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 第4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学佛接受圣贤教诲,我们算是明白了,这个明白得来不容易,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明白什么?明白一生都在学习。学习什么?学习做人,学习办事,学习待人接物,学习怎样在生活当中提升自己。经论里面告诉我们,初发心到如来究竟果地,这是很长的时间,经上一般讲三大阿僧只劫。三大阿僧只劫,人没有那么长的寿命,於是我们就知道生生世世都在学习,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在初学这个过程当中,你功夫不到家,不到家肯定有隔阴之迷。你这一投胎,再换一个身,换一个身能够叫这个新的身体适应自己,得十几年到二十年,这适应!然后接著上一辈子再干。我自己这个情况我了解,我二十六岁开始学佛;换句话说,这一次投胎来,二十六年才适应,跟前世修学的接轨了,这二十六年中断了,这是实话。
  从前李老师常常跟我谈,讲到讲经说法,很聪明、很有悟性,一听就懂、就明白,就上台,还讲得不错,这是过去生中讲经的。李老师说他自己绝对不止一世,一世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法缘,我们清楚。如果照古人这个道理,依据这个道理来推测,像我跟李老师,过去世讲经说法至少有十世,没有十世不能有这个成绩。但是十世,就是这个身体换了十次了,每换一次要中断二十年左右。不可能从小生下来就有学佛的环境,那个太希有了,太难得了。我们生在乱世,生在乡村,乡村里面寺庙是有很多,大庙小庙很多,从来没有一个人讲经,都是去烧香、去拜佛,去求佛保平安。听听有些大人、知识分子来宣扬这是迷信,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我们想想话不错,是有道理!於是对於佛菩萨的信心完全丧失了,产生一种背叛的心理,不但有心理,还有行为。
  抗战期间,我们念书,乡下办学校没有校舍,用什么做校舍?用寺庙。我念小学的时候,曾经有一个阶段,学校在寺庙。那是在城外,城里怕日本人轰炸,城外有一个庙,也没有人住了,地方政府就把它改成学校。这里面有佛像、有神像,所有佛像、神像,还算不错,统统集中放在一个房间,把这个房间锁起来贴上封条。大雄宝殿作为礼堂,殿堂的堂口都变成教室,寮房变成学生宿舍。我们小,顽皮!还有些佛像、神像没有收藏在储藏室里面(有一个房间专门做佛像的储藏室),我们把他拿来当玩具。玩个两、三个星期,讨厌了,就打碎了。以后学了佛之后,我们才晓得这个罪业是出佛身血,但是那时候不懂,无知,年纪太小了。破坏佛像,破坏神像。
  小庙门口有一条河,这河有个木头桥,桥对面是个山神庙,就像土地庙一样,比土地庙大,山神庙。我们是真够顽皮,把山神搬下来,几个同学搬下来,山神放在庙门口站岗,他的座位我们就常常自己跑到那里去坐著,当山神去了。所以,对佛菩萨、对於鬼神,那时候的教育,我们这样做法,老师没有说是过失,没有阻止,见如不见。如果老师制止,我们对老师还是非常尊敬,老师没有制止,真的叫不懂!我们今天读到《无量寿经》,「先人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念到这段经文,想到佛菩萨不会怪罪我们,我们无知。我们父母没有教我们,我们老师也没有教我们,对佛法的本来面目完全不了解,所看到的,真的是迷信。
  所以,我年轻对於西方的宗教还挺欣赏,为什么?他们的教堂常常有牧师讲经讲道,佛教里头没有。教堂宣扬我们佛教是迷信,佛教是多神教,我们都接受了。他们的宗教说宇宙之间只有一个真神,不拜偶像,这是我们小时候接受的教育。好在对城隍庙的十王殿因果的教育,这个印象非常非常之深。可是那十几年,慢慢人长大了之后,淡化了,认为这也是迷信。到学佛之后,读印光大师的教诲,这才提起来,阿赖耶识里头有这些种子,这一提起来,这个种子起作用了。
  深入经藏,理明白了,宇宙之间有这个理,当然有这个事,事离不开理,理离不开事。所以我初学佛,方老师教我,佛教里面有百分之二、三十是最高的哲学,还有百分之六、七十是迷信,迷信那部分不要去管它,哲学那部分应当认真努力学习,方先生介绍我的。我受这个影响至少五年,五年之后在经教里下的功夫多,慢慢省悟过来了。方先生所说的最高的哲学,那是什么?那是佛教的大门,门前的庭院很庄严、很美观。方先生认为迷信的那部分,那是里面登堂入室,那里面没有见到。到里面去一看,比外面还要华丽,真正好东西都在里面。方先生晚年自己也转过来。所以晚年在学校开课,在台湾大学开的「隋唐佛学」、「魏晋佛学」、「大乘佛学」。从台湾大学退休,到辅仁大学博士班开「华严哲学」,他所讲的全是佛经,那境界完全不一样。所以,愈深入才知道这个东西好!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当年他这句话引我们入门,以后他自己境界也不断向上提升。这是一个真正做学问的人,真正做功夫的人,非常可爱,非常可敬,许许多多出家人比不上!
  李老师的情形跟他不一样,李老师学佛的因缘也给我讲过。他是在兵荒马乱当中,那是军阀割据的时代,他住的城被这些军阀包围了,从城外,炮弹射入城内。这个时候他真叫临时抱佛脚,在佛菩萨面前许愿,这个大难要不死,他就吃长素。那个时候他三十一、二岁,果然这个战乱他平安度过,他真的就开始吃长素,就很认真学佛。遇到几个老师也不错,梅光羲老师学教的,他学禅、学密,学了很多法门。最后在抗战期间遇到印光法师,跟印光法师学净土,归依净土。所以他对於佛门各个宗派,他都通达。一直到晚年,他虽然全部的功力用在净宗上,但是他还持咒,还是用密咒来加持。
  我们在祖师教诲里面读到,祖师说的,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这是什么意思?因为无论哪个法门都是修定,都是修清净心,你的方法愈简单、愈容易,你愈容易成就。经长,不容易摄心,咒比经短,容易摄心,但是咒跟佛号比,佛号就更简单,更容易摄心。所以莲池大师(这话是莲池大师讲的),莲池大师教别人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他自己只念「阿弥陀佛」。诸位看《竹窗随笔》里面有记载,别人问他老人家:你教人为什么念六个字,你自己为什么念四个字?他说,别人未必有信心、有愿求生净土,念六个字,南无是恭敬的意思,南无是归依的意思,跟阿弥陀佛结个缘;归依阿弥陀佛,恭敬阿弥陀佛,或者说归命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结个缘。说我自己一心一意求生净土,希望亲近阿弥陀佛,我只有这个愿,我没有第二个愿;经上教我执持名号,名号就是「阿弥陀佛」四个字,「南无」不是名号。所以,他依教奉行,只念四个字,四个字比六个字又简单了,愈简单愈得力,容易摄心。
  「阿弥陀佛」这一句很短,这一句里头绝对不会夹杂著妄念,这是念佛的秘诀,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一句里头不夹杂,句句不夹杂,这叫功夫!一般讲起来,念佛人对於念佛法门应当是不会怀疑,但是夹杂,一般是免不了。为什么这个十念,早年我在吉隆坡讲经提倡的,我提倡的十念法,跟慈云灌顶法师不一样。灌顶法师的十念法,他是一口气是一念,不拘佛号多少,一口气;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口气叫一念,念十口气。早晨一次,晚上一次,这是对什么?最繁忙的人,用这个做早晚课。早晨起来,洗脸漱口之后,向著佛像,没有佛像面向西方,行!面向西方求感应,念十句,十口气,晚课亦复如此。这是他老人家传的,有效。
  我所传的就是十句阿弥陀佛,时间我想一分钟就可以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叫十念,十句,很简单,不妨碍你工作。但是我这个十念法一天九次,九次就是早晨起来一次,这个十念时间短,决不夹杂,符合大势至菩萨所讲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时间长你摄不住,你会夹杂,时间短可以,尤其是这么短,一分钟的时间,你里头决定不会夹杂。早晨起来一次,早餐一次,早餐吃饭,一般人都是念「供养咒」,佛门里面最普遍的是念「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念这个,我们不念这个「供养咒」,我们念佛,十句阿弥陀佛,也是一分钟,然后再吃饭。你每天三餐饭,这三次,早晚两次,五次。再上班、下班你工作的时候,工作之前合掌念十句,工作完毕念十句;上午上班、下班,下午上班、下班,总共九次。这样学习,时间短,真的一丝毫妨害都没有,当然,次数愈多愈好,最少不能少过九次。
  我们在国外,我看许多同学开车,很难得,他坐上他的驾驶位子先念十句佛号,再发动车,好!车停下来之后,熄火也合掌念十句,一分钟。你的心清净,心清净就得到感应,就得到加持,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你。你常常这样做,做成习惯了,自自然然就影响别人。尤其行车安全第一,就会很多人跟著你学,一个人跟你学,你就度一个人,两个人跟你学,你就度两个人。所以这就是时间短、次数多。
  我曾经告诉诸位,我在吉隆坡讲经,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都有因缘!马来西亚是回教国家,你看看穆斯林回教徒每天五次祷告,时候到了,他就是在工作他也放下,面向麦加(他们的圣城)虔诚做祈祷,他的祈祷时间很短。全世界,我们知道回教是最团结的,他靠什么力量团结全世界的穆斯林?就是靠祷告,每天在同一个时间,无论你居住在世界上哪个地区,哪个角落,麦加是中心,都向这个方向祈祷,这个力量太大了!从前我们也没有办法想像这力量有多大?到底有没有?我们从江本胜博士实验水结晶里面得到证明,那是真的,确实有力量。所以我教同学这个十句佛号,一分钟念十句佛号,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符合这个标准,净念相继。只要一天次数多,天天做,一堂都不间断,你这一生当中产生不思议的感应。
  所以,「须制伏」集谛里面的形相,我们了解,如果放在道谛里面,我们也了解。我们在世间业因,要把这个念头转过来,须制伏是对自己,决定不能对别人,对别人就造业,要制伏自己的烦恼习气。要记住祖师的话,那个话里头有大道理,「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人要能见自己的过,不要见别人过,你这一生修行就能成无上道,学佛就在这个地方学。所以,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这里头都能学到「道」!无上菩提大道就在这里头。古大德常讲「会么」!你会吗?这个字意思很深。你能见到道,见道而后才能修道,修道而后才能证道,那你就成功了。所以,首先你要在一切法里头见道,这《华严经》讲得最透彻。虚空法界、刹土众生,道是什么?道是性,大乘教里面讲的法性,禅宗里头说「明心见性」,心要明你才能见到性;见到性,心一定明。你在相上见性,你就成功了,然后在一切万相当中,你就随缘了!你决定不会执著,随缘就得大自在。
  凡是病,都是起於我执、法执,这两种执著。根,大乘经上讲,根是无明,无明是对於事实真相不明了,这叫无明。佛法最终极的目标是破无明,破无明就是对於宇宙之间的真相,诸法实相通达明了,这个人我们称之为佛,称之为菩萨。对於诸法实相通达明了,明了,你就不会做错事,就没有过失;不明了才会有过失,明了不会有过失。明了是自度,自度之后要帮助别人;帮助别人觉悟,帮助别人断烦恼,帮助别人断习气,帮助别人悟入。帮助人最重要的,是要给人做个好榜样,身教。所以,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讲,常常在一起互相勉励,起心动念,这个念头是善还是恶,自己要清楚。这个念头对世人是正面的影响,还是负面的影响,要清楚。是善、是正面的,这个念头可以生,生心;如果念头是负面的,是有不善的影响,这个念头就赶快把它灭掉。
  会修行的人就从根本修,根本是起心动念,到言语造作,那严重了。所以,会修行的人不会到言语造作,起心动念处须制伏。须制伏完全是对自己,这是道;须制伏是对别人,就造业了,那就是集谛里头。集谛、道谛,同样一个名词,意思不一样,一个是用来对自己,一个是用来对别人的。对别人须制伏,就跟人结怨,冤冤相报,果就是苦谛。须制伏反过来对自己,好!反过来对自己,是帮助自己成无上道。理跟事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懂。「人身难得,佛法难逢」,既然遇到了,不能空过,一定要认真努力,希望自己有殊胜的成就。第一殊胜往生净土,即使下下品往生,也是第一殊胜。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苦集圣谛第二句:
  【或名心趣。】
  这个地方讲的「心」,当然不是真心,这个心是妄心,就是我们常常讲的妄想、分别、执著。「趣」到哪里?趣到业报、果报,心要善就趣三善道,心要不善就趣三恶道。六道轮回是『心趣』,趣里面含著有心变现的,大乘经教里面佛常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从心想变现出来的,这个境界、果报就叫做「心趣」,心之所趣。六道轮回的现相是个幻相,不是真有,这个道理与事实我们应当要参透。所以,佛在经上把它比喻作「梦幻泡影」,这四个比喻是以梦为主,幻、泡、影是解说。
  古德常说人生如梦,人生如戏,戏是舞台表演,不是真的。现在戏剧把它拍成电影,跟「梦幻泡影」的「影」完全相应,影戏,比人在舞台上表演还要虚假!那我们看电影有没有觉悟?天天在家里看电视有没有觉悟?面对著萤光幕要觉悟。所以真正学佛用功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