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恒均2008杂文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杨恒均2008杂文集-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很想知道:是谁,又是用什么方法,把那些害怕注入你们的血液?烙进了你们的大脑?

    我只希望,以我的不怕,能够帮我众多的亲爱的网友消除他们心中的害怕。

    (全文完)

    杨恒均2008…1…27于湖北随州

 但愿暴风雪带来的不只是寒冷

    西方最大的假期是圣诞节,中国最大的假期是春节,圣诞节是家人团聚吃圣诞大餐的时候,春节是阖家欢聚吃连夜饭的时候,但两个节日相差一个多月的时间,这对我来说简直是要命的。儿子在澳洲读书,圣诞节放假,回到中国,可总是要在春节前一两个星期不得不匆匆赶回去上学。所以,迄今为止,儿子还没有在中国大陆过一个完整的春节,实在是一个遗憾。

    这次我下了决心,让两个儿子不惜请假一个多星期,也要回到湖北老家过一个中国春节。为此我停下手头的工作,提前离开广州回到湖北随州,为他们准备过冬的被褥和衣物(小儿子过去所有时光都是在终年平均气温20多度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悉尼度过的)。按照计划,等我准备好了,他们再从暖和的海南岛飞过来,而我为了让儿子能够看到雪,昨天兴奋地把屋前的积雪堆积起来,做了一个我这一生做得最大的雪人(有点怪异的样子,我没有艺术细胞)……

    今天,这个雪人竟然长胖了,原来雪仍然没有停止,而且地都冰冻了,新闻说武汉机场的冰冻更厚,火车也停驶……,随即得到的消息更让人沮丧,因为从目前的情况看,儿子能够赶回随州过年并顺利回到广州(搭乘返澳国际航班)的可能性在减少。心中很是失落。

    一年到头在外奔波的人,如果能够逢年过节聚到一起,那种温馨和幸福是笔墨不能形容的。我原来以为自己漂泊惯了,过年的感觉比较淡薄,没想到这场风雪让我生出浓浓的惆怅……

    也许是因为儿子的事在心里挂着的缘故,当我在新闻中看到广州火车站拥挤的镜头时,我的心更是紧缩,一种久违的感觉悄然而回。

    读过我《致命弱点》的朋友大概还记得,在这本书里,我对广州火车站作了比较大篇幅的描写(《致命弱点》第九章:你以为你是谁?),而读过我《致命武器》的读者可能没有注意到,《致命武器》里主要构想是在广州火车站完成的。

    那时一回国到广州,不管坐不坐火车,我都会去一次广州火车站。在那里徘徊和观察。遇到节假日特别是春节,广州火车站人山人海,大包小包,当然谁都知道,他们中超过百分之九十都是民工——他们正是我《致命武器》里的主角。看着黑压压的农民工像打仗时冲锋陷阵一样朝检票口涌去,再看看火车站两边屋顶上的巨大标语“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我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我当时构思小说的脑袋就有了种奇怪的想法(结合我以前的经历,见《间谍是这样诞生的》),看看这两个巨大标语牌下的民工,他们背井离乡,为广东和整个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再看看他们的处境,蜷缩在火车站广场,香猪仔一样拥挤进条件最差的火车车厢,站十几个小时回到家乡……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用什么,用民工……

    后来我构思出台海两岸的统治者利用民工为“致命武器”,对对方政权进行致命打击的惊险故事情节。表面看我是在写一本惊险政治间谍小说,其实,我把自己特殊的经历和知识融进一本小说里,主要目的是想引起国人和统治者的重视:民工是为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做出了任何阶层都无法取代的贡献的,如果统治者和利益集团不把他们当人看,你们听好了,最后摧毁你们的将是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农民和农民工!

    让我欣慰的是,从《致命武器》的读者反馈来看,我尽到了自己一份力。后来,由于有其他的工作和写作,我对农民工的关注相对减少了。

    这次从新闻中看到那么多民工滞留在广州火车站,加上儿子有可能无法和我一起过春节,心中的失落和惆怅像积雪一样压在心上。而当我在心中仔细掂量一下的时候,竟然发现,心中对火车站滞留民工的关心竟然超过了对儿子是否能够赶过来过春节的担忧。心中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

    昨天在网上和北京的小女子阿宝(吕尤)聊天,她敦促我写一下湖北的大风雪,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我答应她要写的,只是当时还不太清楚这场世纪暴风雪到底要把我们引向何方,停电停水吗?飞机场结冰?旅客滞留火车站?亲人不能想见?那样的文章好像新闻记者比我拿手,而且我呆在随州家里,又怎么能够写得真实呢?

    暴风雪带来的寒冷让人昏昏欲睡,今天我早早躺下,可是却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脑海中总是出现睡觉前看的新闻画面:广州火车站滞留的旅客。一直到凌晨两点还无法入睡,干脆起床继续看有关广州火车站滞留民工旅客的新闻和博客。看到广州的志愿者,看到大家已经开始捐钱,我突然想,这次大风雪带给我们的只有寒冷吗……

    如果我还在广州,我现在会干什么?毫无疑问,我会加入自愿者队伍,前往火车站和附近广交会协助民工,我广州的朋友北风(wenyc1230。blog。163/)已经前往火车站了。可是,我不在广州,而且又被风雪阻隔在湖北随州。那么,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我的力量,捐一些款,给那些滞留火车站的民工——我能捐多少钱?当然是杯水车薪,不过捐了钱还是远远不够的,我想,我更拿手的应该是写文章,是的,写文章!于是在寒冷的冬夜,我坐在床上写这篇文章。

    窗外的雪好像还在飘,我的思绪也随着雪花飘来飘去……

    我们常常把圣诞节和春节比较,想找出东方和西方这两个最大节日的异同。最后发现它们确实非常相似,于是又试着找这两个节日的主题,也就是这两个节日是关于什么的。我想,这两个节日都是关于家庭团聚的。

    圣诞节虽已经世俗化了,但宗教的主旨并没有变化。圣诞节的主旨是什么?——上帝为了拯救世人而牺牲自己的亲生儿子,哦——再明显不过了,圣诞节是关于牺牲和爱的。事实上,西方人已经把圣诞节爱的主旨发扬光大,把这种爱从家庭团聚之爱扩大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个角落。

    在西方住过的人都知道,每到圣诞节快要到时,各种慈善机构开始募捐,这些募捐得到的钱全部会用在需要照顾和资助的老弱病残身上。这么多慈善机构和这么多捐款的人(很多人只是力所能及地捐一些零钱,积少成多)使西方的圣诞节出现了一个很温情很温馨的场面:那就是欢天喜地迎圣诞的不仅仅是那些即将团聚、围绕在火鸡大餐前的有家可归的人,连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也都欢呼雀跃,期待圣诞的到来……

    因为圣诞节的爱不仅仅是家庭之爱,每年的圣诞节,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都能够在温暖的房子里过夜,还能够吃到免费的丰盛的圣诞大餐!

    我想,说起春节和圣诞,我们最应该比较的是这两个节日中“爱”的成分有多少。春节也应该是关于爱的,不仅仅是家庭之爱,还有更广的社会之爱。然而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我们还和过圣诞节的西方人有一定差距。

    我想,在这个大风雪的春节,至少在广州,也许是我们缩小这一差距、显示我们爱心的最好时节。那些无法回家过年的辛辛苦苦的民工,需要广州市民伸出爱之手……

    刚才写到“辛辛苦苦”这几个字时,我突然怔了一下,思索了几秒钟。我想,这四个字用来形容广东的民工是再恰当不过的。中国这些年的发展——还是拿广东地区说事,民工的作用和贡献可以说不排第一,也排第二。当我们现在在口口声声在世界发声,俨然一个崛起的大国到时候,我们没有人好意思提起,中国的民工的工资比世界上最穷国家的工资标准高不了多少,而民工正是靠这微薄的工资,为中国挣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同样用这种勤劳,推动了珠三角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回馈农业,回馈农民和农民工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口号和政策,政府如何操作不得而知,但好像也是风声大雨点小。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要说感谢民工,那就更是说得比唱得好听,——等你家水管破了,你还会到楼下顺手招几个农民工,等你家厕所塞了,你还会找不怕脏的农民工,等你要搬家,你还会把帮你搬家的农民工的工钱压到最低……你可能不知道这些年在广东打工因工伤事故失去的手指头连起来比高速公路还长的事实,你也许不知道每年都有农民工活活累死,你当然更不清楚每年有多少农民工累坏了身子,含泪离开广东、回到家乡……

    也许政府说回馈农民工只是表明一种重视农民工的姿态,也许我们说感谢农民工只是为了求得一个良心的平安,毕竟要操作起来实在太难了。好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十年,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之后,农民工总归是要慢慢消失的,因为他们根本无法住得起自己双手砌起来的高楼大厦,城市人也不会把他们当“自己人”看从而让他们感觉到家的温暖……

    但,这个时候,却出现了大风雪,让那么多农民工滞留在广东的各个火车站——也许这是上天的安排?——因为上天想让我们的眼睛和良心突然看到: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民工,有这么多背井离乡、辛苦了一年要回家过年的民工……

    而这场雪,却让他们无法赶回去过年,他们也许要在火车站广场过年……

    我想借这个机会对政府特别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以及能够在广州自己家里过年的朋友说,别被这场世纪暴风雪带来的寒冷冻僵了——

    暴风雪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寒冷,还有爱!你和我一起让这些被暴风雪滞留在火车站的朋友过一个充满爱的春节!!

    杨恒均2008…1…29凌晨3点湖北随州

 风雪中,每一个生命都是大写的!

    风雪无情,人有情!这些天家里电视的中央新闻频道没有关过,虽然房间里是温暖的,然而从电视上看到的风雪和冰冻却直逼心中,那种寒冷感同身受。

    当然电视镜头中也有暖人的的镜头,看到温总理顶着严寒,冒着雨,哪里的灾情严重就往哪里冲,好几次被感动;电视里还反复出现了政府官员和军警为被风雪困住的群众送去矿泉水和饼干的镜头,看到那些久困的群众感激的表情,我一次又一次被深深感动。一个交通警察丢下刚刚出生三天的孩子,就前往风雪前线,投入紧张的工作,很会抓新闻的记者拨通了交通警察的电话……随后湖南三位电力部门工作人员以身殉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三位烈士的照片反复出现在全国人民的面前,我相信,如果全国人民的眼窝都和我一样湿润,那么热气足以熔化南方的冰雪。一位交通警察在连续值班好几天后车祸身亡,紧接着,又传出多名铁路工作人员英勇受伤的事迹,接下来又有两名电力部门工作人员为了抢修电缆而牺牲,其中一位正在二十多米的电线杆上抢修电线时,心脏病发,光荣牺牲……

    如果你的心还没有被暴风雪冰冻住,你不可能不被感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铁道部门、电力部门、军警部门的同志们为了能够清除道路积雪、尽快恢复交通运行,及时恢复供电供水,保障民众的正常生活,顶住严寒和暴风雪,日夜奋战,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也是最可敬的人。

    可以预见,在无情的风雪继续肆虐南方诸省,政府继续加大投入抗灾的同时,还会有更多的领导亲赴第一线慰问受灾群众,还会有更多感人的事迹出现在中央电视镜头上,还会有更多的烈士为了民众的利益而献出宝贵的生命。

    我也将和千千万万的电视镜头前的观众一样,在刺骨的寒冷中一次又一次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电视镜头上又出现了感人的一幕,湖南市民自发为抗雪灾的烈士送最后一程,泪眼模糊,万人相送……

    风雪无情,人能无情?

    当然感动之余,也有一种惴惴不安的感觉袭上心头。在暴风雪仍然肆虐的时候,在全国近亿灾民还在灾难中之时,电视新闻上都在播送领导送温暖,在写烈士的英雄事迹,在歌颂国家公务系统包括军警抗冰雪的感人故事,而我,坐在温暖的房间里,在电视机前一遍又一遍被感动……

    我说,领导送温暖的镜头要适可而止,要多播送一些雪灾的实际场景,而不是老兴师动众地背着摄像机跟着领导跑。领导们无处不在的镜头会误导天真的民众以为领导的温暖把冰雪都融化了,他们可以很快回家,甚至让有些旅客和司机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例如,我有司机朋友被困在京珠高速上,他们当时冲上京珠高速前在电视机前看到了免费的饼干和矿泉水,还有野战军餐车送给司机们热腾腾的馒头和滚汤的感人镜头。不过,他们现在已经被困了两天,带的干粮吃完了,正在忍饥挨饿,什么也没有见到。

    而我好几位从广州坐火车回湖北随州的朋友都在火车上过了三天三夜(原需要16小时),旅客带的干粮第一天就吃完了,列车上所有的食物和水都没有了,沿路铁路小卖部的食物也卖光了,我的朋友只能从靠铁路旁边的村民处买生冷食物和昂贵的盒饭果腹,满火车的人一次也没有看到沿路的党政干部带饼干来慰问他们。

    至于说到公务机关和军警系统抗击暴风雪的英勇事迹,也不应该过多渲染,毕竟无论是公务系统还是军警系统,他们都是全国纳税人供养的,现在,纳税人被困在火车站,被堵塞在路上。对于国家机关的公务员和军警干部,可谓养兵千日,用于一时,拿了人民发的工资,就要想到在最艰难的时候冲上去,对于他们这是职责,这是义无反顾的职责。

    对于暴风雪中死难的烈士们,按说怎么宣传也不为过,我就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