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战事珍文闻记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野战事珍文闻记录-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民党大举进攻就在眼前。    
    李先念此时心急如焚。6月的鄂北并不特别炎热,但此时他心里却火烧火燎。他在宣化店司令部里来回踱步,而后干净利索地对郑位三、王震说:“中原解放区的主要任务是对周边解放区起一个屏障作用,牵制国民党兵力,配合其他战场作战。这个任务现在已基本完成。我认为我们必须迅速突围,不然不仅起不到对其他解放区的屏障作用,自己还会遭受无谓的损失。我建议向军委请示,是否同意立即突围。你们意见如何?”    
    这几日郑位三、王震也在考虑这件事,一致同意李先念的意见。    
    收到李先念等人的告急电,毛泽东没有任何犹豫,挥笔就写: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就在李先念等人商量突围的时候,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也在他的官邸开会讨论围攻路线。这位抗战时期的“长腿将军”此时是蒋介石中原围剿的总司令,各路部队归其统一指挥。他正磨刀霍霍,要以与杜聿明在东北一样的战绩来向蒋介石报喜。    
    他以“总司令”身份在会上圈定了围攻部署:刘汝明部整编第55师、68师和张岚锋部在曹县、民权、考城、兰封一线严阵以待,主力布置在兰封、考城,防止刘伯承邓小平南下;胡宗南部整编第15师、32师、38师、40师、85师、47旅和孙殿英部守卫安阳、新乡、洛阳,主力布置在新乡一线,防止敌逃脱;孙震部整编第3师、41师、47师由北向南、整编66师由南向北推进,将共产党中原部队合围于宣化店,逐步缩小包围圈,用堡垒战术,消灭李先念。    
    会后几天,几路大军共30万人马向宣化店进逼,杀气腾腾向中原部队扑来。    
    这一天是1946年6月26日。


第一部分:昭和天皇颁诏投降 国共两党交锋渐起突出重围(1)

    中原军区司令部里灯火通明,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王树声正围着一张简陋的办公桌讨论突围计划。这次会议少了以前的谈笑风生,几人一落座就直奔主题。    
    “据可靠情报,蒋介石已经命令刘峙于22日前做好围攻准备。刘峙的部队正分南北两路向我们逼近,这几天他的前哨部队活动很频繁,天天都有飞机来监视我们。他也在防备我们突围。”李先念摇着一把蒲扇,声音很低。    
    郑位三接过话头:“中央也知道我们的处境,要我们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但现在我们的四周都是刘峙的部队,我们的蛛丝马迹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突围的任务很艰巨,不仅要有勇气,还要有手段。先期的准备工作必须隐蔽进行。”    
    屋里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声响。这几位中原军区领导人都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正在袭来,包括历尽“南征北返”艰辛的王震。    
    还是李先念打破沉默:“我看应 该用蒋介石的那一套,一边和平,一边行动。这就叫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们表面上恪守五月份的《汉口协议》,给刘峙造成假象;另外,从现在开始各部队都要做好充分的动员,把一切突围工作都准备好。只要时机成熟,就可以行动起来。现在的问题是向哪边突围。这个问题还要大家群策群力。”    
    对于突围而言,方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战略问题。当时有向东、向西和向北3个可供选择的方向。但那天的会议还是一致通过了向西突围的方案,因为西有秦岭、武当山,地区广大,便于机动,遇到大股敌人的围追堵截,部队可以迅速转入游击状态,尔后再集中西进,又可以转入太岳或陕甘宁边区,或相机入川。    
    但这条路线山多路险,突围途中的行军困难会成倍的增加,重型装备和一些其他用品肯定不能随军前行。    
    不过,只要能把5万部队安全带出蒋介石的包围圈,再大的困难也算不得什么。    
    一切突围行动按计划进行。    
    李先念仍然像往常一样派人前往刘峙部队交涉防区事宜,还到处刷写宣传标语,要和平,要团结。同时命令皮定钧率一个旅故意在宣化店东北泼陂河前沿加固工事,佯装成中原军区主力想在东线打一场恶战的势态。23日和24日,又命令皮定钧在阵地上川流不息地频繁调动,深夜秘密地向西转移,白天又公开地回转向东开进,中途还在行军路上埋锅做饭,造成主力向东突围的假象。    
    26日,一切准备就绪,主力突围开始。    
    夜幕已经降临,天上繁星闪烁,一抹月光穿透云层,撒在了万籁俱寂的神州大地上。宣化店周围静悄悄的,一切都在沉睡,包括刘峙所设置的第一道防线的官兵。月光笼罩的宣化店我中原军区司令部内此时正一片繁忙,司令部电台嘀嘀嗒嗒响个不停,传令兵跑得飞快,参谋人员也紧张地忙碌着。各路部队都已在指定位置集结完毕,整装待发。    
    突围分三路进行。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王树声率领第一纵队组成左路纵队,经花园西进;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震率领359旅组成右路纵队,经鸡公山、李家寨和柳林西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文建武率领第二纵队组成中路纵队,经杨家寨、王家店西进。    
    李先念还留在司令部里,他反复交待,要把屋子打扫干净,不能带走的要放置好。接着又要通了皮定钧的电话,说了几句鼓励的话。皮定钧在电话那头响亮地回答:“保证完成任务。”    
    夜色掩护下,一路路八路军士兵蹑手蹑脚地出发了。没有灯火,没有声响,连指挥口令也压得低低的。队伍就在羊肠小道上摸索着行进,一个拉着一个,向着他们的目的地急速前进。    
    此时的刘峙正在郑州睡觉,他对宣化店正发生的事情浑然不知。而就在几个小时前,他还向蒋介石信誓旦旦地宣称,共产党中原部队已如瓮中之鳖,只要开口,就能够一个不剩地全部吞下。    
    主力向西突围的行动在李先念等人的指挥下仍然如旧。皮定钧的部队像往常一样东调西调,与刘峙谈判交涉的活动还在进行,宣化店街头也像往常一样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27日这天,太阳升得老高了刘峙才起床。自共产党强烈抗议国民党围攻中原以来,他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问宣化店的中原部队有什么动静,但每次接到的报告都是无异常情况。时间一长,他也就放松了警惕。这天早上他一起来就去做户外运动了,太极拳打得正起劲,老远就看见机要秘书快步跑来。秘书一个立正,满头的大汗来不及擦就向刘峙报告:共产党中原部队有突围的迹象。    
    刘峙眉头一皱,命令道:“讲清楚。”    
    秘书回答道:“刚刚接到报告,李先念的部队有向东运动的迹象。”    
    刘峙皱着眉头,接着命令道:“派飞机侦察。”    
    按照刘峙的判断,中原部队主力向西突围与陕南部队会合的可能性大。    
    “难道我判断错了?”秘书转身走后他还站在原地自言自语,满腹狐疑。    
    刘峙的侦察飞机在上空盘旋,只见宣化店东面地区浓烟滚滚,共军大部队正向东展开猛烈进攻。    
    确信无疑,李先念部队正向东突围。


第一部分:昭和天皇颁诏投降 国共两党交锋渐起突出重围(2)

    刘峙火速来到作战室,指头一指,各路部队开始向宣化店东部地区进攻。    
    冲在最前面的是宋瑞珂中将的国民党第66军。6月22日,白崇禧、陈诚的联合命令下达后,他参加了武汉行辕的一次紧急会议,会后立即赶到信阳总部,把军部前移到了广水车站,而军的前方指挥所也向宣化店方向逼近。    
    黄埔毕业的宋瑞珂深得蒋介石欣赏,可谓蒋校长的得意门生。他知道攻克中原在蒋介石整个大陆战局中的地位,他一心要为党国建功立业,刘峙一声令下,他便带着部队迅猛向前推进。    
    宋瑞珂的部队几乎没有受到抵抗,于6月27日晚就到了宣化店。皮定钧率部节节抵抗掩护主力突围后已就地分散打游击去了。    
    到黎明时分,宋瑞珂的199和185两个旅,全部占领了宣化店古城和四周的大小据点。    
    望着一座人去楼空的空城,宋瑞珂站在中原军区的大门外好长时间没说一句话。    
    刘峙更是惊讶不已!    
    他在作战室里来回踱步。30万大军围定中原几个月,修建了那么多碉堡,壕沟,花费那么多银子,满以为可以囊中取物,获一“剿匪”大功,结果共产党几万部队就在几天之内不翼而飞啦?南京的老头子刚刚复都回来,对中原一仗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结果弄成这个样子,怎么向委座交代啊?    
    刘峙垂头丧气,一时手足无措,一连打了几个电话,命令各部队火速出动侦察部队排山式搜寻,非找到李先念王震不可!    
    刘峙叹了一口气,正拿几份文件来看,这时接到了前方战报:柳林站附近发现敌情,可能是李先念主力部队已突围至此。    
    刘峙眼睛一亮,如获至宝,来不及思考,抓起电话就喊:“给我堵住,给我堵住!”    
    向刘峙报告的是国民党军整编第15师,他们已与359旅交上了火。    
    359旅是随中原局和中原军区领导机关一起向西突围的,选择信阳以南的柳林车站至李家寨车站一线作为突破口。    
    29日,部队到达九里关附近,在树林中隐蔽集结。    
    连着几日的紧张行军,王震显得消瘦了一些。他打开水壶,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水,摊开地图和359旅政治委员王首道、副政委李铨把周围地形仔细研究了一番,准备沿平汉路柳林至武胜关段黄庄一线展开,向守敌整编第15师第135旅第40团发起攻击,主力突破平汉路,冲出包围圈。    
    这是突破敌人包围圈的关键一仗,王震委托副政委李铨给突击队搞了一场战前动员。    
    李铨也很消瘦,穿着一件磨破了肘部的军装,挥着大手向突击队说:“同志们,大家辛苦了!”    
    突击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昂首挺胸地聆听首长指示。    
    “我们已经躲过了刘峙的眼睛,几天来的急行军刘峙没有发现我们,突围取得了第一步胜利。现在,我们的前面就是平汉路,有国民党军重兵把守。突破了平汉路,我们的突围就取得了重大胜利。今天晚上,我们全旅要在这里打一仗,目的就是要突破平汉路,突破敌人的包围。”李铨停了停,继续说:“你们是各团抽出来的战斗骨干,在今晚的战斗中你们要发挥重要作用。今晚你们的任务就是用猛烈的进攻拖住敌人的火力,掩护大部队越过平汉铁路。相信你们一定能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李铨的话简短有力,战士们听得热血沸腾。    
    黄昏时分,部队开始行动。我军突击队先行出发,带着山炮和机枪,向柳林外围的几个国民党据点发起进攻。突击队员们都是些二十来岁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一咬牙什么都不管了,只管放炮,打机枪,扔手榴弹,两小时下来,扫除了柳林外围的几个碉堡,在后续部队的援助下,部队迅速占领了柳林镇、黄庄等阵地。    
    掩护和阻击战斗从29日黄昏一直打到30日清晨,后来子弹、手榴弹打完了就上刺刀,展开肉搏,夺取敌人的弹药来补充自己。到下午3点,359旅及随行的军区首长安全越过平汉路。    
    


第一部分:昭和天皇颁诏投降 国共两党交锋渐起359旅回到延安(1)

    对于蒋介石而言,平汉路在经济上是一条命脉,在军事上又是一堵围墙。从北平到汉口这段千余公里长的铁路线上,凡是大城市如保定、石家庄、郑州、信阳等,国民党都有重兵把守,沿着铁路线的各种碉堡、据点,更是不计其数。国民党部队沿着平汉路南来北往、调兵遣将,平汉路对国民党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宣化店已经成了一个脚盆,周围大山环绕,各个重要的交通隘口又有刘峙把守,李先念就是插翅也难飞。蒋介石以为48小时吃掉李先念王震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但100小时之后,他们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还越过了平汉路,向西一路斩杀过去了。    
    蒋介石又气又急,电报都嫌慢,操起电话直接要通郑州绥署,把刘峙狠狠训了一顿:“娘希匹,怎么打仗的,几十万兵力交给你,结果让他们从眼皮底下溜走了。据可靠情报,匪敌可能会向随枣地区逃窜,限你48小时截断匪兵去路,歼敌于随枣地区。”    
    电话那头的刘峙大气不敢出,连连答是。这位国民党中将军官围攻中原前还牛哄哄的,好像就要建立盖世之功一样,结果几天下来形势就急转直下,接蒋介石电话时两腿直哆嗦。挂上蒋介石的电话,他也操起电话,学着蒋介石的样子把部下训了一顿。    
    连续几天的急行军,我军已非常疲劳。因为是突围,就不能走大路,部队专拣小路、险路走,逢山就得过山,逢水也得涉水。部队所带的干粮渐渐减少,为了保证突围成功,王震号召全旅厉行节约,每天只吃两顿稀饭。    
    而最为要命的是,蒋介石又命令胡宗南拨出一部分部队与刘峙一起行动,胡宗南在前面堵,刘峙在后面追,一个喊打,一个喊杀。蒋介石这阵势是:不歼李王,决不罢休!    
    前有堵兵,后有追兵。    
    时值七月,鄂豫交界地带阴雨一下就是十天半个月,道路泥泞,空气潮湿。胡宗南和刘峙的队伍在烂泥的山路上稀稀拉拉地走着,白天晚上赶着行军,对于平常养尊处优的国民党官兵来说,哪受过这般苦。队伍里怨声载道,骂娘声一片接一片。连一些军官也有些牢骚了,有的把帽子一摘,吐出一口苦水,恶狠狠骂道:“他奶奶的!不是和平了吗?不是签订了《汉口协议》了吗?怎么又去追李先念?奶奶的,害得老子受这般罪。”    
    但这样的气候条件正是与刘峙拉开距离的时候,我军359旅官兵们没有任何抱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