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火中原-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亮一挥手:“别争了。我准备来个速战速决的打靶训练。”

大家一听来了兴致。

“你们,把咱们枪法好的弟兄全部集中起来,包括我、梁营长、倪连长、汪连长都算,选够23个,每人分配好射击目标,再给每个射手配两个辅助射手,三人一组向同一目标同时射击。瞄准好,听我枪响为信号,一齐射击,争取一次齐射干掉大部分敌人。”

“那我呢?”李维明问。

“看见南边的柳树林了吧?你带一个班悄悄迂回过去,这边枪响后,若残余的敌人隐蔽还击,你们绕到他们侧后,把他们收拾掉。”“是。”

“大家一定要注意隐蔽,不能让敌人发现。强调纪律,没有我的信号,决不能开枪!这里已是敌后,一定要速战速决!”

23个射击小组选好了,悄悄向前移动,隐蔽进入射击阵地,每组都分到了不同的射击目标。有几个辅助射手还是刚学会三点一线瞄准,从来都没有实弹射击过的新兵,他们都被搭配在骨干的旁边。

夕阳西下,有些晃眼。麦田间的鬼子不时走动,而路边的10个鬼子却都端着枪,站的笔挺。徐亮暗暗称奇:“这些鬼子真不简单,这军姿站的,也好,比靶场的靶子还好打。”

这些个日本兵从日本哪里来?宇都宫?长野?北海道?在家乡也应该是日本的百姓,如今为了他们的天皇陛下,为了他们“神圣”的大东亚圣战闯到中国腹地鲁豫交野烧杀抢掠。当他们张牙舞爪地面对中国百姓的时候,可曾想到要当徐亮训练射击的靶标?

徐亮持一支七九步枪向较远处麦秸垛旁的鬼子瞄准,他和小旺子分好了这两个靶子,心中又转念:“这些鬼子为什么只盯着麦田里的民工,却对这片潜在威胁最大的青纱帐毫无戒备?大概真以为这里已是他们的后方了?这些家伙要为他们的轻狂付出代价。”

正文 第二十三章 麦田打靶(2)

  约摸李维明已到了那片树林,徐亮把左手在空中挥了一下,然后又瞄了一下,扣动了扳机“叭”麦秸垛旁边的一个鬼子应声倒地,紧接着68颗子弹几乎同时向各自的目标飞去。20个敌人被瞬间击倒,其中,靠近路边的10个“固定靶”全部被击中,有的同时中了两弹。战争初期,鬼子兵的兵员素质较高,受到突然打击,活着的鬼子立刻卧倒,翻滚着寻找隐蔽处,包括受伤倒地的两个鬼子也立刻开始就地还击。弯腰割麦的群众炸了窝似地四处乱跑,有些被残余的鬼子打倒在地。其他的趴在地上不敢乱动了。

这边枪刚响,南边也立刻响起了枪声,跟着手榴弹的爆炸声也传了过来。

徐亮命令:“停止射击,隐蔽好!”又对几个优秀射手说:“咱们几个等这5个鬼子起来逃跑时再打!”

刚要派人到南边看看李维明他们怎么回事,李维明派回来的人到了:“报告,南边路上来了鬼子三辆马车,一共有13个鬼子,还带着一挺歪把子机枪。”

“小旺子,快带直属队和一连的人增援李连长!”徐亮口中一边下着命令,一边扣动扳机,“叭!”一个起身向南边树林奔跑的鬼子一头栽倒在地上。

其余的鬼子赶紧卧倒在麦地里,向青纱帐这边盲目射击。两个负伤的鬼子也艰难地拉动枪栓,一枪一枪地向东打着。

徐亮深恐拖下去不利,可又不想误伤老百姓,不由得有些焦急。倪德平道:“副团长,我带人冲过去,把剩下的几个家伙干掉。”

“不行,那样会有不必要的伤亡。”

一挂无人驱赶的大车由南向北奔到徐亮他们跟前,车上只有一具怀抱歪把子机枪的鬼子尸体,倪德平抬手一枪,那匹惊马向前冲了几步倒下了。车横在路上。

南边响起冲锋枪的射击声。

此时在一个伏在地上的鬼子身后,一个民工猛然跃起,挥动手里的镰刀砍在那鬼子的后脖颈上,旁边一个鬼子见状,站起身,挺起刺刀向那农民扎去,徐亮、粱有田两支枪同时响了,那鬼子向前一冲,刺刀扎入地下,死尸竟没有立刻倒地。其他两个伏在地上的鬼子伤兵被一拥而上的百姓们的镰刀砍得乱七八糟。

柳树林中,小旺子带人冲了出来,此时这片麦田里已经没有活着的鬼子了。

李维明带人迂回。从青纱帐里向南到了和柳林平行的位置,发现这里是一条两、三米宽的小河沟,路上有一座石板桥。那片柳林实际上是河堤的一部分,高出麦田约两米,这在平原地区就算是一个小高岗了。刘奋战刚要出青纱帐过路向北,李维明一把拉住了他。李维明下到沟里,钻到石桥下,然后探出头迅速向路的南北两边观察。急忙退回,指着一个战士:“你,快回去向副团长报告,南边来了鬼子三辆大车,共有13个鬼子,带了一挺歪把子机枪。记住没有?”“记住了。”“快去!注意隐蔽!”那战士猫着腰顺着青纱帐回去报告了。

“刘奋战,你带一个人,顺着河沟到那片柳树林埋伏,注意只要把副团长他们没有消灭掉的鬼子堵住就行,千万不要随便冲出去。这是命令,一定要听话,快去。张林,你带四个人顺着青纱帐再向南50米埋伏好,听到枪声就向鬼子大车上甩手榴弹。其余的人跟着我守在小石桥两边。”

此时,留在桥边的连李维明一共还有四个人。论战斗经验,这李维明在保四团可算是数一数二的。眼下他带的人比遭遇到的敌人要少,火力也处于下风,单兵军事素质、训练程度都不如对手。顷刻间,就把突发敌情和既定任务布置妥当。李维明心想,一打起来,先要把第一辆车上的鬼子机枪手干掉,决不能让敌人的机枪响起来,打响后,徐亮肯定会派人增援,消灭这帮鬼子应该没有问题。

鬼子的大车越来越近,50米,30米,李维明有些焦急:那边怎么还不打响?他不敢再探头观察,如果被鬼子发现就麻烦了。如果鬼子到桥头怎么办?又不能先打响,那样会破坏徐亮的“打靶计划”,藏到桥下等鬼子过去?

终于,听到了第一声枪响,几乎在北边68支枪齐射的同时,李维明从桥下探出身,相距不到20米,眼到手到“叭”的一枪,第一辆大车上抱着机枪的鬼子倒在车里。这帮鬼子反应也够快,迅速从车上蹿了下来,其中一个鬼子手也够快,在运动中向李维明还了一枪,六五子弹从李维明左肩射入,从后面穿出,冲击力使李维明向后倒在了小河沟里,鲜血顺着肩膀流了出来。这时,5颗手榴弹爆炸了,紧接着又是5颗。

受惊的马拉着受损的第一辆马车从桥上奔了过去。后面两辆车的马匹都被手榴弹炸倒在地。一个战士面带惊慌地来扶李维明,李维明挣扎起来:“快打,快打,我没事!”爬到河岸边一看,张林带着四个战士从敌人背后冲了上来,一手提盒子枪,一手拎着大刀,杀气腾腾。那四个战士挺着刺刀跟在他身后。残余的6个鬼子有的也带了伤。他们见张林5人逼了过来,全部退下步枪子弹,端起刺刀迎了上去。李维明暗暗叫苦,他知道自己的战士没有受过多少刺杀训练,而鬼子在刺杀方面是很有一套的。李维明看见张林把盒子枪插到腰间,不由得心中埋怨:这小伙子真是不知道鬼子的厉害,开枪打呀,好端端的拚什么刺刀呀。有心开枪,又怕伤了自己人,想端刺刀上去帮忙,无奈左肩火辣辣的,左胳膊一点劲儿也使不出,旁边的三个战士刚要冲出去,李维明大喊:“给我停住!隐蔽好!”那意思让张林那边开枪没有顾忌。

这时,最前面的一个鬼子向张林猛刺过去,张林一侧身,左手抓住枪管,右手刀顺着步枪向右猛一划,“咔嚓”这鬼子大叫一声,握枪的左手小臂被卸了下来,枪也到了张林手中。张林左手一抬,步枪嗖地飞了出来,扎在跟在后面的一个鬼子胸口,枪托还在来回摇晃。前面鬼子的断手叭嗒落下,后面鬼子的尸体扑通倒了下去。同时,断手鬼子的身体被跟上的两把刺刀插入,狂叫声嘎然而止。

痛恨倭寇的弟兄们,请投票支持本书!

正文 第二十四章 无番号部队

  剩下的四个鬼子惊得目瞪口呆,站成半圆形围着张林,谁也不敢出枪先刺。张林伸刀在最左边鬼子的眼前一晃,那鬼子急忙后退一步,右边鬼子觉得有机可乘,上前一步,一个突刺,张林正手用刀背一磕枪身,反手一刀,那鬼子的脑袋骨碌碌滚出多远。其余的三个日本兵精神垮了,见青纱帐这边被封死,拼命向西边已收割过的麦田奔去。李维明刚要命令步枪齐射,小旺子带的援兵到了,两支冲锋枪把三个家伙扫到在收割后的麦茬上。李维明忍着伤痛,赶紧叫去增援刘奋战他们两个。子弹没有留在他体内,伤口作了简单包扎。鬼子的三八大盖射程虽远,精度也高,但六五子弹弹道稳定穿透力强,易产生贯通伤,减小了杀伤力。

从战斗打响到全歼敌人也就十来分钟。消灭了36个敌人,缴获了一挺歪把子轻机枪,三十支三八步枪,1支手枪,有几支步枪被手榴弹炸坏了。另外,从子弹袋到军用水壶等一批军用物资也成了战利品。

我方只有李维明一人负伤。这让徐亮觉得代价也实在不小。好在这时候药品、绷带还算不缺。

徐亮对聚拢来的乡亲们道:“老乡们,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是老百姓自己的部队。你们有没有附近村庄的?把这些收过的麦子赶快运回去吧。鬼子很可能会来报复,告诉附近村庄的乡亲们赶快躲一躲。”

那用镰刀砍鬼子的青年:“长官,俺要投军,收下俺吧。”

“对对,俺们要投军,打鬼子报仇。”又有些人跟着喊。

“好,梁有田、严学文,你们两个来负责招兵。”

战争期间,参军手续极简单,报个名字、家乡就算履行了入伍手续。当场就有二十多个人报名。

骡子背上驮的军装取下来发了下去。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新兵马上就领到了枪,这在当时是罕见的。要知道当时即使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也很难做到这一点。

保四团成立时,机炮连、直属队不用说是有武器的,一营当时有90支七九步枪,后来弄到的杂牌步枪,一营又分到150支。这样,一营还有八、九十人没有枪。在兰封车站,缴获了200多支三八步枪,一营分到100多支。李维明还专门从一连抽出一个班收集、保管我方伤亡人员的枪支,奔袭内黄集车站时都带在火车上。内黄集之战,又缴获到30多支三八步枪和一挺歪把子机枪。在民权车站,又积极向撤退的国军私购枪支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买到50多支七九步枪和一些手枪。此时,徐亮这支队伍装备的步枪是七九步枪和三八大盖各占一半,只是三八大盖的弹药补充不易。在民权招募的新兵发的却是鬼子的制式步枪三八大盖,让过路的国军备感惊异。当时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大都是人多枪少,武器奇缺,而徐亮的队伍却是人少枪多,武器质量也非同一般。只可惜多数军人军龄太短。

“麦田打靶”之战后,徐亮这支自称八路军的没有番号的部队,士气高涨,一扫在民权车站东西受敌时的紧张气氛。此时部队有300多人,装备有:

82迫击炮一门;俄式1910轮式马克沁重机枪二挺;捷克式轻机枪二挺;日式歪把子轻机枪二挺;德式冲锋枪10支。步枪是中国军队的制式七九步枪和日军制式三八大盖步枪。另有100多支老套筒、汉阳造及少量三八步枪储备。弹药尚算充足。

已近黄昏,徐亮命令集合,加速前进。不顾李维明反对,让人把他扶上担架。刘奋战等一连的战士争着当担架员抬他们的连长。

上级派来的10名骨干,两个已经在战斗中牺牲,四个留在了陈浩那边,情况不明,现在李维明又负了伤。本来这支部队就干部奇缺,尤其李维明这种军事和政治素质都强的干部更少,他的负伤让徐亮感到心情沉重。如何把这支部队和这些武器按计划带过河,进入我党新开辟的游击区和根据地?要知道即使是他们换下来的汉阳造、老套筒带到根据地也是好东西。更何况那些八路军主力部队都不多的好武器?徐亮深信,在加强一些政治、军事干部,经过一段时间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这支部队一定会成为特别能打的好部队。但是现在,它还相当脆弱,虽然部队的装备好于一般中国步兵部队。

徐亮亲自带二连和直属队在前面开路。梁有田带机炮连和一连居中,三连殿后。

倪德平在上海和鬼子打过仗。与鬼子交锋打阵地战,每每我军伤亡都大于鬼子,靠血肉之躯与强敌英勇搏杀。今天徐亮的“打靶”战术迅速消灭了30多个敌人,而自己只有一人负伤,还缴获了这么多战利品,让经历过保四团成立之初缺枪少弹情形的倪德平感到很兴奋。从巩县防空到今天的麦田“打靶”,倪德平对徐亮由服气、敬佩发展到有些崇拜了。

倪德平情绪极好地跟在徐亮身边,边走边说:“副团长,你真是神机妙算,咱们往北走了快一天了,就碰到这一伙鬼子,还给咱送来这么多东西。当初你命令炸了车站房,全体向北出发时,我还以为你准备领着弟兄们跟鬼子拼了呢。”

“哦?为什么?”

“我想,东边敌人压过来了,西边也被鬼子截断了,就是有撤退的命令也传不过来了。徐副团长是好样的,决不会领着我们向南跑,好了,民权车站就是我们的坟墓,为国捐躯的时候就要到了。”

“呵呵,倪连长有种,是条汉子。”

“可后来,你命令炸了站房,向北突围,我一想,副团长比我想的还要勇,不在这儿等鬼子,要主动找鬼子拼命。我也下定决心,今天老子就战死在沙场上,拼一个够本,拼俩赚一个!”

“咱们和鬼子打仗,是一场长期战争,勇敢很重要,可是光是敢拚命还不够。程潜司令长官到我们部队亲自布置攻击兰封车站任务的时候,说要我们把兰封车站当作自己的坟墓,我当时就告诉他,我们要把那里变成鬼子的坟墓。结果呢?

“当然是我们胜了,守车站的鬼子还不是都让咱给干掉了!副团长,你真神了。哎,这李连长咋看也不像新兵,我开始对他还不服气,看来,他八成是专门来投奔你的老部下。”

徐亮微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