婪的欲望如同鬼火一样出现在他的面前,紧紧跟随着他、挑逗着他、追赶着他、纠缠着他,使他无论如何摆脱不掉。    
    保尔•;纪尧姆    
    一天晚上,曼•;雷的轿车在“赛马师夜总会”门前停下。他从车上下来,推开夜总会的门,立即被大厅内悠扬的音乐、缭绕的烟雾和朗朗的笑声吸引。他努力在拥挤的人群中开辟出一条路,走到舞池边。他断定基基一定正在那里跳舞。他与特里斯坦•;查拉交谈几句。查拉西装革履,戴着大家熟悉的单片眼镜,他即将结婚。未婚妻名叫格蕾塔•;克努斯东,是一位年轻的瑞典画家。她的家庭十分富有,她向年轻的人们许诺请奥地利建筑师阿道尔夫•;罗斯在巴黎市中心给他们建造一座房子。    
    那天晚上,格蕾塔没有在“赛马师夜总会”。陪同查拉的是另外一位女子。她是查拉的好朋友——南希•;居纳尔。南希褐色头发,瘦高个儿,十分漂亮,但着装奇特,很容易辨认出来:她手腕上佩戴一套象牙手镯。人们传说她曾经是英国作家奥尔德斯•;赫胥黎的情妇,不知是否真实,但她将成为阿拉贡的情妇却千真万确。那天晚上,阿拉贡也未在夜总会。    
    帕森最喜欢的模特儿、年轻的黑白混血儿艾伊莎走到曼•;雷身边,问他是否愿意让她将来的某一天做他的摄影模特儿。曼•;雷回答说:“为什么不可以呢?”他接过艾伊莎从衣袋中取出的名片,读道:“艾伊莎•;戈布洛,艺术家。”他笑了笑,继续往前走,寻找他的基基去了。    
    他终于发现了她。一名美国西部牧童样的人正在邀请她跳舞,她拒绝了。稍远些的地方,帕森正在指挥乐队演奏。曼•;雷根据他的帽子和真丝围巾认出了他。曼•;雷常应邀去他家参加活动,知道画家喜爱音乐,有时也摆弄两下大鼓和小鼓。他在帕森家也经常见到模特儿们吵架。有一次晚餐时,大家都喝了很多酒,他们一行15人去了妓院。帕森和曼•;雷各叫了一个姑娘上楼去了,但他们都烂醉如泥,没有能力干出任何罪孽事来。    
    曼•;雷终于下到了舞池中。美国牧童还在搂抱基基,她想推开他,他一再坚持,此时,曼•;雷火了。在气头上能够拿着枪追赶情人的他,此时跳起来扑向牧童,拦腰将他抱起,摔在地上,接着又扑上去,两人死死地抱在一起在地面上滚打起来。基基大声地喊叫着,人们互相推搡着、向前拥挤着,观众们边鼓掌边呼喊着为他们助威。基基朝曼•;雷叫喊道:“干掉他!杀了他!”    
    曼•;雷站起身来后,基基冲上去,拥抱他、亲吻他,十分为他自豪。接着,转过身来对狼狈不堪的那个牧童破口大骂。基基就是这样的人,她的嘴巴从不饶人,也毫无遮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早上,有人问她夜里睡得好吗,她的回答经常是:    
    “好极了,好痛快哟!”    
    当有人问她为何不穿内裤时,她回答说:    
    “因为酒馆里没有为女士准备卫生间,这样我也可以像男人们那样在街上站着小便。”    
    基基不喜欢安德烈•;布勒东。有一次她对他说:“您爱情谈得过多,致使您完全不会做爱!”    
    从那天起,超现实主义的鼻祖布勒东对她十分厌恶与反感。但曼•;雷时刻袒护她,为她辩护。当别人问她是否聪明时,他总回答说:“我一个人的聪明就足够两个人用了。”他的这种说法并不表明曼•;雷高傲自大,而只表明他对基基的一片爱护之情。    
    当她和女友泰莱丝在南方的维夫朗什市遇到麻烦时,他也全力支持保护她。一天晚上,她进到一家酒馆,老板企图赶她出去,大声嚷嚷说:    
    “这里禁止娼妓入内!”    
    基基搬起一摞碟子,朝老板的脸上甩去。接着,双方打起来了。老板报了警。第二天,一名警察来到基基住的旅馆。    
    “请跟我到警察局走一趟。”    
    基基回答说:“不去。”    
    维夫朗什市的警察局长带领宪兵队来了。局长重申了他的命令。她说需要时间准备,实际上是把局长大人晾在了一边。局长想催促她快一点,她给予的回答是咒骂加拳脚。于是基基被带走,关进了尼斯监狱。曼•;雷得到通知之后,集合起他所有的朋友,向指定的律师施加压力。布勒东的朋友弗拉恩凯尔是医生,他出具证明基基神经有毛病。基基在走出法庭后说出了她的心里话:“最艰难的时候,是我的律师对我讲:请向这些先生说句谢谢吧。”    
    她很不情愿地说了这句违心话,才得以获得缓期执行的判决。曼•;雷为这一审判专程从巴黎来到尼斯。审判结束后,他把基基带回到“赛马师夜总会”。从此,基基又有了一个值得引以为豪的新资本:还蹲过十几天监狱。    
    基基喜欢向人们讲述她的冒险故事。在曼•;雷狠狠地教训了那个牧童,回到“赛马师夜总会”的人群中之后,她喋喋不休地挨桌子向人们叙述她的最新遭遇。她最主要的经常听众有:勒内•;克莱尔、藤田、基斯林。他们聚在一起,远离乐池,但靠近另外一堆人,其中心人物是手举钱币的汽车制造商安德烈•;雪铁龙。坐在该中心人物旁边的是费尔南•;莱歇,他在密切关注着自己的妻子是否往马塞尔•;杜尚或者罗朗•;蒂阿尔身边窜。但莱歇的监视毫无结果,他十分了解让娜,她生活放荡。但他原谅她,谁说她的坏话,他会为了维护她的声誉而大打出手,泰莱丝•;十三就曾经为此挨过他的打。如果让娜的情人对她不好,莱歇甚至还教训他们。    
    泰莱丝•;十三在基基的眼皮底下就同佩尔•;克罗格热烈接吻。刚刚离开乐池的帕森仔细地观察着这一场面。他看了自然十分不愉快,因为他十分清楚这两人之间如此的关系对他的事情十分不利,吕西自然会非常嫉恨泰莱丝。吕西到处跟踪他们。佩尔•;克罗格躲避在埃德加…吉内大街的一家旅馆不露面的时候,她到处寻找他。    
    帕森——这位祖籍保加利亚的美国人在人员已经稀少的夜总会大厅当中,同刚刚进门的苏丁打了个照面(基基记得他们二位是在不久前经过她的介绍才认识的)。帕森未同后者打招呼,苏丁向帕森伸过手来,并且对他说了一句出乎他预料的话:    
    “我喜欢您的绘画作品,但更加喜欢您的那些女人!”    
    “我禁止您对我的那些女人产生邪念!”帕森严肃地命令道。    
    他发火了。    
    苏丁拉着他的手说:    
    “帕森先生,我也很爱您啊!我非常非常的爱您!”


III 蒙巴那斯,开放的城市(二)第139节 巴恩斯大夫(2)

    基基离开藤田和基斯林,走到苏丁身边。她的这位朋友从前十分贫寒,而如今可发财了,富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经接纳她在冰冷的画室中度过一夜。从那以后,他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不冷了,不饿了,不再像个叫花子了。现在他抽的是带金嘴的高级香烟,穿的是从前做梦都想穿的既暖和又柔软的高档外衣。真是奇迹。    
    这一奇迹出现于1922年。苏丁的发财得益于一位富有的美国艺术品收藏家。他的名字是:阿尔伯特•;C•;巴恩斯。    
    巴恩斯本人是一位美国工商业家,懂点儿医学、心理学,还带有点儿过分的利他倾向。他发明了防腐剂——银盐,在批量生产与销售了这一产品之后发财了。    
    他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拉德尔菲亚(即费城)。在一个接近非洲文化的民间环境中长大。他的成长环境培养了他对非洲文化的爱好,促使他后来成为一个非洲文化艺术品收藏家。他也酷爱现代绘画艺术,并且认为艺术可以使他更好地帮助他的后代。    
    在他的工厂里,他首先展出的是美国艺术家的作品,然后就是欧洲的绘画作品。他曾经派遣过一名特使——美国画家威廉•;詹姆斯•;格拉肯到巴黎乃至欧洲参观画廊和画室,并带回美国大量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正是通过这一渠道,塞尚、凡•;高、毕沙罗、雷诺阿和毕加索的作品才得以横跨大西洋,到达了大洋彼岸。    
    巴恩斯大夫在纽约购买到了雷诺阿的一些绘画之后,于1922年亲自到欧洲跑了一趟。他会见了昂布鲁瓦兹•;沃拉尔德,并参加了公开拍卖会,购买了高更、勃纳尔、杜米埃、马蒂斯的作品、塞尚的其他一些作品(其中包括《浴女》)、新的雷诺阿和毕加索的作品,作为他的收藏品。他还向莱昂•;斯坦购买了一些马蒂斯的作品。1914年大战爆发之前,巴恩斯已经拥有了50幅雷诺阿、15幅塞尚和多幅毕加索的作品。然而,这还仅仅是开始。    
    这位收藏家于1922年在费城附近的梅里翁买了一块地产,在那里建了一座博物馆,专门用来存放他的收藏品。这些收藏品首先被用于对生产防腐剂工厂的职工进行文化艺术的教育和启迪。他们可以通过接触这些受到非洲文化启发而创作出来的作品和最现代的绘画作品,进行自我教育和得到自我发展。这种慷慨的教学考虑对巴恩斯公司的工人,以及能够获得入门证进入博物馆的参观者无疑是富有重大的教育意义。但收藏家宣布:拒绝外借这些作品参加展览;他购买的作品不得离开他的博物馆;任何人无权找任何借口、以任何方式复制这些作品。其他人对收藏家的做法不能接受,绘画作品的业余爱好者和历史学家们认为,如此大量的作品(其中有近200幅雷诺阿、一些塞尚、60幅马蒂斯和大量莫迪利阿尼的作品)在七十年中不与外界见面,很有可能会销声匿迹,但巴恩斯的立场永远不动摇。    
    巴恩斯于1922年12月再次来到巴黎,住在和平街米拉波旅馆。他会见了亲自选择的中间人画商保尔•;纪尧姆。此人是非洲艺术的专家,他本人拥有大量马蒂斯、弗拉芒克、德朗和莫迪利阿尼的作品。在半个月内,他每天早上开着西班牙—瑞士高级轿车来接美国收藏家。他与其同事们和几十个手拿画夹在旅馆前的人行道上等待巴恩斯大夫的人群中为自己开出一条通道,进去接上大夫带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