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火中原- 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浩又发来了电报,通报他们准备在新集东南面湖北境内的黄土岗、乘马岗一带设伏歼灭尾随姚大喜部的清军,特别是李续宜的两个营1千多名湘军。现在已经派人和姚大喜部捻军联系相关配合接应事宜。

胃口不小,一下子就要歼灭1千多湘军?陈玉成、李秀成歼灭李续宾的六、七千人可是集中了数十万大军的呀,就第一师5000多人,不足1千支的滑膛式步枪?第一师的防区正面从安徽边界一直到武胜关,虽然陈浩、张林绝对不会处处分兵防守,但是一些要点还是需要兵力驻守的,而对方好像还有数千绿营兵?虽然绿营战斗力远远不如湘军,但是赫哲图的部下不是也有少数能打的家伙吗?

我哟看了看地图,黄土岗、乘马岗一带倒是设伏的好地方。利用好地形,这样可以发挥我军手榴弹、炸药包的威力。引诱敌军入围的办法陈浩他们肯定有的,至于那些绿营,跟在湘军后面好有些距离,这些家伙的战斗意志确实比湘军差远了,如果不是湘军打头阵,他们也写从中分些功劳的话,敢不敢这样紧紧追击可能都是个问题。嗯,把这些家伙分割、阻击,乃至击溃不让他们有机会增援进入包围圈的清军应该是可以办到的,不过火候要掌握好,这点,相信陈浩办得到。

正文 159。冬衣之战(6)

  159。冬衣之战(6)

只是,兵力好像没有歼灭战所需要的绝对优势。这可是我军整训后的第一次硬仗,拿湘军练兵锻炼队伍还真是让人有些兴奋。我立刻命令把直属队一营和机枪连从光山调往新集增援第一师,并电告了陈浩西面孙葵心部的情况。

要是把军直属队全部拉到南面作为第一师的增援部队估计消灭南路的敌军应该不是问题,即时出于断锻炼队伍、保存实力的考虑,把军直属队全部或者部分当成战役预备队,胜利的保险系数也加大了许多。但是其他方向呢?尤其是东面怎么办?东面,如果仅仅是穆腾阿的骑兵倒也好办,先以三师的部队依托史灌河阻击防御,以二师一部作为后备,待南面歼灭战结束,再集中主力采取攻势收拾他们。经过数月训练,三师依托地形工事打一场阻击战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何况还有二师为后备?至于信阳方面的敌军,估计也不敢趁机出来袭扰。当初淮滨等地陷落的时候,信阳的敌军不是一直按兵不动的吗?不过他们要真是出来了,那才是真合我意,我们还可以放弃一些地方,比如罗山、正阳、息县之类的让他们出来的离信阳城更远一些,兵力更分散一些,那样对我们夺取信阳可是大大的有利。在歼灭了南路包括湘军在内的清军和击败西面的敌军骑兵以后,虽然敌人短期内难以组织大的兵力来报复我们,但是我们的实力也将很大程度上暴露,敌人再也不会把我们当作边远地区的无关紧要的“匪患”了,大规模的围攻是早晚要发生的事情。我们必须要抢在敌人围攻之前拿下信阳了。

但是冬衣的问题还是必须尽快解决。奔袭桐柏的准备工作不能停顿,只是先后顺序要调整一下。我随即命令第二师把在正阳的部队向明港集中、息县的部队大部分向淮滨的第三师部队靠拢。在条件不利情况下,可以相机放弃正阳、息县,但是要放弃明港和罗山则必须得到我的命令。估计刘奋战接到这个命令可能又要郁闷一阵子了:别人带兵攻城拔寨,轮到他带兵却是弃城失地!

辛兴那边很快又有了新的报告。不愧是侦察兵出身的,情况摸得倒挺快。

孙葵心部现在有6000多人,大部分有骡马坐骑,但是却算不上是骑兵,只是增加了一些机动能力而已。随军有相当数量的老弱妇孺,能战者大约半数多一点。目前其前锋已经到达固始县城以东十公里的分水亭,据侦察孙葵心本人现在在分水亭东面7公里的泉合浦,这两地都在固始县境内,此前辛兴已经把三师大部分兵力撤回了史灌河西岸。东岸只留了少数侦查人员监视侦查。这个辛兴倒也果断,这项临机处置相当合我心意。确是个将才。

再往东,在豫皖边界地带,孙部的殿后部队依托村落、丘陵等地形顽强阻击着清军骑兵的前锋部队,节节抗击,但是伤亡相当重,随着清军后续部队的不断到达,已经渐渐不支。

正文 160冬衣之战(7)

  160冬衣之战(7)

孙葵心的情况已经相当危急了,清军骑兵的前锋离泉合浦也就是十几公里,一旦突破他的后卫防线,这十几公里对于骑兵来说用不了多少时间的。向北是淮河,而且淮河北面的阜阳有胜保和翁同书的清军,向南是史灌河转弯处,渡河后可以进入山区,那里也是我军的防区,而且以他带领的这样一支队伍进山也颇为不便,没有我们,他们也很难摆脱清军的追击。

孙葵心已经正式派代表到固始请求我军允许他们从固始县城东面4公里史灌河东岸的沙河镇直接渡过史灌河。

辛兴遇到这样的事情却不知如何处理,向总部请示怎么办。

看来东面的情况还挺急,战斗打响的时间可能比南面还会早一些。我略一思索,指示第三师:可以允许孙葵心部的老弱妇孺等非战斗人员直接在沙合浦过河,孙部的战斗部队则应该向北到达丰港后向西渡过史灌河进入桥沟镇,稍事休整后,按照董大海指定的那条路线进入休整地域,如果情况实在危急,他们的战斗部队也可以向北稍近一些的姜集渡河,然后沿东岸行军直接奔向往流镇。至于那些老弱,如愿意在固始休息则予以安排,如果不愿意则在他们过河后迅即将他们送往桥沟和往流镇与他们的主力会合,免得他们怀疑我们要把他们的家属当人质。至于固始与沙河镇之间的那座桥梁要在我们允许的那些人渡河后迅即炸毁。另外,准备沿河阻击清军骑兵。

看来,还是要亲自赶到固始去,待在后方发号施令实在不习惯,尤其在这个里信息化时代还很遥远的时候。对了,这个辛兴虽然是侦察兵出身,对于敌人渡河的主要地点可能会侦查的比较清楚,也可以事先重点布置兵力迎击,但是,敌人都是骑兵,一个地方渡河受阻,可以很快机动到另外的地方再抢渡,而辛兴的部队基本都是步兵,可是无法跟随对方再河的另一侧快速机动,分兵处处设防则处处薄弱。如果敌人利用机动能力在我军防守薄弱处大批渡过河来,上万名的骑兵集团冲锋,或者分多路侧翼迂回,辛兴的三、四百支滑膛枪加上一些弓箭队恐怕难以阻挡。对了,要加强侧翼工事,多设置路障拒马,嗯,对了,那些安装有铸铁炮的船只也一定要好好利用好,虽然机动速度慢,但是沿途摆开,对于正在水中泅渡的骑兵威胁还是很大的,必要时还可以在两岸之间机动,或者实在不利的时候转移部队。

还有,那孙葵心能相信我们吗?会把老弱妇孺交给我们吗?会按照我们指定的路线行动吗?也许他不该相信我们才是正常的,就像我们也不相信他一样?怎么办?还是赶紧在第三师在史灌河前线的部队中找到原来在捻党里比较有地位的人,最好是和孙葵心有交情,至少是认识的人去和他们联络,他们处境危急,在这种情况下,也许不得不相信我们一次。那样,真是他们的幸运。如果他们不听劝告全军覆没在史灌河东岸一带,到时候也怨不得我们,这样对我们倒是有利,困兽犹斗,清军也会被他们杀伤不少,到他们即将覆灭的时候我们再出击救他们一把,救出多少算多少吧。这想法,…似乎不太地道吧?管它。到时候看吧。

我立刻命令通知齐岳带上骑兵第一营和第二营准备跟我赶赴固始。

正文 161。 冬衣之战(8)

  161。  冬衣之战(8)

董大海说道:“政委,还是我带队去东线吧。”

我摆了一下手:“大海,情况紧急,不必争执,还是我去合适。”

董大海不再说什么,忙着下达我刚才的那些命令去了。

董大海也确实不适合去史灌河,那里不仅是要战斗,还有政治方面的任务。再说,我也要利用一切机会增加自己的战场经验。这只能在战场上积累。这可不能告诉他,原来的徐亮,战场经验应该是很丰富的。不过,亲临一线好像也是传统,董大海倒也不疑有他。

秦雄和崔明贵一起来到总部。

秦雄:“报告政委,直属队一营和机枪连已经集合完毕,是否可以出发?”

我问:“谁带队?”

“我让一营长带队?”

“你不去?”

“报告首长,我想带领直属队其余部队跟您一起增援固始。我们强行军前进,应该不会比齐岳的骑兵晚到达多少时间。”

“哦?我正要更正刚才的命令。”我说。

秦雄赶紧立正。

我说道:“命令直属队一营长立刻带领已经集合的部队出发赶往辛集,另外,你立刻带领军直属队除了总部警卫连之外的其余部队随后赶往新集接受陈军长直接指挥!”

“什么?政委,可是固始方面……”

“什么可是,能否迅速歼灭或者击溃南线敌军才是此战的关键所在!这都看不出来?赶紧执行命令!”

“是!”秦雄敬礼,匆忙出去了。

“那我呢?”崔明贵满脸期待。

“你的部队继续在驻地训练待命,等我从史灌河返回再给你具体任务。”

“什么?政委,不是让我们待命出发吗?我们都准备好了,怎么又让我们呆在家里没事了?”

“少废话!谁说你们没事了?训练!原来也是说让你们两天后出发的,何况现在情况变了。”

“不正好让我们提前出发吗?反正我们已经准备就绪了。”

“可不是让你们去史灌河的,那个地区适合你的那辆宝贝坦克吗?等给你架好沿途的浮桥,弄好通道,黄花菜都凉了!”

“那,我可以先带几个人当步兵,或者骑兵嘛,配了那些光复枪,不去上战场,子弹用在靶场上多可惜。再说,您现在只有两个警卫员了,还有一个去执行任务没有回来,我可以带几个人当你的临时卫士。”

“去,去,我让我们的装甲大队大队长,未来的装甲学院院长或者有可能是装甲兵司令给我当警卫员?你当我什么人?昏君呀。”

看着走过来的赵飞雪,不等她说活,我就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你也留在总部,协助董参谋长做机要文书工作,要有大的战事了,总部工作会非常繁忙。”

赵飞雪没说什么,默默点了一下头。真不像军人的样子。怎么,眼圈还红了?我也只当没有看见,只顾自言自语道:“这个齐岳,怎么搞得?还没把队伍集合好?小高,你去看看!”这个小高叫高山,是当初陈浩给我的六个卫士之一,部队整编扩充现在这六个卫士有四个到各个师当了营长,只有高山和王弘义一定要坚持留下来。算了等一段也要让他们两个下部队去,干部奇缺,警卫员从训练好的新战士里面选拔就行了。

正文 163。 冬衣之战(10)

  163。  冬衣之战(10)

好像这辆三轮摩托就已经配属给她了似的。这可不能任由她胡闹。听说生产出了新的电话机倒是让我很兴奋。现在电话机确实不够用,电线也缺乏,我们占领区域之间大部地区尚未实现电话联系,只有光山和新集之间正在架设临时军用线路。嗯,真好,史灌河前沿要对付敌人的骑兵,步兵的机动能力不足的问题倒是可以用通讯能力的强大弥补。

我说道:“正好,那些电话机就不要拿进来了,放在车上,一起带到固始。”

“政委,你要去固始?我也去!”花小莉道。

我没理她,问董大海:“总部原有的那些对讲机、步话机还有多少能用的?”

“还有几部。”

“装几部到车上,其余的让秦雄送到新集。”

“是!”

我从王弘义手中接过那支新枪,这枪与第一批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工艺好像细致了一些,明显的变化是弹匣增大了。

“这应该是50发的弹匣吧?”

“是,首长。”

“有子弹吗?”

“有,每支枪配了500发子弹呢。总共配了三个弹匣。”王弘义兴奋地说道。

“好。”我心中忽然涌起一股说不清的豪情,或者说冲动。一支有500发子弹的半自动步枪在手,忽然感觉自己似乎很强大。奔赴战场一显身手的念头强烈不可遏制。

“高山、王弘义,赶紧把马拉出来,立刻跟我出发!”我说着,把枪往身上一背,大步走向门外。

“是!”两人赶紧挎枪,备马去了。

摩托车就停在门口。一辆美式三轮摩托车,八成新的。好久没有骑摩托车兜风了。这辆车让我怀念起从前军校的生活。命运是如此的无法捉摸。

我一步跨上了驾驶座。王弘义、高山已经把马牵来了。我发动了摩托车,问跟过来的董大海:“东西装好了吗?”

“装好了。”

“好,总部这里就交给你了!”

我又冲着两个警卫员说了句:“出发,你们两个跟我去固始县城。”

话音未落,我已经把那辆摩托车开了出去。

爽!这样风驰电掣的感觉很久没有体会到了,说实在的我对骑马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来到这个时空,骑马似乎是最快的机动方式,不得已也只好配备了马匹。

这个王平真有办法,怎么改装的?或者是把剩余的汽油都加到了车里?应该不是采用木炭燃烧法,这动力如此强劲,也许是用的植物油?那是有点奢侈。不过有这样的交通工具到固始的七、八十公里的路程以本哥们的个把小时也差不多就到了吧,虽然此时没有柏油或者水泥的路面,但是这种军用摩托车的越野能力也是很强大的。

到了光山东门被拦了下来。让我感到有些恼怒。

一个下级军官一脸兴奋地跑到车前立正敬礼:“报告政委,直属队警卫连一排排长张东山奉命率部巡查警戒光山东门,请首长指示!”

未等我开口,随着急促的马蹄声,后面跟上来三匹骏马,我看了一眼后视镜,前面两人是高山和王弘义,后面骑在我的马上的竟然是花小莉。她怎么也跟上来了,真是会胡闹!

正文 164。 冬衣之战(11)

  164。  冬衣之战(11)

可是当着这个张东山和他的士兵的面又不好说的太多。真是头痛。

我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