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火中原-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实上,冈部的这一番论调,乃是日本国众多研究中国的知华派多年研究得出的结论。日本自丰臣秀吉以来,就开始做入主中华的春梦,多少代人为了这一目标孜孜以求。以邻为壑的“弱邻”政策成了日本的基本国策。千方百计打击中国的共同文化价值观,进而打击中国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促使中华民族分裂、消亡,一直是他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从分裂中国的“七块论”理论到在台湾、东北推行的皇民化教育,再到长期以恶意宣传促使中国内部出现对中原文化认同的离心倾向,无所不用其极!

其实我国有识之士对日本的这种险恶用心早有觉察和防范。抗战胜利后,我国政府曾命令日本今后称呼我国的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支那”,而必须使用我国的正式国号或者标准简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为防止中原地区经济边缘化,老一辈领导人曾经把“一五”计划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的十几个放在了洛阳一个城市。在郑州建设了亚洲最大的铁路枢纽,并设立了管辖区域涉及六、七个省的郑州铁路局。

寺内大将对自己的这个很有头脑的参谋长很欣赏。他已经向军部提交了晋升冈部为中将的报告。“好了,两位,现在咱们言归正传,我们要做好战争长期化的准备。轻敌麻痹的情绪是危险的,会给帝国的事业带来损害。德川君,我命令你,立即派出轰炸机摧毁支那的巩县兵工厂,绝不能让他们将工厂搬迁到后方!”

“是!”

点击  投票  收藏一个都不要少!谢谢支持!

正文 第三章 初战

  “报告长官,河防部队通知,敌机5架由北来袭,已过黄河,大约1、2分钟就到,我打信号弹通知山上的瞭望哨指示敌机具体来袭方向。”

“好哇,真来了,正好干他的!”何武庭不由得摩拳擦掌。

陈浩大怒:“快传令停止射击,就说是身后有座兵工厂,也不能这样浪费炮弹!快把先开炮的一号炮长给我叫来!”

陈浩和徐亮很快成了好朋友。陈浩的到来使徐亮也沾光从上尉晋升为少校。陈浩与徐亮见面交谈后,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从徐亮这里,他明白了打静止和低速目标与高速目标完全不同。飞机的高度、速度、炮弹的初速度、炮口仰角、提前量等等一大堆术语让陈浩费了好大劲才弄清楚。一想到自己带来的部队倒有一大半弟兄不识字,如何能让他们明白这些倒是个头痛的问题,想到这里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徐亮见状,说:“陈队长,咱们讲的这些个理论没必要让弟兄们都明白,只要弟兄们听咱们指挥,就准能把小鬼子的飞机揍下来!”

“好兄弟,有什么高招?”

徐亮指着沙盘模型说:“队长,你看咱们厂周围都是200…300米高的丘陵,咱们厂处在这个自然的小盆地之中。现在,敌机来袭的方向是北面,敌若俯冲轰炸,则进入或撤出经过东北这个葫芦嘴的可能性最大。我们只选三个敌机经过可能性最大的方向,事先计算好射击诸元,敌机来袭时,全部火炮向事先设定的固定方位齐射,形成一个火网,而高射机枪则追着敌机打,这样就可以弥补咱们部队训练不足的问题。”

“好兄弟,真有你的!”

“我们再跟守河的部队联络,多设观察哨,敌机飞越黄河的时候,及时电话通知我们,这一、两分钟的反应时间对于防空作战可是太宝贵了。在周围山上,再布置一批防空瞭望哨,发现敌机来袭,立即发信号指示方向。”

两个年轻的军官立即把他们的想法付诸实施。8门高射炮按2、3、3方式间隔60米分三排布防,炮口指向北方的天空。陈浩和徐亮研究后,只给高炮规定了3个固定射击方向,让炮手整日练习按这3个固定值转换炮口位置。再有就是让士兵拼命练习提高搬运炮弹、装填、射击的速度。

工厂的搬迁按预定的计划进行着。首先运走的是那些未开箱使用的设备、物资。装车都是在夜间进行的,装运设备的列车在天亮前开走,转入当时还比较安全的平汉线南段。设备按照计划一步步拆卸、装箱、启运。尚未拆卸的部分仍维持生产,留下的主要是生产炮弹和子弹的那一部分。

自从柳万祺破坏了鬼子的情报网以后,这个地区一时成了敌人情报盲区。

白天机器轰鸣,晚上抢装抢运。

11月下旬,黄河岸边有了初冬的凉意。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训练,高炮分队已经能够按照陈浩的的口令迅速将三个固定射击方向调整到位。搬运、装填炮弹更是相当熟练了。陈浩和徐亮一商量,准备来一次实弹射击演习。何武庭一听他们的主意立刻来了劲儿,报告李待琛后,立即指示高炮分队:“今天就演习,我到场为你们助威!”

午饭后,演习开始。

“各就各位!”炮兵们迅速奔向各自岗位。

“一号目标!”炮口随着口令摆动。

“二号目标!”“三号目标!”

8门高炮整齐地随口令和指挥旗的指示转动方向。

“下面,实弹射击开始,装填炮弹!”

这时,电话铃声急促地响了起来。陈浩抓起电话:“我是,好,明白了!”放下电话,对通讯兵道:“快打一发红色信号弹!”

“什么事?”何武庭问。

“报告长官,河防部队通知,敌机5架由北来袭,已过黄河,大约1、2分钟就到,我打信号弹通知山上的瞭望哨指示敌机具体来袭方向。”

“好哇,真来了,正好干他的!”何武庭不由得摩拳擦掌。

说话间,东北方向山顶一棵消息树放倒了。

“瞄准一号目标,准备!”炮口指向东北方向天空,大家屏息等待。终于,两架敌机在大家的视线中出现了。“咚!”布置在第一排的一门高炮未等命令就开火了。这下子8门高炮、4挺高射机枪象炸了锅似的一齐狂吼起来。他们这8门高炮既不转动也不瞄准,只管对准事先预计的敌机通路拼命开火,倒是高射机枪转来转去显得很是忙乎。齐射刚开始,飞在最前面的一架敌机显然是被击中了,拖着浓烟在空中翻滚着、挣扎着向北逃去。遭此突然打击,另外4架敌机急忙将炸弹丢弃,迅速爬高。敌机向北返航。高射机枪停止了射击。而8门高炮还在向空中齐射。陈浩大怒:“快传令停止射击,就说是身后有座兵工厂,也不能这样浪费炮弹!快把先开炮的一号炮长给我叫来!”

满脸脏乎乎,冒着汗的一号炮长跑步过来,掩饰不住兴奋:“队长,我打中了,我打中了一架!”

陈浩二话不说,抬手就是一记耳光:“好你个混账小旺子,谁让你不听命令就乱开炮的?按照徐队副的计策,本来这5架敌机,不全部报销,也得留下一半!现在可好,还说你打中了,掉下来的鬼子飞机在哪儿呢?”

何武庭说:“陈中校不必动怒,本厂第一次防空作战,打成这样已属不易,弟兄们都辛苦了。刚才大家也都看到了,小旺子说的不假,确实击中了一架敌机,我们马上派搜索队到山上去搜一搜,看看它掉没掉在我们的地盘上。小鬼子既然来了,肯定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大家准备好,估计他们很快会再来的。”

晚间,兵工厂会议室,李待琛坐在会议桌前摆弄着何武庭他们从山上捡到的一只皮手套,手套上印有“昭和12年横须贺军需厂阪野井”字样。何武庭正在报告今天下午的防空作战情况:“已查明,厂区内共落弹14枚,无损失。厂外东北沙集落弹13枚,老百姓被炸死炸伤数十人。据河防部队消息,被我们击伤的那架敌机冒着浓烟低空掠过它们的阵地,在北岸附近坠入了黄河。”

李待琛抬头看看陈浩:“你说在上海战场上一次也没有打下过敌机,来这里第一次防空作战就揍下小鬼子一架96式。不错嘛!”

陈浩显得有些惶恐,急忙起立:“报告长官,这主要是徐亮副队长的功劳,卑职治军无方,军纪不严,部下擅自开炮,不然……战果会更大一些。”

“好了,你们要随时做好战斗准备。我曾在日本留学多年,对日本人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他们肯定要报复,而且下一次敌机的数量可能会加倍,你们千万不可懈怠。此次击落敌机,奖励你们防空分队大洋三百元。”“谢李长官!”“好好干!”“是!”

李待琛又对宋健彦说:“宋处长,报告一下搬迁情况。”

“本厂经过近来紧张拆卸、装运,现大部设备已平安运抵汉阳,吴博士他们的人员已全部随设备撤走。我们的其他技术人员也已撤走三分之二,现只剩下枪弹、炮弹车间的设备尚未撤退。今晚开始本厂全部停产,全面拆卸剩余设备,三天内本厂设备将全部拆卸装车完毕。”宋健彦报告道。

“要动员一些重要工种的技术熟练工人随厂撤退。唉,故土难离呀。”李待琛扫视一眼与会者,若有所思。当时巩县兵工厂有职员116人,正式工人2830人,临时工1622人。职员及其家属将全部随厂撤走。临时工的工作技术含量较低,全部就地遣散。正式工人怎么办?

“报告厂长,据初步了解,很多工人不愿随厂撤离。有些愿意随厂撤退,但是要求带家属一起走。”庶务处王处长报告。

“凡愿意走的,一律同意他们带家属转移,但是对个人搬家的行李必须限重!待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全部撤离后,开始组织愿意走的工人和家属撤退,届时防空部队分批上车,随车防空,掩护撤退。”李待琛道。

“是不是安排防空部队随最后几批设备走?”宋健彦问。

“不,让防空部队留下来继续和敌机周旋。”现在看来,敌人还不知道我厂已经大部转移的情况。我可不想让他们知道得太早,那样路上可就不安全了。大队工人和家属一走,就无密可保了。有高射炮跟着大家走,可以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李待琛道。

“这里局面已大致确定,李厂长您是不是先到汉阳?咱们厂的大头现在已经在那边了。”

“不,我在这里,最后一批走。汉阳那边,你宋处长先去代表我负责。另外,赶快叫厂里的木工仿制8门假高射炮,要尽可能逼真,等我们全撤走时,布置到原高炮阵地上。”

德川好敏最近有点烦。从寺内大将那里接受了轰炸巩县兵工厂的任务后,他立即回到自己的司令部,准备抽调第三独立航空中队去执行这项任务。这第三独立中队是一个重轰炸机中队,配备的是当时日本最先进的96式轰炸机,这种轰炸机最大载弹量仅800千克,最大时速才300多公里,这和大战后期的轰炸机如美国的B…29相比,那简直就算不得轰炸机,但是在二十世纪30年代中期的现役飞机中却算是先进的机型。第三中队刚准备去轰炸巩县,方面军司令部紧急通知德川,第五师团板垣正四郎部的两个联队在山西平型关附近遭到中国军队伏击包围,要求德川立即派轰炸机支援。

现代战争的确不能只计算双方的兵员比例。抗战中,仅日方对我方的空中优势一项,就大大抵消了我方人数上的优势,跟何况敌人还有其方面诸多优势。战争后期,我方掌握了制空权,在滇西、缅甸、桂北、湘西等地,美械装备并受到正规现代战争方式训练的我国青年学生军,打日军也是如秋风扫落叶一般。这是后话不提。

却说德川接到上司命令,急令其手中当时唯一可机动的独立第三中队飞赴平型关助战,这是1937年9月25日的事情。德川好敏派出战机后,心中直嘀咕:“准是冈部这个胆小鬼把情况搞错了。望风而逃的支那军队怎么可能主动进攻,而且还企图吃掉日本皇军最精锐的板垣第5师团的两个联队?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冈部怎能编出这种天大的笑话?这个就会耍笔杆子的家伙,他那些个鬼理论有个屁用,尽是些骗人的玩意儿!打仗靠的是武器和意志。可恨这种人居然也要被晋升中将和我德川好敏平起平坐?听说还有可能就任独当一面的驻蒙军总司令,大本营真是瞎了眼!”想到寺内对冈部的偏爱、偏袒,德川感到愤愤不平。

三中队返航后的报告大大出乎德川的意料,当飞机赶到战场时,中国军队已经冲下山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格斗,双方纠缠在一起拼死搏杀。飞机低空盘旋,双方士兵的面孔都看得清清楚楚,可就是无法投弹、扫射。德川满腹狐疑,他心目中的中国士兵营养不良,面黄肌瘦,怎么敢和训练有素的皇军拚刺刀?

随后,进一步的消息传来,板垣师团战死1千多人,逃回的人员也大部负伤,军用汽车被毁百余辆。“七七”开战以来,日军还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更让德川鬼子吃惊的是:取得如此战绩的竟是中国正规军中装备最差的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部队。自此战之后,一向被日军沿着同蒲铁路向南赶鸭子的不堪一击的晋绥军也忽然硬气起来,此后几乎每一县、每一交通线上的重要村镇都要经过激烈战斗才能易手。竟有晋绥军的一个旅在守一座县城时,与日军从城外到城墙再到城内逐街逐屋死守不退,坚守了13天,自旅长以下全体官兵全部英勇殉国。中国军队不畏牺牲英勇战斗,有效地迟滞了敌人的攻势,消耗了敌人的力量。但是国军这种分兵守土的方法缺陷甚大。从战区角度看,国军总兵力甚多,占据了兵力优势,但是从局部的每次战斗看,总是处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围攻之下,相互增援不力,力量不能协调运用,处处居于劣势。其实国民党军的这种缺点在江西与红军作战时就已表露无余,那时国民党围剿红军,动辄动用十倍以上于红军的优势兵力,但前几次“围剿”每战多被局部集中优势兵力的红军所败,出现红军部队“七百里驱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情形。究其原因,国民党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军队,而是为维护某些不同团体利益的私家军。军队是维护私利的工具,那么战时消灭异己,保存实力就成了指导原则,久之成了习惯。私家军任人只唯亲,不唯贤,造成许多庸才担任高官,而指挥员的无能对军队的危害是致命的。国军的这种分兵防御的作战方式,到解放战争期间仍然是一如既往。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巴大维将军在济南战役前夕曾公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