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的玫瑰 作者:闾丘露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行走中的玫瑰 作者:闾丘露薇-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样的,我的鞋子们,手袋们,都是这样。

  忽然发现,原来我的生活是非常简单的,我需要的东西不是那么多。只是很多时候,那些漂亮的东西总是让我有拥有他们的欲望,但是拥有了又如何。

  大学的时候,我是班上第一个戴上金项链的,其实现在回想起来,一个大学生,还算清纯的样子,却在脖子、手上戴上金璨璨的东西,虽然我的这些首饰都是母亲从香港带过来,款式已经算是新潮,还是很不协调的样子。只不过,那个时候,还不懂得,什么东西才是适合自己的。只是觉得,别人都希望有的东西,我有的,更多的还是虚荣心。

  直到现在,我还是不喜欢珠宝首饰。别人都说,女人最容易被打动的,是闪亮的钻石。在我看来,一颗闪亮的钻石和普通的玻璃没有什么不同。当大家用羡慕的眼光,小声地讨论刚刚从身边走过的女人,手上的戒指是多少克拉的时候,我会很白痴的说,我怎么就看不到啊。

  人开始变得成熟之后,发现生活的快乐不是来自物质的东西。当然,物质生活可以带来生活的便捷,过自己理想当中的生活的样式。但是这些,都不是生活快乐的前提。生活的快乐,是在自己生活的不同阶段当中,用心去发现和创造的。

  以前的生活,物质生活并不富足,但是仍然觉得快乐。还记得如果学校要组织大家到公园去春游,我就会让奶奶帮我准备第二天的午餐。常常是一根香肠,切成片的白面包,一个装满白开水的军用水壶。中午的时候,同学们围成一圈,开始交换各自的午餐。中午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还有一张张的笑脸。

  这样的感觉,现在同样也能够找到。在香港的时候,会和朋友到中环soho区的那家小店买一个bagel喝咖啡,然后开车到山顶,在山路小径边上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一面享用我们的午餐,一面百无聊赖地看着远方,山脚下的高楼大厦。。

  和以前不同的是,我们现在可以自己开车了,所以我们随时可以去我们想去的地方,我们的选择变得挑剔了,就好象,我一定要到那家小店,然后要去买指定牌子的咖啡,因为我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我们的能力也有了,于是找到快乐感觉的方法越来越多。

  但是人好象总是不满足,很多人总是以为,如果能够得到更多,更加的富有就会更加的快乐,却从来不想想,自己是否能够负担,或者为了得到,是不是值得付出。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来享受可以享受到的东西,才是最心安理得的。

  虽然说,做女人要比做男人要有更多的特权,比如说,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流泪,最多被别人说成敏感,或者软弱,如果是男人动不动流泪的话,别人会对于这个人是否坚强产生怀疑。但是女人要在工作、事业上面获得一些成绩,承受的压力要比男性更多。

  如果长得漂亮的话,好事的人就会觉得,这是因为这个女人利用了自己的长处,而如果不漂亮的话,别人就会觉得,这个女人算是有能力,但是肯定是在其它方面的不如意,从而变成了这样一个工作狂,甚至被称为女强人。

  很多人看到我会说,闾丘,你真的是依靠自己干出来的。

  就在我为了这句话感到欣慰的时候,很多人马上第二句话就会说,你还好吗,一个人。

  我知道,他们真的是关心我,真的是觉得我一个人挺可怜的。

  我无言以对。

  女性的成功,在很多人的眼里面,很难平衡事业和家庭,或者是感情。但是很多时候,大家只是用外在的形式来进行判断,我自己倒觉得,事业成功,或者工作顺利的大部分女性,往往更加自信,也因为她们的阅历,她们的头脑,使得这样的女人们越来越有趣。更加知道,如何分配时间,对待身边的人。

  别人觉得,我的婚姻失败,是因为工作太忙,其实很多不工作的女性,同样要面对婚姻的问题,感情的问题,不是这样简单就可以得出结论。

  别人觉得,我没有时间,所以我的女儿很可怜,但是我会觉得,她比很多的孩子要幸福。因为她知道,也感受到我对她的爱。我们像朋友一样的相处,随时随地表达对对方的感情。

 
  也有很多人说,闾丘,你必须承认,因为你是女性,所以你做的事情更加让人瞩目,所以才会这样的出名。

  我必须承认,在我们这个社会,如果女性去做了一些传统意义上应该由男性来做的事情,就会变得不同寻常,性别就变成了一个卖点。

  怎么办呢,没有办法。这个社会在目前的阶段,思维方式就是这样,没有办法来改变。只能够接受它,享受它。不过千万不要太放在心上,因为总有一天,会被别人忘记的。

  虽然在中国内地,很早就说,女人能顶半边天,也有很多妻管严,但是本质里面,这个社会男女并没有平等。

  有一次,在节目里面讨论一个有关女性的话题,有一个观众写信来说,在工作上,因为自己是女性,为了取悦客户,常常被要求做一些的事情,比如被逼着和客户喝酒,即使已经喝伤了也不被放过,让自己感到不受尊重。这是我一直觉得很难给出解决方法的一个问题,因为这是目前在中国内地很普遍的一个现象,也是很中国特色的一个现象,女性很多时候被当成社交场合一个促进交流的工具,

  我可以简单地回答这个观众,如果受不了,可以选择离开,但是我知道,在现实社会里面,要离开一个用来谋生的地方,不是那样的容易,很多时候,首先是如何生存。我只能够在节目里面说,希望那些男性,能够做一个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的人。

  人是生来平等的,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


关于品味

  绕了世界一个大圈,整整一个月。回到香港,决定好好地和女儿过过周末。香港太小,我们两个人太熟悉,于是决定去深圳住两天。而且我的最好的朋友也在那里。于是在蛇口挑选了一家五星级的酒店,带上了我和女儿的高尔夫球杆。

  我喜欢蛇口,是因为相对深圳其它的地方来说,要显得干净整齐一些,而且没有那种压迫的感觉,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坐船去。因为一想到,如果周末的时候走罗湖海关,在海  
关大楼做沙丁鱼,就会一点兴致也没有了。

  喜欢蛇口,还有一个原因,是海上世界这个地方,开了很多很多的咖啡店,因为刚刚开始,加上消费也算是高,人不算多。坐在咖啡店外,很多时候会以为自己坐在欧洲的街头。因为身边左右都是在蛇口工作的那些老外,而这样的地方,不管是香港,还是北京,都找不到。

  结果,整个周末,孩子们在酒店的游泳池乐不思蜀,一顿地道美食之后,还在高尔夫练习场过了一个下午。虽然当中大雨不断,但是听着雨声,反而让孩子们更加觉得有趣。他们在那里,打不到球,就开始一个一个往球场上扔。最惬意的,还是在广场的咖啡店,坐了整整一个下午,和朋友聊天,漫无目的,而孩子们则被广场上画肖像的画家吸引,结果乖乖地坐在那里一个多小时,每个人拿到一张,在我看来,至少要长大了十岁的画像。虽然我笑着对我女儿说,你知道吗,这就是你将来的样子,她还是把这幅图画当成了宝贝。

  朋友的老公说,你们过得真是小资。

  小资这个词是我在内地听得最多的一个词。很多的杂志以及朋友之间的对话,时不时都会提到这两个字。

  不过我倒觉得,这在中国并不是新鲜的东西,在钱钟书的《围城》或者是张爱玲的小说里,现在的小资们的生活方式,那个时候的人们,早就这么过了。不过那个时候的人们,是骨子里面的,比现在要讲究得多,用心得多。而不是现在,人们更加是从形式上面来讲。

  过去的小资,指的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自由,是对于自己的品味的认同。并不是和流行的外在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过去的小资,不会像现在这样,意味着去应该是小资们去的餐厅,看小资们应该看的书,听小资们应该听的音乐,说小资们应该说的话题,做所有小资们应该做的事情。

  在我看来,真正的小资,追求的应该是属于自己的思想和生活空间,坚持的是适合自己的品味,过的是自己想过的生活,接受流行,但是不会被流行所左右。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大概是刚刚上小学。一天发现家里的亭子间里面传出来很浓烈的香味。亭子间是我们家煮饭、吃饭和洗澡的地方。走过去,发现是我的表姊在里面。她说,她正在煮下午茶,她用纱布做了一个袋子,然后在里面装了红茶茶叶,然后放在牛奶里面,用平时烧开水的水壶煮热。她说来了客人了,加上饼干,就是英式的下午茶。

  很多年以后,我坐在伦敦文华酒店的咖啡厅里面,第一次在英国品尝地道的下午茶。茶具非常的精美,小铁架上面,分三层放着热松饼,三文治还有各种的水果挞以及其它的甜点。依靠有限的礼仪知识,我知道英式下午茶是需要按照一定的次序,来享用面前的这些糕点。咖啡厅的窗外就是海德公园,

  端着茶杯,忽然想起上海的那个下午,奶茶的味道已经记不清楚,点心只有上海出的苏打饼干,窗外对着的正是对面人家的窗户。但是那仍然是一个享受下午茶的下午。

  过现在意义上的小资生活是需要不少金钱的,北京的酒吧,一杯咖啡的价钱已经比巴黎的街头要贵上好几倍了。于是为了做小资,过小资的生活,很多人开始拼命工作,拼命赚钱。

  几年前,因为工作的关系到了德国,去采访一个作家。让我意外的是,这位大学教授、作家的家比我想象当中要简陋得多。看上去房子年龄已经不小,上楼梯的时候,会发出吱吱的声音。采访完了,作家的太太端上来一盘曲奇饼,她说,这是她刚刚烤出来的。还有她亲手煮的咖啡。坐在她家的沙发上。虽然沙发也已经不新了,但是我会觉得,这是一对生活品味绝佳的夫妻。

  我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去花墟买花。因为在花墟,所有的鲜花就那样随意地挤在一起,没有塑料装饰纸。我喜欢香港旺角的花墟,花多得让自己不知道如何选择。挑选完之后,店主会用过期的报纸把花包起来。在北京,没有太多的选择情况下,我选来选去都是那几种。很快,花档的女孩子已经认识我,每次选完花,她就会帮我捧着送我上车。只是我觉得有点不习惯的是,这里的花都用塑料装饰纸包起来,我觉得,鲜花和塑料花纸是两个世界的。

  回到家,把不同的花插进不同大小的花瓶,我没有学过插花,但是我现在已经能够体会插花给心灵带来的那种平和。

  我喜欢花,读书的时候,我喜欢在校园的四周采野花,然后把他们装在牛奶瓶或者是汽水瓶里面,然后放在宿舍的窗台上面。

  每个人的生活品味不同,我觉得不能够简单地判断品味的高低。关键是,这种品味是不是真正地适合自己,是不是让自己生活得快乐和满足。

  说到品味,让我想起了”情趣”两个字。

  很多人觉得生活太乏味了,大部分的人每天在重复着自己的生活。或者像我一样,生活丰富多彩,但是很多时候时间并不是自己的。

  生活是应该用心去感受的。生活的情趣更是用心去创造的。很多时候,它是没有成本的,不需要金钱也不需要时间。

 
  我的朋友,一家三口到了丽江去旅行。这是很多人都做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回到北京,吃饭的时候,他们给我看了三个人分别写的五绝小诗。他们每个人工工整整地用铅笔把自己的诗写在一张应该是随手找来的废纸上,还非常认真地署上自己的名字。我不懂如何来判断这些诗的艺术性,我只是被这人享受生活,分享感受的方式所深深打动。

  我还记得有一年的冬天,我到北京出差,正好我的朋友也来到北京。我们一起吃完晚饭,因为喝了点酒的关系,大家都变得有很多话要说。经过工人体育馆,很多老人正在那里跳交谊舞。

  〃我们去跳舞吧〃。

  这个平时自称不会跳舞的人突然提出这个建议,让我在那里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直到现在,每次经过那里,总会想起那个有点疯狂的夜晚,微笑就会不自觉地浮在我的嘴角。

  到不同的国家,我不喜欢拍照,因为我觉得,看到的东西,记在心里面就可以了。我也不喜欢去游览名胜古迹,反而我更喜欢在陌生的街道上乱逛,看那些在我身边经过的人。

  保持对于那些地方的记忆,除了我的心,还有那些从世界各地带回来的物品,全部都是实用性特别强的。当我用它们的时候,有的时候会想一想,这是我从哪里带回来的,于是记忆的闸门就会打开,一些愉快的回忆开始在我的脑海里面回放。


关于付出

  我相信一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吃到一顿的话,付出代价可能在后头。

  我也希望能够轻轻松松做到一件事情,比如减肥,我曾被那些减肥茶、减肥药品广告所吸引,觉得不错,只需要每天喝几次冲剂,吃几次药片,人自然就会像广告里面的范例那样,一个星期,或者二个星期,就能够变成一个身材苗条的人。只是,到现在,这只是我的美好愿望而已,一直没有实现。

 
  相信很多人有和我一样的想法,要不然,这些产品的销路不会这么好。不过我相信,大部分人的效果,和我差不多。

  我的一个从来看不上这些产品的朋友笑我:

  其实说到底你就是懒惰,因为你不想做运动,也不想控制饮食,因为那会非常的辛苦。生产商,就是利用了你们这些懒人的心理。

  在我的家里,放着我的同事送给我的一份礼物,是在我不知道第几次搬家的时候,祝我乔迁之喜。他抄了一段孟子的话和我共勉:

  天将降大任于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