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火中原-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比俄军的前膛枪不知快了多少倍。对此俄军根本没有概念。他们还在等着对方‘圈回马第二次冲击,虽然此时他们人数已经略略处于劣势,但是这些凶悍的家伙好像并不太恐惧,刚才只是在混战中被对方猛然一冲乱了,但对方除了带头的将领之外其他人似乎并不怎么可怕,刚才的冲击中,俄军损伤甚至比一团还小一些。有些凶悍的家伙竟然还尾随一团冲过去的队伍进行了追击,当然这些“高手”成了刘根下令射击后第一批被击毙的靶子。斯塔尼诺夫也没有料到在对方仍然有部分人员被包围拼杀的时候对方会突然步枪齐射!而且似乎是不必装填子弹的连续射击!顷刻间俄军在马上的人数骤然减少。当刘根打出了6发子弹的时候,多数战士也射出了3发或者两发不等,残存的俄军立刻向橡树林方向撤退,此时的俄军已经不到300了,刘根纵马追击,步枪仍然不停射击,一团长带着战士们也是边打边追。俄军退入树林,组织了步枪火力阻击,追击的战士有人落马,但是追击丝毫没有停顿,阻击的俄军没有装填子弹的机会,多数被击毙。林子中,俄军又在撤退中组织了好几次阻击。一直追到橡树林外当初一连斩杀俄军哨兵的地方,俄军的炮火开始拦阻射击,刘根命令停止追击,部队后撤。逃回双城子城内的俄军骑兵不足百名。其中部分带伤。

骑一师伤亡也不小。师侦察营只剩下了几十个人。一团也伤亡了4百多人。整个战斗双方伤亡基本接近1比1。如果不是刘根果断,战术得当以长克短,一团强行加入战团参加白刃格斗,结果实在不可知。

正文 89 乱与定(31)

  刘根收拢队伍,清理战场救治伤员。俄军伤员全部被愤怒的战士们补上了一刀,刘根也假装没有看见。放出警戒,部队暂时屯扎在那个长满白桦树的山岗上。刘根命令紧急就地修筑防御工事。

给二团发电报,让他们加快前进速度。并派出了人员前去接应,刘根担心他们迷失方向走错道路。

又向秦雄发报,报告今天以来的战况。

继续派人侦察双城子附近的情况,严格规定不准擅自和敌军交战,有情况及时报告。

斯塔尼诺夫回到城内,急忙派人到南面的海参威向叶林琴准将求援。说是清国从绥芬河方向派出了万名配备有欧洲武器装备的骑兵、步兵和炮兵向乌苏里斯克进犯,(奇。书。网整。理。提。供)今日俄军反冲击已经暂时将他们击退,但是骑兵损失严重,请将军尽快派部队增援。一面把全城可以参见战斗的俄罗斯移民全部组织起来参加防守城池的任务。

秦雄接到刘根的报告时,南路部队已经从所谓的彼得大帝湾的最南端向北推进了10公里。所谓的滨海边疆区与朝鲜交界处的几个俄军据点都已经被拔除。

秦雄步步为营,稳打稳扎向前推进,若干山炮已经布置到海岸出掩护部队的交通,虽然海参威只剩下两条老旧的小军舰,但是秦雄还是做了防范。部队逐点清除着海参威海湾南面的俄军据点,逐步消灭俄军的力量。这个海湾是个M形状,海参威位于海湾中M中间下端的地方。现在秦雄已经快把M的左边那条腿清理完了。俄军开始快速收缩了。

秦雄向总部和我报告了战况包括南北两路。我收到他的报告时已经乘坐张玉祥的快艇出海快到庙岛群岛了。

秦雄把他给刘根等人的指示也抄报给了我和董大海。

命令刘根就地防御等待二团和炮兵的到达,摸清敌情稳打稳扎,不要急躁冒进。待二团到达后尽快向绥芬河回送伤员。向前方增运弹药。同时命令董天赐迅速带领骑兵师其他两个团跟进增援刘根。集中兵力,不要搞成“添油”式增兵。还要注意发挥我军优势,避开敌军优势。对骑一师第一天总体战况和进展情况做了肯定。这个秦雄,越来越有大将风度了。

当天傍晚,骑兵第二团主力和炮兵辎重到达双城子外围前线。原来留在后面掩护运输线任务的一团部队也全部到达了前线,他们的任务改交二团部队执行。部队立刻开始在双城子以西的橡树林以东开始了挖掘工事的土工作业。最初是在敌人大炮射程之外开始挖掘的。派出了足够的兵力担任外围的警戒任务。战壕挖到一定深度开始向东挖掘纵向延伸沟,然后是掩体,炮兵隐蔽部等等。一夜间阵地大致有了模样,二十门山炮都顺着壕沟推进了用就地取材的原木和泥土加了顶盖的掩蔽部。炮口指向半壁山——刘根给城北的俄军炮兵阵地起的名字,因为这座小山南坡是个约50、60度的斜坡而北坡经过侦查却是陡峭的峭壁悬崖——和双城子西面的城墙。

正文 90 乱与定(32)

  在骑兵第一师在双城子城外构筑工事的当晚。俄军对他们进行了零星的炮击。基本是盲目射击,没有造成什么损害。斯塔尼诺夫主要是为了干扰我军,掩护双城子周边散布的500多俄军骑兵紧急收缩进城。他当然感觉到了对方援军的到达。不过,现在他手里也还有800骑兵,500步兵和若干炮兵。一般情况下攻坚战,进攻者的兵力应该是防守方的3倍以上,那还是欧洲军队之间对抗的概念,现在面对的清国军队攻击能力无论如何不会有欧洲军队强大吧?虽然上校现在已经相信他现在面对的就是那支在北京郊区击败了英法联军的队伍而不是普通的清军,但是他仍然不相信双城子会被他一向瞧不起的黄种人攻下,何况是从他斯塔尼诺夫手中夺走。不,这不可能,他们虽然装备了欧式步枪,但是骑兵好像没有重武器,而且他们的兵力也达不到足以进攻的数量,城内现在又紧急招募了俄国移民参与守城,我们一定会守住乌苏里斯克给这些黄皮肤的猴崽子一个教训的。等到叶林琴将军的援兵一到,哼哼,我们就在这个夏天一直向西打过去的,西伯利亚将军的部队也会赶来增援的。相信清国中欧式装备的军队数量是不会太多的,其余的那些传统清军不足为虑。等消灭了这些新军,我们在这个夏天很有可能直达长城了。

斯塔尼诺夫开始随着自己的梦想飘飘然起来。

22日清晨,20门山炮分别向半壁山和双城子城头进行了炮击。每门炮发射了6颗炮弹。这是骑一师为安葬在白桦林山岗上的烈士鸣响的120响礼炮。双城子城头血肉横飞。这里的俄军从未经历过如此猛烈的炮击,城头好些大炮变成了废铁。那些新招募协守城墙的移民更是胆战心惊,有的趴在地上一动不动,有些吓得没命地往城下奔逃,俄军官禁止不住开枪射击才镇住了骚乱。

半壁山半坡也是硝烟弥漫。昨天敌人炮击时被测定的炮位都是重点关照的地方。开始俄军炮兵还还击了几下后来就沉寂了。

刘根用望远镜向半壁山和双城子城内观察许久。从东西两面攻城都会遭到半壁山上敌人炮火的威胁。而先攻半壁山,在攻山部队的侧后又会遭到双城子俄军的射击。城南面是一条河……

侦查营现在可以参战的只有38人。营长坚决不同意让他们随同伤员退回绥芬河休整的安排。此时凑到刘根跟前建议……

上午9点更猛烈的炮击把成百发的炮弹砸在俄军各处阵地,炮击持续了二十分钟,俄军的还击十分无力,后来干脆就消失了。如此挨打无法还手的情形斯塔尼诺夫还是第一次遇到,让他愤怒不已。临时招募参战的移民伤亡很大,他们太没有战斗经验了。

一部分中华军骑兵在阵地后集结。其中可以见到三匹马一组的云梯组。炮击停止了,斯塔尼诺夫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隐蔽在城内的残余俄军骑兵和步兵的伤亡都不大,在炮击时他们被斯塔尼诺夫撤下城墙隐蔽起来,在城上的也多数躲进了工事。当然那些工事有不少被摧毁了。城头的大炮大部分被摧毁,这些前膛炮射程比中华军的山炮近了不少。就是比起迫击炮得射程也不见得要远一些。斯塔尼诺夫也不甚在意,现在他已经把对面的对手当作英法或者普鲁士这样的欧洲军队看待了。好在半壁山炮兵阵地修筑有掩体,而且半山上炮兵射击平台后面都有山洞大炮可以随时撤进洞里,炮弹也都是在洞内储备,一旦敌人的骑兵或者步兵发起冲击,炮兵可迅速连人带炮进入阵地用火力大量杀伤攻城或者攻山的部队。

在炮兵阵地下方的另外一处,也建有类似的掩体,不过那里驻守的是100多名守山的步兵。

正文 91 乱与定(33)

  骑兵开始冲锋了,一次集中了大约500人,队形很分散。喊杀声震天动地。冲击的速度却不是很快。城头和半壁山上的俄军开始回击。第一颗拦截炮弹炸响之后,冲击者立刻回撤,以至于城上射出的子弹根本就没有达到有效射程。与此同时中华军的大炮开始发言了。刚刚登上城墙准备阻击进攻的俄军死伤一片,远远多于刚才那次冲锋被俄军炮火所伤的中华军战士。俄军慌忙冒着把大部分人员撤下城墙。刘根心想要是能抵近一些就好了,用迫击炮抵近轰击,那弯曲的弹道让炮弹可以直接落到城墙后面,那样的话俄军就倒大霉了。这半壁山可真是个大麻烦。他心中认真盘算着侦查营长的建议。

“警卫员,叫两个团长侦查营、炮兵大队队长来开会。”刘根道。他原来的两个警卫员在昨天骑兵白刃战中跟在他后面为了掩护他牺牲了,现在的警卫员是刚换的。

整整一天,中华军没有再发起冲锋。偶尔炮击一下城头或者半壁山。部队的土工作业却加紧进行了,主要是挖掘向前推进的纵沟,然后再横向相连,重点处用原木加顶。战壕向前推进逐渐地,城头进入了中华军光复枪射程。中华军马上组织人员以加顶的掩蔽部为依托对城上进行了狙击。暴露露头的目标很快被打掉,俄军城头的观察哨成了最危险的岗位,连残存的大炮射击一次之后不等我方炮火摧毁,俄军炮手几乎立刻就被城好几处射来的枪弹击倒。

相比之下,半壁山顶上的俄军炮兵观察哨就幸运了很多。我军的炮火只是在偶尔偏离目标的时候落在山顶爆炸,这样也把他们吓得不轻,也找地方隐蔽,不敢再站立山头摇旗指挥了。

双城子前线似乎进入了对峙状态。

我是在23日下午到达海参威海湾的。一路上张玉祥多数时候让快艇保持着20节以上的航速。在补充了一次油料之后,张玉祥干脆让拖带油料船的三艘艇留在后面跟进,其余6艇全速前进。很多时候,航速超出了25节的设计最高航速。这让一直跟随舰队前进的雪山非常满意,他坚决要求随舰队出海,也算是对产品的一次海试,便于今后的设计制造工作。我考虑了一下答应了。张玉祥的表演欲其实也是很强的。

舰队进入海湾减慢了速度,张玉祥在核对和秦雄约定的靠岸登陆位置。现在秦雄已经扫清了外围,把俄军压缩在了海湾中间的那个狭长的半岛之上了。虽然此时俄军只剩下了2000人左右,但是由于地形关系,战线极短,秦雄的兵力优势并无法全部体现。俄军凭借在半岛上的坚固工事节节抵抗。秦雄也不着急,凭借炮火优势,每日用山炮、迫击炮轰击俄军防线,步兵小规模冲击,爆破一点一点在消灭俄军的过程中向前推进。前期物资的充分准备和这次得到的海陆运后勤保障的承诺让秦雄相当放心地稳步推进,在他眼里海参威已经是囊中之物了,没必要为此牺牲太多战士。要收复的地方还大着呢,比如伯力、海兰泡还有库页岛。除了第三师和骑兵师,后续增援的兵力应该不会再有了,至少中华军主力是不会有的。

正文 92 乱与定(34)

  秦雄现在开始想着这里辽阔的国土的守备问题了,难道今后第三师就留在这里了吗?我们可是主力野战师,不能担当守备任务吧?那是地方部队的任务,可是在这里哪里去找地方部队?改造东北现有的清军?恐怕不成,这些部队见识过了,改造比重建的难度还要大。算了,一号首长就要到了,这个问题还是让他定夺吧。

“发现敌军舰艇!”

按照观察员报告的方位,我举起望远镜望去,两条俄舰挂满风帆,船尾部的烟囱冒着黑烟从M字中间的半岛最南端绕过来向我们快艇编队的右翼逼了过来,看样子航速也就是10节多点的样子,这两舰的个头比当初斯捷潘诺夫送给我和陈浩的两条“游艇”要小,估计就是100吨左右的样子。

两艘俄舰上的官兵这几天相当郁闷。陆上俄军被节节压缩。陆军不断要求海军出战炮击中华军进攻部队。尤其是在进入中间狭长半岛攻防之后陆军的要求更为迫切,而且他们认为这是海军显示力量的绝好机会,半岛如此狭长,处处可以攻击,舰艇的机动优势、火力优势都可以得到发挥。但是令两位舰长恼怒的是,实际情况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100吨级的老旧舰船,本来航速就慢,现在船的水线下又附满了海生物暂时无法清理,航速更慢。船上的火炮数量少,口径小,射程短,射速慢,准确性也差,在颠簸的海面炮击陆地目标确实困难,但也不是不可以,舰队主力出发回欧洲了,这两条船就是主力了,相比没有海军进攻者还是有些优势的。可是当两条船靠近海岸试图炮击时,岸上的火炮缺陷开火射击了。整个北部海湾似乎全部被进攻者布置在多处的炮兵的交叉火力覆盖控制了,天哪,这是什么样的大炮!这两条船好久没有回欧洲,没想到欧洲居然造出了这样的大炮!这一定是变态的普鲁士人干的好事,要不然就是那个不按一切规则行事的美利坚。

恼怒归恼怒,现实还是要面对的,好在舰艇还没有过分靠近海岸,慌忙向南撤退,已经有‘一条船上中了一弹。水兵伤亡了5、6个,船体也受了一些损伤。还好不是关键部位,又没有引起大火。不幸中的万幸。从此,两船只能躲在半岛最南端的港口在岸上兵力掩护下无所事事了,有两条军舰在,海参威就不算完全被围困,要是主力舰队返回,那就更万无一失了。叶林琴想,此时他们仍然不知道舰队主力在天津外海覆灭的消息,即使万一海参威失守,有两条船在,也可以及时撤走的,叶林琴心中稍稍安定一些。他心中还怒骂斯塔尼诺夫,这个混蛋,居然见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