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东欧文学简史(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东欧文学简史(下)-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库台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很早就丧失了父母双亲,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悲惨遭 

遇,对他的创作有很大影响。米吉安尼年轻时受到了俄罗斯进步作家和苏联 

革命文学的熏陶,逐渐认识了封建道德和宗教的虚伪性。离开玛纳斯蒂尔的 

东正教讲习班之后,米吉安尼在斯库台城郊当了教员,与农民兄弟保持密切 

的联系,深刻地了解了农民的贫困和愚昧。1935年春,米吉安尼回到斯库台, 

写完了诗集《自由的诗》,后来与《新世界》密切合作,发表了许多诗文。 

1934—1936年,是米吉安尼创作的盛期,发表的作品包括诗集《自由的诗》 

和大量的散文。 

      《自由的诗》由《复兴之歌》、《贫困之歌》、《西方之歌》、《青年 

之歌》和《最后的歌》五部分组成。在卷首诗《序言的序言》中,诗人以唯 

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大声地向世界宣布:人们再也不相信上帝,再也不被 

 《圣经》的神话故事所欺骗,表达了他愿为人类的自由和正义事业而献身的 

决心和意志。 

      《复兴之歌》由《新时代的儿女》、《让人诞生吧……》、《觉醒》、 

 《火星》、《青春颂》及 《未唱出的歌》六首诗组成。在《新时代的儿女》 

中,诗人写道:“兄弟们在黑暗中诞生、成长”,从前的受苦人,如今也懂 

得了自己的伟大,并且要投身到新的战斗中,以此表现他对无产阶级解放事 

业的同情。在《觉醒》中,他号召人们“粉碎往日的枷锁”,他所痛骂的发 

疯的泰坦们(《即外国侵略者》),也包括阿尔巴尼亚国家的统治者。在《未 

唱出的歌》中,他把新兴的苏联比作太阳。在《青春颂》中,诗人在青年一 

代身上看到了解放祖国的希望。 

      《贫困之歌》是诗集《自由的诗》的第二组诗。其中的第一首《贫困之 


… Page 70…

歌》,细致地描绘了城市贫民艰难凄惨的生活画面。《对上帝和宗教的咒骂》 

中,诗人抒发了自己对“矗立在我们低矮房屋之上的清真寺的钟声”、“封 

建主义千百年来的堡垒”以及其他压迫者无比愤恨的感情,揭露了宗教的虚 

伪性。 

     米吉安尼的可贵之处,不在于他对黑暗现实的揭露,而在于他对美好未 

来的呼喊与歌唱。在《未唱出的歌》中,诗人表示他的歌在“等待着最幸福 

的日子降临,到那时候,它将毫无畏惧地从心里迸发出来,自由飞扬。”在 

第三组诗《西方之歌》里,他痛斥了那些拜倒在西方颓废文化面前的知识分 

子。《旅行者的心灵里》以及其它一些诗篇,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无产者的 

同情。他明确地指出:在西方国家里,“钢铁和烈火”的“烟黑”,正在准 

备一场新的扩军备战,污染了天空,而“工厂的汽笛”和无产阶级也在大声 

疾呼:反对这种扩军备战。第四组诗 《青年之歌》以激越奔放的旋律,歌唱 

了纯洁的爱情、美好的未来和生活的欢乐。诗人在《神魂颠倒的春天》这首 

诗中,欢呼“春天已经来到人间”。这里的春天指的是共产主义的春天。诗 

集的最后一组诗《最后的歌》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向往。 

     米吉安尼的散文作品可以分三类:一、讽刺小品;二、描写城市生活的 

散文作品;三、描写农村生活的散文作品。 

     米吉安尼早期创作的讽刺小品,揭露、控诉了宗教、卖国知识分子、统 

治阶级和法西斯主义的罪恶行径,如《是受苦受难的花鹿还是心满意足的蠢 

猪》一文,无情地嘲讽了社会的伪善。《悲剧还是喜剧》一文,猛烈的抨击 

了宗教和法西斯主义者所宣扬的各阶级之间“和平”的欺骗性、虚伪性。《收 

获》是一篇酷似寓言的短文,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穷兵赎武的罪恶以及他们 

的侵略政策给人们的心灵造成的创伤。这些讽刺小品,都充分地表现了米吉 

安尼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的革命进取精神。 

     米吉安尼描写城市生活的散文作品告诉读者:黑暗的不合理的社会制 

度,必将被光明的合理的社会制度所代表。这类作品中的名篇有《我们城市 

的复唱曲》、《在教堂里》、《禁果》等。它们大都描写城市乞丐、失业者 

的悲惨遭遇,真实地反映了1935年前后尚未很好地组织起来的阿尔巴尼亚无 

产者的状况。 《一个女人的故事》和《每天请给我们吃的》,揭示了旧社会 

给无辜的人民群众造成的深重灾难。《家里的大学生》展示了被侮辱被损害 

的人们的种种不幸,揭露了斯库台资产阶级家庭的荒淫无耻。这些作品无疑 

表现了作家盼望革命早日到来,消除人间痛苦的真诚愿望。 

     几篇农村题材的散文和作者根据在普克镇任教期间的生活经历写成的短 

篇小说,是米吉安尼全部作品中最优秀的一部分。其中家喻户晓的有 《玉米 

的传说》、《小留利》和《泽奈力》。《玉米的传说》表现了封建主义、资 

本主义制度给山民们带来的奇耻大辱。 《大人,你要木炭吗?》描写了一个 

普通卖炭者悲哀与酸辛的经历。《樱桃》通过对一个贫苦而可敬的妇女与美 

丽的樱桃的巧妙对比,寓意深刻地表现了连樱桃都吃不上的穷苦人,一生只 

能在贫困中生、贫因中长的命运。《小留利》以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和感人 

泪下的人道主义精神,描述了穷苦的农民孩子一贫如洗的可怜状况和孩子对 

老师纯真的爱。特别要指出的是,米吉安尼还深刻地揭示了造成农民悲惨命 

运的原因。那就是:灾难来自于索古王朝专政时期的统治者和议会,他们才 

是穷人最凶恶的敌人。 

     米吉安尼一生写下了不少诗文,这些作品有的属于浪漫主义,有的属于 


… Page 71…

批判现实主义。有的两种因素皆有,不能绝然发开。米吉安文笔犀利,清清 

隽永,作品具有强烈的战斗性。他善于巧妙地运用幽默、讽刺、象征、寓意、 

对比等艺术手法,使作品的主题思想表现得非常深刻。 

     米吉安尼对后来的作家和阿尔巴尼亚文学具有巨大的影响,正如作家、 

文学评论家克利斯塔奇·都都拉尼所说:“米吉安尼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了诗 

歌的新风气。从各方面讲,都是新颖的:新的主题,新的表现方法,新的视 

野,新的旋律。” 

     在这一时期里,除革命诗人、作家米吉安尼之外,文学成就较大的作家 

还有范·诺里(1882—1965)、弗乔·波斯托里(1889—1927)和契玛里·斯 

塔发 (1921—1942)。诺里是一位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文学作品主要 

有诗集《影集》(1947)和《在河岸边》(1930),传记文学《斯坎德培传 

记》(1921)。波斯托里是一位小说家,主要作品有《为了保卫福国》(1919) 

和《记忆之花》(1921)。斯塔发是阿尔巴尼亚最早的共产党人之一,也是 

 “1935年的一代”的重要成员。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秋怨集》(阿尔巴尼亚 

解放后出版)。另外,舒泰里奇的诗集《觉醒的歌手》、《致阿尔巴尼亚》, 

布尔卡的诗集《当夜莺哭泣和欢笑的时候》,恰奇的诗集《我的理想》,瓦 

尔菲的诗集《被压迫者的呼声》等,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索古政权的腐 

败与反动,反映了人民的贫穷与灾难,描写了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表达了 

人民群众对封建资产阶级制度与统治者的不满与愤恨,歌颂了共产主义运动 

和爱国斗争,谴责了法西斯主义、反动宗教和帝国主义战争,表现了对阿尔 

巴尼亚美好前途的憧憬。 


… Page 72…

                          民族解放战争时期文学 



     1939至1944年,阿尔巴尼亚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敌,同意大利和德 

国法西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后,终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打败了法西 

斯侵略者,取得了祖国解放和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在民族解放战争中诞生的革命文学,继承了民族复兴时期文学和民族独 

立时期文学的优秀传统,为解放后的社会主义文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人民之声报》、《自由的号召》以及游击队中的各种战报、小册子, 

是发表反映民族解放战争生活的文艺作品的主要阵地。全国各地涌现出成千 

上万首民歌,描绘了民族解放战争的风貌。表达了人民群众誓死保卫祖国、 

击败侵略者的意志和决心。诗人们也勇敢地投入了战斗,写下了许多充满革 

命激情的诗篇。 

     人民群众在民族解放战争中所表现出的骁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 

气概,首先在民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一首民歌中这样唱道:“捧起一杯 

土,/可以挤出烈士的血;/捧起一杯土,可以挤出英雄的汗。/在全国各地, 

每当一名英雄人物为祖国而献出生命的时候,人民群众立刻就为他编诗作 

歌。例如,被称之为麦兹戈兰山上的“闪电”的英雄阿西姆·泽奈力牺牲的 

当天,一首歌颂英雄的民歌,就在游击队中产生了:“……阿西姆同志跳出 

战壕,/他神勇果敢象蛟龙。/绝不许意大利法西斯把祖国践踏,/硝烟中他猛 

杀猛冲。/群山、平原不停地发出呼啸,/维约萨河水滔滔清又清。/阿西姆同 

志头受重伤,/他为自由英勇战斗,壮烈牺牲!/”游击队中智勇双全的女英 

雄,更是广大战士和群众十分热爱的崇敬的对象。例如,一首歌颂十六岁的 

女连长、人民英雄卓尼娅·秋蕾的民歌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山乡的女儿,/ 

农村的姑娘,/你继承好传统,加入了游击队,/打起仗来如同勇士一样。/ 

男女青年都以你为榜样,/你这祖国的勇士,/象闪电一般光芒万丈。/你总是 

战斗在最前线,/枪林弹雨中毫不惊慌。/卓尼娅啊,只要人民在,/你永远都 

将作为一个女英雄活在他们的心上。/” 

     民族解放战争时期,每个突击师、突击旅,都有自己的进行曲。它们是 

战斗岁月的真实记录,是鼓舞人民前进的进军号。这些歌曲以强烈的时代气 

息,深刻的思想和热烈的感情,在游击队民歌中居首位。 

     此外,还有许多民歌愤怒地声讨了法西斯的野蛮暴行,揭露了“国民阵 

线”的反动面目,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渴望祖国解放的深情。 

     民族解放战争一开始,许多年轻的诗人就上了前线,同人民一道肩负起 

保卫祖国的重任。他们一方面用枪弹打击敌人,一方面又在桦树皮、旧报纸 

和烟盒纸上,写下了一曲曲歌颂民族解放战争的颂歌。他们当中著名的人物 

有法特米尔·加塔(1922—1989),拉扎尔·西里奇(1924—)、穆萨拉依、 

科尔·雅科瓦 (1917—)等。 

     加塔是爱国教师的后代,十七岁就加入到反法西斯斗争的行列,二十岁 

又挎枪上了战扬。他经常按上级的指示,奔波于各个突击旅的战壕里,与广 

大游击队员同生死、共患难,用满腔的热血写下了数以百计的歌词,然后又 

由游击队作曲家谱曲,在全国四处传唱。像《青年,青年!》、《呐喊》、 

 《老人与少年》、《重峦叠幛的群山》等铿锵有力的赞歌,鼓舞、抚育了一 

代又一代的阿尔巴尼亚人,成为世代不衰的名篇佳作。加塔的游击队诗歌, 

是战斗的号角,是时代的最强音。加塔还写下了《少年》、《契里库》、《吉 


… Page 73…

雅姑姑》, 《阿尔巴尼亚心》等数十篇充满革命激情,富有人情味的短篇小 

说,塑造了宁肯牺牲性命也要保护游击队的红星的小游击队员,为祖国和革 

命战士献出亲生儿子的坚强母亲等一系列英雄形象,歌颂了人民的英雄气概 

和崇高气节。加塔的这些不朽的作品,历来都是对革命后代进行爱国主义和 

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西里奇是民族解放战争时期与加塔齐名的诗人。早在青年时代,他就参 

加革命活动。意、德法西斯侵占阿尔巴尼亚之后,西里奇作为一名游击队员, 

战斗在祖国的四面八方。1944年,西里奇被捕入狱,关进集中营。无论在战 

场上,还是在集中营里,西里奇都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后来收入 《囚徒》 

 (1940—1942)和《在战斗中》(1943—1944)两本诗集里。这些诗有的抒 

发了诗人热爱祖国、向往自由的情怀和对法西斯当局的憎恨,有的号召人们 

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斗。 

     穆萨拉依是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作家、诗人,生前曾荣 

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称号。1941年,阿尔巴尼亚共产党一成立,他就加入 

了党组织,并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从事政治、文学活动,经常在秘密刊 

物《自由的号召》上发表诗文。1944年,针对敌人蛊惑人心的反动宣传,他 

以“布布里兹卡”(意为“雷电”)为笔名,发表了《昨日和今天》的小册 

子和轰动全国的长篇通讯《步步跟随第一突击师》,深刻地揭露了敌人的卑 

鄙伎俩,宣传游击队的英雄事迹。同年他还发表了优秀的讽刺长诗《国民阵 

线的史诗》。这部非凡的叙事讽刺诗,以辛辣的漫画式的笔致,揭露和嘲讽 

了“国民阵线”在民族解放战争时期可耻的行径,对帮助人们在错综复杂的 

斗争形势下认清它的虚伪,反动本质,促进民族解放运动的顺利开展,起了 

很大作用。长诗还真实地刻画了弗勒希里和科尔楚里等“国民阵线”头子阴 

险、奸诈、毒辣的典型性格,成功地塑造了人民群众所喜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