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中国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话中国人-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吧,就这样趴倒吧,该回家就回家,再想也没有用。    
    我无怨无悔地看着球员们,却没想到结局会是这样!技术总是简单,速度太慢,再输下去我精神就要输光!猴年马月能再见希望?


第二章第15节 中国人的怪癖

    中国人的怪癖:难弃小脚之美    
    现在的女子不缠足,但却喜欢足小。近来流行又小又瘦又尖又长的女式皮鞋,似乎是缠足的变种。    
    中国男人到底喜欢哪一种?现代的,也即是时髦的女式小脚皮鞋,尚无人评论。过去的女人的小脚,却大有人品评。    
    现在,先来谈谈女人缠足的由来。    
    却说公元907年4月,受招安的副招讨使朱温逼唐昭宣帝让位。    
    自此,李唐王朝不再。    
    继之而起的是梁、唐、晋、汉、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代。    
    胡适认为,中国妇女缠足,可能始于五代,这是抽象的揣度;林语堂则具体地指出,缠足始于唐后主李煜的皇家歌舞会上。我的看法是在这个军人执政称帝的分裂时期。    
    在这战乱频生、生灵涂炭的帝国时代,小家大家居然成了女人主宰的世界。这主宰者其实是悲惨的空架子。    
    这是一个男人不顾家的年月。    
    这是一个没有礼义廉耻的时代。    
    男人大丈夫不能顾家,不是不想顾,实因为随时有国破家何在的危机。正所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但这些凡夫俗子,却一如顾炎武所言:“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可是知识分子,在这一阶段时期,表现得相当卑鄙无耻。客观存在的软弱性、投机性,已然充分地体现出来了,其代表者是冯道。    
    男人大丈夫,不能没有家庭情结,和平时期,他是主宰者,是小皇帝,是独裁者,战争时期,要想当也当不成了,因为要去远行杀敌,而家,是不能搬走的。这不是去旅游参观。在这非常时期,连石敬瑭也很卑鄙,干脆去做儿皇帝。一般普通百姓丈夫,自然也想在离开家前,做一番皇帝的行为出来,否则,走得不安心。    
    丈夫走了,女人就自由了。因为她也有一双能够翻山越岭的脚。“一丈之内曰夫”,如今千里之外,安知还会是夫么?男人很难相信不会不发生妻变。子女或许也会给敌人连带掠走。    
    怎么办?    
    缠足。    
    所谓“裹足不前”,这典故,我也疑是出自这个时代。    
    倘若裹足布不在了,做丈夫的就可以理直气壮地休妻了。    
    而且,大丈夫出门,就算不意战死沙场,也心安理得了。    
    残忍的手段,就是在这种特定时期发生的。我不认为会是李煜的皇家歌舞会上。    
    缠足,既不是国家命定的,也不是可以具体到认定是某一个男人自发地实施的。对这种发明创造者,至今是个悬案,无法颁发专利奖。就是调查落实出来了,这种迹近希特勒式的虐待,只能获得妇女界的一阵猛打。    
    但男人会袒护的,这也是一种爱嘛!    
    不错,这正是典型的、东方专制主义的爱法。谁受到这种“爱护法”,谁就惨不堪言。但男人会说,矫枉必须过正。    
    过正,岂不是成了“金莲”、“香莲”了吗?    
    女人的脚不是变得小巧玲珑、可爱极了吗?所谓“三寸金莲”至今还成为男女间的美谈。    
    请看清代方绚就著有称颂缠足的好处:    
    “瘦则寒,强则娇,俗遂无药可医矣!故肥乃腴润,软则柔媚,秀方都雅,然肥不在肉,软不在缠,秀不在履,且肥软或可以所求。秀但可以神遇。”    
    更有趣的是,清末民初的北大教授辜鸿铭,他喜闻小脚之臭,赞成女子缠足,宣扬小脚之美,他说,如果说写不出文章出来,一捏女人的小脚,灵感就来了。    
    你看,本来极残酷的手段,却发生了美感,成了精品,成为绝活。    
    这就难怪康熙帝屡禁不止,迫于国情只好撤回禁令,乾隆帝也下禁令,仍然收效甚微。直到光绪,直到民国、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算是灭绝了。    
    由此可见,一种行为观念一旦形成,中国人就很难扔掉。    
    林语堂得出结论并认定:“缠足是很痛苦的,但她有一双美观的脚,这是她一生的光荣。”    
    那么女人穿上小脚女鞋,也当是自豪而骄傲的,只是这与中国男人无关,中国男人也管不了,对这种女人,中国男人会说:你爱走到哪里就到哪里去好了。    
    这是实在话,也是无可奈何的话。    
    今天的男人无法管住女人,因为他所发明的专利过时了。他成了被人咒骂的对象,成了被尘封的历史。    
    至于今天的读书人怎么看待,想来也是喜欢小足女人的,不过,你放心,但凡缠过足的女人,她都会有遗传给后代的,将来女性的脚,不屑用穿小鞋,也人变得愈来愈精致美观。诚可谓“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


第二章第16节 中国小资女人

    中国小资女人:优雅而精致    
    有人说:小资,在很多人眼里等同于时尚、前卫、名牌、奢侈、享受……在经受了许许多多的评头论足、说三道四之后,风头正劲的《小资女人》以一种从容、优美的姿势展示生态袒露心曲。现身说法,让小资女人走到前台,向读者展示这一族类优雅而精致的生活……    
    (一)销售火爆不是偶然    
    近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大连、成都、重庆、长沙、武汉等大都市,白领们见面都会问一句话——看过《小资女人》了吗?如果回答是“否”的话,就会被问话者摆摆手,意思是你简直就是一个老土,已被时代淘汰出局,连讲话人家都懒得跟你讲。足见“小资”这个商标对现代人特别是对于现代女人的诱惑力。而这些大城市的书店及当当网上书店里《小资女人》这本书也正频频缺货,以至使出版该书的华文出版社不得不抓紧时间安排第3次加印工作。    
    是什么原因令这本刚刚推出的书如此火爆呢?记者走访了该书的责编黄鲁小姐。    
    黄鲁说,顺应时代潮流是该书的一大特色。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女人们的追求也越来越趋时尚化。代表追求生活品位的名词——“小资”一下子竟成了时尚和品位的标签,以至于像徐静蕾那样的足可以称得上是“中产”的玉女明星,都在网络上标榜自己是“标准的小资”。更不要说一些天天捧着一本《时尚》、谈着杜拉斯、卡尔维诺、村上、卡夫卡、看小剧场话剧、品星巴克咖啡的白领及准白领们了。    
    小资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小资女人》一书从“阅读、外型、视听时代、饮食习惯、居家特征”等几个方面作了通俗而又有趣的阐述。    
    创作力量雄厚是该书的另一大特色。该书其实是华文出版社聘请中国出版科研所世界出版网;打造的“新新女性视点”丛书的第一本。丛书的作者黄海波小姐不仅笔下绝对小资,生活中也是典型的小资女人。    
    在张爱玲和陈燕妮渐渐成为小资女人的代言人后,新生代女作家中就很少有能被公认的小资女人。而黄海波的出现,使这一池春水终于掀起波澜,她的亦小资亦搀杂点社会学的写法,更帮其奠定了新一代小资玉女掌门人的地位。有如此的创作队伍,《小资女人》的可读性得到了保证。    
    精心打造及多媒体联动也给该书增色不少,华文出版社特地聘请了专为《时尚》画插画的新一代灵感画家张宁先生给该书进行封面设计和内文插图。    
    以新浪、搜狐等文化频道为龙头的各相关网站也为该书做了网上宣传,在网上掀起了数场讨论高潮。    
    (二)大都市中疯狂蔓延    
    最不可思议的是,此书不仅是白领女性人手一册,连准白领还有诸多男性都是它的读者,更有甚者,一些十八九岁的学生也在认真阅读。    
    是的,在当今社会,如果谁是一名小资女人的话,她是应该值得为自己骄傲的,这意味着她有众多让人们羡慕甚至是嫉妒的条件。她可以毫不经意地说今天太疲惫,下班约几个朋友吃吃西餐、泡泡吧,轻松一下;她也可以穿着满身名牌,向别人诉说某某品牌这季的衣服太俗气;她还可以一边开着小车,一边抱怨它的性能太次,外观也有些过时……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瞄准了小资女人,越来越多的女性也发誓要加入到小资女人的行列中来。也正是因为这样,街头巷尾的“小资女人”就忽地多了起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队伍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虽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谁能为小资女人的定义说出一个最准确的概念,但大家都知道,刻意模仿、万般做作的一定不是小资女人。所以,你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小资女人,那你必须要了解小资女人。    
    也许有人会说:所谓小资嘛,就是比一般人过得强点,生活档次属于中上的那类人群。其实不然,小资女人也许收入不是最高的,但她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却是很多比她们经济实力更强的人们所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她们为了生活的舒适,是不惜花血本的。而另一方面,她们的压力也很大,仅仅是小资女人这个称谓就足够让她们苦苦支撑的了。    
    曾经有位小资女人为了一杯咖啡,奔波几十分钟赶到星巴克只为一份情调;也曾经有小资女人为了一条雅致的披肩竟飞到香港去定做,还有的小资女人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极力要求自己做到完美,但往往却是事与愿违。尽管是这样,小资女人的概念还是在现代文明中像病毒一样散播和蔓延开来。不知道有多少人渴望像小资女人一样生活。可是,要想彻头彻尾地成为一名小资女人,所必须的条件太多太多,而且对自己要求也必须严格。我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向往和小资女人一样的生活,也可以是激励自己不断向前进步的一种动力,所以《小资女人》蔓延的速度才会如此之快。    
    用该书责编华文出版社黄鲁小姐的话讲,该社之所以要推出此书不仅是想从另一个视点去探讨当今社会的“新新女人”,而且,《小资女人》一书中所描绘的优质生活,也是今天很多人都可以拥有的,它不需要靠大量财富、权势、名位来获得,但它需要一些智慧、一些品位、一些割舍来取得。    
    这正是该书最实用的地方——你不必很有钱,就可以轻轻松松做个“小资”。“小资”——一个复杂而又简单的字眼经常出现在各种报刊、书籍上以及时尚人士的口中。之所以说它简单,是因为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其意思,小资,在很多人眼里等同于时尚、前卫、名牌、奢侈、享受、精致……可为什么要说它复杂呢?是因为很难给它一个20字以内的具体注解。    
    (三)“小资女人”的几个条件    
    有人总结,一个“小资女人”至少应该具备以下9个条件:    
    ①穿用的名牌的标记不处于明显位置。不必需要人人都知道这些牌子,和你水平相当的人一定不会让你失望。需要注意的是什么样牌子的衣服配什么样牌子的鞋;配什么样牌子的手袋,绝不可含糊。    
    ②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素质,一般都受过高等教育,英文未必很棒,但口头禅里一定时常夹带几句时尚的单词。    
    ③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至少要有比较稳定的职业,收入高于普通民众,不一定都有车有房,但也是要住楼房,打出租车。钱包里夹着各种各样的卡,各个银行的信用卡、各个酒楼的打折卡……有两种卡必不可少,就是美容中心和健身中心的会员卡。    
    ④注重生活情趣,一般情况下不进厨房。三里屯、星巴克、必胜客、罗杰斯是经常光顾的地方,但必须清楚红酒的品牌、咖啡的种类、比萨以及牛排的各种口味。经常将“情调”一词挂在嘴上。有品位,看电影看法片或意片,听音乐选爵士,家里收藏着经典的DVD;孟京辉那样的小剧场话剧也是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    
    ⑤爱好整洁,每天早上起床后一定洗头、洗澡,出门前化妆的时间一般超过早餐时间。而且每天都要穿不同的衣服,一周不要重复。    
    ⑥向往SOHO的概念。家里有电脑,上网聊天有自己的QQ,一般情况下不用中文和男子聊天。    
    ⑦冬天穿裙子、短袖毛衣、长靴或半长靴,外加羊绒大衣,因为办公室暖气和空调很足;将长裤留到夏天穿,因为办公室都有冷气。    
    ⑧具有环保意识,爱护各种动物。例如有意无意地用点再生纸;走在街上决不随意丢弃手中的易拉罐;看到有人捕鸟虐猫,一定会挺身制止。    
    ⑨吃东西一般选择数量少、价钱贵的,比如西餐、日本料理、粤菜;习惯生吃的食物,比如三文鱼、生蚝、醉虾。    
    如果这些方法还不能让你详细对照自己是否是真正的“小资”,那就是选个随意的时间,优雅地坐在咖啡馆里,捧上一本《小资女人》,以村上春树笔下的闲散姿势,看看。


第二章第17节 中国当年的刘备

    中国当年的刘备:他也是小资    
    喜欢玩弄名著的王小山说,刘备当年也是小资。他写道,建安五年,刘备在平原城闲居。徐州被曹操破了以后,刘备单身匹马逃到了这里。平原是袁绍的地盘,在这里,他暂时不用为性命担忧了。众所周知,在刘备逃到平原八年后,袁绍家族被曹操所灭,好在那时刘备早已经到了荆州。    
    刘备的前半生是逃跑的半生,他不停地逃,似乎是在躲避命运的追逐。他投靠曹操、投靠陶谦、投靠袁绍、投靠刘表,只要有人收留他便会投奔而去,有的时候是带着兄弟和妻儿老小,有的时候是单身一人。这种动荡的生活使刘备养成了一种随遇而安的习惯。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好的习惯,有这样习惯的人生活的感觉会更好些。我有一个朋友,漂到北京发展,一年搬了六次家,每次都兴高采烈地像是过年,要是我,可愁死了。    
    平原是一个大城,当时还很兴旺,刘备无所事事,每天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