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史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1史记-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燕,其祸必大矣。
    虽然,智者举事,因祸为福,转败为功。齐紫,败素也,而贾十倍;越王句
践栖於会稽,复残︹吴而霸天下:此皆因祸为福,转败为功者也。
    今王若欲因祸为福,转败为功,则莫若挑霸齐而尊之,使使盟於周室,焚秦
符,曰“其大上计,破秦;其次,必长宾之”。秦挟宾以待破,秦王必患之。秦
五世伐诸侯,今为齐下,秦王之志苟得穷齐,不惮以国为功。然则王何不使辩士
以此言说秦王曰:“燕、赵破宋肥齐,尊之为之下者,燕、赵非利之也。燕、赵
不利而势为之者,以不信秦王也。然则王何不使可信者接收燕、赵,令泾阳君、
高陵君先於燕、赵?秦有变,因以为质,则燕、赵信秦。秦为西帝,燕为北帝,
赵为中帝,立三帝以令於天下。韩、魏不听则秦伐之,齐不听则燕、赵伐之,天
下孰敢不听?天下服听,因驱韩、魏以伐齐,曰‘必反宋地,归楚淮北’。反宋
地,归楚淮北,燕、赵之所利也;并立三帝,燕、赵之所原也。夫实得所利,尊
得所原,燕、赵弃齐如脱矣。今不收燕、赵,齐霸必成。诸侯赞齐而王不从,
是国伐也;诸侯赞齐而王从之,是名卑也。今收燕、赵,国安而名尊;不收燕、
赵,国危而名卑。夫去尊安而取危卑,智者不为也。”秦王闻若说,必若刺心然。
则王何不使辩士以此若言说秦?秦必取,齐必伐矣。
    夫取秦,厚交也;伐齐,正利也。尊厚交,务正利,圣王之事也。
    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於
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竟破齐,王出走。
    久之,秦召燕王,燕王欲往,苏代约燕王曰:“楚得枳而国亡,齐得宋而国
亡,齐、楚不得以有枳、宋而事秦者,何也?则有功者,秦之深雠也。秦取天下,
非行义也,暴也。秦之行暴,正告天下。
    “告楚曰:‘蜀地之甲,乘船浮於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汉中之
甲,乘船出於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日而至五渚。寡人积甲宛东下随,智者不及
谋,勇土不及怒,寡人如射隼矣。王乃欲待天下之攻函谷,不亦远乎!’楚王为
是故,十七年事秦。
    “秦正告韩曰:‘我起乎少曲,一日而断大行。我起乎宜阳而触平阳,二日
而莫不尽繇。我离两周而触郑,五日而国举。’韩氏以为然,故事秦。
    “秦正告魏曰:‘我举安邑,塞女戟,韩氏太原卷。我下轵,道南阳,封冀,
包两周。乘夏水,浮轻舟,︹弩在前,钅炎戈在後,决荥口,魏无大梁;决白马
之口,魏无外黄、济阳;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陆攻则击河内,水攻则灭
大梁。’魏氏以为然,故事秦。
    “秦欲攻安邑,恐齐救之,则以宋委於齐。曰:‘宋王无道,为木人以寡人,
射其面。寡人地绝兵远,不能攻也。王苟能破宋有之,寡人如自得之。’已得安
邑,塞女戟,因以破宋为齐罪。
    “秦欲攻韩,恐天下救之,则以齐委於天下。曰:‘齐王四与寡人约,四欺
寡人,必率天下以攻寡人者三。有齐无秦,有秦无齐,必伐之,必亡之。’已得
宜阳、少曲,致蔺、离石,因以破齐为天下罪。
    “秦欲攻魏重楚,则以南阳委於楚。曰:‘寡人固与韩且绝矣。残均陵,塞
黾阝,苟利於楚,寡人如自有之。’魏弃与国而合於秦,因以塞黾阝为
楚罪。
    “兵困於林中,重燕、赵,以胶东委於燕,以济西委於赵。已得讲於魏,至
公子延,因犀首属行而攻赵。
    “兵伤於谯石,而遇败於阳马,而重魏,则以叶、蔡委於魏。已得讲於赵,
则劫魏,不为割。困则使太后弟穰侯为和,嬴则兼欺舅与母。
    “燕者曰‘以胶东’,赵者曰‘以济西’,魏者曰‘以叶、蔡’,
楚者曰‘以塞黾阝’,齐者曰‘以宋’,此必令言如循环,用兵如刺蜚,
母不能制,舅不能约。
    “龙贾之战,岸门之战,封陵之战,高商之战,赵庄之战,秦之所杀三晋之
民数百万,今其生者皆死秦之孤也。西河之外,上雒之地,三川晋国之祸,三晋
之半,秦祸如此其大也。而燕、赵之秦者,皆以争事秦说其主,此臣之所大患也。”
    燕昭王不行。苏代复重於燕。
    燕使约诸侯从亲如苏秦时,或从或不,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代、厉皆
以寿死,名显诸侯。
    太史公曰: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於权变。而苏秦被反
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
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
独蒙恶声焉。

    ●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
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之。其妻曰:
“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
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後负,念莫可使用於秦
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
之原?”张仪於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
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
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
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
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
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
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
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
“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
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
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
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
“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苴蜀相攻击,各来告急於秦。秦惠王欲发兵以伐蜀,以为道险狭难至,而韩
又来侵秦,秦惠王欲先伐韩,後伐蜀,恐不利,欲先伐蜀,恐韩袭秦之敝。犹豫
未能决。司马错与张仪争论於惠王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
王曰:“请闻其说。”
    仪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
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王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
能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於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
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而戎翟之伦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
为利。臣闻争名者於朝,争利者於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而王不争
焉,顾争於戎翟,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兵者务富其民,欲王
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地小民贫,故臣原先从事於易。夫蜀,
西僻之国也,而戎翟之长也,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
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焉。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
利尽西海而天下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
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臣请谒
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将
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弗能止
也。此臣之所谓危也。不如伐蜀完。”
    惠王曰:“善,寡人请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贬蜀王
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秦以益︹,富厚,轻诸侯。
    秦惠王十年,使公子华与张仪围蒲阳,降之。仪因言秦复与魏,而使公子繇
质於魏。仪因说魏王曰:“秦王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无礼。”魏因入上郡、少
梁,谢秦惠王。惠王乃以张仪为相,更名少梁曰夏阳。
    仪相秦四岁,立惠王为王。居一岁,为秦将,取陕。筑上郡塞。
    其後二年,使与齐、楚之相会桑。东还而免相,相魏以为秦,欲令魏先事
秦而诸侯效之。魏王不肯听仪。秦王怒,伐取魏之曲沃、平周,复阴厚张仪益甚。
张仪惭,无以归报。留魏四岁而魏襄王卒,哀王立。张仪复说哀王,哀王不听。
於是张仪阴令秦伐魏。魏与秦战,败。
    明年,齐又来败魏於观津。秦复欲攻魏,先败韩申差军,斩首八万,诸侯震
恐。而张仪复说魏王曰:“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地四平,诸侯四通
辐凑,无名山大川之限。从郑至梁二百馀里,车驰人走,不待力而至。梁南与楚
境,西与韩境,北与赵境,东与齐境,卒戍四方,守亭鄣者不下十万。梁之地势,
固战场也。梁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
合於韩,则韩攻其西;不亲於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且夫诸侯之为从者,将以安社稷尊主︹兵显名也。今从者一天下,约为昆
弟,刑白马以盟洹水之上,以相坚也。而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
伪反覆苏秦之馀谋,其不可成亦明矣。
    “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据卷、衍、酸枣,劫卫取阳晋,则赵不南,
赵不南而梁不北,梁不北则从道绝,从道绝则大王之国欲毋危不可得也。秦折韩
而攻梁,韩怯於秦,秦韩为一,梁之亡可立而须也。此臣之所为大王患也。
    “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
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且夫秦之所欲弱者莫如楚,而能弱楚者莫如梁。楚虽有富大之名而实空虚;
其卒虽多,然而轻走易北,不能坚战。悉梁之兵南面而伐楚,胜之必矣。割楚而
益梁,亏楚而秦,嫁祸安国,此善事也。大王不听臣,秦下甲士而东伐,虽欲
事秦,不可得矣。
    “且夫从人多奋辞而少可信,说一诸侯而成封侯,是故天下之游谈士莫不日
夜扌益腕目切齿以言从之便,以说人主。人主贤其辩而牵其说,岂得无眩哉。
    “臣闻之,积羽沈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故愿大王审定计议,
且赐骸骨辟魏。”
    哀王於是乃倍从约而因仪请成於秦。张仪归,复相秦。三岁而魏复背秦为从。
秦攻魏,取曲沃。明年,魏复事秦。
    秦欲伐齐,齐楚从亲,於是张仪往相楚。楚怀王闻张仪来,虚上舍而自馆之。
曰:“此僻陋之国,子何以教之?”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於
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
弟之国。此北弱齐而西益秦也,计无便此者。”楚王大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
轸独吊之。楚王怒曰:“寡人不兴师发兵得六百里地,群臣皆贺,子独吊,何也?”
陈轸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
楚王曰:“有说乎?”陈轸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
约於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
是北绝齐交,西生患於秦也,而两国之兵必俱至。善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
於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不与吾地,阴合谋计也。”楚王曰:
“原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赂之。於是遂闭关
绝约於齐,使一将军随张仪。
    张仪至秦,详失绥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
乃使勇士至宋,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下秦。秦齐之交合,张
仪乃朝,谓楚使者曰:“臣有奉邑六里,原以献大王左右。”楚使者曰:“臣受
令於王,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不闻六里。”还报楚王,楚王大怒,发兵而攻秦。
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割地反以赂秦,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出地
於秦,取偿於齐也,王国尚可存。”楚王不听,卒发兵而使将军屈モ击秦。秦齐
共攻楚,斩首八万,杀屈モ,遂取丹阳、汉中之地。楚又复益发兵而袭秦,至蓝
田,大战,楚大败,於是楚割两城以与秦平。
    秦要楚欲得黔中地,欲以武关外易之。楚王曰:“不原易地,原得张仪而献
黔中地。”秦王欲遣之,口弗忍言。张仪乃请行。惠王曰:“彼楚王怒子之负以
商於之地,是且甘心於子。”张仪曰:“秦︹楚弱,臣善靳尚,尚得事楚夫人郑
袖,袖所言皆从。且臣奉王之节使楚,楚何敢加诛。假令诛臣而为秦得黔中之地,
臣之上原。”遂使楚。楚怀王至则囚张仪,将杀之。靳尚谓郑袖曰:“子亦知子
之贱於王乎?”郑袖曰:“何也?”靳尚曰:“秦王甚爱张仪而不欲出之,今将
以上庸之地六县赂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讴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