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恒均2008杂文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杨恒均2008杂文集-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后的问题是,如果萨达姆那个独裁还在台上,会有什么结果?我来回答吧,一定是:很黄很暴力!

    2)关于南街村:傻B,你真地相信过?

    我早就听说过南街村,何况南街村离我的家乡湖北随州并不远,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曾经有前往一探的念头,但后来取消了。

    那时我才二十多岁,到我三十多岁后,又多次听说过南街村,不过,我都一笑置之,当时不是有一首歌叫“三十以后才明白”?那时再听说南街村神话,我心里非常透彻地清楚,那是假的。至于说假在哪里,我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来,但我知道那是假的。那时我已经从北京滚到海南、广州又溜到香港,别的本领没有学会多少,但知道了在中国,那些鸡x巴典型都是假的。

    所以,当不久前突然有人说南街村是假的,有贪污腐败,有二奶的时候,我一点也不惊讶,也不关心。可是,看到大家越来越起劲,而且大牌评论家们也都一个一个跳出来义愤填膺地口诛笔伐,我就来气。特别是对于有些人大概是为了吸引读者,在文章中故意显示出好像今天才知道那是假的一样,让我气不打一处来。

    傻B!你们真相信过南街村神话吗?不至于吧,你该不会告诉我,你也相信现在那些一夜致富的人都是靠改革开放的好政策、靠勤劳好学或者靠科学发展观吧?你不会告诉我你相信自己正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吧?别等到某一天不和谐了,你们又突然冒出来捶胸顿足,好像真相信过咱曾经有过和谐社会似的。我最烦这种人!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自己好久以前就有的一个想法,现在不是有很多人缅怀毛时代和毛泽东思想吗,我建议党中央慎重考虑,在某个省份或者地区,设立一个文革时期一模一样的特区。任何觉得新社会不如旧社会,还想回到毛时代的,就带他们老婆孩子移过去。然后把他们封起来,建议设立一个特区军队把他们看起来,不妨任命毛新宇将军为司令员。让他们住到一起去,随他们折腾,如果他们要搞土改,要搞武斗,要文革,要抓右派,要铲除资产阶级精神污染,都随他们便。让他们自得其乐,让他们自生自灭,免得整天在老子面前吵吵嚷嚷……

    这其实是我那本流产了的政治幻想小说《虚拟大中华》里的一个场景。

    3)革命样板戏——我的孩子我当家!

    2007年七月份,我回家湖北随州住了一段时间,假期里我抽了整整半天时间和一个小学刚刚毕业的学生(现在湖北随州实验小学读初中的京京小朋友)讨论问题。我讨论的问题就是她的课本!在这之前,我让她把整个小学期间的语文课本都找来给我看。我想知道我们祖国的花朵还在用什么样的水在浇灌——

    不看也罢,看了大吃一惊!只举几个小例子,小学二年级课文题目:周总理来到我们山寨——小学二年级一篇课文,写了一位叫周恩来的人民公仆到云南一个寨子过泼水节,总理竟然和人民一起泼水,弄得人民激动得眼泪如泼出去水呀……

    在这篇课文的后面,有一些学习要求,而排在第一的是这样一行字:请带感情地大声朗诵全文……

    我以为自己看错了,以为看的是教师教案,而不是学生们的课本,再看一遍,没有错。于是问那个小学刚刚毕业的京京:你当时知道什么叫“带感情地”大声朗诵?她笑着告诉我,她现在也不知道什么叫带感情地阅读。我问她,那你怎么办。于是,她拿起课本假装阅读地同时在脸上做了几个奇怪的表情。说,这就是带感情地朗诵,她又说,声音也要装出来感情,是这样的……我赶紧制止了她,没有让她“带感情”地朗诵出来,我怕自己会呕吐——

    随后,我一本一本检查了小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课本里写革命领袖的文章,包括一篇把列宁当道德楷模来描写的课文(可怜的孩子,列宁也许是革命领袖,他从来不是道德楷模呀),后面竟然都千篇一律地要求孩子们“带感情地朗诵”和“深情地阅读”“体会XX的爱民之心”等等,我差一点闭过气去了。

    要知道,这些都是小学二三年级的课本,孩子们并不知道一个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人民中间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课本竟然在每篇课文后要求人家要带感情地朗诵——而且这个要求竟然不是写在老师能够看到,而是写在每一个孩子都可以看到的课本上!

    我的妈呀,你们从小学就教育孩子,让他们看到一个领导人来到人民中间,就要“带感情”吗?这么大的孩子,他们除了回到家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之外,凭什么要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位高权重的人“带感情”?

    告诉你我当时的感受,我为自己感到高兴,因为我的两个儿子都在国外读小学。这之前我一直对美国、澳洲的小学教育不放心,要知道,他们学校竟然没有固定的课本(弄得我们根本无法辅导孩子读书),现在我放心了,没有课本也比这种从小教育孩子假装出一种感情来表达对统治者的感激的课本要好!

    说到澳洲的小学,虽然没有课本,但老师们每半年都会把家长召集过去,告诉家长孩子们学了什么,以及怎么学的。在这些聚会上,家长们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建议学习什么,或者根据自己的孩子(宗教信仰等)提出不要给自己的孩子灌输什么等等……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家长们反对一种教育,学校会根据情况修订。那原则大概就是:我们的孩子我们自己做主。

    哎呀,忘记说样板戏了。各位,我就不明白,你们怎么会对于教育部把样板戏弄出来教育你们的孩子那么吃惊呢?你们难道真不知道自己受到的是什么教育?以及教育部正在如何“教育”你们的孩子?

    嘿嘿,看你那小样,很傻很天真耶!

    杨恒均2008…3…4

 解放思想,何不多设几种“政治特区”?

    ——《杨恒均思想解放系列》之二

    不解放思想,中国好像已经走不远了,不解放思想,深圳等经济特区也走不动了。看起来只能再来一次思想大解放,我们才能迈开步子向前进,于是有人提出了,不如设立“政治特区”,例如把深圳等这些经济发达的特区改设为“政治特区”——在这些“政治特区”里,和政治有关的一切,都不再是禁忌,以大无畏的精神,打破束缚发展的旧框框,吸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之精华……

    这观念说新也不新,要知道小平同志早在设立深圳经济特区之时就说过,要在广东再造几个香港。当时由于各种条件限制——主要是受经济发展迟缓的限制,再多几个香港自然是从经济水平来说,可现在情况不同了,深圳的经济发展和香港已经日益接近。我想,如果小平还在世,还能够生龙活虎地南巡,能够亲眼看到和听到民意的话,他老人家一定会再次发出“再造几个香港”的号召——这一次,是在政治方面,要再造几个自由、法治并在十年时间内就达到民主的香港。

    第一次思想解放设立了经济特区。可你不妨回顾一下,深圳当时设立特区时,非深圳户口的国民入境竟然要使用特区通行证,也就是边防证。当时我在政府部门,知道内地居民申请到深圳的审批还很严格(后来才发展到用钱就可以买到),而当时一个内地农民,根本就无法在当地申请到这种证件,他们都是到广东后通过高价购买了特区通行证……对于这些农民,这种在一国之内划分特区设立关卡的行为和“分裂祖国”有啥区别?特区本身与其说是思想解放的结果,还不如说是思想不够解放的结果。

    说这话的意思是,如果特区是好的,为什么不推广到全国?如果是不好的,为啥要设立?三十年过去了,特区是好是坏已经不用说了,深圳目前是居民收入最高的城市。但大家也不能不注意到,深圳和内地的边界已经渐渐模糊了,边防证也不用了。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在思想上,深圳和内地已经没有了区别,控制深圳特区边界两边的指导思想是一样的,深圳能够走多远?

    当初设立特区时划分了边界,并不只是限制货物流通和人员往来,而是要把特区圈起来,既发展经济之特,也孕育“思想之特”。这一点从我当时到海南特区工作时接触的领导那里也得到证实,他们都是拥有“尚方宝剑”的,要准备大干一场——当然不光是经济上大干一场。

    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不说也罢),加上后来特区的领导没有几个像最初的几位垦荒牛一样具有那种开阔的胸怀和解放的思想,硬是把特区整成了关税少点、红灯区多点的“特区”。既然特区之特只在于口袋里多了几个钱,街上多了几张风尘脸蛋,也自然不用那条用来阻止思想和观念自由流通的边界了。这一点可以用来解释深圳和香港的“海关”为何暂时还无法撤掉,因为在香港,自由流通的不仅仅是钱币和货物,更重要的还有思想——一种解放了的思想!

    现在我们要设立“政治特区”的目的就是要设立一个思想可以更加解放的区域,在那个“特区”里,我们将看到,思想到底能够解放到什么程度,以及解放的思想又能够把我们带向何方。

    设立“政治特区”的最大好处是能够平息国内不稳定因素,真正实现“和谐社会”。现在国内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是什么?毋庸讳言,就是思想无法统一。我说这话完全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因为在国外,你从来没有听说思想这玩意还需要统一的(不过,从来不搞思想统一的西方人对于自己的政治制度,倒是高度的思想统一,他们几乎百分之九十九以上认为那是世界上最不坏的制度),你更没有听说,一个国家领导人出来号召大家“解放思想”。

    思想是什么?思想就是你怎么想的。那东西又不像言行举止,不是你能够控制得住的。例如,你说不能解放思想的时候,我却一直在悄悄地解放。等到你说:大家准备好,我们要解放思想了,好,准备好了吧?那么,开步走!——哈,这思想就解放了?真是胡扯淡!

    在我们的国度,一向比较注重对思想的控制,所以,说到收紧思想是一晚上的事,你不赶紧收紧思想,弄不好连命都会丢掉;说要解放思想了,也来个人人表态的一刀切,很有点像操练时的立正和开步走。当然在这种规则下,我们相信了思想能够解放到什么程度,我们就能够进步到什么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设立“政治特区”,也就是要画一个圈,然后要求在这个圈子里的人把脑袋里的限制思想解放的圈圈大胆地擦掉。

    各位明白了吧?我知道有人会说,你不就是想搞一个“政治特区”,搞你推崇的那一套?搞什么权力制衡,搞什么人权、自由和平等?你不就是想取消绝对的领导和绝对的权威?你不就是……我们凭什么让你搞那样的特区?那样的制度我们不适应,我们不喜欢,我们喜欢的是……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大家是不是经常上网?大家是不是经常和人争论?你心里最难受的是什么?如果我没有猜错,你心里最难受的,就是你自以为一些不言自明的道理,在有些人那里却成了歪论邪说。而他们当成真理的东西,却让你难过得无法入睡,让你气愤得想冲过去扇他们一耳光。——千万不要告诉我你没有碰上这种情况。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恨网络不是实名制,为啥?因为,我很想知道那些人到底是谁?例如,那些还在怀念文革的人,到底是谁?他们是文革中的打砸抢分子吗?还是一个根本没有经历过文革的年轻人?还有,当听到有人说,民主不是个好东西的时候,我就想立即冲到那个朋友电脑旁边看一看,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什么样的东西?他是否贪污腐败分子?他是否用人民的血汗钱把自己的子女送到了他口中的腐败的资本主义国家或地区?……

    最想知道的其实是,这些人是真实的吗?或者他们说的是真心话吗?

    如果他们说的是真的,那么就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我凭什么要人家都来接受我的观点?我凭什么把我认为是最好的制度引进到全中国?让每一个人都接受?不接受我的观点,我就认为他们愚昧?我又凭什么认为适合我的东西就适合其他的中国人?例如人权、自由和民主,也许人家真地不需要,也许有人喜欢绝对权力造成的绝对腐败,有人就喜欢生活在绝对权力下过那种不需要思考和思想的生活?毕竟,人家有“拒绝自由”的“自由”吧,还有“不要民主”的“民主”吧?

    你崇尚法治、自由和民主,你对思想统一不屑一顾,那你当然也不能要求别人和你一样的思想吧?所以我也要反思。可是,反思来反思去,知道他们认为和我这种人生活在一种体制下觉得不稳定、不和谐,而我也感到委屈,觉得和他们这种人一起过一种被剥夺了自由精神和独立思想的生活是一种屈辱。怎么办?

    要解决这个问题以前就是靠枪杆子或者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都不妥。不过,我好像找到了新办法了,我们还是回到三十年前第一次的“思想解放”起点上——那时的思想解放打破了“两个凡是”。用什么打破的?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打破的。

    好了,大家不用争论了,什么你的思想,我的理想,你的主义,我的人权,都让我们回归到最初的思想解放吧,用实践来检验一下,好不好?

    说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呢?检验一个治病救人的药方可以搞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可要检验一种治理国家的思想和理论谈何容易?大家都知道,人类经历了很多社会制度,唯一一个完全依照某个人的理论建立起来的只有社会主义。这种把半个地球的人拿来检验一个理论是否真理的搞法,付出的代价我就不说了。所以,当网络上有网友指责我宣扬普世价值可能是要搞乱中国的时候,我确确实实地觉得挺委屈,也犹豫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