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明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真是大明星-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啊?还可能被砍节目?”小吕傻眼道。

    侯哥呃道:“不会吧;台里应该挺看重咱们这个新栏目的啊。”

    胡飞苦笑道:“再看重也是要成绩说话的啊;而且每个节目台里都是看重的;如果不看好;上都不会让这个栏目上;还用说什么其他的?小张老师问得很好;本来我是不想说的;但说了也没什么;文艺频道给咱们定下的最低收视率;第一期的最低收视率——是0;如果真的比这个还要低;可能三个星期后就会砍节目。”

    “百分之一?”

    “有点难度啊。”

    “定的不算高了;还可以。”

    张烨也觉得还可以;一点也不高。

    有人说了;那些全国最热的综艺栏目;破0的收视率都算爆红了;破也算比较热门了;怎么还简单?其实不一样的;那是央视或者其他省卫视栏目;是卫星覆盖全国的;不能说全国百分之百覆盖吧;但信号也是能覆盖国内几乎所有地区的;多少亿人口呢;而京城文艺频道只是一个覆盖京城的地方台;就算所有人都去看;也只有几千万的人口;观众基数就天差地别;所以收视率也压根不能相提并论。

    比如京城卫视;如果一个节目收视率百分之二;可能观看人数就是千万人级别的;这就算火遍大江南北了。

    但如果是京城文艺频道这个地方台;如果一个节目收视率百分之二;估计收看也就是一百万人而已;甚至可能还是八九十万人;张烨只能大概推断;他刚来也不了解具体数字。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收视率不能算不好吧;也不能算火;只能说勉勉强强罢了;不高不低。

    差太远了

    所以卫视频道的收视率和地方频道的不是一个概念

    真要比也可以;除非是像张烨在京城电台一样;即便是一个地方的电台;信号覆盖没那么大;可张烨还是用一个《深夜鬼故事》创造了历史;在收听人数上把中央电台这个覆盖全国的电台收听人数都给压下去了;那么只有这样;才能说京城电台的这个节目超越了中央电台的同类节目;收听和收看的人数才是最客观的统计;才是一个地方台和卫星台的可比之处;而收听率收视率就不用看了;没可比性;统计方式不一样。

    当然;话又说回来。

    想拿地方台的收视人数跟卫视频道比?这也不可能的;有点痴人说梦

    人家卫视随便播一个节目;对口的可是几亿人;可地方台呢?对口的最多也就那么几千万

    差了近十倍

    这个怎么比啊?

    也就是张烨这种变态曾经做到过;但那也是电台系统;听众没有那么多;自然基数也没那么悬殊了。

 第127章【第一期栏目的录制!】

    三天后。

    星期四早晨。

    京城电视台录播间内。

    “讲台放在这边;对;斜一点。”大飞指挥着几个工作人员布置节目场景;“嘉宾席就放在讲台对面。”

    “灯光不行;太暗了。”侯哥道。

    小吕则在低头写嘉宾和讲师的介绍词;是给张烨的。

    他们几个人固然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行内人;却全是各个领域的精英;即使还不太了解电视栏目这个圈子和具体事情呢;但所以做起事来非常专业;自身专业方面的东西;他们不会出问题。

    张烨到了。

    “张老师来了?”大飞打了个招呼。

    小吕也写完了;马上迎来;“张老师给您;这是介绍词;是今天请到的讲师的嘉宾的大致简介。”

    “得嘞;我背一下。”很多主持人介绍嘉宾的时候都是拿着提示卡的;甚至有些主持人;还大费周章地用提词器;但张烨从来没有这个习惯;他做事喜欢完美;又是科班出身;比较讲究脱稿;因为在张烨看来;这才是专业的;那些又看提示又有导播在麦里提醒的;至少张烨认为太业余;不到万不得已他肯定是不会于这种事的;比较追求的目标不一样;张烨对自己要求很高。

    半个小时后。

    胡飞快步走来;“都准备好了?”

    “都好了胡哥。”大飞道:“我已经确认两遍了。”

    胡飞笑道:“好;你们办事我也放心。”看看表;他道:“时间也差不多了;观众该入场了;嘉宾和讲师都来了吗?”

    小吕呃道:“我没看见人。”

    “还没到?”胡飞一愣;“我通知的八点啊;这都过了半小时了。”

    “那我催一下。”小吕是负责联系的人;她立即打电话;说了半天后;她挂掉手机道:“几个老师说马上就到了。”

    张烨蹙蹙眉;他还想提前跟几个老师交流一下碰下词呢;现在看来也没时间了。

    “不等了;先让观众进场。”胡飞吩咐了一声。

    联系讲师;策划节目效果;跟讲师沟通;这些东西已经拖延了很久时间;今天都已经星期四了;这期节目周六就要播出;肯定是不能再拖下去;今天必须得录出来;不然就来不及了;

    观众陆续进了演播间。

    有些人是拿票来的;都是台里发的散票;有些人则是一些合作单位的人;也不需要票;说一声就能进了。

    “小张”

    “哈哈;张老师”

    正背稿呢;后面有人叫张烨。

    孙阿姨周大姐和小芳仨人竟然也来了。

    “您几位怎么在?”张烨显然不知道;乐了乐。

    孙阿姨笑道:“你第一次当主持人;主持新栏目;我们当然得来捧场了啊;抢了好久我们才弄来的票。”

    周大姐指指他;“好好表现啊;大姐看好你。”

    张烨安排道:“那您几个坐前排吧;vip席;呵呵。”

    “行啊;我们就沾你点光;也享受享受贵宾的待遇。”孙阿姨他们都坐在了第一排;离台上非常近。上面的节目票都是临时发的;也不太正规;没有什么座位号;毕竟演播间比较小;他们的新栏目也是一点名气都没有;就没弄那么讲究;既然没有座位号;张烨在栏目组中说话还是好使的;安排几个贵宾座自然不在话下。老同事来支持他了;张烨也挺感动的。

    观众齐了。

    前助理小芳嘻嘻一笑;突然从包里拿出一张纸来;也不算是纸吧;是一张横幅;上面写着张烨的名字;好像追星族一样;一直举在头顶摇晃着。

    张烨苦笑;不至于这样吧?

    那边小吕急得于跺脚;“怎么还不来啊”

    胡飞脸色也不太好看;“再打电话有没有时间观念啊”

    小吕又给他们依次打了一个;然后对胡飞道:“他们好像都在一起过来的;还是说马上就到了。”

    “这都马上多半天了?”侯哥也不高兴了。

    “这比明星还大牌啊?不就是上过央视节目么”候弟哼哼道。

    经过多方讨论和研究;也就是这几天的时间;胡飞和栏目组才决定在第一期《戏说历史》中讲三国演义的小说;为什么?因为这是四大名著;这部小说基本上每一个人都看过;受众群比较大;影响也比较大;作为开场第一期节目的话能更多的吸引到一些观众;借而拉高收视率;否则上来就说一期比较冷门的历史或人物或小说;大家很多人都不了解不知道;那收视率能好才怪。第一期;也是最重要的一期;胡飞他们不能不重视;肯定要做到最好的

    于是这次请来了一个人大的教授;叫马恒元;他不是历史学者;专业也不是研究历史的;他是个正儿八经的文学系教授;研究方向和擅长的;是一些历史小说和文学作品;在这方面的领域内;他在业内算是相当权威的;尤其他对《三国演义》的理解非常深;已经摸透了;曾经还上过央视的一个栏目;为一些大学生解答三国有关的问题;在国内可能算不上什么;但在京城还是比较有名的一个教授。胡飞也是花了很多钱才把这位教授请来的;就是看重了他的专业知识和名气。

    至于几个嘉宾?

    那也是业内一些文学爱好者和专家学着;都不次。

    可谁想到;这些人竟然在录节目的当天就迟到了这么久;这也说明了对方的态度;好像不太重视他们的栏目。是;胡飞他们也承认;他们的频道比不上央视;可再怎么样也是个地方影响较大的电视台啊;怎么能这样?

    大家都在等人。

    观众们也不耐烦了起来。

    “怎么还不开始?”

    “不是说八点半开始吗?”

    “是啊;这都快九点了。”

    张烨只好拿起话筒;对观众道:“各位;不好意思;节目录制可能要稍微延迟一点;大家先录一下掌声吧;谢谢配合了。”自然的掌声当然是最好了;可一般都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所以为了节目播出效果;一般电视台的栏目组在开场时都会先录一下掌声和欢呼;后期的时候可以加进去;增加视觉感。

    小吕就去领掌了;“我说一二三;大家一起鼓掌……”

    掌声录好;观众表情录好;这边又进入了没有准信的等待。

    一个青年坐不住了;起身道:“张烨老师;反正也没开始呢;你;你给我签个名吧。”说完;竟从包里拿出一本《鬼吹灯》来。

    张烨笑笑;走下台去;“可以啊。”

    “那可太好啦;我来就是为了看您的”青年很激动。

    张烨给他签好名字后;又有一个少女跑上来了;“我也要我也要”

    片刻后;又有一个老大姐找他要签名;“我孩子特别喜欢你的童话故事。

    签了三个名;大家也都没人管他要了;毕竟张烨的名气还不大;估计在场好多人连认识都不认识他;不是很多人一上网就会去关注他的作品和事迹的;关注他的才只是少数人;很正常。

    “这主持人谁啊?”

    “不知道啊。”

    “很有名?我怎么没见过?”

    “张烨你们都不认识?”

    正在观众们窃窃私语的当口;几个嘉宾和讲师终于来了

    后台露出一个身影;最先走出来的正是那个人大的教授马恒元;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鼻子有点尖;一看就知道不是个好说话的人。他后面还跟着两男一女;正是今天的三个嘉宾;两个中年男同志;都姓徐;一个是徐老师;师范大学的老师;一个是徐编辑;京城一家出版社的副总编辑;最后那个女同志岁数比他们都要小一些;叫慈颜;是个报社的记者;负责文学版块。

    胡飞面色平静;“马教授。”

    “胡监制。”马恒元微笑道:“路上我们几个讨论了点事;都是关于节目的;所以来晚了。”

    胡飞也不好说什么;“没关系;那现在开始?”

    “可以。”马恒元道。

    “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胡飞手朝向张烨;“这位是张烨;主持人;录制现场会配合你们的。”

    张烨伸出手;“马教授;您好。”

    马恒元瞅瞅他;竟然似乎没看见他的手一样;点头道:“我知道了。”

    不握手?

    你什么意思?

    侯哥大飞他们黑了脸;你们来晚了;态度还这么嚣张?

    那个徐老师和徐编辑俩人也装作没看到张烨;只是跟马恒元说着话;仿佛有意把张烨排挤出去。

    只有那个报社的慈记者主动伸出手;“你好张老师。”

    “你好。”张烨和慈颜握握手;好像并没把之前的事儿放在心上。

    他们此时都没带麦;场上说话观众们也听不太清楚;但是看还看不见吗?一见到张烨被人无视了;那仨人连握手都不握;好多人顿时议论起来;孙阿姨和周大姐他们更是愤愤不平

    “什么人啊”

    “给他们脸了”

    “还给小张老师甩脸色?”

    “教授怎么了?专家怎么了?真以为自己了不起了啊?老王八蛋”

    周大姐他们都骂上了。张烨的同事们诸如小吕和侯哥他们也非常不悦

    怎么他们偏生对张烨这个样子?一想也就明白了;这几个人八成都是那种比较传统的文学从业者;张烨骂过单位;骂过领导;还就在前几天当众跟京城作协翻脸了;连共和国作协的邀请都没同意;这一次在文学圈子里;张烨也臭名昭彰了;不少文学从业者都把他拉入了黑名单;不屑与他为伍。

    胡飞低声道:“小张;忍一忍。”

    “没事儿。”张烨还是有气量的;他当然要以大局为重;这是他第一次当电视台主持人;不能给搞砸了

 第128章【让他们滚蛋,我讲!】

    节目录制开始。

    几个摄像机都开机了。

    担任现场导播的侯哥在麦里对张烨道:“张老师;一切就绪;可以了;录错了可以重录;没关系。”他也知道张烨是第一次录电视节目;想着张老师可能会紧张;会有压力;所以也出言宽慰了一声。重录在电视节目中不算事情;有些要求高的栏目;一场一个小时的节目时间;录制都要四五个小时;就是不断重录反复打磨出来的。

    但张烨显然不会那么放松;他对自己很严格;他就把这个当直播;不允许自己出错;“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京城文艺频道的新栏目《戏说历史》;我是主持人张烨。”

    一段节目开场白后。

    张烨开始介绍道:“今天的讲师是人民大学教授马恒元。”

    马恒元站在讲台后面;跟大家点了点脑袋;算是打过招呼。

    张烨又介绍了几位嘉宾;然后自己也坐在了嘉宾沙发旁边的一个小沙发上;这是留给主持人的位置。

    马恒元不怯场;他也是经过大场面上过央视的人;“观众朋友;嘉宾朋友;大家好;我是马恒元;今天我们来说一说三国;这是展现政治风云的彩色画卷;是一个龙争虎斗的战争史诗。着重表现的是从东汉末年到晋朝将近一个世纪多个政治集团间错综复杂、紧张尖锐的……”

    说了大概五分钟。

    马恒元道:“说起三国;大家都喜欢谁?”

    那个嘉宾徐编辑笑呵呵道:“自然是诸葛亮了。”

    另个嘉宾;那大学老师徐老师道:“我也喜欢诸葛亮;草船借箭;空城计;都是兵法奇招;留给后人一直在学习。”

    张烨笑道:“我喜欢周瑜。”

    两个姓徐的嘉宾都瞥了他一眼。

    马恒元也没搭理张烨;把他的话给无视了;笑道:“说的不错;我也喜欢诸葛亮;说起三国来;可能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诸葛亮;这是个奇人;原文写他是妖人;何谓妖人?就是妖孽一样的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