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 第4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心缘是不要去想它。为什么?它是虚妄的,名字性空,它在此地是表法的,你要从这里头体会它的真实义,开经偈上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个要紧。
  真实义是什么?是自性全体大用。佛说法真正的目的在此地。决不是叫你分别名相,执著名相,那你就错了。只要你能够不执著言说,看经不执著文字,不分别文字,不执著名词术语,也不用心意识,离心缘相就是离心意识。心,我们讲落印象,不落印象,意是执著,识是分别;换句话说,不分别,不执著,不落印象。这样子听经,这个心态听经,你就会开悟,你能悟入。我们看《华严》,悟入华严境界,悟入诸佛境界,悟入法身菩萨境界。你这一入,你就是法身菩萨,你就是诸佛如来,转凡成圣。
  这个地方讲大讲小,都是自性的代名词。大不是大小的大,小不是大小的小,这个妙!所以你不能执著它,它不是相对的,它是独立的,它是绝对的,说明自性没有大小。从不容一物这上面,你可以说它小;从无外找不到边际,没有外,你可以说它是大,都是形容词。大的意思,没有边际;小的意思,小而无内。现在科学家用加速度的方法来分析物质,把物质分割到最小的分子;分子还有内,再把它分析,分析成原子;原子还有内,它有原子核,有围绕著它的电子;再给它分析,分析成粒子;粒子还有内,分到无内,无内就没有了。只要有,就有内,你们诸位想想对不对?分到最后是自性,没有内。有内是什么?有内是法相,无内是自性,是法性;有外是法相,无外是法性。这个说法诸位也比较容易体会一些。
  我们凡夫之所以不能见性,都在妄想分别执著。我们的亏,吃亏就在这些地方。这是一个概念上的问题,这些概念有时候它有作用,能够帮助对话、帮助教学,它是工具、它是手段,它不是目的,这个要懂得,所以佛法里头常用。只要你不执著、不分别,意思你就明白了。这个意思说不出来,要是能说得出来,就不叫做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说不出来,也不能用思惟想像,它确实存在,它永恒不变;它不会随一切有为法,因为有为法有生有灭,它不生不灭,它跟有为法融合在一体。虽然是一体,一个有生灭,一个不生灭,不可思议。
  我们在凡夫地,一般人称为灵性,这个名词实在讲有许许多多不同的解读。浅而言之,是我们凡夫一般俗人的见解,这个灵性是什么?灵魂,把它解释这个。人有生死,灵魂还不生死,灵魂又投胎去了,这是最浅的解说。最极深处的解说,这是《华严经》上的,这是不思议,性体、性相、性用,自性的体相用,经题上讲的大方广!我们说有体、有相、有用,而实际上呢?实际上是一而三,三而一,没有先后,没有起灭,这是真的。我们看到所有现象的变化是不是起灭?不是,性体、性相、性德确实没有起灭,所有一切万象起生灭的现象,那是由众生心起来的,所以说一切法因想而生,这就是唯识所变。
  识是妄心,是错觉,不是真实。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心想是识、妄心,那么想的这个幻相,千变万化的幻相,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幻相,梦幻泡影,哪里是真的!这个事实法身菩萨见到,法身菩萨明白了,法身菩萨的心清净,你说他为什么清净?他在一切万象当中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就是没有无明。诸位要知道,无明它的相是动的,妄是动的,真不动,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他的心跟宇宙、跟大自然融合成一体,那是什么?就是法性。
  心就是法性,遍法界,遍虚空界,遍一切万物,融成一体。几时融的?跟诸位说,本来就融的。人觉悟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这么回事情,豁然开悟。不是说悟的时候才融、不悟的时候没有融,不是,没有先后。佛不得已跟你讲,无始劫以来「法尔如是」,这是佛不得已说的这么一句话。你要真正悟入,这一句话是多的,废话。凡夫的废话很多,全是废话。学佛终极的目标就是要契入这个境界,入这个境界,什么事都没有了,这叫一真。「识得一,万事毕」。这两个字的意思,小而无内,大而无外,你要细细的去参究也能悟入,这是「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再看第七句:
  【或名善净。】
  这是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常说,纯善纯净,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纯善纯净,也是不得已而说的一个名相,为什么?你要有个纯善,你就不善;你要有个纯净,你已经不净了。前面不是讲了吗?小而无内不容一物,怎么还有个纯善纯净?怎么还有这个东西?《坛经》里面所讲的「本来无一物」,哪来的净善!那才叫真正的纯净纯善。有纯净纯善,已经不善,我们要了解这个意思。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一念不生,纯净纯善。凡夫成佛,还有凡夫可转,还有佛可成,这个人依然是凡夫,不是佛。真正成佛是什么样子?无佛,无众生,心纯净纯善,没有佛也没有众生。所有一切对立全没有,没有大小,没有先后,没有来去,没有染净,没有净秽,什么都没有,这是自性全体现前。你再看自性所现的相,这个相是唯心所现,心就是性,所现的相,相里面绝对没有对立,绝对没有分别,绝对没有执著,纯净纯善。纯净遍法界虚空界,纯善遍法界虚空界,清净平等,没有一法是对立的,法界法尔如是。
  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应化在九法界,觉悟一切众生,他自己住的境界就是一真,就是净善,永恒不变。这个我们不好懂,我们换句话说,他应化在九法界,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释迦牟尼佛如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我们要问:他有没有起心动念过?他没有,如果起心动念过,他是凡夫,他没有能力说出这么多经典。你看看全世界,世界上有历史以来,哪一个人一生当中说这么多的东西留下来,谁有?为什么?心意识里面东西是有限的,自性里面是无限的,它没有大小!诸佛菩萨应化是从自性里面自自然然流露的,没有止境,其深无底,其广无边。这些经文变成文字,文字也是从自性流露出来,字字句句无量义,字字句句其深无底,其广无边。经文里头一个字我们讲一辈子,算你会讲一天讲八个钟点,你讲一百年讲不完,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这些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不是我们的境界。
  现在我们是凡夫,一品烦恼都没断,我们要怎样学?这两个字可以学,要学『善』,要学『净』。善的标准是什么?是性德,般若,解脱,性的本体是清净的。学佛贵在随顺自性,大乘经上也常常讲法性,要懂得随顺法性,法性纯净纯善,这是自性本净,自性本善。这个净不是染净的净,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善恶两边都离了,染净两边也离了,这是自性本净本善,唯证乃知。你要没有证得,你不知道,你证得的时候你才知道,唯证方知。我们今天距离那个证,实在讲太远太远了,这是事实。佛在大乘教里面跟我们说,大乘菩萨五十一个阶级,我们现在连第一步都不能契入,第一步是初信位的菩萨,好比小学一年级,我们都没有分。这个地方讲的净善是如来果地,阶级来讲这是第五十二个阶级,妙觉位,太高太高了。我们怎么学法?虽然没有证得,你看过佛经,佛经就是在最高地位,第五十二个位次妙觉位里面流出来的,这是什么?这是我们自己的自性。
  所以随顺经论的教诲,就是随顺自性本净本善,我们要懂这个道理。这不是迷信,不是哪个人的学说。释迦牟尼佛应化在这个世间,他的名号、他的色身都不可思议,你要问为什么?它是性德全体的显现。如果你修行证得心性,像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只要你真正证得明心见性,你的名字、你的色身也像诸佛如来一样不可思议,你能懂吗?现在怎么样?现在老实说,跟诸佛菩萨示现并没有两样,差别在哪里?差别是迷而不觉,这一迷可麻烦了,连带著邪而不正,染而不净,把自性所现的一真法界,我常讲扭曲了,它变形了,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变成三途。妄想变的。
  佛在经上讲「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一切法是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我们现在落在这个地方。但这种扭曲是暂时的,不是永恒的,只要你一觉悟,立刻恢复正常。不觉悟的时候你迷惑,觉悟的时候马上就恢复正常。章嘉大师从前用个比喻给我说,因为这个事情很难懂。他用什么比喻?在那个时代,电子的东西还没有,台湾还没有,五十二年前没有电子这个东西。客厅里面挂的钟还是用钟摆,这一秒一秒滴答滴答在那里摆,用发条。两根发条,一根发条是管指针的,一根发条是管音响的,几点钟它会敲几下。他就用这发条来做比喻。他说你看到发条吗?我说我知道,发条我知道。发条本来是平的,把它卷起来的时候,它扭曲了,原来是平的。平比喻佛菩萨、比喻佛,凡夫,卷起来了;卷得愈紧,这十法界位次就愈低。卷的最紧的,地狱道;其次的,饿鬼道;再其次的,畜生道;再其次的,人道、天道、声闻、缘觉、菩萨。菩萨差不多快要平了,可是你放手的时候,它两面还翘起来。放平之后,完全不会翘起来这就像是佛。他用这个方法来比喻给我讲解,我能体会。
  法性是平等的,是平的。加一点点思想,一切法从心想生,加一点心想,它就变形,它就卷起来。你的妄想愈多,卷得愈厉害,就这么回事情。所以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打掉,它马上就恢复平静。那个平是它的真相,卷起来是它扭曲的相,十法界依正庄严扭曲了。什么力量把它搞扭曲?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只要你把心想止住、断掉,法性就现前,真性就现前,善净就现前。我们从这个地方去体会,晓得善跟净是性德。
  现在佛在经教里教给我们什么是善?佛讲了十条,这个十条是基础,这个十条是大纲。「不杀生」,不杀生这个意思非常之广,它引申的意思,这一句里头的意思无量无边,深广无尽。你有一念,你有一言、一句话,你有一个动作妨害别人,都结归在这个罪里头,这个罪是轻的,这个罪不重,都在杀生这里面结罪。所以大乘经教里面佛常讲,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绝对不会说令一切众生生烦恼,没这个道理。菩萨所在之处决定令一切众生得真实利益,所以佛菩萨值得人尊敬,值得人称赞、奉事、供养,道理在此地。那是个善人,那是个清净的人。
  不受染污就是净,远离十恶就是善,这两句话我们总是要牢牢记住。什么叫不受染污?什么东西染污?烦恼习气染污。我们六根接触六尘不生烦恼,烦恼是贪瞋痴慢。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是见烦恼;思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这是把烦恼归纳为十大类,好说话。无量无边烦恼不出这十大类,无量无边的恶法不出十恶,无量无边的善法不出十善,总纲领。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十善相应,与十恶决定不相应,这是你开始学佛了。
  学佛是学觉悟,学做一个明白人。我们用这个言语对初学的人介绍佛法,人家容易接受。因为你学佛,这是宗教,我不相信宗教。我把学佛这两个字用现代的话解释出来,学觉悟、学做明白人,这个好懂,他听了这个,这个不错,这个我应当来听听,来学学,那个言语稍微变一变,他就来了。还是佛法,一点也没改变,只是把佛法用现代话说出来就是,现在人就接受了;你用从前人那种说法,现在人不接受。
  佛法不能够推广,佛法不能够普及,很多众生不愿意接受,谁的过失?众生没有善根。错了,他真有善根,是我们自己弘法的人把方法搞错了,把言说、说法搞错了。什么是菩萨?觉有情叫菩萨,我们都是有情众生,觉悟了,不迷了,这个人就叫菩萨。大觉了,彻底觉悟了,这个人就叫他做佛。我们不说佛,我们不讲菩萨,我们单单讲觉悟,单单讲明了,对於宇宙万有的真相彻底明了。我们要不要学?我们明了不够彻底,要向彻底的路上走,这是纯净纯善。我们一生以这个为目标,以这个为方向,学做明白人,学做觉悟的人,先觉觉后觉,先知觉后知。这个大家都会举双手赞成,不会反对。言词上稍微变通变通,就跟如来住世普度众生没有两样。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苦灭圣谛第八句:
  【或名无尽。】
  这两个字不难懂,但是它的含义太深太广,确确实实不是凡夫能够体会的。为什么?灭谛的名称、名字,诸佛如来之所证。我们只懂得『无尽』的粗意,精微的意思我们就不能够知道,但是它给我们初学有很大的启示。我们真正懂得灭谛名称叫「无尽」,我们就应当发长远心。祖师大德常常教人要发大心,要发长远心,修行不是短时间能成就的。这对我们就有很大的好处,要有恒心,要有耐心,知道这一桩事情生生世世永恒不断。对我们这个境界来说,那是学习,永无间断的在学习。
  如来果地上这个德号是无尽的无尽,通常我们说智慧无量无边,德能、相好,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跟前面所说的意思一样,大而无外,小而无内,遍法界虚空界,遍一切刹土、一切众生,这是「无尽」的意思。还更有精微的意思,我们不必说了,我们就说到此地。因此,我们的修学、学习永无止境。这在前面跟诸位说过多少次,成佛了,圆成佛道,那是不是有尽?还是无尽。成佛道之后,倒驾慈航广度众生,这个经上常说,地藏菩萨说的,那是代表,众生还没度尽,菩萨就不愿意成佛,这就显示无尽的意思。
  我们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看到的,他所教出来的学生已经证到如来究竟果位,人数无量无边,地藏菩萨累劫的教化,那我们要问地藏菩萨是什么人?学生久远劫已经成佛,他自己呢?当然成佛了。示现菩萨的形相,那就是三十二应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