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火中原-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6师编成内有1个团的骑兵,加上姚大喜原来是捻军出身,便于和皖省境内的捻军交涉。对于这些捻军,能不战斗就尽量采取和平手段,能招降最好,不能招降允许借道也行。10月和11月生产的光富枪都装备了第二军,由于工业生产的加速性特征,现在从采矿到冶炼、制造各个生产单位都在扩大生产规模。光复枪月产量竟然达到了800支,让我也有些出乎意料。(1小时后还有)

正文 14。陈浩归来(2)

  淮河水上分队虽然船只还都是木船,但是实力已经今非昔比除了原来缴获的那些船只外,又新造了若干木帆船,安装了人力踏轮增加动力,除了铸铁炮和抬枪,水上大队现在拥有了10挺新造的轻机枪,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配备了兵工厂最新制造出的30具40掷弹筒,虽然这些掷弹筒的最大射程只有200米,但是无论火力、射程还是准确性都比手榴弹强多了。为了加强火力,王平又给秋永年配备了4门迫击炮。这下秋永年的水军几乎成了淮河上强大的“无敌舰队”。

11月17日,英法联军在天津附近的兵力大部分撤走。英法公使也准备先回上海或者香港后明年再正式驻京。这一天,秋永年率领东进部队从淮滨出发了,50条船,每船运载一个排的步兵,岸上由姚大喜率领一个骑兵团水陆并进向安徽境内出发。同时,陈浩带着海峡号驶向了长江口。

秋永年部刚出境进入颖州,就遇到袁甲三部的堵截,一顿枪炮,那些绿营和团练打得到处乱跑。本来,严学文奉总部命令交待过,和安徽的清军相遇也可以先交涉,毕竟我们现在是清廷册封的洛阳王属下的部队,现在出境到安徽也可以打着剿捻的旗号,只是这秋永年和他的部队憋了许久没有打仗,现在如此强势如何肯让人?再说,按照后来秋永年的解释,是对方态度蛮横,先开火的,哪里有解释的余地?咱们中华军什么时候挨打不还手?还算秋永年比较冷静,很快就吹号命令岸上姚大喜的骑兵不要再继续追杀那些败兵了。其实那些败兵也被剿杀得差不多了。姚大喜自从当初被陈浩在鄂北救下参加中华军以后,一直担任守备、训练任务,这次出击东进憋足劲想立上些功劳。而且现在他手里的部队在他看来也是空前的强大,很想那清军实战检验一下威力,这种追杀清军的感觉实在很爽,把他当年被清军追剿的闷气狠狠地释放了一把。

秋永年把姚大喜叫到岸边,交待下次一定不要出击的这样远,这次的主要任务是去迎接总司令归来,千万不可因小失大。姚大喜连连称是,骂自己糊涂,他对陈浩不仅感激而且十分的崇拜。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东进部队到达颖河河口附近,遇到200多条船组成的清军水师的拦截,还是没有交涉直接枪炮齐鸣,清军船队一片鬼哭狼嚎,清军船上还击的炮火根本对东进部队构不成威胁,两军接近到100多米距离,清军的主要武器弓箭还不能发挥任何作用,此时,在掷弹筒打击下,多数敌船已经燃起了大火,残存的清军船只急忙向颖河上游逃跑,陆地上赶到的颖河岸边的骑兵一顿手榴弹,把他们大部分消灭。只有少数见机快的清军弃船登岸逃走。

18日晚,东进部队到达淝水河口,驻风台的清军水师望风向下游逃窜。骑兵占领了两岸清军设置的拦河铁索的桩柱,将铁索炸开。当晚,部队抵达风台城外,船队对风台进行了炮击,很快,清军弃城而走,东进部队占领风台。秋永年在风台留下两个连,给他们留下两挺轻机枪和充足的手榴弹,嘱咐带队的那个副营长,无论如何要坚守到部队接应总司令回来的时候。那副营长拍胸脯保证,没问题,别说是守住风台了,就是出击拿下周边一两个县也没问题。秋永年一听,皱了眉头,严厉地下了一道命令:只准坚守风台,不得擅自出击,否则军法从事。(1小时后还有)

正文 15。陈浩归来(3)

  东进部队当夜在风台休整。主要因为陆地的骑兵太疲劳了。秋永年决定,自19日开始,让骑兵也尽量乘船前进,岸上只留下一半的骑兵侦察警戒的就行了,一旦发现情况,在让骑兵甚至步兵登岸战斗。

19日,海峡号已经从沿长江到达扬州附近转而北上。

秋永年部于19日下午逼近怀远。怀远是淮河中游的重镇,涡河在其附近注入淮河。此城曾经被捻军占据过,清军夺回后在此地有5000多人的驻军,沿淮河修筑了不少的炮垒。此处河面已经相当宽阔。秋永年命令步骑兵登岸作战,首先拔除南岸的敌人炮垒,只要扫清一边的炮垒,对岸的炮火最多打到河心或者多一点的地方,奈何不了靠近另一侧航行的船队的,怀远城是座落在淮河北岸的。

步枪、机枪、迫击炮、掷弹筒,加上侧翼迂回冲击的骑兵,清军设在南岸的几座炮垒很快被攻破。部队开始上船向北岸转移,秋永年考虑陈浩带回来的海峡号吃水较深,可能无法沿着一侧的河岸航行,到时候,北岸和怀远城头的炮火可能会对海峡号构成威胁,所以决定一并摧毁北岸炮垒,至于怀远城,如果能攻破最好,如果一时难以攻破,至少要把城上面对淮河一侧的大炮尽数摧毁。清军短时间内应该难以恢复的,特别是射程较远、威力较大的大炮往往都是特别沉重的万斤大炮或者数千斤的铸铁大炮。

侦察的骑兵报告:南岸发现从东面有大批清军骑兵奔来,看旗号是穆腾阿的部队。

又是这小子。原来掌握的情报这家伙不是驻扎在蚌埠吗?怎么,这么快就来增援了?秋永年命令尚未登船的步、骑兵立即停止上船,向西稍稍后退。利用残存的炮垒等构筑阻击阵地。船队沿南岸一字排开。命令传达下去,清军的马队也很快接近了。这段时间在皖北与捻军作战,穆腾阿似乎又找到了王牌的感觉,听说对方千把骑兵沿河东来,心想必然是捻军的马队,捻军骑兵的战斗力在他眼里根本不值一提,心想这次又是立功的大好时机。情况没搞清,就立刻命令3千骑兵沿河而上准备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200米距离,船上的铸铁炮开始射击了,打出的是榴散弹,其实就是铁砂子一类的东西,冲击在前面的人和马有一些被击伤。这下后面的清军倒更加放心大胆地冲击了:这样的铸铁炮再次装填需要时间,骑兵完全可以在此期间冲到近前消灭岸上的敌人步兵和骑兵了。转眼间到了100米距离,忽然西面的机枪、步枪一起吼叫起来,船上的步枪也不断从侧翼射击,接着迫击、掷弹筒射出的炮弹不断在无法停止冲击的清军骑兵队伍中炸开。这完全是当初张家湾之战曾格林沁骑兵遭遇的翻版,不同的是曾格林沁的骑兵还有少数冲到了联军阵地前搏杀了部分联军步兵,而在怀远南岸的穆腾阿骑兵在冲到几十米距离的时候又遭遇到冰雹般的手榴弹,一次冲击,数千骑兵几乎尽数遭到屠杀!残存的尚能行动的一、两百骑兵正要落荒而逃,姚大喜率领的骑兵从后面卷杀而来,有些悍勇的清军还想拼一下马刀,这可是他们引以为豪的强项,不料姚大喜的骑兵根本不给他们机会,甚至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外,光复枪就接二连三响了起来,清军纷纷落马——不全是被击中的,一百多个丧失战斗意志的清军下马投降了。缴获了一批战马,这让姚大喜很高兴。骑兵装具方面的收获也不小。至于那些俘虏,秋永年命令当场释放,而且要求他们尽量把受伤的清军一并带走。

一个俘虏战战兢兢问道:“老爷,你们到底是什么队伍?好像不是捻…”

姚大喜部下一个连长道:“老子们原来是捻子,现在投了中华军,是徐王爷,陈大帅的队伍了。”

“是洛阳王的队伍?你们不是已经投效朝廷了吗?”

那个连队的指导员拉了一下连长,接口道:“是啊,回去告诉你们穆腾阿,他胆敢以下犯上袭击洛阳王的部队,就是造反,我们主公大仁大义不与他计较。让他赶紧带人过来收拾伤员和战死者的尸体。以后见了我们要退出10里以外,记住没有?记住了,记住了。”

今天还有——

正文 16。陈浩归来(4)

  秋永年很快把步、骑兵渡到了北岸,这一次把机枪、迫击炮全部留在了船上,利用炮火射程比对方远的优势,在敌人射程外轰击炮垒,岸上的部队从西向东逐个攻取北岸的炮垒。黄昏时分,北岸炮垒或被攻占或被摧毁。后面几个炮垒的敌人是放弃炮垒逃入怀远城内的。船队沿河心向下游航行,怀远城头的敌人炮火开始射击了。秋永年命令小心地向南靠拢避开敌人炮火的射程。城内的敌人始终没有出城增援城外的守军,任由那些炮垒逐个丢失。

虽然如此,秋永年也不敢托大,北岸留下的都是骑兵,一旦敌人大批出城反击,可以迅速向西撤退,上游还留了10条船在北岸边接应岸上部队。机枪和迫击炮开始压制敌人城头的火力,船只缓缓向北逼近。渐渐的,城头的火力弱了下来,偶尔有发石机抛射出的石头落在河中溅起巨大的水花。

天黑了,怀远城处于恐慌之中。

秋永年又把船队向上游行驶出一段距离再一次靠上北岸,亲自带领步兵和迫击炮兵登岸。船队再次驶到怀远城南的河面,几十门铸铁大炮开始齐射,这种点燃火绳的前膛炮,点火时间即使完全一致,发射的时间也是参次不齐的,虽然如此,那气势也是相当惊人的,城头的清军纷纷被击倒,一片恐慌。

城西,迫击炮弹开始在城上爆炸,接着掷弹筒把城头打得一片火海。烟尘弥漫。步兵抬着从船上卸下来捆扎加长后的云梯冲到护城河边。秋永年想攻击一下怀远看看对方的根底到底如何。试图反击的清军立刻被掩护的机枪、步枪子弹击倒。其他方面的清军竟然没有增援,哪一个愿意往这个恐怖的死亡地带来送死?其实这时候北门和东门的敌军已经开始开城逃走了,第6师步兵的云梯搭上怀远城头的时候没有遇到任何的反抗,当第一批戴着前部有矿灯的头盔的战士在一名连长带领下登上城头的时候,发现城上的残存的清军多数并没有逃跑,而是抱着头蹲在城墙上等待攻击者俘虏。闪闪的戴矿灯的头盔是贾山的工业师为战斗部队做出的贡献。矿灯和连长、排长手里拿的手动发电的手电筒的亮光让投降的清军真的以为自己遇到了天兵,连逃跑的勇气也丧失了。当第二个步兵连队登上怀远城头时,整个怀远城的清军完全放弃了抵抗。连秋永年也没有想到敌人重兵驻守的怀远城就这样轻易拿下了。根据军清处提供的情报,当初无论捻军攻城还是清军反攻,城池易手都要一、两月之久。

竟然抓获了2000多名俘虏。看来不得不在怀远停留休息一下了。秋永年认为这是值得的,毕竟拔除了陈浩归途中的一个重要障碍。缴获的银子之类的浮财全部装船,特别是缴获敌人的各种档案资料,全部要带走,我专门向部队交待过这项任务,后来严学文、申俊逸乃至王平都从中看到了好处,也都强调缴获敌人档案文件的重要性了。粮食之类的立即可以军用的物资暂时囤积在怀远。因为秋永年决定留下些人马驻守这座位置重要的城池,至少,守到陈浩的海峡号通过怀远以后。分兵守点有分散力量的弊病,但是完全不守点似乎有狗熊掰棒子的弊端,这实在是两难的选择。再往前,是敌人兵力和炮台都要比怀远多的多得蚌埠,但是现在东进部队似乎已经不怎么把那里的敌人太看在眼里了。

正文 17。陈浩归来(5)

  海峡号在19日中午就驶进了洪泽湖。虽然事先在沿途不同地方雇佣了三个熟悉航道的领水员,而且这三个人分别被控制在船上不同之处分别指引水道,陈浩和那个被雇佣来的哈特船长还是担心在洪泽湖内搁浅,所以航速很慢,而且不时探测水深。陈浩还担心那几个领航员看见船上有这些洋人,故意领错水道,虽然船上有导航的罗盘,陈浩还是让隔一段路程就分别让三个领航者核对一下航线。何舟不断给这三个人许以好处,并且真的不断发放银子,和一些从西方带回的稀罕小玩意。张玉祥则带人给这三个人不断做思想工作。直到20日天亮,看见了淮河入湖的河口,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与秋永年的接应部队联系,很快接到回电,19日夜东进部队占领怀远,现在正准备继续东进。海峡号上洋溢出喜悦的气氛。陈浩、何舟、张玉祥和其他中华军人员心底升起了迫切的回家的感觉。陈浩心中想像着尚未见面的女儿的样子,心中也是涌上一种幸福感。离开9个多月了,徐哥们现在把家业弄得与9个月前无法相比了。船上的洋员也很兴奋:他们已经知道了这条船的主人是谁,没想到他们的船主竟然是现在他们所在的这个巨大的帝国的首任外交大臣,心中对个人的前途充满了憧憬。虽然旅途漫漫,但是沿途何舟对这些人给予了优厚的待遇,而且凡是可以登岸娱乐放松的地方也大都由何舟和军清处的特工组织他们上岸。多数人对他们的新东家是满意的,渐渐有了忠诚之心,哪怕是看在钱的份上。当然水手中也有个别桀骜不驯之辈,路上企图闹事。张玉祥和他手下的卫士以及军情处随行的特工可不是吃素的,这些造反的家伙被控制后,经过一个简单的审判仪式后,捆扎起来投入了茫茫大海。

沿途,张玉祥带卫士们反复练习操炮技术,还进行了实弹射击训练,可惜沿途并没有实际战斗锻炼的机会。

现在,这漫漫航程已经到了最后一段,神秘的东方帝国腹地已经展现在眼前,与在茫茫大海航行不同,内河航行一点也不乏味。这条淮河的风光比莱茵河、多瑙河之类的美丽迷人多了。

盱眙附近,遇到了太平军与清军交战。这种情况在进入长江以后已经见到多次,大家有些习惯了。交战双方对这个喷烟吐火钢铁怪物都采取不来招惹得态度。

210吨排水量的海峡号,在海上航行时显得那样渺小在长江上就大了许多,但就体积吨位而言也不算稀奇。但此时驶入淮河中游航道可真算得上庞然大物了。尤其那钢铁的身躯,如奔马般的逆流而上的航速实在让沿岸的人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